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朝夕教案格式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08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课朝夕的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导:根据你的理解,边听音乐边画出图形谱。
(8)初听第二部分。
导:这段音乐跟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9)复听第二部分
导:旋律有什么特点?让我们把旋律的第一个音连起来唱一唱。
(10)哼唱第二段音乐的主题曲调
导:一起把这一段的旋律唱一唱,注意音乐的不同情绪。
(11)再听第二段音乐
导:边听边用手划出图形谱,再次感受音乐的旋律。
(12)聆听全曲
导:让我们把曲子完整地聆听一遍,给这两段音乐分别加上个小标题。
2、编创故事
导:你觉得音乐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A、小组编创
B、小组讲故事
C、集体交流、评议
三、组织下课。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教具准备:录音机、琴。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清晨》,听《晨景》、编创活动:《早晨》。
教学过程: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第1课朝夕教学内容1、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
2、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3、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
3、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3、《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德育目标: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准备:手风琴、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纪律情况也相对稳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
学生上课气氛活跃,声音整齐统一,有一定的表现力,小合唱也能胜任。
一首新曲听几遍基本能合下来。
但本学期新教材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很多合唱歌曲,所以学习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演示法、教授法、示范法板书设计:各课题名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1、引言: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
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
(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
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
学生表演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定会感到好奇,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跟着手风琴用‚LU‛哼唱歌曲(2遍)4、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
《朝夕》参考教案教材来源:七年级《音乐(上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来源: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朝夕课时:共四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设计者:王政/音乐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领域一:感受与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标准:能够体验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描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领域二:表现------演唱内容标准:能够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2、教材分析歌曲《清晨》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
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
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3、学情分析我校七年级学生从一进校就开始接受规范的歌唱发声训练,经过长期的学习,已基本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歌唱发声习惯,在欣赏课和歌唱课学习过程中对常见的几种演唱形式已较为熟悉,而且绝大部分学生能进行简单的二声部轮唱与合唱。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清晨》。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表演歌曲《清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能力发展目标:运用各种形式的演唱,提高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清晨》。
2、通过表演,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唱准旋律中的五度大跳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打击乐器若干评价任务:1.分组齐唱展示歌曲任意一段、整体完整齐唱歌曲。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新人音版上第一课朝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朝夕》的旋律与歌词,理解歌曲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朝夕》的旋律与歌词,理解歌曲的意义。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与旋律变化。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朝夕》,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提问:歌曲中描述了哪些场景?你们觉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歌曲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与音高。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注意纠正发音与音准。
3.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词解析1.教师解析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2.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与感悟。
四、歌曲表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合唱、独唱、表演唱等)。
2.各组进行表演,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1.教师播放歌曲《朝夕》,学生跟随演唱。
2.学生分享上一课的学习心得。
二、歌曲解析1.教师深入解析歌曲,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2.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与感悟。
三、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其他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
2.学生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四、歌曲表演1.学生自主选择表演形式,进行歌曲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朝夕》。
2.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发送给教师。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朝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与歌词,理解了歌曲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歌曲表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音准与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与歌词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唱谱、逐句教唱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熟悉旋律。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以自然界周而复始的朝夕为题材,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或五线谱综合运用,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教学难点: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掌握乐谱记录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模仿与记录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新学期寄语。
1.简单回忆上学期学习内容。
2.布置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并提出要求。
二、聆听四首作品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
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
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2.聆听歌曲《清晨》(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3.聆听乐曲《晨景》(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
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
(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情景?(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调。
(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5.《渔舟唱晚》(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
(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3)聆听第一部分,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第1课朝夕第一课时学唱《清晨》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清晨》。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清晨》。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教具:多媒体、电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音乐天才来!来,展示一下我们的风采,唱一唱我们学习过的歌曲——《小螺号》演唱时,教师要求学生听好前奏有感情地演唱,并检查一下自己唱歌的姿势,头、胸、腿!师:又一个美好的早晨开始了,同学们在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唱一首新的歌曲《清晨》。
二、学唱歌曲1、聆听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师:请同学们在聆听的时候,仔细思考: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清晨?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听后,指生回答。
2、自学第一乐段(1-16小节)曲调教师采用范唱、播放音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唱。
学生可以自主学唱,也可以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
3、教唱第二乐段曲调教师弹奏钢琴,教唱第二乐段。
教师重点指导“4 1 | 6.6. 4 | 3. 1 | 5.”这一乐句,大跳音程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指导学生区别“ 3 | 2 2 2 1 | 7. 7. 1 2 | 3 - |3 - | ”与“ 3 | 2 22 1 | 7 7.. 7. 1 | 2 - |2 - | ”4、填词演唱在教师琴声伴奏下,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唱好全曲。
5、歌曲处理师: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进行演唱呢?指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可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
第一乐段要唱得跳跃、有弹性,情绪欢快、有活力;第二乐段要唱得舒展流畅,情绪抒情优美。
6、编配伴奏教师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活动。
7、拓展探究师:请同学们以“早晨”为题,分小组用各种表现手段编创音乐(音响)。
第一课朝夕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5.小结:(1)(2)二、表演《清晨》1.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第一课朝夕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屮描绘白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H然” 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扌n子扌n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吋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晩》。
第一课时—•、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耍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⑷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笫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 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耍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牛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第九册《朝夕》第一课时教案2019-07-28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獭肚宄俊罚�听《晨景》。
�第犊问保撼�《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梢允映�;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第九册《朝夕》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牭谝豢问保禾《清晨》,听《晨景》。
牭诙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犐栉剩(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犔崾荆盒问讲痪校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