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26
历史材料与解析: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1.平民院对国王的抗辩书……我们以万分谦恭和应有的尊敬向陛下,我们的主上和元首,最忠诚地宣告:第一,我们的种种特权和自由皆是我们的权利和应分的遗产,正不下于我们自己的土地和财物。
第二,这些特权和自由是不能不给我们的,是不能被取消或被损害的,否则对于王国的全局都是明显的祸害。
……英格兰众议院的权利和自由主要在于下列三事:1)英格兰各郡、城市和选邑,均有权根据代议制自由选择他们所信任的人作为代表;2)当选的人在该届国会期间,无论在开会和休会期间,均不受束缚、逮捕和监禁;3)在国会内他们可以不受妨碍和控制而自由发表意见……──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解读】这条资料是英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就职初期国会针对国王专断统治而要求国会固有权利的抗辩书。
17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
他们不再甘心忍受君主专制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封建专制政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随着英国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失去它的统治基础,终于导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7世纪初,英国议会受到王权的控制。
平民院的议员约三百人,由各郡的地主及各市的市民选举产生。
议员任期不定,当英王需要筹款时,就举行新的选举。
英王如果认为平民院使他感到满意就使之继续任职,若认为平民院不如其心意,便对平民院施以高压,或干脆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詹姆士一世执政伊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在议会中进一步壮大,但詹姆士一世却企图无限制地强化专制王权,鼓吹“君权神授论”,宣扬国王受命于上帝,权力是无限的。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因此,国王应在法律和议会之上。
他专横残暴,实行了一系列反动政策,激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平民院在1604年向国王申述了国会的固有权利。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读考纲·明核心·建体系]一、考纲解读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核心提炼站在文明的角度上看英国政体变革,革命的勇气源自英国人对自由的向往,避免流血的妥协彰显了人性的尊严,而基于传统的渐进创新及温和改革则凸显了对每个社会阶层的人文关怀。
三、知识结构[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1.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1)原因:封建势力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议会最终获胜,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此后,英国建立共和国;但是,政局动荡,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了“光荣革命”,玛丽和威廉共同统治英国。
3.思想:启蒙思想影响(霍布斯和洛克)。
4.传统:议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1215年《大宪章》)。
知识点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开始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1)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意义: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标志英国开始由“人治”转为“法治”。
2.正式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1)责任内阁制的演变:光荣革命前,枢密院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1721年,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18世纪中叶,形成内阁遭反对、首相须辞职的惯例,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首相掌行政大权,同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2)责任内阁制的运行:首相由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形式上任命);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议会不信任政府时可以倒阁,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高考考点: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基础知识】一、光荣革命1、背景:1)经济: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要求限制王权3)政治: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
2、过程:1640年(爆发)——共和国——查里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完成)二、议会权力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时间、机构:1689年议会(2)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3)作用:①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其制约②议会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③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权力,君主立宪制确立(概括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2、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①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②特点:集体统治。
③作用:①防止专制独裁;②避免暴力冲突(2)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内阁的出现光荣革命后,出现由国王主持的内阁会议。
18世纪初,内阁不是法定的组织,1721年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2、内阁的组成: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运行机制①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②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4、主要影响(结果)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重难点】一、全面分析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全品p17)1.特点①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偏袒。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知识梳理】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原因1、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与国王展开斗争。
3、政治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4、思想基础: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提出“主权在民”、洛克提出“分权学说”为英国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根本原因: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为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方式:发动政变成果:英国议会与国王共同统治英国。
体现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的妥协。
】二、确立与发展过程(一)确立:《权利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时间:1689年3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4、影响: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二)发展: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的形成1、形成过程(1)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这种会议,因此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
(2)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由少数大臣参加的一种会议。
(3)1721年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
沃尔波尔是第一位首相。
2、内阁、首相、议会之间的制约关系(1)首相和内阁关系: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修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2)首相的权力: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内阁和议会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对议会负责;(三)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自主背诵,夯实基础】一、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具体原因:①经济: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②政治: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③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而且在议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要求限制王权;过程:1640年爆发——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反攻倒算——1688年光荣革命,邀请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
(“光荣革命”——一场不流血的冲突,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统治秩序)光荣革命的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愿望,确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合执政的统治秩序,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跟踪练习】1、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2、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3、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