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格式:docx
- 大小:13.77 KB
- 文档页数:6
序号:编码:2017年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学院全称: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联系方式:□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Ⅰ类(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Ⅱ类(投入较少,为生产或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说明1.申报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其中3人(包括3人)的项目视为个人项目并须填写A1表,超过3人的项目视为集体项目并填写A2表。
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
所有申报者必须填报D表,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科技发明制作项目分为I类(科技含量较高)和II类(投入较少的小发明),请注明。
3. 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4. 申报书封面的序号、编码由学校统一填写。
其余表内项目填写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4.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中山大学第十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手册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中山大学青年科技协会二零零八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挑战杯历史-------------------------------------2第二部分组织机构---------------------------------------4第三部分参赛须知---------------------------------------5?第四部分作品要求---------------------------------------6第五部分评审流程---------------------------------------11第六部分评审模式---------------------------------------14第七部分相关活动 --------------------------------------17第八部分联系我们---------------------------------------17附录1“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18附录2全国挑战杯参赛作品参考选题------------------------22附录3论文文稿格式建议----------------------------------27附录4报名表--------------------------------------------28一“挑战杯”发展历史科技挑战当代青年,青年主宰未来科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着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掘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为贯彻“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帮助参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进行参赛作品选题制作,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本参考题目。
总体要求: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重要精神,结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认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展时代视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把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的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本届组委会不接受没有列为竞赛学科的作品参赛。
哲学类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2.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进发展改革的典型调查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4.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5.建构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研究6.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研究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9.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10.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和路径创新调查研究1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典型调查经济类1.农村“精准扶贫”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富实践的典型调查研究3.推进五大发展理念成功案例调查研究4.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调查5.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典型调查6.智慧城市建设多种模式的典型调查7.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事务治理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8.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调查研究9.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研究10.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调查11.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12.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发展的调查研究13.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研究14.互联网金融风险典型调查研究15.“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6.我国物联网服务业的崛起、发展与创新调查研究17.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18.各地推动“双创”、提振经济、扩大就业的典型调查1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案例调查研究20.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开拓和模式创新的典型调查21.活跃和完善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调查研究22.普惠金融发展案例的典型调查23.各类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4.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问题调查研究25.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典型调查26.21世纪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27.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典型调查28.各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创新调查分析29.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30.工业化后期企业管理创新典型调查研究社会学类1.各地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典型调查研究2.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3.改善促进民生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典型调查研究4.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新举措新经验调查研究5.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6.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7.我国当代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单项调查8.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转变的调查研究9.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调查研究10.各地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调查研究11.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12.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13.社会变迁与消费转型的调查研究14.我国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的改革创新调查研究15.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16.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7.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18.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19.社会办医,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20.城市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21.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2.时尚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23.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24.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25.当前社会心态变化趋势研究26.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法律类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3.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宪法的实践和经验研究4.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5.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6.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7.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8.我国民事立法完善问题研究9.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10.各地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实践调查研究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13.我国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问题调查研究14.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15.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典型调查研究16. 网络空间法治问题研究17. 电子商务立法研究18. 网络安全立法研究19. 基本法框架下的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问题研究20. 反腐败国家立法与监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21. 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问题研究22. 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关系研究教育类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3.新时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创新的调查研究4.新世纪我国大学教育教学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5.各地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本领和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的典型调查7.学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9.中小学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典型调查10.各类学校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和经验调查研究11.各类学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12.各地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资源差距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13.国家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举措和成就调查研究14.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15.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16. 大学生自主创业案例研究17. 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的调查研究18. 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的调查研究1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创新实践的经验调查研究管理类1.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转型、行政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典型调查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3.电子商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4.新型科技企业管理和服务创新的调查研究5.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6.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7.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调查研究8.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9.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10.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11.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调查研究12.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13.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14.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5.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建设新进展、新作用调查研究16.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17.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18.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20.基层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调查研究21.各地落实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22.在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中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调查研究23.基层腐败治理问题的典型调查24.县乡政府管理成本降低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25.非政府组织管理有效性问题的典型调查。
第十五届挑战杯作品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如下:
1.创新性(30分)
1)发明或制作的产品是否有新颖之处;
2)是否解决了现有问题或提高了现有产品的性能;3)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
2.实用性(30分)
1)发明或制作的产品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是否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3)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3.技术难度和先进性(20分)
1)发明或制作的产品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2)是否采用了新的技术或新的材料;
3)是否处于该领域的前沿位置。
4.完成度和质量(10分)
1)发明或制作的产品是否完成度高;
2)制作过程中是否出现重大问题或缺陷;
3)产品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标准。
5.评委评审意见(10分)
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1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注:本评分标准适用于XXX选拔赛作品评分,具体评分标准以组委会公布为准。
附件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介绍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杯名一、“挑战杯”简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挑战杯”竞赛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领导同志以及苏步青、钱三强、卢嘉锡、周光召、朱光亚、费孝通等一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也为竞赛题了词。
由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学生与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各高等院校的重视,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
到目前为止,“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例如:2008年举行的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009年举办的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10年举行的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011年举办的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如此交叉举行。
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
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俗称“小挑战杯”,因为相对另一个项目,这个竞赛开展得晚)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自1999,2000,2002,2004,2006,2008,2010年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举办了七届。
---------------------------------------------------------------最新资料推荐------------------------------------------------------挑战杯历届获奖作品第二届“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浙江大学于 19 91年承办:上海交通大学胡昊农村民居建筑调研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于 1993年承办:华中理工大学邬峻将城市引入农村,农村引入城市-繁忙江南水乡的僻静水上花园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武汉大学于 1995年承办:云南大学辛涛杨正权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北京师范大学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赵宏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重庆军工企业走上发展之路的启示南京理工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京理工大学于 1997年承办:清华大学京浦志勇《十字路口看乡企》——中国农村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报告北京大学李雄武汉市再就业工程调研报告郝津两家名油企业生活后勤体制变革武汉大学高志英云南大学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尹承武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重庆大学于 1999年承办: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状况调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李爽王海涛宋瑶瑾面向 21 世纪发展远程教育——关于中国远程教育1/ 19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我国药品价格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冷静王焱薇吴法源田灼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引发的思考适应环境变化,构建新型企业——上海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调查师范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侵华日军 731 部队罪证网站社区的构成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星困境与出路——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欧阳觅剑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西安交通大学于2001 年承办:东南大学杨吉重庆大学李浩北京大学顾大男东华大学袁嘉颖南京市流动民工现状调查“移民者的乐园”——三峡库区“棚户现象”调查研究与城市(镇)迁建、移民问题思考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健康预期寿命研究中国绿色服装发展探究关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合肥工业大学成云---------------------------------------------------------------最新资料推荐------------------------------------------------------ 郑州工程学院王涛华中师范大学徐晓军武汉大学戴洁云南大学王启梁个案研究宁夏大学杨龙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社会学分析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真空——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建构路径选择的社区宁夏移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青春期性教育与成功社会化——基于北京市三所中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政策之实证研究:模型建构、软件开发与模式变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学生压力感与不良行为相关性研中国人民大学马芳馨中国人民大学唐钧中国政法大学张弘究华东师范大学方建锋上海交通大学樊强同济大学王莹河海大学侯德志南京大学秦俊略论我国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重心的选择社区健身苑——上海全民健身的新兴之路西部开发人才先行——甘肃定西县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在千万间广厦的脚下——湖南省郴州市城市农民建筑工生活状况调查近 20 年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变迁及教育创新威海市形象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关系浅探山东大学(威海)管清友重庆大学周莉“挑战杯”价值论及反思—关于“挑战杯”社会经济价值的调查及改革研究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华南理工大学于 2003 年承办: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 清华大学北京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3/ 19调查研究——团体创新模式分析北京城市学院厦门大学郑州工程学院湖北大学反思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传统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走向权利时代的民工权益——来自深圳民工的调查三峡移民的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以湖南岳阳地区新市、杨林两地三峡移民为样本分析北京市乞丐现状调查报告从“三农”问题透视乡镇政权——以福建省枫亭镇和大济镇为例大学生诚信缺失徂源及对策——转型期大学生信用行为分析论诚信的劣变与对教育理性的质问----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以及对当代教育的---------------------------------------------------------------最新资料推荐------------------------------------------------------ 的调查报告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工学院岭南城市广场与公园热环境研究新型高分子点阵发光显示屏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三农”问题——重庆市农村养老问题调查研究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复旦大学于 2005 年承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沈旭一等奖杨灵三等奖朱宇三等奖地方政府角色与街道社区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社区矫正:现状与问题分析一份来自北京市三城区社区矫正的调研报告“民工荒”:劳动中介、信息流动与民工流动“三农”政策的协调性思考罗煜二等奖王炜二等奖陆一萍张姝玥特等奖张宝石三等奖沈金花三等奖马宏三等奖二等奖王颢三等奖中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成因的研究中国警察的职业枯竭及其前因后果法律离中国的农民有多远?王国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中国城市乞丐群落与社会救济从性别与发展理论的角度看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滴水藏海—从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健康教育透视和谐社会的构建北京市某高校学费现状调查及分析高校校园文化调研报告陈阿芬赵盈盈三等奖三等奖二等奖北京市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现状及其期望的性健康教育调查研究品牌延伸效果的眼动心理研究杨5/ 19海波三等奖王一三等奖梁桂萍宋媚三等奖陈曦三等奖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控制中的功能与作用关于乡镇政府区域联合、共谋农村经济新发展的思考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人文素质及其社会地位的实证研究对 2003 年辽宁省科普状况的调查研究告欧阳普华杨静三等奖三等奖三等奖刘刚特等奖三等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基于两项调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调研报告马燚娜刘程对禁毒教育与宣传及吸毒者感觉寻求状况的研究“民工潮”背景下农村家庭消费方式的嬗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二等奖谢雪艳三等奖农村税费改革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新资料推荐------------------------------------------------------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南京大学上海市社区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江大维三等奖唐刘婷满雪三等奖俞奇安二等奖查冬兰三等奖三等奖三等奖三等奖关于上海“流动的花朵”教育状况调研告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心理学调查与分析上海定海社区“社工”工作调研楼斌斌上海城市公交票价定价问题研究及思考范赟大众文化对“两课”的冲击及其应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江苏省上市公司诚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报告殷飞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一等奖徐慈华三等奖浙江省首届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研究总告当代浙江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研究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重构吴向眉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大学二等奖林时献二等奖蒋乐琪二等奖郑晶玮三等奖三等奖试论高等院校规章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创办新《申报》可行性分析——对长三角业市场的调研夏必应王超欠发达地区农村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冯峰一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三等奖李靖三等奖唐琳三等奖基于农民视角的农地制度现状和改革方案的评价调查报告——关于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及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现代教学媒体的弱势绩效分析与对策研究王一峰林东林三等奖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厦门大学农民工社会7/ 19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一等奖江文生三等奖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江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邱晓平三等奖张清霞陈钟三等奖三等奖王强二等奖三等奖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矫治合村并组后如何增强村民自治的活力消费视野下的农民阶层结构分析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符平叶本乾陈文超特等奖三等奖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及主要对策王春超王艳丽二等奖三等奖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及其发展对策---------------------------------------------------------------最新资料推荐------------------------------------------------------ 湖北大学论见义勇为观的现代错位及其拯救周凯三等奖孙晓燕三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以医疗保障为例吴晓林三等奖三等奖李泽敏三等奖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初探傅小华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现状调研廖耀权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西工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城市乞丐生存状态与广州形象报告二等奖朱秋香一等奖“非正式”模式:一种研究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与教育的新视野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生存状况调查及对策研讨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冲突的根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袁祥梅罗洪唐志海张静郭焰三等奖二等奖周晶晶二等奖社会分层视角中的农村居民政治参与二等奖三等奖西安大学生择业意识与自身规划意识调研透析同居现象,探讨大学生性教育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外事学院三等奖杨玉琼三等奖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我国动漫市场产业化改革探究张卓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开大学于 2007 年承办: GD332021 东南大学 D 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特等奖 HD231021 同济大学 D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 特等奖 HD243094 湖南师范大学 D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特等奖 HD331064 华东师范大学 D 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9/ 19性影响的研究特等奖 FD211033 清华大学 D 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报告一等奖 HD212014 南开大学D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一等奖 HD214014 山西大学 D 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现象透视一等奖 HD232022 东南大学 D 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一等奖HD237012 山东大学 D 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探究——一个过程的视角一等奖 HD241045 河南工业大学 D 谁来领跑新农村?——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一等奖 HD251051 西南民族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一等奖---------------------------------------------------------------最新资料推荐------------------------------------------------------ ID232195 南京师范大学 D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一等奖 JD213062 河北工程大学 D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一等奖 JD251012 四川大学 D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一等奖JD331063 华东师范大学 D 走向成长,走向和谐——我国东中西部普通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研究一等奖 GD232103 苏州大学 D 苏南地区农民工同城待遇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二等奖 HD231016 复旦大学 D 上海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性和影响因素研究二等奖HD232014 南京大学 D 《新农村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地方性知识”的再思考》二等奖 HD232142 江苏科技大学 D 探索我国城市新型养老模式与养老政策二等奖 HD232191 南京师范大学D 她们撑着这边天——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调查报告二等奖 HD233094 浙江工商大学 D "新知青"建设"新农村"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取向为分析背景二等奖 HD234034 安徽大学 D 两淮煤矿塌陷区农民生存环境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二等奖 HD241013 郑州大学 D 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制度思考二等奖 HD241043 河南工业大学 D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对农业大省河南农村的调查与分析二等奖HD243095 湖南师范大学 D 转型与嬗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实证研究二等奖 HD245052 桂林工学院 D 桂北地区城市11/ 19化给城郊失地农民带来的迷茫――基于桂林市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精神生活状况的实证分析二等奖 HD251142 成都大学 D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成都市金堂三溪镇为例二等奖HD253013 云南大学 D 独特村落:麻风村的社会变迁——--- 以文山州丘北县马鹿塘村和九道垭口村为例二等奖 HD321162 沈阳师范大学 D 都市生活中的拟亲属关系:以两个婚礼的访谈为个案二等奖 HD342071 华中师范大学 D 转型社会的政治信仰:一项量化分析二等奖 HD353061 云南民族大学 D 活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逻辑——以与城管博弈的小商贩为例二等奖 JD211025 中国人民大学 D “他们”的明天在哪里——北京市规范民工子弟学校效果的调查分析二等奖 JD211114 北京师范大学 D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二等奖 GD231043 华东理工大学 D 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及探究三等奖 GD231153 上海师范大学 D “80 后”大学生投资意识及行为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 GD235071 福建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基于福建省泉港区的调查分析三---------------------------------------------------------------最新资料推荐------------------------------------------------------ 等奖 HD211132 中国政法大学 D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调查——以北京市为例三等奖 HD21120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D 社区医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三等奖 HD21211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D 天津建筑业劳务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 HD213092 河北师范大学 D 城中村“人的城市化”问题初探三等奖 HD213182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D 中国社会转型中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张北县公会镇为例三等奖 HD214016 山西大学 D 让民主的风筝高高飞扬——关于某市 Z 村村务公开的调查报告三等奖 HD221074 沈阳工业大学 D 辽宁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HD222014 吉林大学 D 挑战与转型 :透过铁路春运售票窗口的沉思——关注中国铁路春运老大难问题的调研报告三等奖 HD223061 哈尔滨理工大学 D 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223141 黑龙江工程学院 D 关注"三毛"的生活—关于哈尔滨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现状与大众关注情况的调查报告三等奖 HD231062 华东师范大学 D 从管理到服务 :城市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新探索——以上海市社区来沪青少年服务站为例三等奖 HD233071 浙江师范大学 D 家族文化传播与现代民间秩序重建——以温州永昌堡王氏家族与地方经济互动为个案三等奖HD234015 合肥工业大学 D 安徽农村综合改革中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三等奖 HD234031 安徽大学 D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关于“铜陵模式”的调查研究三等奖 HD234032 安徽大13/ 19学 D 安徽省霍山肥西两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三等奖HD234091 安徽财经大学 D 客观受惠与主观满意的背离及成因分析--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实地调查三等奖HD234131 安庆师范学院 D 以文化主导的“五位一体”和谐社区的建设模式——基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新村社区建设的研究分析三等奖 HD235012 厦门大学 D NGO 在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调查——以云南环保 NGO 为例三等奖 HD236012 南昌大学 D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学习与传授的综合调查分析三等奖 HD236071 江西师范大学 D 水污染背景下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以乐安河沿岸农村为个案三等奖 HD236102 井冈山学院 D 高校解困助学工作中无效资助和过度资助的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三等奖---------------------------------------------------------------最新资料推荐------------------------------------------------------ HD236104 井冈山学院 D 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生育观变迁之路——以江西省土城村、贵州省双河村为个案三等奖 HD237161 泰山医学院 D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以山东省宁阳县试点为例三等奖 HD237201 山东工商学院 D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以承德地区为例三等奖HD23723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D 青烟威地区殖民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性规划研究三等奖 HD241021 河南大学 D 留守作为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三等奖HD241022 河南大学 D 湮灭,抑或涅槃——河南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三等奖 HD241114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三等奖 HD242082 中南民族大学 D 广西壮族民歌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调研报告三等奖HD24217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D 我国当前举行中华成人礼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三等奖 HD244033 暨南大学 D 广东大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 HD244126 广州大学 D 以人为本关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调查研究三等奖 HD24416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D 当代青少年家庭性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佛山五区的调查报告分析三等奖 HD250015 重庆大学 D 当代大学生科学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三等奖 HD250024 西南大学 D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三等奖 HD250061 重庆师范大学 D 川江号子的价值及保护传承三等奖 HD250071 重庆工商大学 D 现15/ 19代社会工作创新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HD250121 重庆三峡学院 D 三峡库区移民心态调查与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研究三等奖 HD251042 西南财经大学 D 从廉租房出发探索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三等奖 HD252015 贵州大学 D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以贵州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调查为据三等奖 HD253031 云南农业大学 D 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三等奖 HD262031 兰州理工大学 D 农民工问题调查三等奖 HD321075 沈阳工业大学 D 辽宁省高校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三等奖 HD323071 东北农业大学 D 同镇异村的新农村建设:差距、原因调查研究三等奖 HD334035 安徽大学 D 关于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三等奖 HD334081 安徽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居民科学意识的变化——基于芜湖市市辖三县一区乡村居民---------------------------------------------------------------最新资料推荐------------------------------------------------------ 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三等奖 HD342073 华中师范大学 D 信仰空间再造的动力学三等奖 HD342074 华中师范大学 D "内陆型"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以社会支持为分析视角三等奖 HD344016 中山大学 D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区为例三等奖 HD344104 华南师范大学 D 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三等奖 HD345042 广西民族大学 D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加文村为例三等奖HD361091 西安工程大学 D 西安旅游市场的游客需求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博物馆为例三等奖 HD36402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D 施坚雅模式与西北民族地区集镇建设——宁夏西吉县的个案调查分析三等奖 HD365014 新疆大学 D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调查报告三等奖 ID211134 中国政法大学 D 四川省旺苍县妇女权益保护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 JD21108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D 转型期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回龙观地区新龙学校等为例三等奖 JD213051 河北科技大学 D 基于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三等奖 JD231101 上海理工大学D 大学生参加校外辅导培训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证分析三等奖 JD232193 南京师范大学 D 教育离他们有多远——南京市区 3-6 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 JD23410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D 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三等奖 JD237133 山东师范大学 D 济南市长清区农村17/ 19。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介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年级辅导员参与下,学院团委以“营造学术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为宗旨,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宣传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到感兴趣的活动中,现对各项竞赛做一简单介绍。
一、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介绍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主办时间:每年10月份参赛对象:在校大学生赛事网站:赛事介绍: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我校有校团委主办,科技处、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工程训练中心协办,各院系具体组织。
竞赛分别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层次。
校级挑战杯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逢偶数年举办;校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每逢奇数年举办。
其获奖的校优秀作品参加第二年的对应的省级、国家级竞赛。
奖励办法:1、对在全国、河南省和学校“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学生集体和个人,学校按项目颁发专项奖金,奖金额度如下:2、对获得各级竞赛奖励的学生,经校“挑战杯”竞赛组织委员会认定,给予参赛本科生相应的学分奖励,加分情况如下:3、获得3学分以内(含3学分)奖励的,其学分作为第二课堂和创新实践学分,超过3学分奖励的学分,可冲抵(免修或覆盖)相应分值的课内选修课学分。
参赛研究生获得校级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奖励者,可获得培养计划中社会实践培养环节学分。
4、根据《河南理工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于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且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的本科生,视情况可优先推荐。
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时间:每年的9月活动组织:教务处、数学学院活动对象:全校学生赛事网站:活动介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校级竞赛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国家竞赛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第三个星期五至下周一(共三天,72小时),2009年我院吴海峰同学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
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优秀项目汇总
清华大学于1989年承办,清华大学摘得“挑战杯”
浙江大学于1991年承办,上海交通大学摘得“挑战杯”
南京理工大学于1997年承办,清华大学摘得“挑战杯”
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技作品国赛特等奖名单 (社科类13项)XX名录附后学校名称作品名称XX师范大学《XX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及治理的变迁-—基于对XX省T村历史的实证研究》XX大学《境遇与选择:当代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方式及满意度研究基于XX市高校大学生的调查》XX大学《开源还是节流—-XX省贫困地区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调查》XX师范大学《一张地图、一座城市、一种文明—-以XX首张生态文明教育XX 地图开发为例》华XXXX法大学《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现状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基于鲁、皖、浙三地合作社实地调研》XX大学《最后一批XX大XX幸存者个体生命记忆-—1937-2021:穿越八十年的家国之梦》XX大学《需要为本,优势取向:创新流动儿童权益保护XX工作服务模式XX 一校三社区的行动研究》XX信息工程大学《中心城市大气污染治理XXXX与创新——基于XX市的纵向案例调研》XX大学《“一带一路”框架下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提升路径探究——一项基于“一带一路"沿线XX来苏留学生教育的调查》XX医科大学《最好的告别:XX的XX意愿及合法化路径探究—-以XX省为例》华中师范大学《从“愁城难解”到“城人之美":基于XX市流动摊贩的全民自治模式探究》中南大学《法律规制视角下历史遗留XX污染防治的风险分析与对策选择调研报告》塔里木大学《“精准扶贫"典型、经验与贫困户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南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区》技作品国赛特等奖名单(共39项,社科类14项)学校名称作品名称XX大学《“情理之治”:基层信访办的运作逻辑-—XX市A乡“无理XX”的案例分析》清华大学《XX欠薪问题何以在务工人员大县高效解决?—-基于XX省XX县清薪办模式的调研》XX理工大学《中国典型湿地影响因素探究之旅——基于对XX、宁夏、XX三省十年生态科考的思考》XX师范大学《乡土XX与市场经济的互嵌-—基于XXXX庄镇医疗XX同乡同业现象的实地调查》复旦大学《用兴趣浇灌人才成长的苗圃以复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XX理工大学《经济发达、众多的民族社区治理调查—-以XX省XX市陈埭镇为例》XX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村民动员机制探索——基于XX省建华村创建XX级生态村的实证研究》XX大学《“丰富环境"戒毒:XX后时代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XX化新探索——基于XX5家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实证调研》XX大学《土地流转、农XX益与新型经营主体:在流转中实现共赢——XXXX模式探析》XX师范大学《新常态下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机制的探索——基于“XX 经验”的调查与思考》XX大学《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治理XX创新——以“XX经分离”为特征的南海农村综合XX调研》华南农业大学《XX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基于8市22个行XX村的实地调研》西南大学《初中生课业负担指标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有代表性的个案的实证研究》XX师范大学《一个村庄的涅槃——以XX边境民族地区R村XX问题的乡村控制为视角》2021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国赛特等奖获奖名单(共35项,社科类11项)学校名称项目名称XX大学《封闭管制还是XX协商:XX管理新模式的XX与探索以XX省XX市吊水壶村为例》XX大学《流浪儿童何以“流浪”对XX流浪儿童成因与对策研究》XX南大学《中国慢性病防治“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探索基于XX九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调查与服务XX》XX师范大学《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对XX市XXXX子弟学校建设XX的调查研究》XX大学《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道路的探索以XX市湖桥村为例》XX大学《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XX省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路径》XX大学《XX转移粘性是如何产生基于泛长XX地区百家企业的调查研究》XX师范大学《信用共同体“贷”动小微企业创富梦XX省探索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调查报告》XX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创新与XX策考量基于粮食主产区百村调研》华中师范大学《利益调整与制度XX:让新居民平等融入社区对XX新居民社区融合的调查分析》XX大学《中国非正规小微企业生存性与合法性研究基于XX省8个集群1240家企业的案例调研》202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国赛特等奖名单(共26项,社科类9项)学校名称项目名称XX大学《冲击我国城市化进程瓶颈的一项XX——基于XX市户籍制度XX现状的调查》华北电力大学《XX无电区农牧民用电对策研究—-基于对XX县新能源利用的实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全国29个省市XX的调查分析》XX师范大学《青春集合在军旗下--新时期大学生“从军热”动因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XX大学《农民利益是如何被损害的——XX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失衡》XX大学《特大自然灾害下XX及灾后重建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与作用研究-—以“XX大地震”为例的个案分析》XX大学《城乡XX进程中土地股份合作的制度演进与创新以XX市XX村为个案》XX大学《乡土视野中的纠纷解决——以XXXX的疏导式庭审为样本》XX大学《告别孤独:新生代XXXX融合问题研究-—基于全国7省5547个样本的实证调查》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特等奖获奖名单(共19项,社科类8项)学校名称作品名称XX航空航天大学《XX指数期货期权定价研究》华XX师范大学《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XX的实证调查》XX工商大学《大学生“村XX”机制建设:基于1260个乡村实证调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金融海啸背景下XX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XX民大学《小额XXXX制度研究以XX联信小额XX股份有限XX为例》XX大学《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长效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粮食核心生产区(XX)的调查》华南农业大学《XX省荔枝专业合作社状况调查报告基于16家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XX大学《太阳能多XX卫星实时互动电子教育系统》2017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国赛一等奖名单(社科类)清华大学《留守与流动:流动务工人员子女更可能走向“阶层再生产”吗?基于福建XX部分中小学的比较研究》XX大学《XX旧城胡同空间——XX四南历史文化保护区胡同微空间营造》XX理工大学《面向金融业务办理的自主服务机器人移动平台》《农民合作何以可能:农民合作社的发生逻辑及其困境研究》XX大学《当代运河船民XX疏离治理模式研究—-记民生为本的“XX模式”》XX大学《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创新之困基于XX家纺XX集群的调研报告》《乡村XX开发中的农民参与和收益分配-—以XX省XX镇为例》XX大学《双创时代,众创空间如何服务区域XX转型?——基于XX园区金鸡湖创业长廊的经验分析》XX医科大学《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疫情的影响研究》XX师范大学《XX购买服务导向下内源型“三社联动”新模式调查研究以XX省XX市为例》XX大学《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基于XX省四个县的实地调研》XX医科大学《孤独中坚守——基于XX省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网络的调查研究》XX工商大学《特色小镇:新理念下“区位分布-XX创新”的XX经验––基于XX省首批小镇的实地调研》XX大学《家事调查XX在行动:家事纠纷综合治理的"海曙模式"》XX大学《住房公积金与XX的城市梦研究》XX大学《内地高校XX学生XX认同的调查研究——以**大学、**大学为例》《从偏见到融合:XX青年学生群际交流研究基于闽台高校“3XX1”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调查》XX理工学院《“XX”变“后妈”:物业企业身份错位酿成“城市病"-—基于XX市五缘湾片区住宅小区的调查》XX师范大学《封闭之殇:XX村落越轨亚文化的XX与消解策略——基于XX省J乡的调查》XX科技学院《差序XX策信任:农地产权抵押XX“冷遇"经验解释基于9省4025份问卷的农村调查报告》XX大学《重企业化解邻避问题的路径探索——基于XX“鲁信经验”的实证研究》XX师范大学《基于多源大数据的XX市XX拥堵评价与整治研究-—以XX市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城镇化背景下农民“种房"行为演变的双因素机制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对 L村“种房”现象的田野调查》华中师范大学《“留守”与“退出”: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处置行为分析——基于XXXX县典型农村农地流转和农XX愿调查》《共享经济的逆袭与“反逆袭”:XX市网约车过程的XX学考察(2021—2021)》XX大学《回收利用固废生产新型环保建材》XX大学《“网络医院”运营现状与模式调查以XX省第二人民医院“网络医院”为例》暨南大学《XX安其居能乐其业吗?住房实现模式对XX城市融入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集体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区位差异及治理对策探索——基于珠XX15个村1012位老人的实证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普惠金融视阈下 A省村镇银行的使命漂移及其XX对策研究》XX财经大学《中国商业保理法律制度建设与XX研究基于“广深珠"试点现状的调查》南方医科大学《〈XX管理模式〉的构建与XX基于XX省6市14个单位3万余人的调研》西南大学《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户精准脱贫的获得感研究—-基于XX 自治县11个安置点的实地调查》XX农牧学院《识别与帮扶:贫困村民对精准扶贫的满意度分析来自XX农牧区的调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浙江大学于1991年承办:上海交通大学 胡昊 农村民居建筑调研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93年承办:华中理工大学 邬峻 将城市引入农村,农村引入城市-繁忙江南水乡的僻静水上花园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武汉大学于1995年承办:云南大学 杨正权 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北京师范大学 辛涛 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南京理工大学 赵宏 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重庆军工企业走上发展之路的启示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京理工大学于1997年承办:清华大学浦志勇《十字路口看乡企》——中国农村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报告北京大学郝津京两家名油企业生活后勤体制变革武汉大学李雄武汉市再就业工程调研报告云南大学高志英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尹承武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重庆大学于1999年承办:北京大学冷静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引发的思考复旦大学王焱薇适应环境变化,构建新型企业——上海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吴法源师范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哈尔滨理工大学田灼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网站北京大学欧阳觅剑社区的构成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星困境与出路——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北京师范大学李爽面向21世纪发展远程教育——关于中国远程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政法大学王海涛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中国药科大学宋瑶瑾我国药品价格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西安交通大学于2001年承办:东南大学杨吉南京市流动民工现状调查重庆大学李浩“移民者的乐园”——三峡库区“棚户现象”调查研究与城市(镇)迁建、移民问题思考北京大学顾大男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健康预期寿命研究东华大学袁嘉颖中国绿色服装发展探究合肥工业大学成云关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郑州工程学院王涛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徐晓军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武汉大学戴洁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社会学分析云南大学王启梁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真空——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建构路径选择的社区个案研究宁夏大学杨龙宁夏移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马芳馨青春期性教育与成功社会化——基于北京市三所中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唐钧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政策之实证研究:模型建构、软件开发与模式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张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压力感与不良行为相关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方建锋略论我国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重心的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樊强社区健身苑——上海全民健身的新兴之路同济大学王莹西部开发人才先行——甘肃定西县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河海大学侯德志在千万间广厦的脚下—— 湖南省郴州市城市农民建筑工生活状况调查南京大学秦俊近20年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变迁及教育创新山东大学(威海)管清友威海市形象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关系浅探重庆大学周莉“挑战杯”价值论及反思—关于“挑战杯”社会经济价值的调查及改革研究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华南理工大学于2003年承办: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清华大学北京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团体创新模式分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乞丐现状调查报告厦门大学从“三农”问题透视乡镇政权——以福建省枫亭镇和大济镇为例郑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诚信缺失徂源及对策——转型期大学生信用行为分析湖北大学论诚信的劣变与对教育理性的质问----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反思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湖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湖南师范大学走向权利时代的民工权益——来自深圳民工的调查中南大学三峡移民的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以湖南岳阳地区新市、杨林两地三峡移民为样本分析的调查报告广州大学岭南城市广场与公园热环境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新型高分子点阵发光显示屏重庆工学院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三农”问题——重庆市农村养老问题调查研究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复旦大学于2005年承办:北京大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沈旭一等奖清华大学地方政府角色与街道社区经济发展杨灵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社区矫正:现状与问题分析一份来自北京市三城区社区矫正的调研报告朱宇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 “民工荒”:劳动中介、信息流动与民工流动王颢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 “三农”政策的协调性思考罗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王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成因的研究陆一萍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警察的职业枯竭及其前因后果张姝玥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离中国的农民有多远?王国骞特等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城市乞丐群落与社会救济张宝石三等奖中华女子学院从性别与发展理论的角度看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沈金花三等奖中央民族大学滴水藏海—从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健康教育透视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宏二等奖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某高校学费现状调查及分析赵盈盈三等奖北京工商大学高校校园文化调研报告陈阿芬三等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现状及其期望的性健康教育调查研究陈曦三等奖天津师范大学品牌延伸效果的眼动心理研究杨海波三等奖河北师范大学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控制中的功能与作用王一三等奖山西财经大学关于乡镇政府区域联合、共谋农村经济新发展的思考梁桂萍三等奖太原科技大学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人文素质及其社会地位的实证研究宋媚三等奖沈阳工业大学对2003年辽宁省科普状况的调查研究告欧阳普华三等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于两项调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杨静三等奖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调研报告刘刚三等奖复旦大学对禁毒教育与宣传及吸毒者感觉寻求状况的研究马燚娜特等奖华东师范大学 “民工潮”背景下农村家庭消费方式的嬗变刘程二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农村税费改革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谢雪艳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区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江大维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关于上海“流动的花朵”教育状况调研告唐刘婷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心理学调查与分析满雪三等奖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定海社区“社工”工作调研楼斌斌三等奖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城市公交票价定价问题研究及思考俞奇安三等奖南京大学大众文化对“两课”的冲击及其应对范赟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上市公司诚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报告查冬兰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殷飞一等奖浙江大学浙江省首届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研究总告徐慈华三等奖浙江师范大学当代浙江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研究吴向眉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重构林时献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试论高等院校规章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蒋乐琪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创办新《申报》可行性分析——对长三角业市场的调研郑晶玮三等奖安徽大学欠发达地区农村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夏必应三等奖安徽大学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王超一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冯峰三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基于农民视角的农地制度现状和改革方案的评价李靖三等奖安徽财经大学调查报告——关于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及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唐琳三等奖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现代教学媒体的弱势绩效分析与对策研究林东林三等奖厦门大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王一峰一等奖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江文生三等奖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邱晓平三等奖山东师范大学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张清霞三等奖河南大学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陈钟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矫治王强华中师范大学合村并组后如何增强村民自治的活力叶本乾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消费视野下的农民阶层结构分析陈文超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符平特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及主要对策王春超二等奖湖北大学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王艳丽三等奖湖北大学论见义勇为观的现代错位及其拯救周凯三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以医疗保障为例孙晓燕三等奖中南大学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吴晓林三等奖深圳大学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初探傅小华三等奖深圳大学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现状调研廖耀权三等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城市乞丐生存状态与广州形象报告李泽敏二等奖广西工学院 “非正式”模式:一种研究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与教育的新视野朱秋香一等奖西南财经大学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生存状况调查及对策研讨郭焰三等奖成都理工大学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冲突的根源周晶晶二等奖重庆师范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袁祥梅二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分层视角中的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罗洪二等奖西北大学西安大学生择业意识与自身规划意识调研唐志海三等奖西安工业学院透析同居现象,探讨大学生性教育张静三等奖西安外事学院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杨玉琼三等奖西安外事学院我国动漫市场产业化改革探究张卓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开大学于2007GD332021 东南大学 D 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特等奖HD231021 同济大学 D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 特等奖HD243094 湖南师范大学 D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特等奖HD331064 华东师范大学 D 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特等奖FD211033 清华大学D 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报告一等奖HD212014 南开大学 D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一等奖HD214014 山西大学 D 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现象透视一等奖HD232022 东南大学 D 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一等奖HD237012 山东大学 D 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探究——一个过程的视角一等奖HD241045 河南工业大学 D 谁来领跑新农村? ——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一等奖HD251051 西南民族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一等奖ID232195 南京师范大学D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一等奖JD213062 河北工程大学 D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一等奖JD251012 四川大学D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一等奖JD331063 华东师范大学D 走向成长,走向和谐——我国东中西部普通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研究一等奖GD232103 苏州大学 D 苏南地区农民工同城待遇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二等奖HD231016 复旦大学 D 上海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性和影响因素研究二等奖HD232014 南京大学D 《新农村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地方性知识”的再思考》二等奖HD232142 江苏科技大学D 探索我国城市新型养老模式与养老政策二等奖HD232191 南京师范大学 D 她们撑着这边天——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调查报告二等奖HD233094 浙江工商大学 D "新知青"建设"新农村"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取向为分析背景二等奖HD234034 安徽大学 D 两淮煤矿塌陷区农民生存环境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二等奖HD241013 郑州大学 D 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制度思考二等奖HD241043 河南工业大学 D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对农业大省河南农村的调查与分析二等奖HD243095 湖南师范大学 D 转型与嬗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实证研究二等奖HD245052 桂林工学院 D 桂北地区城市化给城郊失地农民带来的迷茫――基于桂林市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精神生活状况的实证分析二等奖HD251142 成都大学 D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成都市金堂三溪镇为例二等奖HD253013 云南大学 D 独特村落:麻风村的社会变迁——---以文山州丘北县马鹿塘村和九道垭口村为例二等奖HD321162 沈阳师范大学 D 都市生活中的拟亲属关系:以两个婚礼的访谈为个案二等奖HD342071 华中师范大学D 转型社会的政治信仰:一项量化分析二等奖HD353061 云南民族大学 D 活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逻辑——以与城管博弈的小商贩为例二等奖JD211025 中国人民大学D “他们”的明天在哪里——北京市规范民工子弟学校效果的调查分析二等奖JD211114 北京师范大学D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二等奖GD231043 华东理工大学 D 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及探究三等奖GD231153 上海师范大学 D “80后”大学生投资意识及行为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GD235071 福建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福建省泉港区的调查分析三等奖HD211132 中国政法大学 D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调查——以北京市为例三等奖HD21120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D 社区医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三等奖HD21211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D 天津建筑业劳务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HD213092 河北师范大学 D 城中村“人的城市化”问题初探三等奖HD213182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D 中国社会转型中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张北县公会镇为例三等奖HD214016 山西大学D 让民主的风筝高高飞扬——关于某市Z村村务公开的调查报告三等奖HD221074 沈阳工业大学D 辽宁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HD222014 吉林大学 D 挑战与转型:透过铁路春运售票窗口的沉思——关注中国铁路春运老大难问题的调研报告三等奖HD223061 哈尔滨理工大学 D 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223141 黑龙江工程学院D 关注"三毛"的生活—关于哈尔滨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现状与大众关注情况的调查报告三等奖HD231062 华东师范大学 D 从管理到服务:城市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新探索——以上海市社区来沪青少年服务站为例三等奖HD233071 浙江师范大学 D 家族文化传播与现代民间秩序重建——以温州永昌堡王氏家族与地方经济互动为个案三等奖HD234015 合肥工业大学 D 安徽农村综合改革中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34031 安徽大学D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关于“铜陵模式”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34032 安徽大学 D 安徽省霍山肥西两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三等奖HD234091 安徽财经大学D 客观受惠与主观满意的背离及成因分析--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实地调查三等奖HD234131 安庆师范学院 D 以文化主导的“五位一体”和谐社区的建设模式——基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新村社区建设的研究分析三等奖HD235012 厦门大学 D NGO在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调查——以云南环保NGO为例三等奖HD236012 南昌大学 D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学习与传授的综合调查分析三等奖HD236071 江西师范大学 D 水污染背景下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以乐安河沿岸农村为个案三等奖HD236102 井冈山学院 D 高校解困助学工作中无效资助和过度资助的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三等奖HD236104 井冈山学院 D 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生育观变迁之路 ——以江西省土城村、贵州省双河村为个案三等奖HD237161 泰山医学院 D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以山东省宁阳县试点为例三等奖HD237201 山东工商学院 D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以承德地区为例三等奖HD23723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D 青烟威地区殖民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性规划研究三等奖HD241021 河南大学 D 留守作为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三等奖HD241022 河南大学 D 湮灭,抑或涅槃——河南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三等奖HD241114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三等奖HD242082 中南民族大学 D 广西壮族民歌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调研报告三等奖HD24217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D 我国当前举行中华成人礼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三等奖HD244033 暨南大学 D 广东大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244126 广州大学 D 以人为本关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4416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D 当代青少年家庭性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佛山五区的调查报告分析三等奖HD250015 重庆大学 D 当代大学生科学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三等奖HD250024 西南大学 D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三等奖HD250061 重庆师范大学 D 川江号子的价值及保护传承三等奖HD250071 重庆工商大学 D 现代社会工作创新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HD250121 重庆三峡学院 D 三峡库区移民心态调查与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研究三等奖HD251042 西南财经大学 D 从廉租房出发探索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三等奖HD252015 贵州大学 D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以贵州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调查为据三等奖HD253031 云南农业大学D 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三等奖HD262031 兰州理工大学 D 农民工问题调查三等奖HD321075 沈阳工业大学 D 辽宁省高校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三等奖HD323071 东北农业大学 D 同镇异村的新农村建设:差距、原因调查研究三等奖HD334035 安徽大学D 关于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三等奖HD334081 安徽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居民科学意识的变化——基于芜湖市市辖三县一区乡村居民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三等奖HD342073 华中师范大学 D 信仰空间再造的动力学三等奖HD342074 华中师范大学D "内陆型"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以社会支持为分析视角三等奖HD344016 中山大学 D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区为例三等奖HD344104 华南师范大学 D 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三等奖HD345042 广西民族大学 D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加文村为例三等奖HD361091 西安工程大学 D 西安旅游市场的游客需求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博物馆为例三等奖HD36402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D 施坚雅模式与西北民族地区集镇建设——宁夏西吉县的个案调查分析三等奖HD365014 新疆大学 D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调查报告三等奖ID211134 中国政法大学D 四川省旺苍县妇女权益保护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JD21108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D 转型期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回龙观地区新龙学校等为例三等奖JD213051 河北科技大学D 基于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三等奖JD231101 上海理工大学D 大学生参加校外辅导培训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证分析三等奖JD232193 南京师范大学 D 教育离他们有多远——南京市区3-6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JD23410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D 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三等奖JD237133 山东师范大学D 济南市长清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三等奖JD241111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JD241132 南阳师范学院D 论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包模式及其依据模型的构建三等奖JD2420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D “新荣辱观”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度实证调查报告三等奖JD244103 华南师范大学D 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三等奖JD251043 西南财经大学 D 我国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优化方案探讨三等奖JD253051 云南财经大学 D 昆明在校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三等奖JD261065 西北大学D 西部农村孩子免除学杂费前后基础教育现状及其对比研究—以陕西商洛为例三等奖JD262022 西北民族大学D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本科生课余时间安排状况分析——性别、东西部、出生地类型专项分析三等奖。
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获奖作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奖名单复旦大学任忠民载能束合成新型共价氮化碳(β-C3N4)超硬材料研究河北大学霍埏平 BaZrXTil-x03固溶体的合成,结构与物性华北师范大学林遥松树花粉的培养和它萌发时营养万分的变化吉林工业大学马爱军梁的大挠度强迫振动的非线性响应分析的新方法暨南大学卜桂学物体三维形貌测试技术的研究北京大学项飚城市社会成长和民工问题研究—以广东东莞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辛涛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南京理工大学赵宏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重庆军工企业走上发展之路的启示云南大学杨正权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中山大学邵捷 <劳动法>与外来工的权益保障北京大学生力伟光WDM(波分复用)中的激光波长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彭虎遥控多用途空中飞行平台北京科技大学王从庆双拇指型多指手大连理工大学赵宇明大学物理实验CAI教学软件包华中理式大学黄培新型宜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系统—开目CAD 清华大学吴昭高速中西文激光打印/照排控制器苏州丝调工学院周亚萍真丝新村料的研制及产品开发武汉大学胡蓉晖高性能镍/金属氢化物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奖名单清华大学浦志勇《十字路口看乡企》——中国农村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报告清华大学白继红蛋白质去折叠与折叠机制的研究清华大学陈益钢基于界面设计的多层膜技术获得新型合金清华大学司罗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语音语音识别系统北京大学郝津京两家名油企业生活后勤体制变革北京大学张晨颖股市中操纵市场行为及防范的法律对策北京大学刘宇峰 Runge—lenz矢量与升降算子武汉大学李雄武汉市再就业工程调研报告南京理工大学秦鹏小波变换中的视觉门限模型和图像的层次分割优生权编码复旦大学吴保国通用工件识别系统生成工具VisionExport南京大学朱光水煤奖添加剂NDF上海交通大学朱海鸿柔体机器人(组件)云南大学高志英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万志强三翼面微型无人驾驶验证机国科学技术大学胡浩酶反应的理论研究——方法及在葡萄糖异构酶中的应用四川联合大学林炜利用红矾母液和铬酐下脚料生产蒙囿吸收铬鞣粉剂石油大学朱光有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层及恐龙绝灭原因初探中国政法大学尹承武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吉林工业大学王英轿车车身焊装用微机控制自动螺柱焊机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等奖获奖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建宏鱼类运动仿生研究及其柔体舰艇模型东北大学张春晖微型足球机器人系统江苏理工大学蒋益民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复旦大学李辉指间区纹的进化和遗传南京大学喻春红体内可降解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大连海事大学李森椭圆波导中的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磊关于α和β环糊精与苯衍生物之间的包含驱动力及包合结构的新模型上海交通大学王玮面向软件无线电的数字发射机(激励器部分)东南大学郑凯东中文个人数字助理(ASICPDA-2000)北方交通大学解安亮大规模发展交通仿真及公交智能调度指挥平台开发重庆大学覃胜 AV-100S型双面表格自动阅读机苏州大学林红真丝新材料-差别化柞桑弹力真丝的研制与产品开发北京大学冷静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引发的思考复旦大学王焱薇适应环境变化,构建新型企业——上海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吴法源师范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哈尔滨理工大学田灼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网站国立华侨大学王少宵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定价试探华中理工大学李辉基于针式传感器的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装置南京大学王勇电动自行车综合测试仪吉林工学院于燕轿车深冲件应用国产冷轧IF钢板研究江苏理工大学陈树人 4LGT-130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制重庆大学谭善文虚拟式小波变换信号分析仪重庆医科大学蒋振华手握(傻瓜)式纯水检测仪华东理工大学吴银花清洁化生产取代芳胺磺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寇会光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性能研究吉林工学院于苗汽车内饰件粘合剂的研制同济大学沙海祥茶多酚提取新工艺及其系列产品开发无锡轻工大学任洪强 UASB-CAAS系统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程技术无锡轻工大学陈燕维生素在光滑球拟酵母发酵生产丙铜酸中的关键作用广西师范大学谭婉新湘西洛塔植物区系及开发利用研究重庆大学刘国传心肌收缩能力的一种无伤性检测和评估方法研究山西大学李晋斌 Hie Senberg 方程的换算表示复旦大学蔡伟新国内首家微波硫灯的研制桂林工学院温锦山 NETWARE高级编程接口及未公开的核心技术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李若石二维条码自动识别应用技术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卫振宇高速分组无线网长沙铁道学院郝苏华空调客车状态参数集中管理系统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唐路校园网上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尹波基于中文实时语音技术的有声电子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庞鑫《圣林3.0》实时三维图象引擎武汉大学余航系列安全容错智能卡应用系统重庆邮电学院曹耘多链路中国NO.7的信令分析仪华中理工大学王有成基于LAN/INTERNET的H.323视频会议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君华自控光阀及其在防弧光领域的应用清华大学刘建辉细菌基因快速鉴测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俞国柱油气资源储量评价系统华东理工大学郭炼无规共聚高分子相平衡的研究武汉大学王震宇新型固相微萃取探针复旦大学陆宇智能酒气电子鼻山东工业大学邱燕弹性管束热交换器的结构、动态特性及自动控制过程仿真重庆建筑大学王朝均新型高效掺合料北京大学欧阳觅剑社区的构成清华大学温宗国走近21世纪的中国环境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庄园面对挑战,中国对外经济的立足点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星困境与出路——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北京师范大学李爽面向21世纪发展远程教育——关于中国远程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政法大学王海涛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西南政法大学向飞典权的过程分析及性质研究山西大学赵志德刚玉之路河海大学林海涛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结发展模式探讨中国药科大学宋瑶瑾我国药品价格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杭州商学院王海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湖南财经学院冯海军买方市场:高教与经济增长—发展高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华中农业大学周胜利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几点思考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特等奖北京大学金舒锆基固体电解质纳米晶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微结构与电学性质研究清华大学张吴明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刁为民数字立体电视其计算机成像系统南开大学张磊发光锌纳米分子复旦大学林凌上海越族后裔与台湾高山族的渊源华东师范大学王世伟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看法的调查报告东南大学戴戈 OSC2001微型掌上数字存储示波器东南大学杨吉南京市流动民工现状调查山东大学张彬彬换热器动态仿真及智能控制系统山东大学张承乾紫外倍频晶体K2AL2B207的生长技术汕头大学沈奕 LCD生产过程的基板自动对位贴合及ITO、SPACER自动检测系统电子科技大学唐彧考虑交易费用与风险情况下移动平均交易规则的检验四川大学周宇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监督重庆大学李浩“移民者的乐园”——三峡库区“棚户现象”调查研究与城市(镇)迁建、移民问题思考渝州大学陈延平绿色贸易壁垒及重庆之应对贵阳中医学院谢永明《针穴II》虚拟三维教学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刁佳杰金纳米球壳微粒的空腔谐振吸收特性)西安交通大学王勇一种适用于小C臂X光机的数字成像系统一等奖北京大学顾大男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健康预期寿命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崔秀敏环形翼飞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昌盛弹射座椅地面综合测试仪及其嵌入式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淼多机器鱼协调及机器鱼的机动性研究北京科技大学杜江喷丝板自动检测系统北京科技大学刘克明灵丘贫锰银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北京理工大学曾加哈勃常数的实验估计北京理工大学李凯发动机润滑系统仿真软件包北京师范大学杨凌燕教师反馈、学生的归因模式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一项行动研究及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李悦真茵寡聚糖诱导子诱导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过程模型的研究天津理工学院余华缔合色心型X线影像板河北大学杨啸风陆马峰的发育与筑巢行为的研究河北科技大学赵琳静 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的合成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王重阳民事举证责任倒置问题探析大连海事大学牛井超船舶运动控制试验平台大连理工大学戚正君冰柜监控管理系统大连理工大学康喆雯单金属、双金属催化剂表面CO氧化反应的模拟模型大连理工大学秦绪佳医学层析图象三维几何重建与可视化仿真东北大学刘英魁般若企业互联网络综合应用平台吉林工学院刘贺溶液法银纳米微粉的光化学制备哈尔滨理工大学李冬明地下管线定位仪东华大学袁嘉颖中国绿色服装发展探究复旦大学陆思渊转动基板的激光测温复旦大学吕炳斌知识产权新课题——基因专利复旦大学陈文娟以企业信息化迎接B2B挑战华东师范大学缪晨辉 GSEEK码路天使——中西文著者号码自动生成系统上海财经大学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上海交通大学阎敏辉全光通信系统仿真软件上海师范大学汪靠斌如何在中国农村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济大学宫海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系统(简称MTS)东南大学顾菊平均压型行波形超声波电机苏州大学杨琪芬真丝调拒水拒油防污多功能整理新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苏州大学王健非接触式高精度数字图像面积测量仪苏州大学周照华激发型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产品开发扬州大学彭凌涛 Xa21基因导入水稻广亲和恢复系SWR20提高白叶枯病抗性中国药科大学高捷脆壁克鲁维酵母菌乳糖酶的开发与应用浙江大学徐颂华基于综合推理的集成化智能书法创作合肥工业大学成云关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志伟语音合成芯片郑州工程学院王涛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郑州工程学院袁少勇在WTO框架下: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徐晓军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武汉大学戴洁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社会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宋建勇谈广义M集的演化及其在图形防伪中的应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赵坤全球古大陆再造软件开发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褚瑞 Windows变速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罗永数字水印新技术华南农业大学许涵车八岭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木兰科植物种群及其群落特征的研究中山大学周人可中国南沙群岛海域浮游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山大学郑慧华珠江三角洲富裕农村主观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华南热带农业学院王光旭蝗虫霉菌的培养及致病性初步实验西南石油学院李勇明油藏压裂模拟设计与分析软件系统重庆大学赵启胜可穿戴式计算机——Netdaily云南大学陈英涛便携式高精度数字燃油流量计云南大学王启梁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真空——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建构路径选择的社区个案研究长安大学任兰滨 The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o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烨单片机模糊控制软件仿真和生成平台西安理工大学侯磊 Sn02:F透明电热膜加热管兰州大学孙鹏纳米微阵电极组装体系的制备和初步研究宁夏大学杨龙宁夏移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宁夏大学刘自强历史上固原地区人地关系的两次转型对生态建设的启示新疆大学亚森·艾力维-汉-英三向背单词系统、电脑词典二等奖北京大学谢平碳纳米管的输运性质研究北京大学黎新平 WTO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整合北方交通大学王力劭 CyberTraffic大规模城市交通流3D仿真系统北京化工大学潘军青锌铁高能碱性电池北京理工大学殷鹰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及禁制令北京师范大学郝丹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石油大学(北京)袁英抗高温油包水钻井液配方研制清华大学耿春亚三维生物力学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清华大学张飞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琰一种绿柱石类宝石新品种的开发——四川平武新型板状绿柱石宝石矿物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房志栋高政治参与率和普遍政治冷漠:川豫两个行政村村民自治中政治参与的调查中国人民大学马芳馨青春期性教育与成功社会化——基于北京市三所中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唐钧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政策之实证研究:模型建构、软件开发与模式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张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学生压力感与不良行为相关性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尹立杰试论钓鱼岛领土争端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朱庆育论破产制度之功能与破产程序启动方式——尝试一种功能学派的视角中央财经大学李辉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南开大学方艳湘便携智能测色仪南开大学高炽海信息、效率与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创新天津大学谌雅琴高速十二导心电图机天津大学王洋基于球面并联机构的数控回转台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开发天津理工学院姚方耀抗艾滋病药物中间体CBZ-S-苯基-L-半胱氨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河北大学张昭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及性别诱导的初探华北工学院刘云辉弹底压力及弹丸加速度测试仪山西大学何强光敏水解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山西大学焦艳鹏山西农村非法传教与邪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太原理工大学田原宇 NS导向提镏专用塔板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内蒙古工业大学周军内蒙古草原牧民新概念住宅的初步探索内蒙古农业大学史树德甜菜生产专家辅助系统(SPEADS)大连海事大学许丽群电子学虚拟教室系统大连海事大学沈丽强电离放电产生高浓度臭氧装置大连理工大学吴超井下光电成像系统东北财经大学姜清源中国创业板市场启动模式设计东北大学刘钊论我国农业灌溉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沈阳工业大学李希南磁悬浮无轴承人工心脏旋转血泵吉林大学吴清军征地过程中干群冲突的调查与分析——以“三家子村”为个案的研究吉林大学马道松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车载导航系统吉林工学院刘廷霞三表一卡控制器哈尔滨工程大学陈东良四自由度拟人两足步行机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李建举线缆导电线芯直流电阻全自动测量仪齐齐哈尔大学张雪山干红沙棘酒加工技术的研究齐齐哈尔大学温艳杰 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复旦大学刘强密码学新标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及Rijndael算法的研究和实现华东理工大学杨剑可折叠变升程螺旋拉杆式千斤顶华东理工大学卢智明离心磨擦式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装置华东师范大学方建锋略论我国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重心的选择上海财经大学黄敏薪酬制度中股票期权的法律问题思考——兼议对公司法的些许修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姜虹盲探气管插管装置上海交通大学樊强社区健身苑——上海全民健身的新兴之路上海交通大学盛鑫军基于蓝牙技术的服务机器人同济大学周闻钧 Infoman 通用数据挖掘工具同济大学王莹西部开发人才先行——甘肃定西县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东南大学练宏俊水锤型液压系统管路清洗设备东南大学王超无线掌上电脑东南大学陈继新微波反射式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河海大学李锦辉高桩墩式码头疲劳可靠度分析及其软件开发河海大学侯德志在千万间广厦的脚下——湖南省郴州市城市农民建筑工生活状况调查江南大学刘强可食性果蔬涂膜保鲜剂的研制江南大学高珺便携式蓄电池检测系统江苏理工大学焦峰华耗散KDV方程的小波分析与数值分析江苏理工大学邹小波电子鼻及其在食品质量评定中的应用研究南京大学秦俊近20年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变迁及教育创新南京大学史军家庭安全网络终端南京大学王勇非线性无模智能楼宇自控系统南京大学马江波可嵌入式的语音保密通信模块的设计南京大学耿皎节能型三级组合式CO2变压再生闪蒸器研制南京化工大学邹群彩颗粒与岩相的图像识别分析系统南京理工大学蔡田激光目标散射场偏振结构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南京理工大学鄂松昙机器人特技表演队南京理工大学周双喜厚积方能薄发——江苏省首批CAD示范企业应用情况调研南京理工大学刘建斌一种新型气体发生器(PN)——汽车安全气囊的核心南京理工大学李蔚清基于微机的虚拟战场仿真开发环境苏州大学方宁中国行政诉讼法实施现状调查报告苏州大学杨瑶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鱼类生长激素及应用研究苏州大学吴健飞无色透明新型光纤油膏的研制及产品开发扬州大学赵叶锋稻麦秸秆切碎旋耕机杭州商学院齐羽电信产业管制体制改革的趋势与中国电信产业政策浙江大学王猛高分子线团的本征密度及其无干扰尺寸的关系浙江大学王希基于视频的虚拟现实漫游系统浙江工业大学虞良大豆水相酶解萃取油脂南昌大学朱建军市场经济下的高教成本分担制度研究安徽大学丁婷婷以微核反应和免疫活性等手段探讨准河治污的新途径安徽工业大学闵凡阵壳聚糖生产的新工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非光子对撞机上X~O对产生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洋蓝鹰II队仿真机器人足球软件福建农林大学沙莉苏云金芽孢杆菌几丁质酶的基因克隆福州大学阮成功基于神经网络分析的智能化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华侨大学蔡翔可持续发展中环保投资效益模型及对策研究华侨大学杜秀宗中日城市垃圾服务的比较研究华侨大学梁佛木三维雕刻CAD/CAM软件系统厦门大学宋宇力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专家组程序若干问题的探析厦门大学郑崇阳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认知大陆与台湾民意调查结果比较研究青岛海洋大学陈建秋棘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山东大学高功敬对一个农业镇锐费改革试点的调查山东大学李玉忠锅炉水膜除尘器脱硫除尘增效综合改造技术山东大学(威海)管清友威海市形象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关系浅探青岛化工学院王德高 U-CAN橡胶分析仪器多媒体使用指南山东科技大学翟海舟内燃机气缸套梯度合金先进铸渗技术石油大学(华东)韩林螺杆泵油井工况诊断与优化设计管理系统河南财经学院李静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河南师范大学李东亮电路板快速制作机河南师范大学龚维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分析洛阳工业高专徐忠生双腔双动颚式破碎机郑州大学乔东梅高校合并中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探讨郑州大学王莉郑州市住房困难户及住房需求调查详细工作方案华中科技大学喻锋荣计算机终端系统信息安全平台华中科技大学谢水生武汉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刘义强制度变迁中的信任问题——对鄂西两村村治实践的调查分析武汉大学廖奕司法公正与法官文化武汉大学杨智基于PSD的单片机通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武汉大学李学文内调制光电探测器的非线性与温度特性的补偿系统武汉大学黄卫华一种新型低噪音的碳纤维纳米电极武汉科技学院蔡燕分散染料用多功能高效染色助剂WT-ZS2武汉理工大学林喜荣无序输码电子密码锁武汉理工大学常勇柴油机气缸工作状态监测装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郭润博高保密度密码输入系统湖南大学吴滔基于FPGA硬件可重构技术的多功能虚拟仪器湖南大学邓琼加入WTO:我国农业成本—收益分析及政策选择湖南商学院袁智敢南山牧场畜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南大学汪海军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助学体系的构想中南林学院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资源生态旅游价值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梁惠陶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中医诊断学脉诊英语式课室的建立。
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浙江大学于1991年承办:上海交通大学胡昊农村民居建筑调研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93年承办:华中理工大学邬峻将城市引入农村,农村引入城市-繁忙江南水乡的僻静水上花园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武汉大学于1995年承办:云南大学杨正权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北京师范大学辛涛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南京理工大学赵宏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重庆军工企业走上发展之路的启示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京理工大学于1997年承办:清华大学浦志勇《十字路口看乡企》——中国农村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报告北京大学郝津京两家名油企业生活后勤体制变革武汉大学李雄武汉市再就业工程调研报告云南大学高志英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尹承武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重庆大学于1999年承办:北京大学冷静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引发的思考复旦大学王焱薇适应环境变化,构建新型企业——上海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吴法源师范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哈尔滨理工大学田灼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网站北京大学欧阳觅剑社区的构成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星困境与出路——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北京师范大学李爽面向21世纪发展远程教育——关于中国远程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政法大学王海涛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中国药科大学宋瑶瑾我国药品价格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西安交通大学于2001年承办:东南大学杨吉南京市流动民工现状调查重庆大学李浩“移民者的乐园”——三峡库区“棚户现象”调查研究与城市(镇)迁建、移民问题思考北京大学顾大男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健康预期寿命研究东华大学袁嘉颖中国绿色服装发展探究合肥工业大学成云关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郑州工程学院王涛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徐晓军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武汉大学戴洁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社会学分析云南大学王启梁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真空——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建构路径选择的社区个案研究宁夏大学杨龙宁夏移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马芳馨青春期性教育与成功社会化——基于北京市三所中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唐钧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政策之实证研究:模型建构、软件开发与模式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张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学生压力感与不良行为相关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方建锋略论我国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重心的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樊强社区健身苑——上海全民健身的新兴之路同济大学王莹西部开发人才先行——甘肃定西县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河海大学侯德志在千万间广厦的脚下——湖南省郴州市城市农民建筑工生活状况调查南京大学秦俊近20年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变迁及教育创新山东大学(威海)管清友威海市形象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关系浅探重庆大学周莉“挑战杯”价值论及反思—关于“挑战杯”社会经济价值的调查及改革研究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华南理工大学于2003年承办: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清华大学北京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团体创新模式分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乞丐现状调查报告厦门大学从“三农”问题透视乡镇政权——以福建省枫亭镇和大济镇为例郑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诚信缺失徂源及对策——转型期大学生信用行为分析湖北大学论诚信的劣变与对教育理性的质问----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反思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湖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湖南师范大学走向权利时代的民工权益——来自深圳民工的调查中南大学三峡移民的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以湖南岳阳地区新市、杨林两地三峡移民为样本分析的调查报告广州大学岭南城市广场与公园热环境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新型高分子点阵发光显示屏重庆工学院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三农”问题——重庆市农村养老问题调查研究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复旦大学于2005年承办:北京大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沈旭一等奖清华大学地方政府角色与街道社区经济发展杨灵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社区矫正:现状与问题分析一份来自北京市三城区社区矫正的调研报告朱宇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民工荒”:劳动中介、信息流动与民工流动王颢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三农”政策的协调性思考罗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王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成因的研究陆一萍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警察的职业枯竭及其前因后果张姝玥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离中国的农民有多远?王国骞特等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城市乞丐群落与社会救济张宝石三等奖中华女子学院从性别与发展理论的角度看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沈金花三等奖中央民族大学滴水藏海—从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健康教育透视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宏二等奖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某高校学费现状调查及分析赵盈盈三等奖北京工商大学高校校园文化调研报告陈阿芬三等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现状及其期望的性健康教育调查研究陈曦三等奖天津师范大学品牌延伸效果的眼动心理研究杨海波三等奖河北师范大学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控制中的功能与作用王一三等奖山西财经大学关于乡镇政府区域联合、共谋农村经济新发展的思考梁桂萍三等奖太原科技大学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人文素质及其社会地位的实证研究宋媚三等奖沈阳工业大学对2003年辽宁省科普状况的调查研究告欧阳普华三等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于两项调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杨静三等奖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调研报告刘刚三等奖复旦大学对禁毒教育与宣传及吸毒者感觉寻求状况的研究马燚娜特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民工潮”背景下农村家庭消费方式的嬗变刘程二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农村税费改革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谢雪艳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区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江大维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关于上海“流动的花朵”教育状况调研告唐刘婷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心理学调查与分析满雪三等奖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定海社区“社工”工作调研楼斌斌三等奖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城市公交票价定价问题研究及思考俞奇安三等奖南京大学大众文化对“两课”的冲击及其应对范赟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上市公司诚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报告查冬兰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殷飞一等奖浙江大学浙江省首届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研究总告徐慈华三等奖浙江师范大学当代浙江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研究吴向眉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重构林时献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试论高等院校规章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蒋乐琪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创办新《申报》可行性分析——对长三角业市场的调研郑晶玮三等奖安徽大学欠发达地区农村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夏必应三等奖安徽大学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王超一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冯峰三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基于农民视角的农地制度现状和改革方案的评价李靖三等奖安徽财经大学调查报告——关于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及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唐琳三等奖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现代教学媒体的弱势绩效分析与对策研究林东林三等奖厦门大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王一峰一等奖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江文生三等奖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邱晓平三等奖山东师范大学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张清霞三等奖河南大学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陈钟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矫治王强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合村并组后如何增强村民自治的活力叶本乾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消费视野下的农民阶层结构分析陈文超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符平特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及主要对策王春超二等奖湖北大学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王艳丽三等奖湖北大学论见义勇为观的现代错位及其拯救周凯三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以医疗保障为例孙晓燕三等奖中南大学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吴晓林三等奖深圳大学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初探傅小华三等奖深圳大学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现状调研廖耀权三等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城市乞丐生存状态与广州形象报告李泽敏二等奖广西工学院“非正式”模式:一种研究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与教育的新视野朱秋香一等奖西南财经大学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生存状况调查及对策研讨郭焰三等奖成都理工大学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冲突的根源周晶晶二等奖重庆师范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袁祥梅二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分层视角中的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罗洪二等奖西北大学西安大学生择业意识与自身规划意识调研唐志海三等奖西安工业学院透析同居现象,探讨大学生性教育张静三等奖西安外事学院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杨玉琼三等奖西安外事学院我国动漫市场产业化改革探究张卓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开大学于2007年承办:GD332021 东南大学 D 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特等奖HD231021 同济大学 D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 特等奖HD243094 湖南师范大学 D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特等奖HD331064 华东师范大学 D 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特等奖FD211033 清华大学 D 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报告一等奖HD212014 南开大学 D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一等奖HD214014 山西大学 D 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现象透视一等奖HD232022 东南大学 D 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一等奖HD237012 山东大学 D 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探究——一个过程的视角一等奖HD241045 河南工业大学 D 谁来领跑新农村?——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一等奖HD251051 西南民族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一等奖ID232195 南京师范大学 D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一等奖JD213062 河北工程大学 D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一等奖JD251012 四川大学 D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一等奖JD331063 华东师范大学 D 走向成长,走向和谐——我国东中西部普通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研究一等奖GD232103 苏州大学 D 苏南地区农民工同城待遇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二等奖HD231016 复旦大学 D 上海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性和影响因素研究二等奖HD232014 南京大学 D 《新农村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地方性知识”的再思考》二等奖HD232142 江苏科技大学 D 探索我国城市新型养老模式与养老政策二等奖HD232191 南京师范大学 D 她们撑着这边天——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调查报告二等奖HD233094 浙江工商大学 D "新知青"建设"新农村"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取向为分析背景二等奖HD234034 安徽大学 D 两淮煤矿塌陷区农民生存环境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二等奖HD241013 郑州大学 D 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制度思考二等奖HD241043 河南工业大学 D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对农业大省河南农村的调查与分析二等奖HD243095 湖南师范大学 D 转型与嬗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实证研究二等奖HD245052 桂林工学院 D 桂北地区城市化给城郊失地农民带来的迷茫――基于桂林市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精神生活状况的实证分析二等奖HD251142 成都大学 D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成都市金堂三溪镇为例二等奖HD253013 云南大学 D 独特村落:麻风村的社会变迁——---以文山州丘北县马鹿塘村和九道垭口村为例二等奖HD321162 沈阳师范大学 D 都市生活中的拟亲属关系:以两个婚礼的访谈为个案二等奖HD342071 华中师范大学 D 转型社会的政治信仰:一项量化分析二等奖HD353061 云南民族大学 D 活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逻辑——以与城管博弈的小商贩为例二等奖JD211025 中国人民大学 D “他们”的明天在哪里——北京市规范民工子弟学校效果的调查分析二等奖JD211114 北京师范大学 D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二等奖GD231043 华东理工大学 D 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及探究三等奖GD231153 上海师范大学 D “80后”大学生投资意识及行为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GD235071 福建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福建省泉港区的调查分析三等奖HD211132 中国政法大学 D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调查——以北京市为例三等奖HD21120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D 社区医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三等奖HD21211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D 天津建筑业劳务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HD213092 河北师范大学 D 城中村“人的城市化”问题初探三等奖HD213182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D 中国社会转型中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张北县公会镇为例三等奖HD214016 山西大学 D 让民主的风筝高高飞扬——关于某市Z村村务公开的调查报告三等奖HD221074 沈阳工业大学 D 辽宁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HD222014 吉林大学 D 挑战与转型:透过铁路春运售票窗口的沉思——关注中国铁路春运老大难问题的调研报告三等奖HD223061 哈尔滨理工大学 D 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223141 黑龙江工程学院 D 关注"三毛"的生活—关于哈尔滨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现状与大众关注情况的调查报告三等奖HD231062 华东师范大学 D 从管理到服务:城市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新探索——以上海市社区来沪青少年服务站为例三等奖HD233071 浙江师范大学 D 家族文化传播与现代民间秩序重建——以温州永昌堡王氏家族与地方经济互动为个案三等奖HD234015 合肥工业大学 D 安徽农村综合改革中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34031 安徽大学 D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关于“铜陵模式”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34032 安徽大学 D 安徽省霍山肥西两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三等奖HD234091 安徽财经大学 D 客观受惠与主观满意的背离及成因分析--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实地调查三等奖HD234131 安庆师范学院 D 以文化主导的“五位一体”和谐社区的建设模式——基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新村社区建设的研究分析三等奖HD235012 厦门大学 D NGO在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调查——以云南环保NGO为例三等奖HD236012 南昌大学 D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学习与传授的综合调查分析三等奖HD236071 江西师范大学 D 水污染背景下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以乐安河沿岸农村为个案三等奖HD236102 井冈山学院 D 高校解困助学工作中无效资助和过度资助的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三等奖HD236104 井冈山学院 D 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生育观变迁之路——以江西省土城村、贵州省双河村为个案三等奖HD237161 泰山医学院 D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以山东省宁阳县试点为例三等奖HD237201 山东工商学院 D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以承德地区为例三等奖HD23723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D 青烟威地区殖民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性规划研究三等奖HD241021 河南大学 D 留守作为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三等奖HD241022 河南大学 D 湮灭,抑或涅槃——河南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三等奖HD241114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三等奖HD242082 中南民族大学 D 广西壮族民歌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调研报告三等奖HD24217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D 我国当前举行中华成人礼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三等奖HD244033 暨南大学 D 广东大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244126 广州大学 D 以人为本关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4416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D 当代青少年家庭性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佛山五区的调查报告分析三等奖HD250015 重庆大学 D 当代大学生科学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三等奖HD250024 西南大学 D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三等奖HD250061 重庆师范大学 D 川江号子的价值及保护传承三等奖HD250071 重庆工商大学 D 现代社会工作创新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HD250121 重庆三峡学院 D 三峡库区移民心态调查与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研究三等奖HD251042 西南财经大学 D 从廉租房出发探索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三等奖HD252015 贵州大学 D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以贵州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调查为据三等奖HD253031 云南农业大学 D 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三等奖HD262031 兰州理工大学 D 农民工问题调查三等奖HD321075 沈阳工业大学 D 辽宁省高校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三等奖HD323071 东北农业大学 D 同镇异村的新农村建设:差距、原因调查研究三等奖HD334035 安徽大学 D 关于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三等奖HD334081 安徽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居民科学意识的变化——基于芜湖市市辖三县一区乡村居民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三等奖HD342073 华中师范大学 D 信仰空间再造的动力学三等奖HD342074 华中师范大学 D "内陆型"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以社会支持为分析视角三等奖HD344016 中山大学 D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区为例三等奖HD344104 华南师范大学 D 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三等奖HD345042 广西民族大学 D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加文村为例三等奖HD361091 西安工程大学 D 西安旅游市场的游客需求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博物馆为例三等奖HD36402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D 施坚雅模式与西北民族地区集镇建设——宁夏西吉县的个案调查分析三等奖HD365014 新疆大学 D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调查报告三等奖ID211134 中国政法大学 D 四川省旺苍县妇女权益保护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JD21108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D 转型期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回龙观地区新龙学校等为例三等奖JD213051 河北科技大学 D 基于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三等奖JD231101 上海理工大学 D 大学生参加校外辅导培训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证分析三等奖JD232193 南京师范大学 D 教育离他们有多远——南京市区3-6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JD23410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D 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三等奖JD237133 山东师范大学 D 济南市长清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三等奖JD241111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JD241132 南阳师范学院 D 论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包模式及其依据模型的构建三等奖JD2420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D “新荣辱观”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度实证调查报告三等奖JD244103 华南师范大学 D 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三等奖JD251043 西南财经大学 D 我国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优化方案探讨三等奖JD253051 云南财经大学 D 昆明在校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三等奖JD261065 西北大学 D 西部农村孩子免除学杂费前后基础教育现状及其对比研究—以陕西商洛为例三等奖JD262022 西北民族大学 D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本科生课余时间安排状况分析——性别、东西部、出生地类型专项分析三等奖。
浙江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管理办法(2010年10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激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学生科研创新成果,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营造科研竞赛育人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学校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二条浙江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校团委、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学生工作部共同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竞赛体现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三条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由聘请的专家评选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实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展览、转让等活动。
第五条竞赛的组织形式:竞赛分各学院(系)初赛、类别复赛、学校决赛。
各学院(系)在初赛基础上评选出具有潜力的优秀作品参加各类别复赛,复赛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决赛,决赛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浙江省和全国竞赛。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学校设立浙江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竞赛组委会”),组委会设主任两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学校领导担任,委员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修改审议竞赛管理办法、指导竞赛活动、协调裁决竞赛各类问题。
第七条竞赛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校团委,负责竞赛活动的组织监督、经费管理等事项,协调各赛程的组织工作,并向竞赛组委会报告。
秘书处设立竞赛协调工作组、竞赛宣传工作组、自然科学类组织工作小组、哲学社会科学类组织工作小组和科技发明制作类组织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赛事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竞赛组委会下设评审委员会,由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浙江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决赛评审细则
一、本规则根据《浙江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管理办法(2015年12月修订)》制定。
二、评审委员会组成
学校竞赛组织委员会下设评审委员会,由相关学科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
评审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科技发明制作类等三类若干评审小组,各组设组长1名,组员若干名。
三、申报作品基本要求
1.2017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本校中国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科生。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科技发明制作A类和科技发明制作B类。
3.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浙江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管理办法(2015年12月修订)》第三章第十八条的规定严格把关。
4.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
5.评委可以对参赛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证据或线索。
受到质疑的作品,须提交书面说明,由评审委员会确定其参赛资格。
四、作品评审要求
1.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因素,作品本身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实用价值和较强创新实力,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2.评审注意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侧重鼓励有研究潜力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尤其是以本科生为第一负责人的优秀作品。
3.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
评委原则上不参加本人指导作品的评审工作。
在评审结束之前,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
4.竞赛采取打分评审制度。
对有争议的作品,由评审委员会投票表决。
5.评审要求:
(一)论文、报告类作品评审要求
结合作品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完成情况、已获得成绩(是否具有专利、获得奖项及论文发表等)、团队参与及导师指导情况等,对项目作出综合评价,重点考察作品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内容有:
(二)科技发明类作品评审要求
科技发明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成本较高的制作,要求对其产品作较为详尽的分析报告,重点放在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分析;科技发明B类,指投入较少
且为生活便利或生产技术带来便捷的小发明,参赛作品可以是成品,半成品或作品描述分析报告文本,重点考察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应用性,主要包括内容有:
五、奖项设置
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总数分别占进入决赛环节作品总数的3%、8%、24%、35%,三大类作品(自然科学论文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科技发明制作类)的校级特等奖获奖总数不超过3个,优秀奖若干,不同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获奖数与其进入决赛作品数基本成比例。
六、评审程序
决赛分为文本评审、现场问询和秘密答辩三个阶段,根据评审确定出学校决赛各层次获奖作品。
1.文本评审:采取评分制,综合各位评委的评分结果,得出文本评审成绩。
根据评审成绩将遴选出不超过80%的优秀作品进入展示答辩环节,并予以公布。
2.现场问询:参赛者根据组委会提供的申报书、展板样本,进行现场展示(可附实物(模型)、产品(样品)、图纸、图片、现场演示文件、录像资料等)。
评委到展示现场对作者提出问辩,每位评委须对作品至少询问一次。
3.答辩评审:秘密答辩环节包括分组答辩和终审答辩两个环节,入围答辩环节的团队按照分组依次进行答辩,评选出优秀奖、三等奖和部分二等奖;各组优秀团队进入终审答辩评选出其余奖项。
参赛者准备好答辩所需演示材料,评委对其进行提问和打分。
秘密答辩环节时间共12分钟,其中参赛者演示时间7分钟,评委提问、评审时间5分钟,答辩人不超过2人。
最终评审出学校决赛的特、一、
二、三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