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调查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20
居家环境评定报告分析根据对居家环境评定的观察和分析,以下是报告的内容:1. 环境卫生评定:在居家环境的卫生方面,房屋内部整洁度较高,地面、墙壁、家具等保持着良好的清洁状态。
然而,在某些角落或隐蔽的区域,如床底下、壁橱后面等,可能有一些积尘或杂物。
此外,厨房和卫生间的卫生状况也较好,但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维持卫生标准。
2. 空气质量评定:在居家环境的空气质量方面,通风状况良好,房间内新鲜空气可以通过开窗或通风系统有效循环。
然而,某些房间可能存在轻微的气味或异味,需注意排除可能的污染源。
此外,室内的空气湿度也需保持适宜的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 安全评定:在居家环境的安全方面,房屋内设施基本完好,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然而,需要注意电线、插座和电器的使用情况,确保符合安全标准并没有损坏或老化。
此外,楼梯、纵深较高的阳台等地方应该安装好扶手和防护措施,以避免意外发生。
4. 噪音评定:在居家环境的噪音方面,整体来说,房屋内外环境较为安静,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宁静的居住环境。
然而,可能受周边道路交通、邻居噪音或室内电器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房间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采取隔音措施或使用噪音减轻设备来改善噪音问题。
5. 环境舒适度评定:在居家环境的舒适度方面,房屋内温度适宜,能够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然而,某些房间的照明可能较为昏暗,需增加光源以提高舒适度。
此外,家具布置和房间格局也影响居住的舒适度,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进行适当调整。
6. 绿化评定:在居家环境的绿化方面,可能需要增加室内植物或其他绿化装饰,以提高空气质量和舒适感。
同时,定期对室外绿化进行维护,包括修剪、浇水和除草等工作,以保持绿化环境的健康和美观。
综上所述,居家环境的卫生、空气质量、安全、噪音、舒适度和绿化等因素对居住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评定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居家环境的品质。
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与舒适性研究随着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内外环境设计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研究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对舒适性的影响,探讨如何创建一个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 自然光与室内照明设计自然光的运用可以提高建筑内外环境的舒适性和生活质量。
充足的自然光可以照亮室内空间,减少电力消耗,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尽量增加使用自然光的机会,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采光井等手段实现。
室内照明设计也是提高舒适性的重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室内照明可以在不同的功能区域中提供适当的光照水平,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此外,照明设计中还应考虑颜色的运用,不同颜色的灯光可以产生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为建筑内外环境增添特色。
2. 空气质量与通风设计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
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性。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以及使用通风设备的必要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绿化设计来提高空气质量,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3. 温度与热舒适性设计室内温度是影响人们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温度控制可以增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的朝向、材料的选择和热辐射等因素,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减少供暖与制冷的能耗。
4. 噪音与声学设计噪音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一种负面因素。
噪音可以干扰人们的休息和思考,对健康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建筑内外的噪音传播。
例如,在建筑外墙加装隔音材料、设置减噪设备、合理规划布局等。
5. 环境绿化与生态设计环境绿化和生态设计是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绿色植物可以提供清新的氛围,减少空气污染。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室内花园、墙体垂直绿化系统等方式增加绿色元素。
此外,生态建筑设计还应注重节能环保,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等。
建筑室内环境对居住舒适度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建筑室内环境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温度、照明、色彩四个方面探讨建筑室内环境对居住舒适度的影响。
一、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影响居住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建筑内部空气污染物包括PM2.5、甲醛等,若室内空气污染严重,会影响住户的健康和舒适度。
同时,采用科学通风方案和净化技术,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对于保障住户的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二、温度室内温度对于居住舒适度非常重要。
建筑内部不同区域的温度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比如卧室、客厅等。
合理的温度调节方案可以保障住户的健康和舒适度。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温控系统的应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三、照明建筑室内照明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的照明可以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而光线过强、过弱和光源位置不当等因素会影响住户的视力、情绪等方面。
因此,优质的室内照明设计不仅可以美化空间,还能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四、色彩建筑室内色彩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视觉美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氛围,比如红色可以让人激动、紫色可以让人平静。
因此,针对不同空间和需求,选取适合的室内色彩也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建筑室内环境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空气质量、温度、照明和色彩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和设计。
通过优化建筑室内环境,可以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建筑设计者和住户应该共同关注建筑室内环境,实现舒适、健康的居住体验。
建筑环境中热环境舒适性的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住宅、办公场所还是公共建筑里,热环境的舒适性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我们身处一个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都恰到好处的环境中时,会感到身心愉悦、精力充沛;反之,如果热环境不适宜,可能会导致疲劳、烦躁甚至健康问题。
因此,对建筑环境中热环境舒适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平均辐射温度。
温度是我们最直观感受到的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让我们感到不适。
一般来说,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在 18 到 24 摄氏度之间,但这个范围也会因个体差异、活动水平和衣着情况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我们能够适应更高的温度;而在睡眠时,则更偏好较低的温度。
湿度也是影响热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会让人感到闷热、压抑,同时也有利于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对健康不利;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皮肤干燥、喉咙不适等问题。
相对湿度在 40%到 60%之间通常被认为是较为舒适的范围。
空气流速对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适当的空气流动可以带走人体表面的热量,增强散热效果,使人感到凉爽舒适。
但如果空气流速过快,可能会引起吹风感,导致不适;而过慢的空气流动则无法有效地调节温度和湿度。
平均辐射温度则与周围环境的表面温度有关。
如果周围物体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通过辐射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热平衡,进而影响舒适性。
在实际的建筑环境中,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热环境的舒适性。
例如,在炎热潮湿的夏季,高温和高湿度的组合会让人感到极度不适。
此时,仅仅降低温度可能效果不佳,还需要同时降低湿度,增加空气流速,才能有效地提高热环境的舒适性。
为了评估建筑环境中的热环境舒适性,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评价指标和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预测平均投票数(PMV)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PD)指标。
PMV 考虑了人体的活动水平、衣着情况、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和湿度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一个代表人体对热环境整体感受的数值。
有关主楼教室室内环境调查数据记录表调查日期:2012 年10月22 日具体时间:17:30 天气情况:阴室:B602 室内尺寸楼层:6长:7.2 宽:7 高: 3.8 面积:50.4㎡体积:室内人员男:7 女:0 共:7 运动情况:坐着自习衣着情况:两件门窗情况门数: 2 面积:4.54㎡朝向:北窗数:4 面积:11.52㎡朝向:南室内设备运行中的设备:灯具全开设备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照明,辐射供热方式暖气片数:20 表面温度:28.5通风方式门窗开关情况:窗关,门开壁面辐射温度(℃)门:前门19℃,后门14.5℃窗:7.3℃外墙:20℃内墙:21℃顶棚:21℃地板:21.5℃采光方式窗帘遮光情况:两个拉上,两个拉开灯具数目:9×2×38W 工作情况:全开参数测点温度(干,湿)(℃)露点温度(℃)湿度(%)风速(m/s)Co2浓度(ppm)声级(db)照度(lx)5(中心) 21.4 \12.0 5.4 46.3% 0.03 1377 56.3 325 2(前窗) 21.6\ 12.0 5.4 46.3% 0.02 1264 41.2 280 1 (前门) 20.0\ 11.7 5.4 46.3% 0.16 1214 51.7 235 4(后门) 21.8\ 12.0 4.2 32.1% 0.03 1309 57.6 209 3(后窗) 21.7\ 11.9 3.6 30.5% 0.02 1170 46.3 180 平均21.3\ 11.9 4.8 40.3% 0.052 1266.8 50.6 245.8调查日期:年月日具体时间:18.18 天气情况:教室:B410室内尺寸楼层:4长:宽:高:面积:室内人员男:9女:2共:11 运动情况:自习中衣着情况:大部分人着两件单衣门窗情况门数:面积:朝向:窗数:面积:朝向:室内设备运行中的设备:设备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供热方式暖气片数:40 表面温度:33.5通风方式门窗开关情况:均关壁面辐射温度(℃)门:15.5 窗:7.5 外墙:16内墙:17顶棚:19地板:16 采光方式窗帘遮光情况:仅拉上一扇灯具数目:16工作情况:均开参数测点温度(干,湿)(℃)露点温度(℃)湿度(%)风速(m/s)Co2浓度(ppm)声级(db)照度(lx)1(前门)19.4/9.7 -0.1 26.2% 0.02 907 56.5 243 2(前窗)19.0/9.6 0.1 29.3% 0.03 944 47.0 151 3(后窗)20.2/10.6 1.4 29.0% 0.01 1018 49.1 241 4(后门)19.9/10.0 0.2 26.4% 0.02 906 47.6 193 5(中心)20.1/10.2 0.5 26.5% 0.02 921 49.6 288 平均19.7/10.0 0.4 27.5% 0.02 939 50.0 223.2调查日期:2012年10月22日具体时间:18:47 天气情况:雾教室:B202 室内尺寸楼层:二楼长:宽:高:面积:室内人员男:8 女:3 共:11 运动情况:衣着情况:门窗情况门数:面积:朝向:窗数:面积:朝向:室内设备运行中的设备:设备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供热方式暖气片数:46 表面温度:40.5℃通风方式门窗开关情况:门窗全关壁面辐射温度(℃)门:16℃窗:6 ℃外墙:14℃内墙:17 ℃顶棚:19.5 ℃地板:14.5 ℃采光方式窗帘遮光情况:窗帘拉上一半灯具数目:9组每组2个工作情况:全开参数测点温度(干,湿)(℃)露点温度(℃)湿度(%)风速(m/s)Co2浓度(ppm)声级(db)照度(lx)1(前门)21.5\12.5 5.1 33.4% 0.01 1292 54.1 280 2(前窗)22.1\12.5 4.8 32.5% 0.11 1398 65.1 323 3(后窗)22.2\12.6 4.9 32.5% 0.02 1402 56.8 173 4(后门)22.3\12.7 5.6 32.5% 0.05 1589 50.2 261 5(中心)22.3\12.6 5.3 33.3% 0.04 1614 59.9 344 平均22.08\12.58 5.14 32.84% 0.046 1459 57.22 276.21 前言(章,小二黑)调查目的:通过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认识室内环境与人体感觉的相关因素,对所调查的建筑进行评价。
室内环境品质与建筑人居舒适度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室内环境品质与建筑人居舒适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室内环境品质是指室内空气质量、照明、噪声、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室内空气质量是室内环境品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差会导致人们出现头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污染是提高室内环境品质的关键。
其次,建筑人居舒适度是指建筑物内部环境对人们的舒适程度。
建筑人居舒适度的研究可以从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和环境学等多个角度进行。
人体工程学研究了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使人们在建筑物内部感到舒适。
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感受,通过合理的色彩、材料和装饰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满意度。
环境学研究了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绿化,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在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不同人群对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的需求存在差异。
例如,老年人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因此,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的研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因素。
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需求也不同。
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设计和改善室内环境,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方向。
为了提高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该注重环境友好型。
选择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等方式,可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
其次,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提高室内环境品质的关键。
通过增加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定期通风换气等方式,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建筑室内环境与舒适性评估在现代社会中,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估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们在办公室、住宅、商业建筑等室内环境中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因此对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估标准、影响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方法。
一、建筑室内环境舒适性评估标准舒适性是一个主观感受,因此评估室内环境舒适性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标准:1. 温度:室内温度对于人们的舒适感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认为,舒适的室内温度应在20-26摄氏度之间。
2. 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人们的舒适感产生负面影响。
室内湿度宜保持在40%至60%之间。
3. 空气质量:新鲜的空气和合适的氧气含量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应保持在1000ppm以下。
4. 照明:良好的照明条件不仅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更能改善视觉舒适性。
室内照明亮度应根据不同空间的使用需求合理配置。
5. 噪音: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在办公室、学校、住宅等场所,噪音控制至关重要。
综合评估上述因素,可以得出一个综合的舒适性评分,从而判断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
二、影响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因素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例如,采光、通风系统、隔音材料等。
2. 室内装饰: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会对室内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毛地板、实木家具等会带来更好的质感和舒适感。
3.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影响室内环境舒适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新风系统的运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4. 设备运行:室内设备的运行声音、振动等因素也会对室内环境舒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设备时需要考虑这些方面。
三、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方法1. 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在建筑设计阶段,应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确保良好的通风、隔音和采光效果。
关于苏州公共建筑环境舒适度调查报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1011班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环班级1011组员学号1020118103、1020118107、10201181011、1020118115、1020118119、1020118123、1020118127、1010118131、1020118135、1010118139苏州科技学院2012年12月22日一.调查目的公共建筑的舒适度调查是针对在公共建筑内的人对室内环境飞感知与评价。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能很好地了解公共建筑的环境特点,舒适度以及人对它的反应。
主要运用了《建筑环境学》第四章人对对热湿环境反应的原理。
二.调查内容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此时室内是否使用空调;是否开窗自然通风;对室内环境的热感觉;对房间内冷热感觉的舒适评价;对室内风速的感觉;对室内湿度的感觉;对当天室外天气和温度状况的舒适评价;对室内空气清新度的感觉;添绿色植物对舒适度的影响;室内噪声产生影响;对现在室内空气气味感觉如何;室内照明的感觉;冬日增加室内采光是否会增强舒适感等。
除了被调查的建筑环境特点外,被调查者的主要特征也需要被考虑,如年龄、性别、当时的穿着,被调查前30分钟的活动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小组经过讨论和分析,首先确定了调查的地点,分别是学校图书馆、食堂以及苏州火车站候车室。
三.调查过程12月8日,周六,我们小组的10位同学分成了三组,分别前往各自的调查地点发放问卷。
经过一天的调查,我们共发出了150张问卷,收回150张问卷,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收回问卷后,我们的小组对其中各项问题的回答进行了统计整理,并对部分数据列表绘制成图表。
四.调查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就其中的重要几项,小组成员进行了具体分析1.热感觉与舒适度与分析热感觉的分析,被调查人中感觉适中的占60%,稍暖占15%,暖占5%,稍凉占18%,凉占2%。
这个图表表明被调查环境里都是较舒适的,空调在冬季环境里起到很好的调节温度作用,但考虑到大空间内维护与家具的蓄热,是进入室内的热负荷出现延迟和衰减。
建筑物舒适性与室内环境研究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室内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人们花费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因此室内环境的质量对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建筑物的舒适性则是指人在室内环境中是否感到愉悦和舒适。
首先,建筑物的舒适性与室内温度相关。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们的舒适感。
一个舒适的温度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科学研究表明,理想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6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人们出汗、易疲劳或身体不适。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室内的温度调节,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其次,室内空气质量也是建筑物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室内空气质量不佳可能引起人们的呼吸问题、过敏反应和其他健康问题。
在封闭的空间中,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会积累,例如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适当的通风和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法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在建筑物的材料选择和装修过程中,也应注意选择环保、无毒的材料,以避免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建筑物的噪音控制也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焦虑、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应考虑到噪音控制的需要。
采取隔音措施,例如使用音频隔离材料或设计不同区域的声学屏障,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干扰。
此外,合理规划建筑的布局,将工作区、休息区和噪音源分开,也能有效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最后,建筑物的照明设计也对室内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过强或过弱的照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适感,并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和头痛等问题。
因此,在建筑物中提供适度而均匀的照明非常重要。
合理选择灯具、灯光色温和照明布局,以满足不同用途和活动的照明需求,既能满足舒适的视觉感受,又能节能和环保。
综上所述,建筑物的舒适性与室内环境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建筑设计、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人类行为等方面。
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共同努力,从温度、空气质量、噪音和照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
1 前言(章,小二黑)调查目的:通过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认识室内环境与人体感觉的相关因素,对所调查的建筑进行评价。
其中,主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根据同学们对所在教室的主观感受,了解同学们对仔细环境的认识和满意度;客观调查由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使用先进的仪器,对教师的温度、湿度、光环境、声环境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并利用所测数据计算热舒适性和热感觉。
再根据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所得数据来全面的评价各教师的生活环境,并提出改进措施。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针对主楼B602,B410,B202三个教室进行了系统的测量调查和分析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调查内容:本小组调查了哈工大二校区主楼教室环境情况。
主楼教室B602,B410,B202。
分别调查了教室的热环境,空气品质,光环境,声环境;教室功能,层数,面积,人员密度,以及基础设施如窗户,椅子,灯管,暖气片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总结并得出结论。
调查方式: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
调查方法:主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客观调查用先进的仪器分别测量房间的温度、湿度、光环境、声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以及风速。
2 主观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采取问卷调查(A,B,C,D,E)的形式,对在该教室的同学进行了建筑热舒适性的主观调查调查问卷涵盖内容1)热感觉调查(较冷、冷、舒适、暖和、较暖)2)室内湿度评价(比较潮湿、潮湿、适中、干燥、比较干燥)3)室内通风情况(感觉不到、微风拂拂、风速适中、小风嗖嗖、风太大了)4)室内照明情况(昏暗、较暗、明朗、太亮、刺眼)5)室内声环境评价(极静、较静、安静、较吵、极吵)6)室内的空气品质评价(较清新、清新、适中、有异味、不能忍受)7)室内环境舒适度整体评价(极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极不满意)8)主观看法室内环境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很重要、一般、适中、影响不大、没关系)调查结果如下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人认为该教室比较暖和,冬季在该教室自习室比较舒适的。
建筑能耗与室环境质量调查分析报告题 目 建筑能耗与室环境质量调查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建能13-1 学生 学 号 评阅教师 文杰、丽莹2015年 9月 2 日建筑室环境调查报告调查地点:永登第二中学调查时间:2015年08月25日调查目的:通过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认识室环境与人体感觉的相关因素,对所调查的建筑进行评价。
其中,主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根据同学们对所在教室的主观感受,了解同学们对仔细环境的认识和满意度;客观调查由仪器对教室的温度、湿度、光环境、声环境和CO2浓度以及声速进行测量,并利用所测数据计算热舒适性和热感觉。
再根据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所得数据来全面的评价各教室的生活环境,并提出改进措施。
调查容:本人调查了永登第二中学主楼教室环境情况。
主楼教室B502,B210。
分别调查了教室的热环境,空气品质,光环境,声环境和CO2浓度以及声速;教室功能,层数,面积,人员密度,以及基础设施如窗户,椅子,灯管,暖气片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总结并得出结论。
调查方式: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
调查方法:主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客观调查用仪器分别测量房间的温度、湿度、光环境、声环境和CO2浓度以及声速。
调查意义:使我对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我对生活环境的认识。
一.有关主楼教室室环境调查数据记录表二.测量结果与分析1.由上述图标可知随着楼层的降低的,两个教室的的PMV的值负的越来越大,PPD 值也越来越大。
即随着楼层的降低,三个教室的热舒适性越来越差。
从楼上到楼下,两个教室的温度越来越低,越往楼下,越来越冷。
这与调查问卷显示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从上到下两个教室的温度越来越低,越来越冷。
热舒适性越来越差。
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改变供暖系统的方式,才能使各层的温度都差不多。
2. 由我国室噪声规可知,学校教室一般噪声规定小于50dB,通过实验测得该两个教室的5个测点平均声级依次为50.6dB,50.0dB。
室内环境舒适度评价分析实验报告室内热舒适环境评价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组长:组员:组员:组员:实施时间: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室内环境的测试参数计算 PMV 值的方法。
2. 对问卷进行总结归纳,对不同人群(如男生和女生,进餐时间长短,室内待了多久,籍贯),对室内热舒适度做出的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到不同人群在相同室内环境感受的热舒适度有哪些不同。
二、实验原理人类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评价由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等组成,由于室内声环境将在实验三详细阐述,在本实验中就不做过多说明。
室内热湿环境是对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热辐射的总称。
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也可以说是人们在房屋内对可以接受的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
影响室内环境的因素,除了人们的衣着、活动强度外,主要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房屋墙壁、地面、屋顶之间的辐射换热(简称环境辐射)。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是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对流换热取决于室内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辐射换热取决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辐射温度。
适宜的室内热环境是指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热辐射适当,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从而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冷热感觉能够产生影响,这一点容易被人们所感知、所认识,但环境热辐射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易被人们所感知、所认识。
例如在冬季的采暖房屋中,人们常常关注室内空气温度是否达到要求,而并没有注意到单层玻璃以及屋顶和外墙保温不足,内表面温度过低,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
室内空气品质(IAQ)是影响人群在建筑中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室内空气污染会危害人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为此国家规定送入建筑的最小新风量必须满足使人健康的在其中工作,已有的研究表明,增加室内通风换气量能减轻病态建筑综合症人员的症状。
室内光环境的要求从只要求“亮”逐渐发展到今天要有合理的照度和光亮分布、正确的投光方向,以达到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室居住境健康舒适验评价指数报告Health & Comfort of Indoor living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 in 2018 - lpsosReport & Conference[I il前言近年来,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俞显恶化,出租房被曝甲醛、P M2.5超标等装修污染事件频发,大众越来越关注环境与自身健康的关系。
对于大众而言,拥有一处健康、安全、舒适的居所,能极大程度上为居民带来生理以及心理健康的双重保障。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happened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haze, indoor decoration pollution, etc. People has bee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r elation be tween envir onment and he alth.T o t he g ener al p ublic,having a he althy,saf e a nd c omf ort able dwelling c an b ring b o th p hysic al a nd p sychologic al s ecurity t o a l ar ge e x t ent.业内,国内外对于“健康建筑”、“健康家居”定义近年逐步朝标准化方向发展,对行业带来了积极的规范和影响作用。
而落回大众层面,随着社会对于健康生活观认知日益渐增,室内健康舒适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大众对住宅建设基本要素、室内污染来源等方面以及对自主感受体验的理解程度,也应引起行业持续关注。
The definition of“healthy building”and“healthy dwelling”has been developed towards a more standardized l evel, w hich b rings p ositive effect t o t he i ndustry. With r egard t o t he g eneral p ublic, having a he althy lif es tyle has been v alued gr ea tly in each p assing day,and the c onc ep t of he alth and c omf ort dwelling is a vit al p art of wellbeing.Ther ef or e,how people unders t and ac c ommoda- tion elements, indoor pollution and their own sensation of living should be constantly v alued b y the i ndustry.Landleaf i s a n a rchitecture t echnology a nd g reen e nvironmental b uilding i ntegration s ervice pr ovider,which ende avors t o build an e valua tion sys t em of he alth and c omf ort dwelling, explore h ow p eople s ense t he c ondition o f t heir o wn d welling, a nd c onstantly m onitoring t he trend i n o rder t o c omprehend t he c hange o ver t he y ears, a s w ell a s p aying a ttention t o t he a ppli- cation o f e quipment t hat a re u sed f or i mproving t he c ondition o f d welling.目录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01调研说明 Research Instructions06研究发现 Research Findings10机构介绍 About t he I nstitutions33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39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 1 -RESEARCH BACKGROUND研究背景- 2 -RESEARCH BACKGROUND共Co -c 建on s 共tru c 享tio n ,a 全nd S 民har i 健ng, 康he alth f or all.⸺《“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主题Strategic theme of <Healthy China 2030> plan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建筑环境中空气质量与居住舒适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环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更是影响我们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而在众多影响建筑环境质量的因素中,空气质量和居住舒适度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
空气质量对于居住者的健康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想象一下,当您走进一个房间,闻到的是刺鼻的化学气味,或者感受到的是闷热、潮湿且浑浊的空气,您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不仅会让您感到不适,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还可能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甚至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造成建筑内空气质量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装修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些劣质的板材、油漆、胶水等可能会释放出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这些气体在室内空气中积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其次,通风系统的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建筑的通风设计不合理,或者通风设备老化、故障,就无法有效地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排出污浊空气。
此外,人员活动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一个因素。
比如,人们在室内吸烟、烹饪、使用化学清洁剂等,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
那么,如何改善建筑内的空气质量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在装修阶段,我们应选择环保、低挥发性的材料,并且在装修完成后保持足够的通风时间,让有害气体充分散发。
对于通风系统,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可以增加室内的绿植,它们能够吸收部分有害气体,同时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室内微气候。
说完空气质量,我们再来谈谈居住舒适度。
居住舒适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声学环境等。
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应该能够让居住者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感到放松和愉悦。
温度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人们会感到寒冷不适,甚至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而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又会让人感到闷热烦躁。
因此,合理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对于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至关重要。
同时,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也会影响室内温度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