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塑料资料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87.00 KB
- 文档页数:31
抗菌塑料的研究进展1 引言塑料制品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由于塑料制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易沾染和滋生多种微生物,包括致病细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对健康环境的追求,抗菌塑料应运而生。
抗菌塑料是一类具备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材料,能保持材料自身的清洁,减少因使用塑料制品而发生的交叉感染。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在如电话、电梯按钮、电脑键盘、各种电器开关上使用抗菌材料,可以有效地断绝细菌的“污染源”和“传播源”。
我国的抗菌塑料近几年来发展也很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到目前抗菌塑料已开始用于大型家电、通讯器材、汽车制造等方面。
2008年,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检疫总局陆续颁布实施家电抗菌、除菌的一系列标准。
2011年,家电抗菌国家标准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抗菌塑料在家电行业的应用。
目前,国内对抗菌塑料的需求量为15万吨/年,抗菌聚丙烯在抗菌塑料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国内消耗量超过5万吨/年。
与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相比,抗菌塑料的制备一般是通过在树脂中加入一定抗菌剂达到抗菌效果的,所以塑料用抗菌剂不仅需要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性能,抗菌持续性好,保持抗菌塑料能长期抗菌;无毒无异味,对制品和环境无污染;同塑料有相容性,配伍好,对塑料制品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颜色稳定性好,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变色;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和化学药品;有较低廉的价格,使用后不会大幅度地提高材料的成本;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塑料加工过程中高温、高热、强剪切等苛刻条件对抗菌剂的影响,要求抗菌剂具备高的热稳定性,在塑料挤出和加工过程中不分解、不变质。
目前,抗菌剂主要包括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等3大类。
有机类抗菌剂存在毒性差,特别是毒理安全差,化学稳定性差,会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易迁移耐久性差,特别是耐热差,许多抗菌塑料在加工高温下抗菌成份易分解。
天然类抗菌剂在高温下易炭化分解,应用范围窄,抗菌效果差。
建筑用抗菌塑料制品发展史随着人们对卫生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抗菌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抗菌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有抗菌、防霉、防污染等优点,逐渐成为建筑材料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从抗菌塑料制品的起源开始,梳理其发展历程,展示其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抗菌塑料制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发现某些塑料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
在医疗行业中,人们开始使用抗菌塑料制品,以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限制,抗菌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较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抗菌塑料制品逐渐得到改进和推广。
20世纪80年代,随着抗菌技术的突破,一批新型抗菌塑料材料问世。
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和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抗菌性能。
同时,制造工艺也得到了改进,使得抗菌塑料制品的生产更加便捷和成本效益高。
进入21世纪,抗菌塑料制品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中,抗菌塑料制品被用于制作门把手、墙壁板、地板等装饰材料,有效减少了细菌传播的风险。
特别是在抗菌塑料门把手的使用上,能够有效预防门把手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降低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同时,在家庭装修中,抗菌塑料制品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易受污染的区域,提高了生活环境的卫生水平。
抗菌塑料制品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抗菌塑料材料的抗菌效果更加强大。
纳米级抗菌剂的加入,使得抗菌塑料制品能够有效杀灭各类细菌,甚至包括对抗耐药菌株。
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抗菌塑料制品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为抗击细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抗菌塑料制品的发展还受到环保意识的影响。
传统的建筑材料中常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而抗菌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能够提供更加健康的室内环境。
在建筑行业中,抗菌塑料制品的使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卫生的需求,还能够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摘 要:介绍了抗菌剂分类、机理及国内外抗菌剂和抗菌塑料的现状,提出了其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抗菌剂 抗菌塑料Abtracts: Introduction is made of the classi fi cation and 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timicrobials and antibacterial plastic home and abroad together with their development direction.Keywords: Antimicrobials Antibacterial plastic编者按:抗菌塑料是指在塑料中添加抗菌剂,使塑料制品本身具有抗菌性,以在一定时间内将沾在塑料上的细菌杀死或抑制繁殖,开发抗菌塑料制品对减少疾病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高文清INTRODUCTION OF ANTIMICROBIALS AND ANTIBACTERIAL PLASTIC抗菌剂及抗菌塑料概述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大部分家电,如电视、冰箱、洗衣机、饮水机等,有不少部件都采用了塑料,许多公用物品,如电话、电脑键盘、各种电器开关、少儿玩具等接触频繁的部件,也大量采用了塑料。
由于平常使用中难免会接触带菌的人体、物体,因此在塑料表面可能沾染和滋生多种致病菌。
人们在与之接触时就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据英国苏格兰电话公司调查,感冒、咽炎、流行性脑膜炎、肝炎、红眼病、皮肤病、肺结核等十几种传染病可经使用电话这一途径而传播。
为避免因使用塑料制品而发生的交叉感染,开发抗菌塑料对减少疾病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菌塑料是指在塑料中添加抗菌剂,使塑料制品本身具有抗菌性,以在一定时间内将沾在塑料上的细菌杀死或抑制其繁殖。
抗菌剂是使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不能发育,或能抵制它们生长的物质。
抗菌塑料中无机抗菌剂溶出机理的研究抗菌塑料是一种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塑料材料,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领域。
而无机抗菌剂是一种常用的添加剂,可以通过溶出来实现抗菌效果。
本文将探讨抗菌塑料中无机抗菌剂溶出的机理。
了解无机抗菌剂的溶出机理需要了解其在抗菌塑料中的分布形态。
一般来说,无机抗菌剂可以以颗粒状或均匀分散的形式存在于塑料基质中。
颗粒状的无机抗菌剂溶出速度较慢,而均匀分散的无机抗菌剂则容易溶出。
无机抗菌剂的溶出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溶液的pH值,通常来说,无机抗菌剂在碱性溶液中溶出速率较快,而在酸性溶液中溶出速率较慢。
其次是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无机抗菌剂的溶出速率越快。
此外,溶出速率还受到塑料基质的性质、无机抗菌剂的浓度、溶液流动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抗菌塑料中,无机抗菌剂的溶出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瞬态溶出阶段,即无机抗菌剂迅速从塑料基质中溶出。
在这个阶段,溶液中的无机抗菌剂浓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中的无机抗菌剂浓度逐渐降低,进入到稳态溶出阶段。
在这个阶段,溶液中的无机抗菌剂浓度基本保持稳定,但仍能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抗菌塑料中无机抗菌剂的溶出机理可以通过扩散过程来解释。
在塑料基质中,无机抗菌剂以离子形式存在,当溶液中的无机抗菌剂浓度较低时,无机抗菌剂离子会从塑料基质中向溶液中扩散,从而实现抗菌效果。
扩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差、扩散系数等。
除了扩散过程外,无机抗菌剂的溶出还受到溶液流动的影响。
溶液的流动可以增加溶液与塑料基质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无机抗菌剂的溶出。
因此,较快的溶液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无机抗菌剂的溶出速率。
抗菌塑料中无机抗菌剂的溶出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了解无机抗菌剂的溶出机理对于设计和改进抗菌塑料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抗菌塑料的抗菌效果,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无机抗菌剂溶出的动力学行为,以及探究不同因素对溶出速率的影响,为抗菌塑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塑料抗菌等级划分标准
塑料抗菌等级的划分标准因国家和测试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抗菌性能是衡量抗菌塑料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以抗菌活性值或者抗菌率来表征抗菌性能。
抗菌活性值R=2时,相当于抗菌率为99%,
R=3时,相当于%。
一般认为抗菌率达到99%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在防霉测试方面,一般是让霉菌在28℃,RH(90±5)%条件下,培养28天,检测其生长面积来评估。
只有防霉要求达到0级或1级,才表示该塑料具有一定的防霉效果。
此外,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1995年制定了“抗菌加工产品抗菌力试验法l:薄膜密着法”行业标准,并在1996年出补充版,1998年年又作修订。
中
国国家标准GB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试验方法与日本抗菌标准操作方法基本相同,但在具体操作细节和结果判定上有所区别。
请注意,具体的塑料抗菌等级划分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应遵循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并选择合适的抗菌等级和测试方法。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环保抗菌塑料。
抗菌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100120份、聚氨酯6080份、丙烯酸酯2028份、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1018份、甲基硅油49份、聚乙烯醇1218份、分散剂1015份和抗菌剂38份,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级氧化银、硅胶、活性炭、N十二烷基双季铵盐和硅烷偶联剂。
本技术的环保塑料通过添加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杀灭常见的细菌,同时,各原料配合作用,原料来源充分,制作过程环保无污染,同时保证了塑料常用性能的良好。
技术要求1.一种环保抗菌塑料,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低密度聚乙烯100-120份、聚氨酯60-80份、丙烯酸酯20-28份、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10-18份、甲基硅油4-9份、聚乙烯醇12-18份、分散剂10-15份和抗菌剂3-8份,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级氧化银、硅胶、活性炭、N-十二烷基双季铵盐和硅烷偶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塑料,其特征是,所述抗菌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纳米级氧化银30-40份、硅胶2-6份、活性炭30-40份、N-十二烷基双季铵盐15-20份和硅烷偶联剂2-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塑料,其特征是,所述抗菌剂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将活性炭和水置于超声机中,活性炭浸泡在水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纳米级氧化银,反应30-40min后加入硅胶,反应10-15min;最后加入N-十二烷基双季铵盐和硅烷偶联剂,反应30-40min后得到所述抗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塑料,其特征是,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水溶液、柠檬酸钠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塑料,其特征是,所述分散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硅酸钠水溶液20-30份、柠檬酸钠4-8份和聚二甲基硅氧烷10-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塑料,其特征是,所述硅酸钠水溶液中硅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0-36%。
探究抗菌塑料的终极性能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新发展第一章:抗菌塑料的概念和发展抗菌塑料是指具有抑制或杀死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的塑料材料。
由于细菌的病原性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菌塑料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新型材料。
抗菌塑料的发展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被应用于医疗器械与医疗环境。
此后,随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抗菌塑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第二章:抗菌塑料的原理和应用抗菌塑料具有多种抑制微生物的机制:1)释放活性物质杀灭细菌,如银离子、铜离子等;2)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塑料表面的电性,使细菌无法附着并繁殖,如添加亲水性基团的聚合物等;3)通过物理防御隔离微生物,如纳米孔径过滤器等。
目前,抗菌塑料应用于医疗器械、食品、玩具、家居等多个领域,其中医疗器械市场占比最大。
第三章:抗菌塑料的优势和不足抗菌塑料的优势在于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效果,避免了传染病的传播和日常生活中微生物的滋生,保障了人们健康和安全。
不足之处在于:1)抗菌塑料只能抑制或杀死部分微生物,还需配合其他措施,如卫生手段、药物治疗等;2)抗菌塑料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使用后的废弃处理上需注意。
第四章: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和特征天然高分子材料是指天然界中具有高分子结构的有机物,其分子量较高。
主要源自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自然来源。
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多种优良特征:1)可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生物相容性高,对人体不产生副作用;3)机械性能好,可使用于多种应用领域,如建筑、纺织、医疗等。
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新发展和应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比如,通过将天然高分子材料与抗菌技术结合,开发出一些具有抗菌性能的包装材料、医疗用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缺陷也仍需解决,如机械强度较差、加工难度大等。
第六章:结论抗菌塑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各自具有优势和不足,但它们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信未来,这两种材料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其应用研究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广泛关注,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显得越来越重要。
包装材料在食品保鲜、延长货架期和避免细菌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减少食品的滋生、繁殖和传播,延长其保鲜期,保障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一、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目前,常见的抗菌包装材料主要包括:抗菌膜、抗菌纸、抗菌塑料、抗菌涂层、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等。
1. 抗菌膜抗菌膜是将具有抗菌作用的复合材料涂覆在膜上而制成的。
该材料在膜的表面形成抗菌层,可以对许多常见的细菌、真菌和霉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同时,抗菌膜也具有保鲜性能,可以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2. 抗菌纸抗菌纸是将具有抗菌功能的复合材料涂覆在纸张上,也可以通过纳米技术制备而成。
相较于传统纸张,抗菌纸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繁殖,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卫生。
3. 抗菌塑料抗菌塑料可以通过在塑料制品制造时,将抗菌剂加入到塑料中而制成。
抗菌塑料可以有效地抵抗细菌的滋生和传播,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细菌污染和交叉感染。
4. 抗菌涂层抗菌涂层是将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喷涂在包装材料的表面上,形成具有抗菌作用的涂层。
抗菌涂层可以对许多常见的细菌、真菌和霉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同时还具有防潮、保鲜等功能。
5. 抗菌纳米复合材料抗菌纳米复合材料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而成的抗菌材料。
纳米材料可以形成具有高效抗菌性能的表面,并且可以轻易地控制抗菌层的厚度和稳定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抗菌性能。
二、包装材料的应用研究1. 普通食品包装普通食品包装主要使用抗菌膜和抗菌塑料。
在传统包装基础上加入抗菌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污染,延长包装食品的货架期,提高食品的保鲜性和品质。
2. 医用包装医用包装需要具有极高的抗菌性能,以保障医疗用品的卫生和品质。
目前,特别制造的医疗包装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和诊所中,如德国银纳米材料制造的医用塑料制品、日本的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等。
抗菌塑料的种类、应用与检测方法总结抗菌塑料的评估塑料抗菌评估方式:在其表面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来测试。
抗菌和防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抗菌塑料一般具有一定的防霉效果,所以通常未作明确区分。
ISO22196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关方商定 JISZ2801GB/T31402抗菌塑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抗菌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同上 同上 抗菌活性值R>2 相关方向定 JC/T939 建筑用抗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 同上 >99%>90%国内外常见的抗菌测试标准中,通常以抗菌活性值或者抗菌率来表征抗菌性能,抗菌活性值R=2时,相当于抗菌率为99%,R=3时,相当于99.9%,一般认为抗菌率达到99%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而防霉测试一般是让霉菌在28°C,RH(90+5)%条件下,培养28天,检测其生长面积来评估。
ISO846望物作用03W毛壳毒、宛氏拟青毒等 JISZ2911抗毒性试验方法 黑曲霉、绳状青毒、绿粘帚毒、球 毛壳毒、宛氏拟青毒 ASTMG21GB21551.2合成聚合物材料防毒性能 家用电88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塑料防毒性能试验方法 黑曲毒、绳状青瑾、绿粘帚琴、球毛壳零、出芽短梗霉 黑曲毒、绳状青毒、绿粘帚毒、球毛壳毒、宛氏拟青霉、土曲霉 黑曲毒、绳状青毒、绿粘帚毒、球0级或1级GB24128 毛充毒、出芽短梗写5脂显微镜下观察未见生长内眼可见,但生长面积(10%轻度生长,生长面积在10-30% 只有防霉要求达到。
级或I 级,才表示该塑料具有一定的防霉效果。
抗菌塑料是具备抗菌功能的塑料,需要同时达到作为塑料使用时的性能要求和抗。
级 1级 2级菌要求。
目前国内外抗菌塑料的检测标准主要有ASTME2149(2010)>ISO22196(2007)>JISZ2801(2006)›QB/T2591(2003)›JC/T939(2根据抗菌塑料的亲疏水性、形态结构和抗菌剂的类004)和GB21551.1(2008)o型,可运用不同的测试方法。
产品名称:新型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产品别名:新型塑料抗菌母粒产品性能详解:新型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是以纳米银无机抗菌剂为有效成分、以优质塑料全新料为主载体,引进国外先进的排空设备和严格的制造工艺加工混炼而成的新型抗菌母粒。
制造后的母粒具有高效的抗菌性能;可以有效的杀死·克制产品表面的细菌同时有效的增加产品的色温和色泽等众多优点。
新型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其产品的优异特点是添加量低、抗菌性能持久、安全无毒·无味、使用方便、耐高温·耐低温、热稳定性优异产品不褪色、优异的分散性能和流动性能等众多优异性能。
产品用途:新型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可以广泛应用于PP、PE、PA、PS、PC、DIPS、PET、PBT、EBP、PPO、PPR、ABS、EVA、LDPE、LLDPE、TPR、HDPE等!实例●医疗卫生:医院设施、医疗器具、一次性手套等●日用品:凉拖鞋、剃须刀、计算器、玩具、文具、家具、水桶、水杯等。
●家电制品: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电视机、照相机等。
●电子产品:电话机、传真机、手机、计算机、鼠标等。
●汽车行业:门把手、仪表盘、方向盘、杂物箱等。
●包装行业:饮料瓶、饮水桶、包装薄膜等。
●化学建材:塑料管、卫生间设备、浴盆、坐便器、公共设施、塑料地板凳。
产品使用方法:按比例与各种塑料切片进行共混,根据各种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的使用方法进行加工,如注塑、挤出、纺纤等。
产品包装: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包装产品存储:防潮·干燥处存储产品等级:环保级产品外观:大小均匀,塑化良好,色泽一致,无明显杂质技术支持:山东省·临沂市·富鑫工贸有限公司【技术部03室】新型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优点:●外观:大小均匀,塑化良好,色泽一致,无明显杂质●抗菌有效成份:纳米银●广谱杀菌:迅速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霉菌等可达99%以上。
●效果持久:抗菌寿命与制品寿命同步。
●经济实惠:产品高效,不易变色●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不改变塑料原有加工工艺,也不改变产品原有功能●安全无毒,对环境无污染●无毒性:有效成份已由SGS、疾病中心等权威部门认证●分散均匀性:添加抗菌母粒的制件,表面不存在肉眼可见的固体颗粒。
抗菌塑料的发展现状杨红艳栾道成王红研(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成都 610039)摘要:本文介绍了抗菌塑料中抗菌剂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概述了国内外抗菌塑料的发展概况、抗菌塑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探讨了抗菌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抗菌塑料,抗菌剂,抗菌机理,评价标准,检测方法,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antibacterial plasticsYang Hongyan , Luan Daocheng(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China Abstract: varieties of antibacterial agent and their mechanism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Development situations of antibacterial plastics as well as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test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ve standards for their performance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Discussed the antibacterial plastics products’ application field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antibacterial plastics, antibacterial agent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the evaluative standards, test methods, development1 前言塑料是四大工程材料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交通、通讯、医疗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中。
抗菌塑料母粒的种类及性能抗菌材料是一类具有杀菌抗菌的新型功能材料,一般通过在材料中附加或复合一种或者几种含有抗菌成分的功能抗菌助剂来制备,如抗菌塑料,抗菌涂料,抗菌地板等。
一般材料被给与抗菌性后,用它们制备的各种制品具有卫生自清洁作用,能有效地削减因细菌玷污而导致的致病或交叉感染,对保护人类健康,削减疾病,可起到紧要作用。
抗菌塑料水管在国内外均属新开发的产品类别,由于各生产企业所采纳的生产技术来源不同,技术原理不同,产品质量区分较大;因此综合国内外现有抗菌材料和抗菌制品现状,研制既具备一般聚丙烯给水管材抗腐蚀本领强,易于热熔连接,价格低廉,质地坚硬等优点,又具备抗菌性能、抗菌耐久性和效果优良;同时制造工艺简单,生产简单,能在不更改加添设备的条件下,达到充足现有国内PPR抗菌塑料管材其它基本要求的功能性抗菌母粒和管材是当务之急。
国内外PPR抗菌塑料母粒的研制开发觉状和进展趋势抗菌剂是具有抑制和杀菌性能的新型助剂,通常在聚合物材料中添加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抗菌剂成份可以制得功能性新材料,如抗菌塑料、抗菌纤维等,因此抗菌剂成为倍受关注的新型塑料助剂品种之一,其中塑料是抗菌剂应用最广的领域之一。
抗菌剂通常分为无机、有机、天然和高分子四大类。
无机抗菌剂一般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有效成分,常用的有铜,银,锌,钛,汞等。
无机抗菌剂一般是采纳含有抗菌性金属负载在肯定载体,通过离子交换、吸附而成。
品种重要有钛系抗菌剂,银系抗菌剂,沸石类抗菌剂,磷酸盐系抗菌剂等。
无机抗菌剂抗菌效果长期明显,不足是对霉菌的效果稍差,与塑料基体相容性较差,影响塑料的加工性能。
有机系列抗菌剂重要成分是合成有机物,具有初始杀菌力强、抗菌速度快,对霉菌效果好和抗菌谱广好的优点,而且无论是粉状还是液体都比较简单分散到树脂去,尤其适用于一些对抗菌要求不是特别苛刻的建材产品。
但其重要缺陷同样明显,溶出物安全性差,耐热性较差,药效持续时间短等。
由于其独特优点,目前国外新型无机抗菌剂成为抗菌剂讨论的热点。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再次充分认识到病毒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影响有多大。
微生物无处不在,看似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就可能有大量有害微生物存在,并时刻威胁着居住者的健康。
良好的卫生习惯、消毒剂使用等能减少环境中微生物数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研究者们也不断推出各种抗菌材料及抗菌制品,通过往物品中增加抗菌功能,从而对落在物品表面的有害微生物起抑制其生长繁殖或直接杀灭的作用,以减少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的量。
从国内外抗菌材料的发展情况来看,抗菌塑料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抗菌材料。
本文概述了抗菌塑料及塑料用抗菌剂选择方法、抗菌塑料制备的技术手段、抗菌塑料的市场应用及前景,旨在为塑料行业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抗菌塑料的抗菌效果与其采用的抗菌剂有直接关系。
抗菌剂是对一些细菌、霉菌、真菌、酵母菌等微生物高度敏感的化学成分,在塑料中的添加量一般很少,在不改变塑料的常规性能和加工性能前提下,起到抗菌功效。
抗菌剂根据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复合抗菌剂三大类。
1. 无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主要是利用银、铜、锌、钛、汞、铅等金属及其离子的杀菌或抑菌能力制得的抗菌剂,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光催化类(如TiO₂、ZrO₂等)、含金属离子类(如磷酸盐载体、硅酸盐载体等)和金属氧化物类(如Ag₂O、CuO、ZnO 等)三种。
与其他抗菌剂相比,无机抗菌剂的优点是耐热性好、抗菌广谱、抗菌力强、抗菌持久性好、安全性较高、毒性低、不产生耐药性;缺点是制造困难、工艺复杂,且不同的金属在应用中也有限制性,如铜系抗菌剂颜色较深,银系抗菌剂易氧化变色且价格昂贵,锌及其他金属抗菌效果相对较差。
2. 有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可进一步细分为天然抗菌剂、有机低分子抗菌剂和有机高分子抗菌剂。
天然抗菌剂来源于动植物提取或萃取物,如薄荷、柠檬叶等的提取物、蟹和虾中提炼的壳聚糖等。
其优点是使用安全性高,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缺点是产量受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条件限制,加工性能差,高温下容易分解失效,且应用范围窄,药效普遍较短。
抗菌抑菌塑料菜板的原理抗菌抑菌塑料菜板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生长的塑料制品。
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工作原理来实现抗菌和抑菌的效果。
首先,抗菌抑菌塑料菜板采用了抗菌剂。
一种常见的抗菌剂是银离子,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银离子能够破坏细菌细胞的代谢和膜结构,从而杀死细菌。
当细菌接触到含有银离子的抗菌抑菌塑料菜板表面时,银离子会渗透进入细菌细胞内部,破坏其细胞代谢,导致细菌死亡。
抗菌剂的添加量和分布均匀性对抗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抗菌抑菌塑料菜板表面具有一定的微观形状。
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在菜板表面形成微观的凹凸纹路或微孔结构。
这些微观形状可以增加菜板表面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强细菌吸附和生长的难度。
细菌在菜板表面时很容易沉积在这些凹凸或微孔中,而抗菌剂的存在能够直接接触到被沉积的细菌,进一步增强杀菌效果。
此外,抗菌抑菌塑料菜板的材质也对其抗菌效果有影响。
塑料材质中含有一些与细菌分泌物相容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与细菌表面的分子相互作用,改变细菌的生理活性和代谢途径,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
特定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在塑料制品制造过程中混合或添加到材料中来实现这一效果。
另外,抗菌抑菌塑料菜板在材料的表面也通常进行了物理处理。
比如采用特殊的纳米技术,在塑料材料表面形成纳米级的抗菌结构。
这些纳米结构能够通过一定的物理相互作用,如静电引力和化学键结合,吸附并杀灭细菌。
采用纳米技术可以使抗菌抑菌效果更加持久、持续。
综上所述,抗菌抑菌塑料菜板的原理主要包括抗菌剂的杀菌作用、微观形状的抗菌效果、塑料材质中的化学物质及其与细菌的相互作用以及表面的物理处理等。
这些原理的结合使得抗菌抑菌塑料菜板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生长,减少菜板表面的污染,提高食品卫生安全。
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海绵抗菌母粒抗菌塑料母粒之性能与应用发表:洁尔爽实验室后期整理:李传记纳米银系抗菌外观为灰白色颗粒,可分散于合成纤维切片和塑料中,无毒、不燃、不爆、对人体安全。
纳米银系抗菌防臭母粒对纤维的白度、色光、强力、手感和透汽性无不良影响。
洁尔爽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具有杀菌、抑菌性能的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用该项目研制开发的抗菌改性母粒添加至通用塑料或工程塑料制成,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抗菌母粒添加量小,易于复合、加工,对细菌和真菌的杀菌效果长久,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同时,抗菌母粒可应用于橡胶、涂料、油漆制品的抗菌改性。
洁尔爽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的主要成分是带有活性基团的氯苯咪唑类高分子化合物。
经结构的改性,提高了耐高温特性,适用塑料注塑过程。
抗菌母粒带有的抗菌基团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胞浆物外漏,也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造成菌体内核蛋白体的耗尽,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外观为白色颗粒,可分散于塑料切片中,有效成分含量为10±1%,无毒、不燃、不爆、对人体安全。
耐高温有机抗菌防臭母粒对纤维的白度、色光、强力、手感和透汽性无不良影响(本产品的知识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用法:1)工艺配方:母粒 10-15%海绵、橡胶胶浆 85-90%2)工艺流程:混合→注塑→成品中国医学监验中心、日本纺织检查协会、SGS、ITS等多家国内外权威卫生单位测试应用证明: 纳米银抗菌塑料母粒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防臭、防霉、止痒、收敛作用,可以完全杀灭接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淋球菌(国内流行株)、淋球菌(国际标准耐药株)、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有害菌,洗涤10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菌率仍达99%以上,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对人体无毒,对防治脚癣、股癣、湿疹、疖痈、汗臭、脚臭、皮肤骚痒有显著效果。
抗菌塑料注塑的用途
抗菌塑料注塑是一种在塑料制品生产中添加抗菌剂的工艺,其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抗菌塑料注塑常用于生产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如手术器械、输液器具、医用包装等。
这些产品需要具有抗菌性能,以防止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2. 食品包装,在食品包装领域,抗菌塑料注塑可以用于生产食品容器、餐具、保鲜盒等产品。
这些产品需要具有抗菌功能,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3. 日常用品,抗菌塑料注塑也广泛应用于生产日常用品,如洗手液瓶、牙刷、婴儿奶瓶等。
这些产品需要具有抗菌性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个人卫生。
4. 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抗菌塑料注塑常用于生产门把手、开关面板、卫生间设备等产品,以减少细菌在公共场所的传播,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5.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用途外,抗菌塑料注塑还可以
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外壳、家用电器等领域,以提高产品
的卫生安全性。
总的来说,抗菌塑料注塑的用途非常广泛,涵盖了医疗、食品、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对于提高产品的卫生安全性和保
护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