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2
经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肾细胞癌
徐林锋;戴玉田;兰厚金;郭宏骞;孙则禹
【期刊名称】《江苏医药》
【年(卷),期】2006(32)12
【摘要】1993年,Kerbl等实施了首例腹腔镜下肾细胞癌(肾癌)根治术,1997年,日本Nakada等报道了首例手助腹腔镜下肾切除术。
我科从2001年~2004年完成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25例,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1173)
【作者】徐林锋;戴玉田;兰厚金;郭宏骞;孙则禹
【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
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循证护理在肾癌患者经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J], 汪艳;金宗兰
2.经腹腔入路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研究 [J], 袁传威;卢国良;毛少为;陈友根;金讯波;夏庆华
3.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肾细胞癌 [J], 吴大鹏
4.循证护理在肾癌患者经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J], 张丽娜
5.循证护理在肾癌患者经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胡超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癌临床路径(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一、肾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恶性肿瘤(ICD-10:C64.x00x001),双侧肾恶性肿瘤(ICD-10:C64.x00x003),肾多处恶性肿瘤(C64.x00x004)行腹腔镜下单侧肾切除术(ICD-9-CM3:55.5103),腹腔镜下单侧肾输尿管切除术(ICD-9-CM3:55.51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科技出版社,2019年),本组疾病包括肾细胞癌。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C64肾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7-9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术前三项疾病筛查等;(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4)泌尿系B超泌尿系CT平扫+增强。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核素肾图 IVU CTA;(2)考虑转移时行核素骨扫描 PET-CT检查;(3)肺功能、超声心动图、阿托品试验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科技出版社,2019年)。
根治性肾切除术:临床不适合行肾部分切除术的T1a肾癌患者,以及临床分期T1b期、T2期的肾癌患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
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八)手术日。
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后腹腔镜右肾癌根治术后麻醉恢复室内气胸1例处理【导读】肾癌根治术后气胸是肾癌根治术后比较少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PACU 中,其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与全麻后低氧血症的诸多原因混淆在一起,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
这要求麻醉医生有全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及时寻找并去除病因,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4岁,身高174cm,体重75kg。
于入院前1周查体发现右肾占位,不伴发热、腰部疼痛、憋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无肉眼血尿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查强化CT提示:右肾占位,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右肾癌根治术。
患者既往支气管哮喘史5年,多在劳累和激动时发作,服用舒利迭可以明显缓解;心肌缺血病史3年,服用依姆多规律治疗,最近3月没有胸闷憋气胸疼的症状出现;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
ECG V1~V5心肌缺血,超声心动示:左室舒张功能下降,EF 62%。
胸片示:双肺间质纹理增多,间质病变,两肺气肿,双侧胸膜增厚。
血气分析(不吸氧):PO2 74mmHg,PCO2 40mmHg,肺功能检查:FEV1 1.66L,占预计值54%,FEV1/FVC 63.04%,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重度阻塞,弥散功能中度减低。
生化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麻醉过程: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3mg,舒芬太尼30μg,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l)和罗库溴铵50mg,全麻维持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罗库溴铵间断推注。
手术时间2小时,出血量20ml,尿量150ml,共补晶体液1100ml。
麻醉期间循环、呼吸稳定,术后10分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顺利拔管,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
患者进入PACU后20分钟自觉憋气,稍有烦躁,诉呼吸疼痛,浑身乏力,想变换体位,鼻吸氧状态下SpO2在95%左右,随即加大吸氧流量,给予布托啡诺0.5mg镇痛,调整为半卧位。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配合;护理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是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后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术后美观、患者康复快,术中术后肠道干扰少等优点,越来越深受泌尿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欢迎。
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为10例患者实施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
男6例,女4例;年龄35~63岁,平均42.5 岁。
左肾癌4例,右肾癌6例。
无症状体征体检发现7例,腰痛2例,血尿1例,均行B 超、CT或MRI 检查,肿瘤直径3~7 cm,平均约5.3 cm,1例肾蒂旁淋巴结转移,均无肾静脉和腔静脉癌栓。
肾盂静脉造影发现2例患者肾肿瘤均不同程度压迫邻近肾盏和肾盂,形成弧形压迹。
未发现肺、肝等远处器官转移。
TNM 分期属T2NC 0M0期。
术前常规检查心、肺、肝等器官的功能无异常,对侧肾脏功能良好。
术前留置导尿管及应用抗生素。
2 术前准备2.1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常对麻醉及手术产生恐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
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行术前访谈,用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讲解有关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概况、手术部位、麻醉注意事项、患者配合等方面的问题,使患者及家属简单了解手术过程,以取得支持和配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手术,有利于术后快速的恢复。
2.2 物品器械准备腹腔镜器械1 套(包括基本器械和特殊器械),20 ml 注射器,吸引管,自制标本袋,自制水囊扩张器,5 mm×7 mm 引流管1 根,0/2、0/3 丝线,大小Hem o loc夹3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升高腰桥与开放手术肾切除体位相同。
首先做3 个操作孔,即在第12 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界处下约1 cm 处纵行切开皮肤约2 cm,用大弯止血钳钝性分离各层肌肉,捅开并扩大腰背筋膜裂口,伸入食指将腹膜向前推移形成腔隙,放入自制水囊扩张器,囊内注入空气600~800 ml,扩张3~5 min 后取出水囊。
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引前言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是肾癌治疗中的常规手术之一,它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具有术中出血小、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本文为大家介绍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的操作指引,希望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或患有肾癌的患者提供参考。
手术前准备一般准备手术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注意肾功能、心肺功能、电解质、血型等方面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同时要注意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正确标记术前定位,避免手术迷路。
术前准备术前解剖需要了解肾脏所在位置和选择入路,对于肿瘤的大小、部位、浸润等情况,在术前CT检查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行MRI或PET-CT进一步明确。
此外,还需要准备腹腔镜手术器械,确保器械齐备。
手术操作麻醉方式腹腔镜手术主要采用全麻或靶控输注麻醉,在手术过程中要做好呼吸道管理和监测,避免术中意外发生。
手术体位手术体位一般采用侧卧位,手术侧肩膀支撑枕头,臂放头侧方向,腿微曲向腹部,对侧肢体伸展,以避免干扰手术操作。
手术步骤1. 制腹腔镜入路:在手术体位下,进行皮下注射局麻液和气腹,制腹腔镜入路,在气腹下进行观察,以明确腹腔结构。
2. 游离肾脏:通过识别尿管、输尿管血管等组织结构,切割肾周间隙,闯入肾脏前筋膜后,继而游离肾脏。
3. 剥离肾脏:行逐步剥离,力求围绕肿瘤完整剥离,并挖出与肾蒂连续的肾盂,注意保护肾蒂。
4. 进行淋巴结清扫:节点廓清顺序为肾静脉、肾动脉、下腔静脉左右侧,标本注标,单病灶可不作淋巴结清扫。
5. 辅助性止血:术中有出血情况时,应立即使用可吸收性透明血栓素和可吸收性止血棉等进行止血处理。
6. 置入肾脏填塞物:将填塞物置入切除的肾脏,术毕拔除肾脏填塞物,定向压迫止血。
肾包膜范围内翻扣造口,保持内窥视口干净。
7. 恢复腹腔结构:肾标本处理完毕后,要进行腹腔部分解气,抽气完毕后,修复造口,止血后洁净腹腔内。
手术注意事项- 手术应在无菌的手术室进行,术中要注意防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 SoutheastUniv (Med Sci Edi ) 2007,Sep;26(5):3692370 [作者简介]贺厚光(68),男,江苏徐州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泌尿外科肿瘤及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3例报告贺厚光,邱祥政,吴天麟,王阔兴,范涛,梁清,韩从辉(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徐州 221009)[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共收治行腹腔镜手术的肾癌患者13例,肿瘤临床分期T 1N 0M 0期10例,T 2N 0M 0期3例。
13例均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结果:13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成功。
其中1例精索静脉出血,采用手辅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手术时间60~255m in,平均145m in 。
术中出血量50~1200m l,平均124m l 。
12例术后获得随访1~17个月,1例术后半年发现肺转移,余11例未发现肾窝、切口和远处转移,无瘤生存。
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肾癌;肾切除术;后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264(2007)0520369203 自1991年C lay m an 报道第1例腹腔镜肾脏切除手术、1993年Gaur 报道首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以来,由于腹腔镜对患者而言创伤小、恢复快,越来越为患者及泌尿外科医生所接受[1]。
我院于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共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肾癌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45~71岁,平均56岁。
其中7例因不同程度的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而就诊,6例于体检时经B 超检查发现。
本组所有患者均行B 超、I V U 、CT 和(或)MR I 检查发现肾占位病变,其中左侧7例,右侧6例。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付伟金
一、肾癌简介
(Introduction of RCC )Ø肾细胞癌(RCC)
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
的恶性肿瘤,又称肾
腺癌,简称为肾癌;
一、肾癌简介
(Introduction of RCC )
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
2002-2011年发病率增加每年1.6%;
2014年美国诊断63920例RCC患者,死亡13860例,而欧洲诊断84400例,死亡34700例;
二、肾癌流行病学特点
男女比例约为1.83:1;
发病年龄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中位诊断年龄64岁;
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两者最高相差4.3倍;
Ø
根治性肾切除术(RN)仍然是治疗RCC的主要方式;
ØRN包括腹腔镜(LRN)、开放性(ORN)、机器人(
RRN)三种方式;
Ø肾部分切除术(NSS或PN)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肾癌治疗
Ø
损伤小-后腹腔镜仅需要三个小切口,Ø
痛苦少;Ø
恢复快;Ø缩短住院时间;开放手术
腹腔镜手术切口四、LRP优点
五、LRP适应症
Ø对于4cm~7cm、7cm以上的局限性肾癌(T1b-T2);Ø对于T3-T4肿瘤(合并肾静脉、腔静脉癌栓、肿瘤侵犯肾上腺、肿瘤侵犯周围脏器):经验丰富的医生考虑行腹腔镜手术;
•张阿姨,女,65岁;
•主诉:“体检B超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1周”•无腰痛、发热、血尿等症状;
•B超示:右肾下极3*4cm肿物;内有血流信号;•胸片、ECG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六、手术病例
CT示右肾下极占性病变,增强有强化
1、手术体位
前面观后面观
2、手术trocar放置
左侧5mm
ocar位置
右侧10mmm
trocar位置
放置观察镜
术后病理:术后大体标本
右肾透明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