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 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的确定
- 格式:ppt
- 大小:403.52 KB
- 文档页数:46
CATALOGUE目录•商品价格概述•商品价格的构成要素•商品价格的核算方法•商品价格的核算程序•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商品价格的预测与决策010201020304按构成按经济用途按形成方式按性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采购费用销售费用中间商费用030201流通费用税金利润税金和利润定义适用范围优点缺点实际成本法1定义适用范围优点缺点可比价格法定义倒扣法是一种基于商品的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适用范围通常适用于商业零售企业,在预测商品销售量和利润后,按预期利润倒推价格。
优点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期利润确定价格,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缺点忽略了商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可能导致价格偏离实际价值。
倒扣法根据业务需要,确定核算的周期,如按月、季或年进行核算。
确定核算对象和核算范围确定核算周期确定商品种类收集市场数据收集与核算对象和范围相关的市场价格数据、供求信息等。
收集内部数据收集与核算对象和范围相关的商品采购、销售、库存等内部数据。
收集凭证收集与核算相关的发票、单据等凭证。
收集核算数据和凭证确定成本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政策,确定商品的利润水平。
确定利润计算价格进行核算处理和计算编制商品价格核算报表编制报表根据核算结果编制商品价格核算报表,包括商品种类、数量、成本、利润和售价等信息。
审核报表对编制的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需求与供给生产成本与流通费用生产成本流通费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或补贴可能会降低商品的价格。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政策支持国家政策与法规VS地区差异与消费习惯地区差异消费习惯商品价格的预测与决策。
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的确定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的确定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成本核算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数据,计算和分析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各项成本,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
首先,在商品成本核算中,需要考虑的主要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相关但不容易直接归属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等。
在核算成本时,企业需要将这些成本逐一列举出来,并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比例。
其次,在确定产品的价格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强弱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来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
其次是产品的实际成本,在制定价格时需要保证产品的成本能够得到覆盖,以保证企业的盈利。
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响应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以及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等因素。
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和不同的市场策略来确定价格。
比如,在高端市场产品定位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产品的价格,以增加产品的价值感和品牌溢价。
而在低端市场产品定位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则可以适当降低产品的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总之,商品的成本核算与价格的确定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企业能够实现成本和利润的平衡,并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对待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的确定,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的确定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成本核算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数据,计算和分析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各项成本,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
商品的价格则是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结合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产品的附加值以及企业的市场定位等因素而确定的。
商品成本核算是整个经营过程中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管理决策、制定价格和评估营销绩效的重要依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计算案例分析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计算案例分析”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第二章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甲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产量↑→ 资本需求↑ → r↑ → r/w ↓劳动力需求↑↑→ w↑↑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国内产量↓→ 资本需求↓↓→ r ↓↓→ r/w ↓劳动力需求↓ →乙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国内产量↑→ 资本需求↑↑ → r↑↑ →r/w↑劳动力需求↑ → w↑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产量↓→ 资本需求↓ → r ↓ → r/w↑劳动力需求↓↓ → w ↓↓两国的工资水平和利率水平趋于均等两国的劳动力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趋于均等已知: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6单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展需投入4单位劳动力;2单位资本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10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20美元B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试求:(1)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进行分工?(2)用比较成本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分工?第三章已知一单位纺织品A的进口价格为10美元,生产每单位纺织品A须投入价值3美元的棉纱和价值4美元的尼龙。
求当纺织品A、棉纱和尼龙的进口税分别为15%、5%、10%时,纺织品A的有效关税是多少?第六章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1、出口商品共500件,每件报价为10美元CIF伦敦,其中运费为200美元,保险费为100美元。
进价每件为人民币50元,国内增值税率为17%,费用定额率为10%,出口退税率为13%,银行美元买入价为8.2650人民币元/美元。
求:该笔交易的出口换汇成本。
出口换汇成本= 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10*500—200—100=5.26答:因为5.26小于8.2650 ,所以盈利。
国际贸易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以货物和服务的形式进行的交流和交易活动。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商品成本核算是指对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进行核算和分配,以确定商品的生产成本。
价格确定是指在考虑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商品的市场价值和售价。
商品成本核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关税和税费等。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涉及到跨国交易和跨国运输,商品成本核算更为复杂。
原材料成本通常是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来确定的,而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来计算的。
运输成本通常是由供应链和物流环节中的各个环节的费用来确定的,包括包装、仓储、运输和保险等费用。
关税和税费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成本因素,不同国家的关税政策和税收政策对商品的成本有直接影响。
价格确定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来确定的。
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敏感度,供应情况是指商品的供应量和生产能力。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价格确定更为复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各不相同,同时还受到汇率、关税、税费等因素的影响。
在商品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竞争力因素。
由于国际贸易的全球化特点,商品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要。
竞争力包括产品质量、品牌价值、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
商品成本越低,价格越具有竞争力,但是也需要考虑到成本降低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商品的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商品成本核算中,需要考虑到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关税和税费等因素。
在价格确定中,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以及竞争力因素。
通过科学而合理地核算商品成本和确定价格,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并且提升商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是制定贸易策略和进行商业决策的关键因素。
商品如何定价计算公式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定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定价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而错误的定价则可能导致产品滞销,损失企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因此,正确的商品定价计算公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商品定价计算公式是根据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定价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商品定价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
1. 成本定价。
成本定价是最基本的定价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成本定价的核心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成本定价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售价 = 成本 + 利润。
其中,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生产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利润则是企业为了获得的回报而加在成本上的额外费用。
成本定价的优点是计算简单,便于控制,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定价等因素,容易导致定价偏高或偏低。
2. 市场需求定价。
市场需求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这种定价方法考虑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需求定价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售价 = 产品的价值 +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市场需求定价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忽视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企业的利润。
3. 竞争对手定价。
竞争对手定价是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这种定价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行情,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价格策略。
竞争对手定价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售价 = 竞争对手的售价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竞争对手定价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制定更合理的价格策略。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忽视了产品的实际价值和企业的利润。
4. 消费者购买意愿定价。
消费者购买意愿定价是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第三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第一节作价原则和方法在国际贸易中,成交商品价格的确定是买卖双方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买卖双方在洽商交易和订立合同时,要正确掌握进出口商品价格,合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作价办法,并切实订好买卖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一、进出口货物的作价原则我国对外交易报价的原则,是随行就市,并以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为依据。
但也根据不同货物、货源情况,结合购销意图,按照国别地区政策,贯彻平等互利原则,统一掌握制定,并由有关的商业协会加以协调。
(一)以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为依据国际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国际市场价格是指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通常是指:1.商品在国际集散中心的市场价格。
如纽约市场的棉花价格,伦敦市场的茶叶、有色金属价格,芝加哥的小麦价格等。
2.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对某商品的进口价格。
3.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对某商品的出口价格,以该商品输往当地市场的国际贸易价格为依据。
某些没有国际市场价格的商品,也应参照类似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作价。
(二)贯彻国别(地区)政策在一般情况下,商品要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但有时为了配合我国的外交政策,对有些国家或地区的价格,可以略低于国际价格水平出售,也可以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购买。
(三)结合购销意图在制定某商品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时,应该结合购销意图。
滞销积压商品可考虑适当降低价格以刺激需求;畅销商品则应稳价上调,但也不宜过快过猛。
为了控制市场,与对手竞争,有时需低价销售。
有些商品是为了开拓市场、打开销路,价格也可以适当低于当地的价格水平。
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构成十分复杂,变化多端。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我们在对外交易确定价格时必须熟悉,并加以灵活运用。
考虑不同的差价,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业务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1.品质因素。
根据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差别,贯彻―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原则。
2023-10-29•商品价格核算的基本概念•商品成本价格的核算•商品市场价格的核算•商品价格评估的基础知识•商品价格管理的政策措施目录01商品价格核算的基本概念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生产成本与商品生产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期间费用商品销售所得利润,通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确定。
利润根据国家税收政策规定计算的税金。
税金商品价格的构成要素根据商品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和税金来确定价格。
成本加成法市场比较法需求导向法参照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来确定价格。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来确定价格。
03商品价格核算的方法0201当市场上供应的商品数量超过需求时,价格下降。
供过于求当市场上供应的商品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时,价格上升。
供不应求当市场上供应的商品数量与需求相同时,价格稳定。
市场均衡商品价格与市场供需关系02商品成本价格的核算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原材料费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
商品成本价格的构成直接材料成本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津贴、奖金等费用。
直接人工成本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设备折旧、维修费用等。
制造费用根据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计算直接成本。
按实际成本核算根据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的标准成本计算直接成本,同时考虑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的差异。
按标准成本核算直接成本的核算作业成本法通过分析作业和成本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直接分配法将间接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到各种产品或服务上,不考虑产品或服务实际消耗与间接费用的关系。
间接成本的核算03商品市场价格的核算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商品供求关系货币价值政府政策消费者心理货币价值高时,商品价格相对较高;货币价值低时,商品价格相对较低。
吴国新《国际贸易实务》书后练习参考答案《国际贸易实务》书后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国际贸易合同的标的9.答:这种做法不符合合同规定,有可能被买方索赔。
因为合同规定的包装材料是麻袋,卖方所交付的商品均应该是麻袋装,如果不采用合同规定的包装材料,无论材料好坏,均违反了合同的规定。
案例中卖方用塑料袋装,违反合同,就面临着被索赔或拒收货物的危险。
=======================================10.答:本例中我公司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合同中品质的表达方法有凭说明和凭样品表示两种,卖方均有义务使所交货物与样品或说明完全一致。
如果某些商品既用文字说明又用样品表示商品质量,则一旦成交,卖方必须保证实际交付的商品品质既要符合文字说明又要和样品保持一致。
如果发生货物的品质与样品或说明不符,买方有权解除合同,拒绝收货并要求赔偿损失。
案例中两公司交易商品的品质既用文字说明又用样品表示,而货物和合同中的品质说明相符,和样品不符,所以卖方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了。
第三章国际贸易术语5. 答:货物损失的责任由出口方承担。
因为,在CFR术语成交的情况下,租船订舱是由卖方承担的,而保险是由买方办理的,因此,卖方在装船完毕后应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运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否则,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应由卖方承担。
本案中,因为出口方未及时发出装运通知,导致买方未能及时办理投保手续,未能将风险及时转移给保险公司,因而,风险应由出口方承担。
=======================================6. 答:(1) 卖方可以及时收回货款。
因为,按CIF术语成交属于象征性交货,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以货物装上船为界,其特点是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本案中,卖方收到买方开来的信用证后及时办理了装运手续,并制作好一整套结汇单据,这说明卖方已完成了交货义务且风险也已转移给了买方,因此,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卖方就可以及时收回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