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导学案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课:自我介绍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及基本要素。
- 培养学生自信、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自我介绍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姓名、年龄、家庭、兴趣等。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讨论自我介绍的场合和意义。
2. 教师出示范例自我介绍,并解析其基本要素。
3. 学生分组互相进行自我介绍练,并互相提供反馈意见。
4. 学生进行全班集体自我介绍。
拓展活动
- 学生撰写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年龄、家庭、兴趣等,以便
进行更深入的自我介绍。
第二课:我的家
教学目标
- 通过研究家庭成员的介绍,了解家庭的组成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爱护亲人的态度。
教学内容
1. 家庭成员的称呼和介绍。
2. 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
1. 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解释其重要作用。
2. 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名称和重要作用。
3. 学生彼此交流家庭成员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活动
-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作文,并进行班级分享。
...
(继续按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写)。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读完全文,学生
课后反思;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后反思: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
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9巨人的花园课时 2课时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0﹡幸福是什么课时1课时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1去年的树课时2课时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课时1课时1.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2.同桌互读互改3.抽生上台读遍的故事,集体评改。
4.自评自改或互改。
5.誊写。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预习任务:1、会读本课的词语,勾划出文中的词语熟读。
2、把课文读通、读熟。
3、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勾一勾。
预习检测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腔调(qiāng qiǎng )考虑(lù lǜ)当时(dāng dàng )涟漪( qǐ yī)掂量( diǎn diān )奔跑( bēn bèn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从从容容不慌不忙层层涟漪作响细雨白雪自主、合作、探究:1、小组内互相抽读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白公鹅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白公鹅》和《白鹅》这两篇课文中的相似部分,让学生领略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的奇妙。
我来闯关:A、我会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一横。
勾当(gōu dāng gòu dàng)直奔鱼竿(zhí bēn yú gān zhí bèn yú gān)B、我会将词语补充完整。
慢条()()不慌()()车辙()()耀()扬()()()注目无()无()C、按课文内容填空。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身子、()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岸边的芦苇也会()。
D、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材是四年级语文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单元:诗词鉴赏、记叙文、寓言、漫画、书信、谜语。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2.学习记叙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了解寓言,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理,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辞如何表达自己的理解。
4.学习漫画和书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书写能力。
5.学习谜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寓言的阅读和理解。
2.教学难点:寓言的理解和谜语的解答。
四、教学准备1.教学教具:课本、黑板、粉笔、图片。
2.学生准备:携带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诗词鉴赏(1)通过欣赏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了解古人对美的追求。
可以选取纳兰性德的《虞美人·玉楼春》进行解读。
(2)让学生自己欣赏其他诗词,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记叙文(1)学习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
(2)让学生读取教材中的一篇记叙文,理解其中的情节和情感,并进行表达。
3.寓言(1)讲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并选取一则寓言故事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中的寓意和道理,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辞表达出来。
4.漫画与书信(1)介绍漫画和书信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力创作一幅简短的漫画,并用书信形式表达其中的情感。
5.谜语(1)选取几个简单的谜语让学生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则谜语,并向同学提出,让同学来猜。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教学,学生们能够通过欣赏诗词、阅读记叙文、理解寓言、创作漫画和书信、解答谜语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意:本导学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学案第一课导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研究这本教材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 熟悉教材结构和内容,了解每个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第一单元喜欢运动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的相关知识2. 研究表演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3.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日常交流中的礼貌用语和问候语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中的对话内容3.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一些汉字的部首和偏旁部首2. 研究认读一些简单的汉字,并能正确书写3. 培养学生的汉字识读和书写能力第二单元会说故事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2. 研究表演和讲述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故事思维能力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 研究编写简单的故事大纲,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2. 研究欣赏和分析优美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三单元神奇的科学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2. 研究使用一些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词语和描述方法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2. 研究观察和描述光的反射现象,并能正确解答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探索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 研究观察和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并能正确解答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学案》的概要内容,具体的详细内容请根据教材进行阅读和学习。
1《观潮》班级:四年级( )班姓名:指导教师:组名()【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主动交流感受。
【重点难点】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难点: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含义【相关链接】观潮就是观看潮水。
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作者在农历八月十八日这一天观看大潮,并按观看大潮的顺序记叙了朝来前、潮来时、退朝后潮水汹涌澎磅礴的气势。
课文以“观潮”为题,简明扼要,点名了课文内容。
【教你搜资料】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4100多千米。
江口呈喇叭形,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是世界著名涌潮之一,国际地理学界把钱塘江与南美亚马逊河、南亚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第一节【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完成以下预习内容,最后将完成过程中遇到的或生成的问题标注在“问题框”里。
一、预习课文,理解字词。
我的问题:1、把汉字和它的读音连起来,并加上声调。
罩屹鼎沸贯崩恢Ding yi zhao guan fei hui beng2、多音字组词。
称为奇好中和还没蒙二. 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lóng lǒng)薄雾(bó báo)余波(bō pō)风号浪吼(háo hào)3. 写近义词。
霎时()昂首()颤动()4. 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2)形容隐隐约约。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5. 给下面这段话加标点。
变色玻璃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好像________。
资料搜集1. 《 清平乐·村居》中出现的人物有哪些?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预习字词预学 内 容3. 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 ù xi ù xi ǔ昨天,同学们在宿.( ) 舍里讨论了关于星宿.( ) 的问题内容感知1. 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都是 ( ) 的景象。
A. 农村B .城市2.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 》一诗中用黄、白、 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肥、1. 《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代诗人 2. 《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代词人202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预习试题卡1 古诗词三首 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 古诗词三首 时间建议 熟读课文 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词。
1. 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l ū á wài .篱 笆稀疏. 杂.草 老 翁. 亡 赖. 2.根据书写提示,正确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10~15 分钟资料搜集 搜集关于本文作者陈醉云的资料。
1. 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2 乡下人家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 乡下人家 时间建议10~ 15 分钟1. 课文共有 ( ) 个自然段。
2. 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1. 把词语中的加点字的音节补全。
p hi é fǎng .朴素绘.成 和谐. 附.近 倘.若3.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照例 装饰 时令天高地阔 上面的词语中,有“按照惯例,按照常情”的意思的词语是,有“季节”的意思的词语是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七幅图,分别是:内容感知预习字词预 学 内 容2. 根据书写提示,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资料搜集茅盾,字1. 文 中为什么两次提到“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3天窗学生预学案设计1.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科1古诗词三首年级四年级语文课题目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批人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学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目标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学习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重点学习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难点学习过程师生活动一一、学生自学,初步理解学生自读自悟~预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读准字音~读通习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案句子说说诗意二、一,组合作学习探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究案2、交流诗意,班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学知二指明回答,交流。
习的主体地位~识1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让学生自主学疑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习~互相交流问“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应2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用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探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究用画面表现。
)三、1、自由吟读。
课学生当堂练习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堂一句, 检测三,指导背诵。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四似的一种轻松感。
、拓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展等。
训练五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科1古诗词三首年级四年级语文课题目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批人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尊敬的同学,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在本导学案中,我们将探索以下内容:课文概述、重点词语学习、课文理解与分析、拓展阅读和延伸学习。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按照所提供的格式进行学习。
【课文概述】本单元的主要课文是《小椅子》,以及几首古诗《星月》、《秋天的果实》。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培养情感表达与欣赏能力。
【重点词语学习】课文中有一些重点词语需要我们掌握,它们是:“安静”、“躺”、“影子”、“闲荡”等。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在课本上进行划线并注释,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课文理解与分析】1. 课文《小椅子》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
注意描述时要注意语句清晰明了,符合语言表达的要求。
2. 课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喜欢“窗口”的位置?你认为他是怎样表达对窗口位置的热爱的?3. 古诗《星月》通过怎样的语言描写了夜空中的美景?请将你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
4. 思考古诗《秋天的果实》的意境,你如何理解其中的“丰收”的含义?【拓展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同学们可以选择一篇关于家庭、友谊或自然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思考,并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可以从作者的用词、句子结构和文中所表达的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同学们分享。
【延伸学习】假如你是小椅子,请你用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描述一下自己在小男孩家的一天。
你可以想象自己是小椅子,写出小椅子与小男孩相处的情感和故事。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以上活动,并与老师或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
通过这些学习内容,相信你们会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祝愿大家学习进步,取得成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设计(表格版)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古诗词三首时间建议:10~15分钟研究目标:1.熟读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
2.练正确朗读和书写生字生词。
3.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
研究内容:1.通过加点字补全音节,正确读出篱笆稀疏杂草老翁亡赖等词语。
2.根据书写提示,描一描预字词,练正确书写。
3.根据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如在“宿舍”和“星宿”中选择正确读音。
4.了解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夏季南方农村的特点。
5.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如《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XXX。
研究步骤:1.首先,熟读三首古诗词,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词。
2.其次,通过加点字补全音节,正确读出篱笆稀疏杂草老翁亡赖等词语。
3.然后,根据书写提示,描一描预字词,练正确书写。
4.接着,根据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如在“宿舍”和“星宿”中选择正确读音。
5.然后,了解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夏季南方农村的特点。
6.最后,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如《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XXX。
改写后的文章: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古诗词三首时间建议:10~15分钟研究目标:1.熟读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
2.练正确朗读和书写生字生词。
3.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
研究内容:1.通过加点字补全音节,正确读出词语。
2.根据书写提示,描一描预字词,练正确书写。
3.根据语境,选择正确读音。
4.了解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
5.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
研究步骤:1.熟读三首古诗词,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词。
2.通过加点字补全音节,正确读出词语。
3.根据书写提示,描一描预字词,练正确书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脚爪、挣脱”等容易读错的词,能读好句子中的拟声词,感受拟声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借助板书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能抓住文中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品读“我”对牛和鹅态度的不同,体会作者将人的表现与鹅(牛)的表现对比着描写的好处。
4、读懂金奎叔说的话和“我”产生的体会,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文中的关联词体会“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变化,重点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把事情写生动具体的写作方法。
难点:读懂金奎叔的话和“我”的体会,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懂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课题)你看到过牛吗?(体型庞大,性情温顺)你们也一定见到过鹅吧,它的体型看起来就小巧多了,还记得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吗?性格是那么傲慢、不可一世。
2、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说明了它们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表现的原因。
(出示)指名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些什么?(点评:你关注到了这里的关联词,的确,这句话中虽然省略了“因为”,但其中的因果关系我们一看就明白,让我们读好它。
)齐读3、(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
很相信,用一个成语表示就是——深信不疑,正因为牛和鹅对人有这样的看法,正因为我们对这样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便有了这么一个既有趣又蕴含道理的故事。
让我们抓紧时间,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根据阅读要求,自由朗读全文。
(①读通课文,用“△”在容易读错的词语下面做好记号,用“○”在有特色的词语下面做记号,并把这些词语读给同桌听。
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2、交流词语:容易读错的词语(指名交流——出示词语)第一排标红的字是——多音字,尤其要注意读好这两个字。
第二排标红的字要念——轻声,这个字可不要读错。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导学案新课标四年级语文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年级语文课程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和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下是导学案的内容:1. 课程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学期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型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能够独立完成作文。
-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如地使用语文。
2. 学习内容:- 课文学习:深入学习每篇课文,理解其背景、作者意图和文章结构。
- 词汇积累:学习并记忆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能够正确使用。
- 阅读理解:通过练习题和讨论,提高对文章主旨、细节和作者观点的理解。
- 写作训练:练习写日记、读后感、小论文等,提高写作能力。
- 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演讲和讨论等形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 学习方法:- 预习:在上课前对课文进行预习,标记不懂的词汇和句子。
- 课堂参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 复习巩固:课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通过练习题加深理解。
- 课外阅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增加语言实践机会。
4. 学习资源:- 教材:使用学校指定的语文教材,确保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 参考书:推荐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和参考资料。
-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词典、学习平台等,辅助学习。
5. 评估方式:- 平时作业:定期完成作业,反映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项目作业:通过写作、演讲等项目作业,综合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
6. 学习建议:- 培养兴趣:对语文学习保持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各种语文活动。
- 主动学习:主动寻找学习资源,不断扩展知识面。
- 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1、古诗词三首主备:张惠敏审核: 刘祎审批:薛玉凤课型:阅读课文班级:姓名: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学习重点、难点:1.根据诗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第一学时★脑筋转一转: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预习导学1.我读了遍课文,就达到了正确、流利的标准。
2.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词典,我能为本课的生字至少找两个词伙伴。
3.列出本课我认为易读错、写错、混淆的字:4.预习成果反馈(1)我的收获:(组内每人做四个表情脸评价牌,博文中粘不进来,害羞地说原因不明)朗读优秀票良好票合格票加油票(2)“生字找伙伴”全对()需改错()(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问。
(4)给加点字注音并借助注释解释字的意思。
想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我仍存在的疑问:资料袋: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合作探究一、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组内讨论解决。
二、美景浮现:“读了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用这样的句式快与组内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想象与感悟吧。
★老师想象品味的、喜欢的诗句如下: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三、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这三首诗词背下来吧。
小组测评定级:优秀票良好票合格票加油票四、认真地想一想,有感情地读一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号:执教人: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四年级课题:能说会写我最喜欢的古诗文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内心对读过诗文的感受。
2.能在交流中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了解他人讲话的内容。
3.学会欣赏诗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能在交流中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了解他人讲话的内容。
知识链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描写花中四君子的古诗,其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还有其他喜欢的故事吗?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案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认真读书,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搜集喜欢的古诗文,理解诗中情感,说出喜欢的理由。
3、小组内交流各自喜欢的古诗,说说自己喜欢的古诗表达了什么思想。
4、说说你对诗文的理解。
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展示交流各组派代表完成以上题目。
拓展延伸达标检测补全下列诗句。
墙角数枝梅,。
,求者遍山隅。
千磨万击还坚劲,。
,此花开尽更无花。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作业安排把搜集到的喜爱的诗文积累在积累本上。
课后反思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号:执教人: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四年级课题:能说会写《我眼中的_____》(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材料的能力。
3.能按照一定顺序写出一种植物的形态和它所象征的品格,并表达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1.按一定顺序写出一种植物的特点(样子),并能与人物的品格联系起来。
2.表达出对这种植物的喜爱之情。
知识链接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案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读题目、提示,看插图,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理解,说说习作的要求。
3.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植物图片,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4.选出小组的优秀代表,班内展示喜欢的植物图片并解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投影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导入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
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启发提示: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鼓励学生回忆,大胆交流。
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
要言之有序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
四、总结、引导讨论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3、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几个方面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