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式立交交叉4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43
互通式立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猛。
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及干线公路的发展,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确保行车安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保证车辆大量、快速、安全地通过交叉口,根本途径是运用一种使交通流线在空间上实行分离的新的交叉子女更是——立体交叉。
在公路网的建设中,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整条公路的设计质量,对交叉道路交通的分流、合流、承上启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之间或者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交叉时所采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高速公路重要构造物之一,它是公路网中最完美的沟通设施。
互通式立交除了具有路线设计的一些特点外,还受到小区域车辆行驶轨迹多向性,行驶速度多边性、线性元素多元化的影响。
在技术上具有一定复杂性。
如何正确把我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素,合理选定互通式立交,准确的应用各项技术指标,对保证互通式立交工具有完善的交通功能,较高的服务水平、行车安全舒适、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占用土地和拆迁建筑物,提升公路景观效果等至关重要一、交叉口交通特性的分析在公路网规划和城市规划当中,交通状态分析是交通规划必不可少的,由于道路的纵横交错而形成很多交叉口,在交叉口内交通流运动状态不外乎直行、左转弯、右转弯三个行驶方向在此汇集,通过。
倘若在同一平面上,各方向车辆相互交织,产生许多交织段和冲突点,并形成复杂的交通状态,使车速大大降低,路口通行能力减小,交通安全恶化,由此而产生交通瓶颈,所以在交叉口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居首。
在交叉口内产生交通干扰的原因,是由于出现了交通流线间的分流点、合流点和冲突点三类交通特正点,解决道路平面交叉的工程方法,是将相交道路通过建造立体结构物设施,把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分别布置在不同空间高度上,即为设置立体交叉。
采用互通立体交叉不但可以改善交叉口的交通,使其顺畅有效通行,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而且可以大大改善行车条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车速。
二、设计标准2.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6m;2.2设计速度:100 km/h。
2.3设计荷载:公路-I级。
2.4地震:本标段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5桥下净空:项目区内目前没有通航河流,基本无水路运输量。
2.6设计洪水频率:1/100。
2.7通道的长度,满足路基宽度的设计要求。
三、互通式立交和服务设施本标段共设置互通立交1处,为车村互通式立交;天桥1座。
3.1铁门枢纽互通式立交(1)设置位置及地形状况根据现场地形条件,结合遂平县规划及政府意见,车村互通式立交布设于车村镇东侧约6公里处,距离东侧木扎岭景区约6公里。
连接道路为北侧的国道G311,与本项目进行交通转。
车村镇位于伏牛山腹地,洛阳市嵩县南部,地域辽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众多的的奇山秀水、原始生态等自然风光,又有不少古迹、寺庙、革命纪念地等人文景观。
互通的设置为车村镇及周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交通环境基础。
本互通采用混合苜蓿叶互通式立交,主线上跨连霍高速。
匝道设计时速采用60/40公里/小时,双车道匝道路基宽10.5米,单车道匝道路基宽9.0米。
(2)主要技术指标①主线:平面设计:立交范围为K0-850~K2+150,总长3000米,最小平曲线半径R=1070米。
纵面设计:立交区最大纵坡为-2.100%,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竖曲线半径R=10000米。
横断面设计:本互通式立交区主线路基宽26米,双向四车道,行车道宽度为3.75米;中间带宽4.5米(中央分隔带宽2.0米,路缘带宽2×0.75米);硬路肩3米(含路缘带0.5米);土路肩宽0.75米。
横坡设计:主线最大横坡为4%,土路肩采用4%的横坡。
变速车道:单出口减速车道按直接式设置,长度不小于125米,渐变段长度不小于90米;单入口加速车道按平行式设置,长度不小于200米;渐变段长度不小于80米。
双出口减速车道按直接式设置,长度不小于190米,辅助车道长度不小于300米,渐变段长度不小于80米;双入口加速车道按直接式设置,长度不小于350米;辅助车道长度不小于350米;渐变段长度不小于1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