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虚位移原理例题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22
虚位移原理例题虚位移原理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的原理。
虚位移原理在力学、静力学、动力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理解虚位移原理的应用。
例题一,弹簧振子。
一根质量为m的弹簧上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发生形变。
求弹簧的位移x。
解析,根据虚位移原理,我们可以假设弹簧的位移为x,那么弹簧所受的弹力为-kx,其中k为弹簧的弹簧系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kx,根据虚位移原理,这个合外力所做的虚功等于零。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F-kx=0,解得x=F/k。
例题二,斜面上的物体。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无摩擦的斜面向下滑动,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的高度为h。
求物体滑动的位移s。
解析,根据虚位移原理,我们可以假设物体沿着斜面滑动的位移为s,那么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成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为mgcos θ。
根据虚位移原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mgsinθ,这个合外力所做的虚功等于零。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mgsinθs=0,解得s=0。
例题三,简谐振动。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一个弹簧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求物体振动的最大位移A。
解析,根据虚位移原理,我们可以假设物体振动的位移为x,那么物体所受的弹力为-kx。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mg-kx,根据虚位移原理,这个合外力所做的虚功等于零。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mg-kA=0,解得A=mg/k。
通过以上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虚位移原理在力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它通过假设物体的虚位移,使得问题的分析变得简单而直观。
虚位移原理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上面的例题,它在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掌握虚位移原理对于理解力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虚位移原理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的原理。
第十五章 虚位移原理15-1图示曲柄连杆机构有多少个自由度。
[答:1个]15-2求图示系统中主动力作用点C 、D 、B 的虚位移大小的比值。
[答:=B D C δδδ::2:2:1]15-3 图示平面机构中,CD 连线铅直,杆BC= BD 。
在图示瞬时,角 30=ϕ,杆AB 水平,求该瞬时点A 和点C 的虚位移大小之间的关系。
[答:C A r 23r δδ=]15-4求图示滑轮系统中,A 、B 两点虚位移之间的关系。
[答:A B r 2r δδ=]15-5重为P 、长为l 的均质杆AB 放置如图。
设各处光滑,在A 点处的水平力F 作用下保持平衡, 60=ϕ,今给A 点一向右的虚位移x δ,试由虚位移原理建立的虚功方程。
[答:0x F -63P=δδ]15-6 杆OA 和AB 各长l ,在A 点用铰链连接,在点O 和B 间连接一根刚度系数为 k 的铅直弹簧,弹簧的原长为0l 。
当在A 点作用铅垂力A F 时,机构处于图所示的平衡位置,且弹簧被拉伸。
如果不计各构件的重量和摩擦,用虚位移原理求机构处于平衡位置时的角度ϕ。
[答:4kl2kl F arcsinA +=ϕ]15-7 如图所示,两等长杆AB 和BC 在点B 用铰链连接。
在杆的点D 和点E 连接水平弹簧,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从当距离AC a =时,弹簧的拉力等于零。
已知 AB=l , BD=b ,今在点C 作用水平力F 1使系统处于平衡。
若不计构件重量和摩擦,试用虚位移原理求距离AC 的值x 。
[答:21b l kFa x ⎪⎭⎫ ⎝⎛+=]15-8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力F ,l GC EG DE DC BC AC ======,弹簧的原长为l ,刚度系数为k 。
试用虚位移原理求机构平衡时,力F 与角θ的关系。
[答:()12sin kl 32F -=θ]15-9 平面机构在力F 1和F 2的作用下,在图所示的角度θ位置平衡。
已知1l BD OD ==,2l AD =,如果不计各构件重量和摩擦,试用虚位移原理求F 1 / F 2的比值。
虚位移原理习题及解答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不计各杆自重,求力F 1和F 2的关系解:设AB 杆的A 点为动点,OC 杆为动系,A 、C两点的虚位移如图,则:φδδcos A e r r =φδδδcos OAeeC l ar a r r ==由上述各式和虚功方程012=-C A r F r F δδ解出: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不计各杆自重,求力偶矩M 与F 之间的关系。
解:设OA 杆的虚位移为δφ,则A 、D 、B各点虚位移如图,图中δφδa r A =θδθδcos 2cos A B r r = θδθδcos 2sin D B r r = 0=+-D r F M δδφ θ2tan F M =已知:弹簧原长0.3m ,刚度系数k=5kN/m ,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不计各杆自重,求力偶矩M 的大小。
解:设CD 杆上D 点为动点,AB 杆为动系,它们的虚位移如图θδδtan e r r r =θδδδθcos 0.3AD e e rr ==由虚功方程 0=-r k r F M δδθ以及弹簧力)]cos 3.06.0(3.0[θ--=k F k可解出 θθθs i n c o s c o s14503-=M N.m已知:BC=AB=L ,BE=BD=b ,弹簧刚度为k ,当x=a 时,弹簧拉力为零,该系统在力F 作用下平衡,杆重不计,求平衡时x=?解:弹簧力如图,其中)(a x l bk F F k k -='=各力作用点横向坐标及其变分为θcos )(b l x D -= θδθδs i n )(b l x D --= θcos )(b l x E +=θδθδs i n )(b l x E +-=θcos 2l x C = θδθδs i n2l x C -= 代入虚功方程0=∑x F xδ0=+'-C E KD K x F x F x F δδδ 解得:22kb Fl a x += 已知:已知均质杆长,杆重皆为P ,滑块C 重P2,滑轨倾角为θ,求平衡时角φ为多大?φsin 2l x D = δφφδ.cos 2l x D = φcos 2l y D = δφφδ.sin 2l y D -=φsin 2lx E = δφφδ.cos 2l x E =φcos 23l y E = δφφδ.sin 23l y E -= 0=C x 0=C x δφcos 2l y C = δφφδ.sin 2l y C -=把它们代入虚功方程 0)(=+∑y F x F y xδδ得:0sin sin cos sin cos 21111=++++C E E D D y P y P x P y P x P θδθδθδθδθδ解得: θφc o t)(2t a n 211P P P +=15-15 用虚位移原理求图示桁架中杆3的内力。
第十五(1)章 虚位移原理虚位移原理应用功的概念分析系统的平衡问题,是研究静力学平衡问题的另一途径。
虚位移原理与达朗贝尔原理结合起来组成动力学普遍方程,为求解复杂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普遍的方法,构成了分析力学的基础。
本书只介绍虚位移原理的工程应用,而不按分析力学的体系追求其完整性和严密性。
§15-1 约束·虚位移·虚功1.约束及其分类在第一章,我们将限制物体位移的周围物体称为该物体的约束。
为研究上的方便,现将约束定义为:限制质点或质点系运动的条件称为约束,表示这些限制条件的数学方程称为约束方程。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约束分类如下。
(1)几何约束和运动约束 限制质点或质点系在空间的几何位置的条件称为几何约束。
例如图15-1所示单摆,其中质点M 可绕固定点O 在平面Oxy 内摆动,摆长为l 。
这时摆杆对质点的限制条件是:质点M 必须在以点O 为圆心、以l 为半径的圆周上运动。
若以x ,y 表示质点的坐标,则其约束方程为222l y x =+。
又如,质点M 在图15-2所示固定曲面上运动,那么曲面方程就是质点M 的约束方程,即()0,,=z y x f又例如,在图15-3所示曲柄连杆机构中,连杆AB 所受约束有:点A 只能作以点O 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周运动;点B 与点A 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为杆长l ;点B 始终沿滑道作直线运动。
这三个条件以约束方程表示为()()0222222==-+-=+B A B A B A A y l y y x x r y x上述例子中各约束都是限制物体的几何位置,因此都是几何约束。
在力学中,除了几何约束外,还有限制质点系运动情况的运动学条件,称为运动约束。
例如,图5-4所示车轮沿直线轨道作纯滚动时,车轮除了受到限制其轮心A 始终与地面保持距离为r 的几何约束r y A =外,还受到只滚不滑的运动学的限制,即每一瞬时有0=-ϖr v A上述约束就是运动约束,该方程即为约束方程。
虚位移原理例题虚位移原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光学中光线的传播规律,也是解决光学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理解虚位移原理。
例题一:一根直立的圆柱形玻璃杯里装满了水,现在在玻璃杯旁边放置一个小的物体。
当我们从玻璃杯的一侧观察时,看到的物体会出现在玻璃杯的哪个位置?解析:根据虚位移原理,我们知道光线在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在这个例子中,当我们从玻璃杯的一侧观察时,光线会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然后再从水中射出。
根据虚位移原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观察时,物体会出现在实际物体所在位置的上方,这就是虚位移的原理。
例题二: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20°。
求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解析:根据折射定律,我们知道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关系,即折射率n等于正弦入射角与正弦折射角的比值。
根据虚位移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求解这个例题来验证虚位移原理的正确性。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出:n = sin(30°) / sin(20°) ≈ 1.5。
因此,玻璃的折射率约为1.5。
例题三: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和折射率是多少?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和虚位移原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例题来进一步验证虚位移原理的正确性。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得出:sin(折射角) = sin(入射角) / n。
代入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出:sin(折射角) = sin(45°) / 1.33 ≈ 0.707 / 1.33 ≈ 0.531。
折射角约为 arcsin(0.531) ≈ 32°。
因此,光线在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约为32°,折射率约为1.33。
通过以上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虚位移原理在光学中的应用。
虚位移原理是解决光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也为光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15章 虚位移原理15-1 图示曲柄式压缩机的销钉B 上作用有水平力F ,此力位于平面ABC 内。
作用线平分ABC ∠。
设AB = BC ,θ2=∠ABC ,各处摩擦及杆重不计,求对物体的压缩力。
解:令B 有虚位移AB B ⊥r δ,而C 有铅直向上的虚位移C r δ,如图(a )。
将B r δ及C r δ向BC 方向投影,为简单起见,以B r δ表示B r δ的绝对值B r δ,以C r δ表示C r δ,则有)902cos(δ)90cos(δ︒-=-︒θθB C r r即 θcos 21δδ=C B r r (1) 由虚位移原理得 0δsin δN =-C B r F r F θ θsin δδN F F r r C B = (2) 将式(1)代入(2)得 θtan 2N F F =15-3 挖土机挖掘部分示意如图。
支臂DEF 不动,A 、B 、D 、E 、F 为铰链,液压油缸AD 伸缩时可通过连杆AB 使挖斗BFC 绕F 转动,EA = FB = a 。
当︒==3021θθ时杆DF AE ⊥,此时油缸推力为F 。
不计构件重量,求此时挖斗可克服的最大阻力矩M 。
解:由虚功原理: 0δδcos 1=-⋅ϕθM r F A (1)式中 a r B δδ=ϕ (2)A 、B 的虚位移向AB 投影 22sin δcos δθθB A r r =2tan δδθB A r r = (3)式(2),(3)代入(1)得 0δδtan cos 21=⋅-⋅⋅a r M r F B B θθ Fa M Fa M 21,sin ,30221==︒==θθθ15-5 在图示机构中,当曲柄OC 绕O 轴摆动时,滑块A 沿曲柄滑动,从而带动杆AB 在铅直导槽K 内移动。
已知:OC = a ,OK = l ,在点C 处垂直于曲柄作用一力F 1;而在点B 沿BA 作用一力F 2。
求机构平衡时F 2与F 1的关系。
解:用解析法解,选取ϕ为广义坐标,则滑块A 的约束方程ϕtan l y A =ϕϕδsecδ2l y A = (1) 由虚位称原理 0δδ)(21=+-A y F a F ϕ (2)把式(1)代入(2)得 0δsec δ221=+-ϕϕϕl F a F因 0δ≠ϕ,于是有 0sec 221=+-ϕl F a F故 ϕ221cos a l F F =15-7 图示滑套D 套在光滑直杆AB 上,并带动杆CD 在铅直滑道上滑动,已知︒=0θ时弹簧为原长,弹簧刚性系数为5 kN/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