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单元测试题认识生物含答案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27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所给的事例中,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石头上的青苔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①杨树②蘑菇③珊瑚④珊瑚虫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A.①②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⑥D.②⑤⑥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喜鹊、麻雀、蚂蚁、蚯蚓、蜜蜂、蝴蝶等动物,还有各种花草和树木等植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C.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的D.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水晶石C.珊瑚D.生石花5.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这一实验中,为减少误差,经多次实验记录得到的实验数据应取()A.最大值B.平均值C.最小值D.最后一次测量结果6.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珊瑚虫C.钟乳石D.贝壳7.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C.黑色天穹,流星划过D.用摄像机拍摄大雁南飞,并对其飞行特点加以分析8.下列现象中,与“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一生物特征的相同是()A.雏鸡破壳而出B.海蜇通过刺细胞进行捕食C.蜀犬吠日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9.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蘑菇B.病毒C.走动的机器人D.冬眠的蛇11.“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物需要营养B.生物能繁殖C.生物能呼吸D.生物能生长1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榕江县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A.选取榕江县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B.选取榕江县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榕江县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D.选取榕江县农村和县城部分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13.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认识生物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具有应激性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够生长2.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洋底部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生物,如长达一米的长尾海参、餐盘大小的无刺海胆等。
这些这个如同外星世界般的生物是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科学工作者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生物,主要原因是它们()A.由细胞构成B.能够自由运动C.长得像生物D.能够进行新陈代谢3.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中学生喜爱。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能够繁殖”这一特征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春江水暖鸭先知D.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4.下列生物现象能够体现出生物具有应激性的是()A.小鸡吃虫子B.一滴糖水找来许多蚂蚁C.蝴蝶在花丛中飞舞D.两只狗打架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身披红甲的小龙虾B.能歌善舞的机器人C.美丽的珍珠贝D.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6.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杂交水稻的成功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发育B.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C.生物能够对外在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7.“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体能够()A.进行新陈代谢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繁殖下一代D.由小长大8.水稻和玉米是粮食作物,玫瑰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用途B.形态结构C.生活环境D.生物数量9.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春日和煦B.夏荷绽放C.秋风送爽D.冬雪飞舞10.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①向日葵②珊瑚虫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A.①②⑤⑦B.①②③④C.①③⑤⑦D.②⑤⑥⑦11.搬开花盆时,躲在花盆下松土处的鼠妇立即逃离,躲到暗处。
【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认识生物综合题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螺旋藻B.电脑病毒C.细菌D.水稻2.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
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3.通过阅读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的开篇——“致同学们”,你知道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花开花落B.潮涨潮落C.汗流浃背D.种瓜得瓜4.“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性。
A.变异B.遗传C.性状D.基因5.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生石花B.衣藻C.蘑菇D.珊瑚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体现了生物具有什么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繁殖D.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8.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概括,不准确的是()A.绝大多数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二、综合题9.在横线上把内容填完整。
(1)图甲是阳光下生长的小麦。
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2)图乙是猎豹追捕羚羊。
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作出反应。
(3)图丙是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这说明生物能进行。
(4)图丁是人出汗。
这说明生物能。
(5)除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0.“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我国宋代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诗句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的生活都只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 B.珊瑚 C.生物课本 D.病毒4.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向阳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一滴糖水会招来许多蚂蚁;我们吃话梅时,会分泌许多唾液……由此说明:()A.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B.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作出规律性反应C.生物体具有完整的结构D.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5.能够说明生物具有繁殖特征的是()A.小狗排尿 B.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C.蜻蜓点水 D.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6.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C.生物都能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虫B.小草C.机器人D.病毒8.下列有关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都能进行呼吸 D.生活需要营养9.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科学观察都不需要测量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10.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科学观察不需要测量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向几个为什么11.下列例子能证明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是( )A.钟乳石越来越大 B.绿豆萌发成为豆苗 C.硅胶吸水膨胀 D.机器人能运动1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电脑病毒C、地里的竹笋D、钟乳石13.生物家族中包含①植物②动物③细菌④真菌⑤病毒⑥太阳A.①②③ B.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1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慢慢增大的钟乳石 B.能开出黄花的生石花C.逐年增高的珠穆朗玛峰 D.腾空而起的火箭15.壁虎在遇到敌害等紧急情况时,可断裂尾部迷惑敌害,自己趁机逃走,过一段时间又长出一条新尾。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里,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A.生物都能生长繁殖B.生物都有遗传特性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D.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中某种草的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株数),你认为最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是()A.一棵一棵地数出总的数量,再计算密度B.根据自己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C.在不同地点选取若干样本地块计算密度,然后取平均值D.随机选取一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3.下面所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①枯草②家鸽③珊瑚虫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⑤ C.③④⑥⑦ D.②③⑤⑦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B.昙花一现C.飞蛾扑火D.孔雀开屏5.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共有特征的一组是()A.生长和生殖B.具有细胞结构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D.能排出代谢废物6.下列研究内容中不属于生物学研究范畴的是A.青蛙捕食 B.直升机起飞 C.鸟卵孵育 D.蜻蜓点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活动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生物都要繁殖后代8.通过学习,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石头上的青苔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母鸡下蛋 B.铁皮生锈 C.猫捉老鼠 D.公鸡打鸣10.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烽火狼烟 B.昙花一现 C.蜜蜂采蜜 D.飞蛾扑火11.大千世界,变化多端。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生长的是()A、气球由小变大B、钟乳石慢慢长大C、蘑菇由小变大D、河水慢慢涨高12.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 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C.用照相机记录花的结构 D.夜晚看见流星划过1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铁树开花B.花生种子发芽C.钟乳石慢慢长大D.猫抓老鼠14.老鼠见人逃跑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呼吸B.排出体内的废物C.生长与发育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15.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空中飞翔的小鸟16.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 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 D.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蜘蛛结网捕虫 B.小鸡破壳而出 C.潮涨潮落 D.孔雀开屏18.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为了纠正古书中关于穿山甲捕食蚂蚁的错误说法,特地跑到山里,认真察看和记录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B.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C.鲜艳的绢花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2.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有关当地的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文献资料法3.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A.呼吸与运动B.运动与排出废物C.生长与繁殖D.需要营养与运动4.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5.莘县徒骇河具有防洪排涝、调水灌溉、蓄水补源、改善城区地下水质等多种功能,更有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徒骇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有细胞结构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6.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共同特征的现象是()A.草履虫会避开盐粒的刺激 B.大肠杆菌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C.小麦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法国梧桐到了深秋开始落叶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礁B.珊瑚虫C.机器人D.钟乳石8.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
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取食行为9.小草在春天从土壤中长出来,变绿、长高,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新陈代谢B.繁殖C.生长D.应激性10.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的依据的是()A.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B.能产生井排出废物C.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能生长和繁殖后代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B.手机病毒C.智能机器人D.感冒病毒1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 B.铁钉生锈 C.水滴石穿 D.小鸟歌唱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机器人表演节目B.桂花树开出小黄花C.秋天枫叶变红D.狮子捕食猎物14.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类同A.遗传变异 B.饿狼捕食 C.缩手反射 D.光合作用1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B.能够进行生长C.受水分的影响D.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16.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7.以下对水中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A.海马哺乳动物B.鲨鱼鱼类动物C.蜗牛软体动物D.紫菜藻类植物18.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A.应激性B.生长C.新陈代谢D.繁殖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珊瑚是生物C.生物都能够进行繁殖 D.生物生活都能制造营养物质20.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含羞草 B.狮子 C.磨菇 D.流感病毒21.请说出下面哪一个是生物()A.机器人 B.钟乳石 C.生石花 D.贝壳2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第1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生物化石B.逐年长高的小树C.鲜艳的绢花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2.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有关当地的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文献资料法3.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A.呼吸与运动B.运动与排出废物C.生长与繁殖D.需要营养与运动4.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5.莘县徒骇河具有防洪排涝、调水灌溉、蓄水补源、改善城区地下水质等多种功能,更有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徒骇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有细胞结构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体小且为绿色D.能生长繁殖6.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共同特征的现象是()A.草履虫会避开盐粒的刺激B.大肠杆菌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C.小麦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法国梧桐到了深秋开始落叶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礁B.珊瑚虫C.机器人D.钟乳石8.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
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取食行为9.小草在春天从土壤中长出来,变绿、长高,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新陈代谢B.生长C.繁殖D.应激性10.下列各项中,哪项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A.能运动和由小变大B.能代谢和排出废物C.能呼吸和获取营养D.能生长和繁殖后代11.下列属于生物是()A.恐龙化石B.手机病毒C.智能机器人D.感冒病毒1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铁钉生锈C.水滴石穿D.小鸟歌唱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机器人表演节目B.桂花树开出小黄花C.秋天,枫叶变红D.狮子捕食猎物14.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类同()A.遗传变异B.饿狼捕食C.缩手反射D.光合作用1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B.能够进行生长C.受水分的影响D.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16.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7.以下对水中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A.海马﹣哺乳动物B.鲨鱼﹣鱼类动物C.蜗牛﹣软体动物D.紫菜﹣藻类植物18.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A.应激性B.生长C.新陈代谢D.繁殖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珊瑚是生物C.生物都能够进行繁殖D.生物生活都能制造营养物质20.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含羞草B.狮子C.蘑菇D.流感病毒21.请说出下面哪一个是生物()A.机器人B.钟乳石C.生石花D.贝壳2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A.进行生长和繁殖B.发生遗传和变异C.对刺激作出反应D.排出体内的废物23.下面关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猎豹捕食羚羊”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2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①生石花②钟乳石③机器人④含羞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5.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推测法B.调查法C.比较法D.模型制作二、连线题26.(1)牛吃草A、应激性(2)向日葵向着太阳B、生长(3)植物的开花结果C、摄取营养(4)人体的排汗D、繁殖(5)小虎长成大老虎E、新陈代谢。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人排尿B.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C.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2.下列哪一项是实验法研究的主要特点A.在人为改变条件下的研究 B.在野外研究C.在实地进行研究 D.在自然状态下的研究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病毒 B.含羞草 C.袋鼠 D.草履虫4.在“响尾蛇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研究中,科学工作者设置的一组实验里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A.是否同响尾蛇接触过 B.是否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C.是否是从蛇洞里拖出来的 D.是否能吸引响尾蛇追寻5.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雨后春笋 B.蛇的冬眠C.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 D.种子萌发,长出幼苗6.《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有反射现象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7.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落叶、豌豆、杨树、鲨鱼 B.金鱼、机器狗、水杉、人C.鹦鹉、蜂巢、牛肝菌、狮子 D.皂荚树、仙人掌、海豹、乳酸菌8.刺鲍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
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C.动物遇到危险能形成刺球 D.鱼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最敏感9.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适应环境 B.生长发育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A.排除体内废物B.呼吸C.能生长繁殖D.对刺激发反应11.含羞草的叶片在感受到轻微的震动时,叶柄会迅速下垂,小叶依次合拢,这种因受震动而引起的运动称为A.感夜运动 B.感震运动 C.向性运动 D.感温运动12.植物的幼苗总会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根会朝向水源的方向生长.这些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长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摄取营养13.为调查一山区的生物种类,在设计调查路线时,应()A.选择好走的路线B.选择风景好的路线C.选择危险性小的路线D.选择生物种类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14.每年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小明想要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应该选用()A.观察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调查法1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科学调查方法的是()A、制定周密的调查计划B、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C、详细记录调查过程,并仔细整理分析结果D、调查时一定要将所有对象一一调查16.生物体的最基本特征是()A.运动 B.新陈代谢 C.生长现象 D.应激性17.“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植物( )A.能进行呼吸B.需要营养C.能进行新陈代谢D.能生殖18.大明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第1单元第1章认识生物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注释)1.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哪方面的特征()A.分布B.生活环境C.形态结构D.数量2. 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A.马B.狗C.羊D.老虎3.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
他们归类的依据是…()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4. 小军在社区调查生物的种类时,记录了许多生物,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他对生物进行了分类。
其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A.车前草B.国槐C.睡莲D.黄杨5. 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
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6. 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必要进行的工作是()A.设计调查表格B.制作植物标本C.作好调查记录D.做好归类整理7. 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 ) A.牛和草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猫头鹰和鼠8.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
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9. 下面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⑥⑤④C.②①⑤③④⑥D.①②⑤③④⑥10. 下面是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时的方法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①分组②设计调查路线③归类④做好调查记录⑤选择调查范围⑥将归好类的资料进行整理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⑤①②④③⑥D.①⑤②④③⑥11. 我们在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应确定调查的()A.目的和对象B.范围和方案C.方法和顺序D.范围和顺序12. 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A.1/2 B.1/3 C.1/4 D.1/513.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叙述是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14. 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15. 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身体散热。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试题(含答案)第1章认识生物测试题1.在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小i机器人可以实现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帮助完成老年证办理等工作,但小i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因为“小i”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A.排出代谢废物B.来回自由行走C.能够与人交流.解答多种问题D2.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能自由运动DC3.下表所示猫和鼠的生命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B.B C.A.AC D.D4.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
这是因为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是由细胞构成的D.能生长和繁殖C.能适应环境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BA.冬眠的蛇.埃博拉病毒C.蘑菇D.小河里的鹅卵石6.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歌赋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下列诗词与生殖现象有关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为了调查我市中学生的冬季流感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那种方法(76/ 1A.调查法B.观察法C.比较法D.实验法8.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9.校园内树木四季常青,绿荫如盖,种类繁多,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每日有花香。
为了对这些植物真正的了解,同学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其中属于调查法的是()A.观察校园每种生物生活习性B.用尺子测量植物之间的株距C.将叶子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构D.翻看书籍了解每种植物对人类的益处10.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包头市九原区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A.选取九原区城区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B.选取九原区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九原区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D.选取九原区农村和城市部分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1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D.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1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①杨树②香菇③珊瑚④珊瑚虫⑤生物化石⑥病毒.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13.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小赵发现了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B.小王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学校问老师C.小张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D.小李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校园栅栏外,也把它记录下来14.手被针扎后缩回,这说明生物能()A.生长繁殖B.进行呼吸D.排出体内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15.新年伊始,我国二胎政策正式实施,某记者为了解中小学生对家中即将多个“二宝”的看法,走访了多所学校。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1.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AlphaGo(人工智能程序)下棋B.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C. 雨后春笋破土而出D.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2.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你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A. 生物能进行呼吸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C. 生物都能繁殖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A. 燕子育雏B. 子女与父母不同C.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D. 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4.电脑病毒是生物吗?你判断的依据是其能否()。
A. 复制B. 呼吸C. 对话D. 运动5.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蜜蜂、蝗虫、蚯蚓、蘑菇及多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 都能进行呼吸B. 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C. 都能生长和繁殖D. 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6.“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 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7.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B. 小梅拨开草丛,看到一只蟋蟀,便把它记录下来C. 小军发现不认识的植物,将其拔起来带回家研究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恶心,便不记录8.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时,主要运用调查方法完成的是()。
A. 观察叶片的结构B.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C. 森林资源的清查D. 探究蚂蚁的通讯9.我国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把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五大类。
他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第1页,共9页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B.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C. 按照生物的用途D. 按照生物的亲缘关系10.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B.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C.鲜艳的绢花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2.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有关当地的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文献资料法3.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A.呼吸与运动B.运动与排出废物C.生长与繁殖D.需要营养与运动4.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5.莘县徒骇河具有防洪排涝、调水灌溉、蓄水补源、改善城区地下水质等多种功能,更有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徒骇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有细胞结构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6.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共同特征的现象是()A.草履虫会避开盐粒的刺激 B.大肠杆菌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C.小麦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法国梧桐到了深秋开始落叶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礁B.珊瑚虫C.机器人D.钟乳石8.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
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取食行为9.小草在春天从土壤中长出来,变绿、长高,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新陈代谢B.繁殖C.生长D.应激性10.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的依据的是()A.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B.能产生井排出废物C.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能生长和繁殖后代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化石B.手机病毒C.智能机器人D.感冒病毒1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 B.铁钉生锈 C.水滴石穿 D.小鸟歌唱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机器人表演节目B.桂花树开出小黄花C.秋天枫叶变红D.狮子捕食猎物14.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类同A.遗传变异 B.饿狼捕食 C.缩手反射 D.光合作用1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B.能够进行生长C.受水分的影响D.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16.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7.以下对水中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A.海马哺乳动物B.鲨鱼鱼类动物C.蜗牛软体动物D.紫菜藻类植物18.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A.应激性B.生长C.新陈代谢D.繁殖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珊瑚是生物C.生物都能够进行繁殖 D.生物生活都能制造营养物质20.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含羞草 B.狮子 C.磨菇 D.流感病毒21.请说出下面哪一个是生物()A.机器人 B.钟乳石 C.生石花 D.贝壳2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你喜爱生物吗?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石块⑦微生物⑧贝壳.A. ①②⑥⑧B. ①③④⑦C. ③④⑤⑧D.③④⑤⑦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滴水穿石B. 生根发芽C. 开花结果D. 雨后春笋3.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A. 具有细胞核B. 呼吸并消耗氧气C. 繁殖后代D. 能进行反射4.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C.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春眠不觉晓B. 处处闻啼鸟C. 夜来风雨声D. 花落知多少6.下列均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 太阳、细菌、水绵B. 蘑菇、青蛙、钟乳石C. 病毒、变形虫、鲸D. 河水、河蚌、生石花7.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8.下图中,属于生物的是()A. 音乐机器人B. 大熊猫C. 吉祥物“海宝”D. 中华龙鸟化石9.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C.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10.春来到,校园中,花草树木发嫩芽,莺歌燕舞,空气中也有不少的细菌病毒在游荡…它们都属于生物,原因不包括()A. 能排出代谢废物B. 能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C. 能生长和繁殖D. 都具有细胞结构11.人的手触动到含羞草时,它的叶片会自动下垂.影响它的根本原因是()A. 生物的具有生长发育的特性B.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C. 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 流感病毒B. 细菌C. 柳树D. 三叶虫化石13.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的生物特性为()A. 新陈代谢B. 生殖C. 遗传变异D. 进化14. 小明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生物”的实践课中,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些生物,他将鲫鱼、金鱼、鸭子、小虾分成一类,将松树、柏树、山药、月季花分为另一类,请问他的分类标准是()A.按照生物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分类B.按照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C.按照生物生活环境进行分类D.按照生物的数量进行分类15.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松鼠、云雀、玫瑰、喜鹊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16. 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整理分析调查结果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D.制定合理调查方案17. 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A.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18. 在调查校园生物的活动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不属于仿生学的是 ( )A.雷达 B.潜水艇 C.荧光灯 D.蛙泳2.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句俗语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A.营养物质B.进行呼吸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发育3.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A.所有的环境因素B.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4.下面所列举的现象①在野外利用摄像机拍摄野生动物的举动②通过闭路电视每时每刻记录下圈养动物的活动③测量一段时间内根的生长速度④观察蚕蛹羽化为蚕蛾的过程,并记录。
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下列各项中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阳光和土壤 B.金鱼和流感病毒 C.细菌和小麦 D.蘑菇和珊瑚6.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C.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 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7.下列关于测量物体温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靠在容器内壁上C.待读数稳定时方能读数,且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不能取出D.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下表面相平8.中国人一般都知道“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太岁”是何物.“太岁”是生物吗?它长在土壤中,有弹性,像个肉球.下列证据中,与判断“太岁”为生物无关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B.能呼吸和排泄C.手感比较柔软D.能够由小长大9.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当地的有关环境污染报告,他们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来了解当地的环境质量状况?()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模拟法10.神州七号宇航员使用的能在失重状态下保证血液正常送到下肢的器械是根据什么研制的()A、长颈鹿能在失重状态下把血液送到长长的颈部B、长颈鹿能把血液输送到长长的前肢部分C、长颈鹿能把血液通过长长的颈部输送到头部D、长颈鹿能在失重状态下把血液送到长长的前肢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智能机器人 B.珊瑚 C.枯叶蝶 D.木偶1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所给的事例中,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石头上的青苔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①杨树②蘑菇③珊瑚④珊瑚虫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A.①②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⑥D.②⑤⑥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喜鹊、麻雀、蚂蚁、蚯蚓、蜜蜂、蝴蝶等动物,还有各种花草和树木等植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C.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的D.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水晶石C.珊瑚D.生石花5.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这一实验中,为减少误差,经多次实验记录得到的实验数据应取()A.最大值B.平均值C.最小值D.最后一次测量结果6.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珊瑚虫C.钟乳石D.贝壳7.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C.黑色天穹,流星划过D.用摄像机拍摄大雁南飞,并对其飞行特点加以分析8.下列现象中,与“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一生物特征的相同是()A.雏鸡破壳而出B.海蜇通过刺细胞进行捕食C.蜀犬吠日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9.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蘑菇B.病毒C.走动的机器人D.冬眠的蛇11.“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物需要营养B.生物能繁殖C.生物能呼吸D.生物能生长1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榕江县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A.选取榕江县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B.选取榕江县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榕江县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D.选取榕江县农村和县城部分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13.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
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探究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A.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2.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空气污染尘埃粒子),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A.B.C. D.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毛白杨B.细菌C.斑马D.病毒4.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能与人交流的机器人B.能开出黄色花朵的生石花C.岩洞里慢慢长大的钟乳石D.电脑病毒5.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C.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6.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这一实验中,为减少误差,经多次实验记录得到的实验数据应取()A.最大值B.平均值C.最小值D.最后一次测量结果7.在探究实验中,往往要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主要作用是()A.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B.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结果C.为了有多个变量 D.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活动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生物都要繁殖后代9.下列哪一项属于生物的繁殖过程A.豌豆种子发芽 B.豌豆种子生根C.豌豆植株开花结果 D.豌豆种子萌发10.珊瑚虫大多营群居生活,在它体内生活的还有藻类植物,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
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浅水区域,你认为这与它的( )有关。
A.取食 B.呼吸 C.繁殖 D.生长11.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流水潺潺B.春雨绵绵C.阳光灿烂D.绿草如茵12.“ 目前世间上生存的黑面琵鹭只剩下数百只,这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9小题)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A.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B.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一头母牛生出活泼可爱的小牛犊D.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会自然下垂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的是()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C.能运动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3.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铁皮生锈B.月季花开出黄色的花朵C.潮涨潮落D.钟乳石慢慢长大4.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呼吸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和繁殖5.草履虫在阳光下向暗处移动,在光线弱时向光源处移动,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A.应激性B.遗传性C.适应性D.运动性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调查()A.人口普查B.森林资源调查C.水资源抽样调查D.仔细观察牛,并拍照7.人体排汗、植物落叶,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项特征()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8.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够运动B.需要呼吸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生长和繁殖9.变黄的柳树叶够能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种现象说明()A.柳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B.柳树能够繁殖和生长C.柳树能够进行呼吸 D.柳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10.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
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A.用途B.形态结构C.生理功能D.生活环境11.下列关于生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C.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D.“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12.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A.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收入B.统计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C.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D.调查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13.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蘑菇、机器人、空气B.人、病毒、向日葵C.鸟、细菌、飞机D.树木、土壤、草1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科学调查的是()A.人口普查B.森林资源调查C.濒危动物调查D.卫生检查15.在“调查公园的生物”活动中,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A.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B.乙发现几株从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准备带回学校去问老师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D.丁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蹦到了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也记录下来16.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A.新陈代谢B.生长C.应激性D.繁殖17.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B.调查时避开不喜欢的动物C.在调查过程中不必作记录D.采下新鲜的水果,趁鲜品尝1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狗B.钟乳石C.病毒D.化石19.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C.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 D.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二.解答题(共2小题)20.下列是有关生命现象和生物的特征,请将两列中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请说出下面哪一个是生物()A. 机器人B. 钟乳石C. 生石花D. 贝壳2.马克思说,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没有物质,人类将不能生存.这里的物质应当指()A. 营养物质B. 空气C. 水D.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 呼吸B. 排出体内废物C. 对刺激作出反应D. 生长和繁殖4.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生长繁殖B. 消化吸收C. 遗传变异D. 风化锈蚀5.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6.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是()A. 小鸡从小长大B. 植物落叶C. 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D. 人体出汗7. 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B. 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 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D. 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8.一棵龙眼树上结满了龙眼,体现了生物的某种特征,符合这一特征的选项是()A. 应激性B. 生长C. 繁殖D. 呼吸9.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进行呼吸C. 生物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0.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A. 生物进行呼吸B. 生物的发育C. 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 生物的生长11.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物()A. 能运动B. 由物质组成C. 有生命D. 有一定的结构12.合作小组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13.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A. 秋天植物落叶B. 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后合拢C. 夏季炎热,人出汗了D.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了14.春来到,校园中,花草树木发嫩芽,莺歌燕舞,空气中也有不少的细菌病毒在游荡…它们都属于生物,原因不包括()A. 能排出代谢废物B. 能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C. 能生长和繁殖D. 都具有细胞结构15.昆虫中菜粉蝶等蝶类在白天活动,而美国白蛾等蛾类在夜晚活动,说明生物体具有()A. 应激性B. 变异性C. 趋光性D. 遗传性16.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A. 生物的生长B. 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生物进行呼吸D. 生物的发育二、非选择题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生物学角度分析:(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产卵、发育成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但当有人走近时,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2)“蛙鸣求偶”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18.对调查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的方法:(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将生物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单元测试题认识生物含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单元测试题(一)
第一章认识生物
姓名_______班级学号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绿豆之所以叫做生物,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
①绿豆的植物体能制造淀粉②绿豆能开花③绿豆细胞是活的④绿豆能生长⑤绿豆能作为人类的食品⑥绿豆的生长需要营养,也要排除废物⑦绿豆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⑧绿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呼吸作用。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⑤⑥⑦
D.⑥⑦⑧
2.选择下列都能对刺激产生反应的一组()
A.鸡、蘑菇、细菌
B.人、猴、电脑病毒
C.含羞草、蚯蚓、电视遥控板
D.钟乳石、珊瑚礁
3、向日葵在生活过程中要呼吸,需要()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吸入氧气,呼出氧气
C.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D.吸入二氧化碳,呼出二氧化碳
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话错误的是()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5、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展属于什么生命活动()
A、美化环境
B、生物
C、获取营养物质
D、繁殖
6、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馒头上长出“白毛”
D.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8.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9.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10.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11.关于植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下列例子中不正确的是:()
A、秋天日照时间短了,菊花绽放
B、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后合拢
C、朵朵葵花向太阳
D、风吹杨柳摆
12.下列属于科学探究的方法是:
A、观察
B、调查
C、收集和分析资料
D、ABC都属于
13.调查中不应该()
A.明确调查目的B.凭借个人喜好取舍
C.如实记录? D.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14.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15.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需要进行的工作是()
A.设计调查报告B.制作植物标本
C.作好调查记录D.作好归纳整理
16.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A.人口普查B.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C.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D.显微镜下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17.某学校生物兴趣组对生物进行了分类,将海豹、蝌蚪、藻类、螃蟹归为一类,将大象、樱花、蚂蚁、蝴蝶、喜鹊归为另一类,则他们的归类标准是()
A.形态结构特点?B.用途
C.生活环境?D.数量
18.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19.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
20.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
21.下列关系相近的一组生物是()
A.玉米和大豆
B.鱼和水草
C.空气和水
D.岩石和苔癣
22.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雪松、苏铁、水杉、圆柏归为一类,而将香樟、桂花、紫薇、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
A.按照植物的经济价值B.按照植物的观赏价值
C.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D.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
23.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
A.牛和草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猫头鹰和鼠
24.为掌握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
C.调查法D.测量法
25.2014年我国开展了第十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
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由于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每空2分,共8分)
①一粒桃核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
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
②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③你在一些音像资料上看到的猎豹发现角马后迅速追击,角马发现猎豹后快速逃跑。
上述三段文字分别说明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1);
(2);
(3)
27、请分析以下材料:(每空2分,共6分)
A、含羞草
B、睡莲
C、斑马
D、蘑菇
E、小鸡
F、阳光
G、山
H、珊瑚礁I、钟乳石J、机器人K、鲸L、金鱼M、恐龙化石
(1)以上属于生物的是。
(2)按生活环境,上述材料中的生物可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那么:陆生生物是;水生生物是。
28、请将下列各种生物进行分类:银杏、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每填对一种生物1分,共16分)
(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生活环境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每题2分,共10分)
(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
(2)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
(3)“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4)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5)生物的生活都需要阳光。
()
30、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每个2分,共10分)
①动物的取食A.应激性
②向日葵朝向太阳B.生长
③植物的开花结果C.营养
④人体的排汗D.繁殖
⑤蘑菇由小长大E.排泄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单元测试题(一)答案
第一章认识生物
姓名_______班级学号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7.(1)ABCDEKL;
(2)陆生生物:ACDE;
水生生物:BKL。
28.(1)银杏、海带、白菜
鲫鱼、奶牛、蚂蚁
木耳、大肠杆菌
(2)银杏、白菜、奶牛、蚂蚁、木耳、大肠杆菌
海带、鲫鱼
29.(1)×
(2)√
(3)×
(4)×
(5)×
30.①—C ②—A ③—D ④—E ⑤—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