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与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69.51 KB
- 文档页数:8
二年级下第1课时数据收集和整理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情况。
比如说,我们想知道班级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或者想了解大家周末最喜欢做的活动。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数据收集和整理啦!那什么是数据收集呢?简单来说,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收集起来。
比如我们要知道班级同学的身高,那就得一个一个去测量,然后把这些身高的数字记录下来,这就是在收集数据。
那怎么收集数据呢?方法有很多哟!可以通过询问、观察、调查等方式。
就像前面说的想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的水果,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问大家,然后把答案记下来。
再来说说数据整理。
收集好数据后,这些数据可能是乱糟糟的,这时候就需要整理啦。
比如说,把同学们喜欢的水果按照种类分类,数一数每种水果被喜欢的人数有多少。
那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呢?这可太有用啦!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我们能了解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学校的小卖部就可以知道哪种零食卖得最好,然后多进一些货;老师也能知道同学们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好,重点再讲一讲。
我们来举个例子吧!假设我们要了解班级同学的生日都在哪个月份。
首先,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表格,上面有 1 月到 12 月这 12 个月份。
然后,一个个问同学们的生日月份,把名字写在对应的月份下面。
收集完所有同学的信息后,我们就来整理。
数一数每个月份有多少个同学过生日。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个月份过生日的同学最多,哪个月份最少。
在收集数据的时候,要注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不能随便乱填,也不能漏掉一些同学的信息。
而且,收集的方法也要合适,要让大家都能方便地回答问题。
整理数据的时候呢,要认真仔细,不能数错了或者写错了。
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计数,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 5 个,这样数起来会更方便,也不容易出错。
小朋友们,学会了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就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啦!比如,我们可以知道班级里戴眼镜的同学有多少,喜欢看动画片的同学多还是喜欢看故事书的同学多。
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在二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呢!它就像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小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数据?比如,咱们班同学喜欢的水果种类、每天上学的交通方式、周末喜欢做的活动等等。
这些数据看似普通,但是通过收集和整理它们,我们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规律和信息。
那什么是数据收集呢?简单来说,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相关信息收集起来。
就像老师想要知道咱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哪一部,她可能会让大家举手投票,这就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
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收集好了数据,接下来就是整理啦。
比如说,我们收集到了同学们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草莓和西瓜。
那我们可以数一数喜欢每种水果的同学分别有多少个,然后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哪种水果喜欢的同学比较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一些图表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展示数据。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表格把每种水果和对应的喜欢人数列出来。
|水果|喜欢人数|||||苹果|_____||香蕉|_____||橙子|_____||草莓|_____||西瓜|_____|除了表格,还有统计图呢。
比如说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用不同长度的条形来表示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
这样一看,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就一目了然啦。
那学会数据收集整理有什么用呢?用处可大啦!比如学校要给咱们班准备加餐,老师通过收集整理大家喜欢的食物数据,就能给我们准备大家都喜欢的食物,让我们吃得开心。
再比如,咱们要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如果能提前收集整理同学们喜欢的活动类型,就能举办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活动,让每个人都能玩得尽兴。
而且呀,数据收集整理的能力不仅仅在学校里有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处处都能用到呢。
比如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哪种商品卖得最好,这也是一种数据收集。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步骤以及每个步骤所采取的方式(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P177“一、本章知识结构图”2.▲会用表格整理数据3.▲常见的统计图有哪几种?理解各自的适用范围及画法【例】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7:3⑴如果来自甲地区的人数为180人,求这个学校的学生总数;⑵若用扇形图描述数据,求出扇形各圆心角的度数。
4.★★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5.▲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6.√分层抽样:先将总体分成几个层,然后再在各个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获得的样本与样本的结构基本相同,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这种抽样能更好的反映总体。
P158 练习1;P160 87.★抽样调查的几个概念及其应用: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直方图】▲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步骤(即做直方图的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原则: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组距: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3.列频数分布表√频数: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称为频数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等距分组时,通常直接用小5.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
纵轴为频数组距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即纵轴为“频数”6.:①取每个小长方形的上边的中点,以及x轴上与最左、最右直方相距半个组距的点。
②连线数据收集与整理知识要点1.收集数据的方法:(1)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2)实地调查:如现场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3)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网络等。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1.是要简便易行;2.要真实全面。
2.全面调查:(1)全面调查;考察全面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做划计法。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数的比。
注意:调查方式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一、学习目标1、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2、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二、知识点1、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记录数据的方法记录数据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符号法或写“正”字的方法等。
(1)符号法:就是用一个符号(如“①”或“ ”)表示一位调查对象,有多少位调查对象,就画多少个符号。
(2)写“正”字法;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个笔各代表一个调查对象,每个“正”字代表5位调查对象。
三、练习题1、为了增强同学的环保意识,光明小学二(2)班开展回收旧电池的活动。
小林回收了6节电池,小明回收的旧电池是小林的4倍,小芳回收的旧电池是小林的3 倍。
(1)根据问题补充下表(2)请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最喜欢吃苹果的比最喜欢吃梨的多几个人?(4)如果本年级同学去郊游,那么应该多那种水果?为什么?3、二(3)班新学期选举班长,要从候选人小明、小张和小王3名同学中选出一名,下面是(3)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投票?(4)如果班主任张老师也参加投票,那么选举结果会不会发生改变?4、根据下面的统计情况回答问题。
二(2)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1)每个□表示1个①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②你最想参加()小组,二(2)班参加这个小组的有()人。
(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完成下图。
(涂一涂,每个□表示5人)(2)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6、下面二(1)班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项目的情况,要求每个人只能选一个项目。
根据统计(1)参加()的人数最多,参加()的人数最少。
(2)参加()和()的人数同样多。
(3)你最最喜欢()项目,参加这个项目的有()人。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一、数据收集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
从天气预报到股票市场,从日常购物到科学研究,数据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收集和整理是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的基石。
通过数据收集,我们可以将现实世界的现象转化为可量化、可分析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预测未来,做出决策。
数据收集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和决策:数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如天气预报、市场预测等。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规律和变化,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改进和优化: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销售数据,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
3.科学研究和探索:在科学研究领域,数据是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发现新的规律和现象,推动科学的进步。
二、数据的分类与整理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分类是为了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整理则是为了使数据更加有序、易于分析和利用。
数据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数据的来源、性质、特征等进行分类。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来源将数据分为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根据数据的性质将数据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根据数据的特征将数据分为描述性数据和预测性数据。
在整理数据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不要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
2.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错误的数据进行修正或剔除。
3.有序性: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4.易用性:确保数据的格式和组织方式易于理解和使用。
三、数据的表示方法数据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表格、图表和统计图等。
这些表示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
1.表格:表格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数据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结构和关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一、我来填一填。
1、16 名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多少人一组?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画“√”。
2 人( )3 人( )4 人( )5 人( )6 人( ) 8 人( )2、下面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4 10 8 4 2(1)最喜欢()的人多,最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3.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人数(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二、我来选一选。
下面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调查表。
1.喜欢()的人最多。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书2.喜欢()的人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书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人。
A.30B.20C.26D.12三、统计小能手。
1.气象小组把 9 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晴天: 雨天: 阴天:(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晴天比雨天多( )天,阴天比雨天多( ) 天。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下面是调查二(1)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课外书宠物小精灵少儿百科全书奥特曼人数(2)喜欢( )的学生最多,有( )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 )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3.动物学校二(1)班正在竞选班长。
二年级下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年级下第 2 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第 2 课时的数据收集整理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呢!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又实用的知识吧。
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好多的信息和数据。
比如,咱们班同学喜欢的水果有哪些呀?大家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这些都是数据。
那怎么才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数据整理清楚,让我们一看就明白呢?这就要用到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啦。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学习数据收集整理。
小朋友们,当我们想要知道一些事情的情况,比如说学校要给大家准备课间加餐,那得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才能准备得合大家的心意,对不对?这时候就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啦。
那怎么收集数据呢?方法有很多哟!可以一个一个地问同学们,这叫访问调查;还可以让大家把自己喜欢的写在纸条上,这叫问卷调查。
比如,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放学后最喜欢做什么,就可以一个一个地问:“你放学后最喜欢是看书、玩游戏还是做运动呀?”然后把同学们的回答记下来。
收集好数据后,就要整理啦。
怎么整理呢?我们可以用表格来帮忙。
比如说,我们想知道同学们喜欢的颜色,就可以做这样一个表格:|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人数| ||||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在对应的格子里写上人数。
这样,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哪种颜色喜欢的人最多,哪种颜色喜欢的人最少。
再举个例子,老师想知道大家的生日都在哪个月。
我们就可以做这样一个表格:|月份|1 月|2 月|3 月|……|12 月|||||||||人数| |||||把同学们的生日月份统计好,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个月出生的同学最多啦。
学会了数据收集整理,能帮我们解决好多生活中的问题呢!比如说,咱们班要选班长,大家投票之后,通过整理票数就能知道谁得的票最多,谁就能当班长。
还有,学校要组织活动,比如运动会,先收集大家擅长的体育项目,就能更好地安排比赛项目啦。
在做数据收集整理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记错或者漏记哦。
二年级下数据收集和整理在二年级的学习中,数据收集和整理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呢!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又实用的知识领域吧。
想象一下,我们在学校里举办了一场运动会。
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啦。
那怎么收集呢?老师可以给每个同学发一张小纸条,让大家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就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
或者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一个个地问同学们,然后把大家的回答记录下来。
收集到数据之后,接下来就是整理啦。
比如说,我们收集到了 20 个同学的回答,有的同学喜欢跑步,有的喜欢跳绳,有的喜欢跳远等等。
那我们可以把喜欢相同运动项目的同学归为一类,数一数每一类有多少人。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个运动项目最受欢迎啦。
再比如,我们要了解班级里同学们的生日都在哪个月份。
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依次站起来,说出自己生日的月份,然后我们把每个月份的人数记录下来。
这也是数据收集的一种方式哦。
收集完后,我们把 1 月出生的同学人数写在一起,2 月出生的同学人数写在一起……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哪个月份出生的同学最多,哪个月份最少。
数据收集和整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用啦!比如说,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她想知道哪种水果卖得最好,就可以问问售货员,或者看看超市的销售记录,这就是在收集数据。
然后把不同水果的销售数量整理一下,就能知道该多买哪种水果,少买哪种水果了。
还有哦,爸爸开车出去旅游,想知道哪条路线不堵车,他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地图软件查看实时路况信息,这也是在收集数据。
然后整理一下不同路线的拥堵情况,就能选择一条最顺畅的路啦。
在学校里,老师也经常会用到数据收集和整理呢。
比如要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老师会通过考试成绩来收集数据,然后分析整理,看看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辅导。
小朋友们,你们看,数据收集和整理是不是很有趣呀?那我们在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收集数据的时候一定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