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考察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67 KB
- 文档页数: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变得越发重要。
然而,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素质不高、师资缺乏、教师流动性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2. 分析导致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3. 提出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建议措施。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
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分发给多个农村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以了解他们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看法和意见。
此外,我们还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农村小学,进行了深入访谈,以了解当地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
四、调研结果1. 教师素质普遍偏低。
调查显示,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也有待提高。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师资缺乏。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很难吸引高素质的教师来农村小学任教,导致农村小学师资短缺。
3. 教师流动性大。
许多农村小学教师由于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的限制,选择辞职或调往城市,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五、调研分析1. 教育投入不足。
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较少,很难支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2. 缺乏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机制相对薄弱,缺乏系统化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3. 目标不明确。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缺乏明确性,导致各方面的工作没有明确方向。
六、调研建议1. 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
2. 建立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机制。
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3. 完善农村小学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和激励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4. 加强教师流动管理。
加强对教师流动的管理和引导,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减少流失。
农村教师现状调研报告农村教师现状调研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农村教师现状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教师现状调研报告篇1和田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7 所,95%的学校都在农村,农村教师占全县教师的82%。
农村教师作为我县基础教育的主力,在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2011 年9 月,和田县教育工会通过对全县11 个乡的部分学校进行专项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486份),对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专业发展、身心健康、思想状况等方面作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调查情况(一)和田县农村教育发展快,势头好,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
本次调查从教师层面和校长层面一致反映,近几年我县农村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各级政府对教师的工资都能按时发放,保证到位。
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三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1、边远乡镇学校教师严重缺乏。
全县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存在教师缺乏的现状,尤其以喀什塔什乡、塔瓦库勒乡、斯玛瓦提乡、朗如乡等边远乡镇的学校比较严重。
有些学校一名教师要代三四门功课,有些学校因没有教师,一些本应开设的课程无法开设,直接造成学生无法接受正常的教学和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小学教师周平均课时22 节左右;初中教师为19.2 节左右;在校工作时间平均达10 个小时以上,还不包括教师备课、批改、查阅资料、参加会议、课外辅导、培训学习、家庭访问、兴趣小组等所需时间。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3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按照市政府__市长关于“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调研的委托和要求,市政协首先开展了我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
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
通过对棋盘、马陵山、窑湾、时集、合沟等8个镇10所小学的调查走访,初步掌握了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小学94所,教学班1244个,在校小学生80568人,在编农村小学教职工3294人,其中专任教师3011人,教辅及工勤人员等283人,师生比为1:24.5(标准师生比应为1:21),今年9月份开学后,师生比将达到约1:30。
因年高体弱、患重大疾病或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担任教学工作的近100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57人。
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2.7岁,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1761人,占58.5%,专科以上学历2569人,占85.3%。
总的来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年龄、性别、学历及学科等结构均不尽合理。
二、突出问题(一)“缺”,即教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
近年来,我市学龄儿童数量急剧增长,给全市小学带来沉重的压力。
9月份,小学一年级即将入学新生23000多人,六年级毕业约6000人,小学在校生净增17000多人,其中,农村净增__000人。
末,全市农村在校学生将达到95000人,按照基本的师资配比1:21计算,小学将缺教师1200余人;预计在校学生将达111800人,将缺小学教师余人。
,全市退休小学教师180多人,其中,农村退休105人,但今年农村仅招录新教师30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只好聘用大量的临代教师。
临代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据统计,,时集镇小学教师缺口135人,临代71人;高流镇小学教师缺口97人,临代65人。
双塘镇小学教师缺口96人,临代70人;合沟镇小学教师缺口55人,临代40人。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加剧,乡村教育资源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日益凸显。
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乡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流动性大、教师待遇低等问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优秀教师选择留在城市,导致乡村教师队伍的素质整体不高。
而且,乡村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成为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只有不断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支持与关爱,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1.2 研究目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我国教育公平和质量的重要问题。
目前,部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和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平衡现象,制约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探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为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意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乡村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促进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在于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农村教师现状调查报告农村教师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农村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农村教师现状的调查,探讨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教师素质与培训调查显示,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招聘标准相对较低,导致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此外,由于农村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使得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缺。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需要加强教师培训。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同时,可以引入优秀的城市教师到农村进行交流和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教育资源与设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落后,教学设备不足,图书馆和实验室等教育资源缺乏。
这给农村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改善教育资源和设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建设更多的学校,改善学校设施,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设备。
同时,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质量与学生表现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学生的学习表现也相对较差。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经验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表现,农村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政府可以组织教师培训班,提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培训,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让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教学经验。
四、激励机制与职业发展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这导致了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
这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限制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激励农村教师,政府可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建立起合理的薪酬体系。
同时,可以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培训资源。
此外,可以建立农村教师评优制度,对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荣誉,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农村教育中。
农村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状况调研报告,以下是一些主要结果和发现:
1. 教职工数量:农村中小学教职工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在调研的农村地区,教职工人数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这导致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同时也影响了教育
质量。
2. 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有限的
问题。
调研发现,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需要提高能力和
素质。
3. 教师流动性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性较大,普遍存在教师流失和缺乏稳定的教
师队伍的问题。
低工资水平、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和基础设施条件不良等因素是导致教
师流动性高的主要原因。
4. 缺乏学科骨干教师: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缺乏,这影响了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
在一些偏远地区,缺乏数学、物理、化学等核心学科骨干教师,这对学生的学习有较
大的影响。
5. 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职业倦怠、工作压力
过大和心理压力等。
这可能与工作条件差、教学压力大、与家庭分离等因素相关。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师数量不足、素质
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等。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以提升农村
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教职工的工作环境。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范文(精选4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范文篇1xx区总面积7.33平方公里,市政府派出机构,所辖4个行政村,总人口7万人。
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所,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单办小学3所,现有义务教育学校在编教师213人,学生5070人。
近几年来,为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强化了教师交流、公开选调、岗位聘任、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工作,推进教育的均衡、持续发展。
布局调整重新整合后学校的校长岗位,采取教育系统公开竞聘的方式,公开任职条件、公开报名竞选,人选岗、岗挑人,竞聘上岗。
20__年以来从火炬中学选聘2名中青年优秀骨干分别到史家庄、化家庄学校担任校长,城乡学校校长的交流任职,很快把城市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带到农村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为进一步深化我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教师素质的提高,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及会议精神,制定出台《xx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双向交流》,实施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交流”工作。
原则上,凡我区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且具有中小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城乡中小学在职在岗的教师,均属双向交流的对象。
其中,从未有农村教育工作经历的城区教师首批到农村学校支教;近五年来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每年火炬中学中学派8人分别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学年;农村各中小学相应选派教师到火炬中学跟班培训一学年。
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交流实行互动,即城乡中小学互派交流人员的学校应结成对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探讨,以促进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
3年来共计有32名城乡教师参加了双向交流,效果良好。
按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对“3050人员”实行提前离岗和内部退养,整理编制13人,为新招年轻教师空出了编制和岗位。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您好!经过对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研究,我们整理了以下报告,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一、背景和目的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未来的发展。
本次调研的目的,旨在了解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统计等方式。
我们选择了某县农村地区的几所小学为调研对象,从教师数量、教师培训、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三、调研结果1.教师数量不足:受到农村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教师数量普遍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比例过高,影响了个别学生的教育效果。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一些乡村教师来自农村,教育经验和教学理念相对陈旧,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而且缺乏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渠道,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存在差异。
3.培训机会不足:由于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很多农村小学的教师无法参加系统化的教师培训,导致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够科学和灵活。
4.教师待遇不平等: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加上缺乏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优秀的教师也面临流失的风险,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四、建议1.加大教师招聘力度:通过加强政府对乡村小学的支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招募数量。
2.加强教师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优化教师待遇和激励机制:适时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优秀教师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激励其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4.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的日常管理和督导,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结论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但也存在着许多潜力和机会。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卢占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11-3-21 16:27:20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本课题开始对堤村校区及邻近校区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和对策展开调查研究,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具体问题。 本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走访了初中、中心小学及两所村小,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科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情况,教师数量、结构、学历情况,教师工资发放情况和教师培训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对教师进行120人次(其中小学80人次、中学40人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大量详实的、具体的第一手材料。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一)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 1.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 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由公办教师组成的新型的教师队伍。特别是新补充的教师由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的毕业生,取代了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 2.教师的学历构成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的突飞猛进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以便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所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不断提高。 但由于教师提高学历的费用基本上是教师自己承担,而农村教师的工资还不能保证各项足额发放。同时,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工学矛盾又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3.全县师范院校毕业生返乡情况 由于农村教师工资相对较低,人才交流渠道又不断的拓宽,加速了人才的流动,许多师范院校毕业生因待遇、环境及家庭等原因,离开家乡,到环境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地区单位工作,回乡任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只有40%左右,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和名校优秀毕业生不返乡任教情况较为严重。 4.对近年来返乡任教毕业生的总体印象 5.骨干教师培训情况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的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任职校,都非常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培训工作。他们尽量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使一批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整体 接受省、市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多集中在镇中及中心校,村小的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很少有机会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而他们更需要进修和接受培训。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生师比例上看,村小教师多,学生少,但从学科上看由于课程门类较多,一个教师要上几门课,教师数量又不足。特别是音乐、美术合格教师严重不足。 2.从教师的年龄上看,教师年龄结构普遍偏大。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多,新毕业生进不来,年轻教师补充不上。还有个别的乡,不是教师却占教师编。 3.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师德状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修养方面,如师生关系问题,教师的行为规范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等。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急需提高。如在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和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等方面需要提高。 4.教师的工资还不能足额发放,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师范院校毕业生返乡任教的积极性。 5. 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大。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更大了,具体说来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②.农村中小学管理太过僵化 ③.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④.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⑤.家长的不配合 ⑥.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机会太少 ⑦.新课程改革的压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教师年龄结构,优化教育资源 采取合村、合乡并镇的办法,适当扩大生师比,让优秀的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使学生受教育程度在最大限度上平等。 2.切实提高教师德师及业务素质 ①加大培训的力度,研训人员要深入到最基层的学校,带去教师最需要的理念、方法等具体的东西,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②可适当采取让县城的教师下乡执教。同时把农村教师定期送到县城较好的学校学习、实习,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③适当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鼓励教师外出学习,继续深造。 3.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 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要认识到教师工资不能足额发放的长远的危害性,教师普遍认为实行县统筹比较好,但如果能省统筹就更好了。 4.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优化管理 以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为前提,建立与聘任制相适应的教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有条件地方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措施和办法,对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应优厚的工资待遇或相应奖励,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篇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为例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为例 摘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必须改革和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本调研报告以湖南省作为案例,深入开展资料查询、问卷和实地调查,旨在探索农村教师培训的工作规律,建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和培训工作的基本操作规程,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培训,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指工作在县镇以下的初级中学、小学的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都为我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共有初中、小学专任教师914.7万人,其中县镇以下(含县镇)农村初中、小学专任教师752.4万人①文中湖南省数据引自《湖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8卷》。。他们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担负着我国农村1.3亿学龄儿童的教育重任。农村教师素质情况、工作情况与生存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到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篇三: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县地处aaa山区,面积4441.22平方公里,人口97.6万,下辖40个乡镇(现有镇18个、乡20个、民族乡2个),822个村。现有农村中小学校11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中学42所、小学79所,教学点29个。寄宿制中小学校共82所。在校中小学生4.3余万名,其中普高4079人,初级中学14364人、小学25285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779人;高中专任教师329人,初中教师1776人,小学专任教师2174人。普通高中实际师生比例为1:12.3,初中实际师生比例为1:8,小学实际师生比例为1:11。 几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县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狠抓队伍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默默奉献;社会各方支持有力,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浓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1、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有所改善。从年龄结构看,2009年——2011年,我县共招聘新教师158人,绝大多数都安排在农村中小学,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教师比例平均为22.4%,小学教师35岁以下比例也达到了13.7%;从学科结构看,2009 1 ——2011年,我县共招聘紧缺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共计82人,改善了农村教师学科结构。 2、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到2011年底,全县农村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中教师92.4%,初中教师99.8%,小学教师达100%。农村高中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50%,初中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63.3%,小学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达79%。 3、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近年来,通过逐步落实绩效工资全县统筹,我县农村教师待遇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实现农村教师工资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目前,全县已形成了“经费统筹、工资统发”的机制,教师工资基本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在学校办公经费和人头经费上对农村边远地区学校进行了一定倾斜,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二、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数量不足。 按照国家规定的农村学校师生比,我县农村初中和小学是严重超编的。但是从实际教学工作测算,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还需要补充大量教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 1、农村学生居住分散,学校规模小,数量多,班额小,班级多。比如xxx镇,学生数为1303人,共有各类学校7所,教学班级55个,配备教师总数为98人,如果每所学校只设1个管理及后勤人员,则每个班级平均配备专任教师只有1.6人,教学人员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小学中普遍存在。 2、老弱教师相对集中,新教师补充困难重重。农村初中教师50岁以上人数比例达到12%,小学更为严重,达到30%。近年来教学课程不断改革,中小学课程数目不断增加,以前从民办教师转过来的人员由于能力和年龄的原因,对于新的课程根本不能适应和胜任。这些人员又没有到退休年龄,占用大量的学校编制,使得新教师补充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