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研发试产阶段管理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0.94 KB
- 文档页数:10
新产品试产管理规定型的生产流程、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并制定试产计划。
试产计划需经总经理审核并签字后方可执行。
4.6试产过程中,生产部门需按照试产计划进行生产,并由工艺设备部和品质部进行跟踪和监控。
如有问题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进行处理。
4.7试产结束后,研发部门需对试产过程进行总结,并输出试产报告。
试产报告需由研发部门、品质部门、生产部门、工艺设备部门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存档。
二、标准资料输出5.1研发部门需在试产结束后,输出标准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生产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包装规范等,并需经过品质部门、工艺设备部门、生产部门的确认和签字后方可存档。
5.2标准资料需在量产前完成输出,以便生产部门进行生产作业指导和流程控制。
修改后的文章:新产品试产管理规定为了更好地规范新产品从研发、试产到量产的过程,本公司制定了新产品试产管理规定。
该规定旨在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建立标准的产品资料档案。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新产品。
各部门职责:生产部门:制作样机、提出试产报告、制作生产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样机评审。
采购部门:采购样机物料、参与样机评审。
仓库:提出新物料、跟踪试产物料。
品质部门:确认样机和新物料、参与样机评审、跟进试产、制作样机测试报告和检验规范、制作包装规范。
研发部门:制作样机、跟进试产、输出试产资料和标准资料、全程跟踪样机确认到量产。
工艺设备部门:制作生产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制作工装、调试主要设备、参与样机评审。
实施细则:一、样机试产流程1.样机制作:研发部门填写委托加工单,由生产总经理审核后交由生产部门进行样机制作。
研发工程师、质量部门和工艺设备部门全程跟进指导。
2.样机确认:2.1 新产品研发结束并由研发助理测试无异常后,写出测试说明和已测试合格的样机,交由品质部门和研发部门进行样机确认。
2.2 样机确认合格后,由质量工程师写出样机测试报告,并写出意见,测试报告并分发到研发部门、总经理、品质部门及研发部门存档。
新产品小批试装及试生产管理规范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开发新产品工装样件的小批量上线试装流程,对批量试产前首批工装样件进行质量稳定性验证和设计确认,并进行新产品转入批量试产的技术准备进行评审确认。
1.2 本标准适用于在整车或系统零部件新产品开发中已完成设计定型的工装样件的验证。
2 术语2.1 工装样件:是配套协作厂按规定图样、技术文件和正式工艺文件生产、能满足批量化生产的汽车零部件。
2.2 小批量试装:为验证新开发汽车零部件工装样件的工艺可行性、产品质量,进行3-5套的新产品上线生产装配。
3 职责3.1 产品研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图纸、技术标准等相关技术文件的制定和发放,负责新产品小批试装的组织、协调及验证跟踪和设计更改;负责新产品样件及小批试装件的采购、负责新产品的资料及档案管理。
3.2 技术部:负责新产品投产前的工艺文件编制、工艺验证和工装保证。
3.3 生产部: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的生产组织和调度。
3.4 质量部: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装配质量的验证和检验文件的编制。
3.5 生产厂: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
3.6 信息部负责物料代码的编制和调整。
3.7 配套供应部负责小批采购中大件采购的价格商务谈判和价格确定。
4 小批试装工作流程4.1 小批试装工作流程见《新产品小批试装工作流程图》。
4.1.1 小批采购中大件采购的价格由配套供应部商定,并通知产品研发部。
4.1.2 产品研发部项目负责人负责进行首批专用件的采购和技术文件的准备,专用件采购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台套,试装数量和次数由部门主管酌情指定。
4.1.3 项目负责人发布经审核的《小批试装通知书》(GA/QG(研)7.3-1),由生产部承认,报总经理或主管副总批准,并按设计输出清单将盖红色“试制用图”技术文件一起发放至各相关部门。
4.1.4 技术部及时按产品技术文件编制试装车型通用件投料表。
4.1.5 生产部按通知要求,安排自制件的生产,试装自制小件入研发库。
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一、引言新产品的研发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新产品研发的效率和成果,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分析和设计一套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提升。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新产品研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并保证新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原则:新产品研发管理需遵循科学性、规范性、透明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以实现目标。
三、组织架构1. 研发部门:建立独立的研发部门,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包括需求分析、技术开发、测试验证等。
2. 项目团队:每个新产品研发项目都应组建一个专门的项目团队,由研发部门的科研人员、市场人员、产品设计师等组成,共同推进项目进展。
四、流程管理1. 项目启动:新产品研发项目启动前,需制定项目计划和目标,明确项目范围、研发周期和资源需求。
2. 需求分析:在项目启动后,需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明确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
3. 技术开发: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开发,包括原型开发、技术测试等。
4. 产品设计:在技术开发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包括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等。
5. 测试验证:对新产品进行系统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符合质量和性能要求。
6. 试生产和批量生产:在测试验证通过后,进行试生产和批量生产,为产品上市做准备。
五、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研发团队成员,保证项目进展和效果。
2. 资金资源:为研发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满足项目的需求。
3. 物质资源:提供必要的研发设备和材料,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质量管理1.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新产品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2. 问题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研发过程中的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和影响项目进展。
七、目标管理1. 目标设定: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明确新产品研发的目标和指标。
2024年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引言:新产品研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于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新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研发流程、组织架构、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一套适应2024年新产品研发需求的管理制度。
一、研发流程管理制度1. 项目立项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项目目标、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
制定项目评估指标,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价值。
2. 概念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确定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特色。
制定产品概念设计评审标准,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
3. 技术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组织技术团队进行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改进。
制定技术开发的流程和规范,确保技术开发的质量和进度。
4. 产品试制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产品的样品制作和试制。
制定产品试制管理标准,确保产品试制的质量和进度。
5. 产品测试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产品进行各项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等。
制定产品测试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6. 产品大规模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组织生产团队进行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制定产品生产管理标准,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市场。
二、组织架构管理制度1. 设立研发中心: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可以设立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应该具有独立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并负责协调和指导各个研发项目。
2. 研发团队建设:在研发中心内,需要建立一支高效、创新的研发团队。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跨部门协作机制:新产品研发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职能,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
制定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顺畅有效。
4. 外部合作伙伴管理:对于一些非核心技术和资源,可以考虑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建立外部合作伙伴的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外部合作伙伴能够有效地为公司提供支持。
1.目的:指导新产品设计验证过程,规范验证操作流程,使新产品设计问题在投入量产前被发现并改善。
评估产品设计(包括材料选用备用料选择)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制做性,重复一致性。
提出在未来量产中的生产风险点,即生产风险评估,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设计治具和工艺流程时进行考量。
提出新产品在未来量产中可能产生的品质风险点,针对这些制订品质控制计划,在IPQC巡检中及整个品质流程中进行监控。
明确各相关部门在设计验证活动中需完成的事项及未来在新项目量产中需承担的责任。
2.本规范涉及的责任部门:研发部、生产部、品控部。
3.定义:试产是设计验证阶段。
(其中包含打样及小批量试产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不限于一次)打样:设计试做,数量通常在100PCS以内,目的:进行初步设计验证,发现基本电性问题、装配问题,并完成设计验证计划。
小批量试产:产品所有可制造性和品质稳定性验证,发现制造风险,并制定生产风险控制和品质控制计划,同时验证打样中发现的问题改善效果,对有重大修改的,要完成相关项目的重新验证。
4.职责和权限:研发工艺卡片、及生产注意事项等),及试产过程技术指导与问题解决,对试产中发现的设计和材料问题按时完成改善,以及在设计阶段性验证过程中,通知工程、品控、生产参加。
小批量试产中各种物料损耗比例的提供。
负责判定新项目是否需要试产,并建议试产数量和订单处理意见给PMC完成试产的评估及试产问题的改善确认与汇报,负责试产完成后项目的移交。
负责召开试产前检讨与发布会,及召开试产后的问题检讨会。
对新开发的机种或在标准品及成熟机种基础上有客户特殊要求的机种,主导完成相应的PFMEA的制作,生产、品控要共同参与,品管确认,研发批准。
仓库:负责按要求发放已认可的物料(已有订单的新产品试产用物料依计划分配发放)采购:负责所有需求的无库存的物料的采购,并及时提供各物料的准备状况。
生产部:负责对新产品试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通报及召集紧急处理会议提供试产的初步工艺流程及工艺资料,对生产工时与工效进行初步评估,需参与试产过程并对其所发现的问题点进行提报,对试产提供相应的支援,并跟进问题的解决。
新品试产管理规范编写 / 修订:王某某审核: / 会签:熊某某批准:张某某生效日期: 2020.5.281.目的:为明确参与新品试产的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对新产品的试制及验证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新品量产前的准备进行有效管控,提高相关人员的操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并最终提高新品量产前的规化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品的试产和量产前准备工作。
3.职责:3.1销售中心负责客户端试产样机发放;负责试产阶段费用的提报及订单PO跟催;3.2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统筹内外部资源,根据项目排期组织项目试产、各节点评审及问题改善跟进;负责公司内部试产样机的发放。
3.3研发管理中心3.3.1结构工程师负责产品3D/2D图纸、模具清单、整机BOM、配件规格书等研发技术资料输出;负责配合改模方案输出及跟进确认;负责提供测试、认证及客户所需的资料;负责试产异常处理及问题闭环;3.3.2包装工程师负责输出包材类技术资料;负责包材设计稿并与客户确认签样;负责包装类异常处理;3.5 供应链管理中心3.5.1整机采购负责试产物料采购需求输出、采购资源及周期的协调,保证供应;3.5.2 配件采购负责物料配件报价、核算;负责各阶段打样物料安排及供方资源协调;3.5.3 PMC负责试产物料下单抛出;负责物料采购订单交付跟进;3.6 品质管理中心3.6.1 研发质量(DQE)负责新品项目质量的对接,质量标准、质量文件的接收、转化、输出;负责组织采购、研发对供应商和模厂进行体系审核;负责各阶段试产跟进,问题收集、组织问题闭环跟进;3.6.2 来料质量(IQC&SQE)负责试产物料检验标准的输出与确认;负责试产物料到货检验、异常输出及跟踪;参与新供应商开发与审核;3.6.3过程质量 (PQE)负责量产试产跟进,问题点反馈及问题解决跟进,确保试产正常进行;负责定期QRQC会议,量产配件问题点同客户反馈,并跟踪内部改善围堵;3.6.4 成品质量(FQC)负责成品检验标准的输出与确认;负责各试产阶段产品的验货及异常反馈;负责各阶段整机签样跟催及确认;3.7 制造管理中心3.7.1 PE负责新品导入对接;负责各阶段整机标准作业程序设计、优化、输出及维护;负责各试产阶段跟进及员工操作培训;参与新品开发各阶段手板组装,试产跟进、整机异常处理及分析;3.7.2 IE负责新品生产线规划、制作生产线配置图、参与产线搭建;负责产品标准化工时制定;负责产品生产流程制定;参与新品开发各阶段手板组装、试产跟进及生产流程优化;3.7.3 ME负责新品工装夹具的对接;负责各阶段试产工装夹具制作、验证、改善优化;参与新品开发各阶段手板组装,试产跟进、工装夹具优化改善;3.7.4 设备负责新品开发相关设备对接;负责产线搭建;参与新品开发各阶段手板组装,试产跟进、设备优化改进;3.7.5 生产部负责新品生产的对接;负责产线人员的培养,满足各阶段生产需求;负责各阶段物料盘点、领取及布线;负责各阶段需求试产,满足整机试产需求,按时交付;负责各阶段整机组装,按计划要求满足交付;负责各阶段试产整机组装问题点提出及跟催改善确认;4.术语和定义:4.1试产:30台以上试验性生产,为批量验证产品的相关性能,并为正式投产积累经验技术的验证性、尝试性生产。
1.目的:1.1 指导新产品设计验证过程,规范验证操作流程,使新产品设计问题在投入量产前被发现并改善。
1.2 评估产品设计(包括材料选用备用料选择)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制做性,重复一致性。
1.3 提出在未来量产中的生产风险点,即生产风险评估,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设计治具和工艺流程时进行考量。
1.4提出新产品在未来量产中可能产生的品质风险点,针对这些制订品质控制计划,在IPQC巡检中及整个品质流程中进行监控。
1.5明确各相关部门在设计验证活动中需完成的事项及未来在新项目量产中需承担的责任。
2.本规范涉及的责任部门:研发部、生产部、品控部。
3.定义:3.1 试产是设计验证阶段。
(其中包含打样及小批量试产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不限于一次)3.1.2 打样:设计试做,数量通常在100PCS以内,目的:进行初步设计验证,发现基本电性问题、装配问题,并完成设计验证计划。
3.1.3 小批量试产:产品所有可制造性和品质稳定性验证,发现制造风险,并制定生产风险控制和品质控制计划,同时验证打样中发现的问题改善效果,对有重大修改的,要完成相关项目的重新验证。
4.职责和权限:4.1 研发工艺卡片、及生产注意事项等),及试产过程技术指导与问题解决,对试产中发现的设计和材料问题按时完成改善,以及在设计阶段性验证过程中,通知工程、品控、生产参加。
小批量试产中各种物料损耗比例的提供。
4.1.3负责判定新项目是否需要试产,并建议试产数量和订单处理意见给PMC4.1.4完成试产的评估及试产问题的改善确认与汇报,负责试产完成后项目的移交。
4.1.5负责召开试产前检讨与发布会,及召开试产后的问题检讨会。
4.1.6对新开发的机种或在标准品及成熟机种基础上有客户特殊要求的机种,主导完成相应的PFMEA的制作,生产、品控要共同参与,品管确认,研发批准。
4.2??仓库:负责按要求发放已认可的物料(已有订单的新产品试产用物料依计划分配发放)??4.3??采购:负责所有需求的无库存的物料的采购,并及时提供各物料的准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