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危险源辨识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1
岗序位号因素1、皮带轮1、安防护罩要牢固可靠碾11砂机未安防护罩,易造成绞伤致残2、可靠接地(零),定期检查。
3、联锁灵敏可靠,碾砂机运行时必须在取样门处取样。
4、人员进入碾内检修或清扫时,要在控制按纽处挂有“警示标牌”2、碾砂机未可靠接地(零),如果设备漏危险因素标制措施机、切面 机、电烤 炉接地不 良,接地 接零失 效,不按 规定检 查。
易发 生触电事 故。
1、 设临时线必须审批,专人监护,到时拆除。
2、 绝缘良好,线径与负荷匹配。
3、 用电设备要接地(接零)。
4、 临时线悬空或沿墙铺设。
3、盖机联 锁损坏不 及时维 修,联锁 失灵易发 生上肢体 绞入事 故。
2、临时线 绝缘不好,线径 与负荷不匹配,易临 时 15 4、作业人 员不按规 定佩带防 护用品。
女工发辫 易卷入。
1、安临时 线未经审批,无专 人监护, 易造成触电伤害。
灾。
3、临时用电设备无良好的接地(零),一旦设备漏电易造成触电事故。
4、临时线没有沿墙或悬空架设,在地面易拌伤行人或砸、绞碾、压等,破损裸露伤人。
1、按期对绝缘状况检测。
2、对所有接地(接零)做到安全可靠。
3、半年检测一次,做到安全可靠。
4、及时检查、检修,安装排风装置,经常检查。
16 2、变压器等设备接地、接零不良,易产生触电伤害。
1、设备绝缘不良,操作失灵,易发生触电。
期检测,造成触电伤亡。
" 病 从 肺 就置W装 訓 尘M︒ 吸跑故无 ︑ ︑7 00︑︑ O 栏7^ O ko端 器 蚀两尘油车 吸 埔跑安当量 由 ^7︱高过 温 由 ︑由量业作 无 好 完 持 保 槽因O烟吸林示 严 者>0︑ 酸︑ 度作速芯?/-V W,附过立日快y过者 业 作︒︑支22碱O ︑板 盖栏油O槽︑好完 持 保均O 况状槽O落高 生发 易︑1刀牛 角 电︑作操 程OO材U︑O&︑炉进木﹂Oa︑炉 ?)地 接的 靠wo异 无燥 干炼O︑合符 阻 电 O地 接 靠 可2炼 钢︑量 超规 作操 反违O求 要5或︑炉O时运与 钢吊工协出︐车合,75^开二O车过︐员作吊应晃人操查不木挥误检包稳指不 ︑冃7一︑一5钢钢时地调冲︑缺WK防爆K防︑33O好完证保爆 K防︑天︑发 易r- 近靠 人行r-栏1 11、炉 生炉料掉落伤人。
机械制造业危险源辨识1机械制造业危险源辨识一、引言:二、危险源辨识范畴:1.机械设备:1.1 设备安装1.2 机械设计1.3 机械操作1.4 维修与保养2.电气系统:2.1 电气设备安装2.2 电气线路设计2.3 电气操作2.4 电气维护与检修3.物料与化学品:3.1 储存与运输3.2 使用与处理4.作业环境与条件:4.1 温度与湿度控制4.2 作业场所布局4.3 环境污染防控5.人员操作与行为:5.1 操作规程5.2 个人防护用具5.3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5.4 培训与教育三、危险源辨识细化:1.机械设备危险源辨识:1.1 设备安装:1.1.1 不稳定的设备安装位置1.1.2 错误的设备安装方式1.1.3 设备安装缺乏足够的支撑和固定 1.2 机械设计:1.2.1 设备设计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1.2.2 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潜在危险1.2.3 设备操作面板设计不合理1.3 机械操作:1.3.1 操作员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1.3.2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1.3.3 设备操作规程缺乏或不合理1.4 维修与保养:1.4.1 缺乏设备维修与保养计划1.4.2 维修与保养过程中的安全风险1.4.3 维修与保养人员缺乏安全培训2.电气系统危险源辨识:2.1 电气设备安装:2.1.1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不当2.1.2 电气设备绝缘不良2.1.3 过载和短路风险2.2 电气线路设计:2.2.1 线路接线不符合标准要求2.2.2 接地系统不健全2.2.3 线路绝缘老化2.3 电气操作:2.3.1 操作员对电气设备操作不当2.3.2 操作面板设计不合理2.3.3 电气操作规程缺乏或不合理2.4 电气维护与检修:2.4.1 缺乏定期检修与维护计划2.4.2 维修与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2.4.3 维修与检修人员缺乏安全培训3.物料与化学品危险源辨识:3.1 储存与运输:3.1.1 物料储存位置不当3.1.2 物料堆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3.1.3 物料运输工具选择不当3.2 使用与处理:3.2.1 使用不当导致的危险3.2.2 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3.2.3 物料与化学品个别性质的特殊防控措施4.作业环境与条件危险源辨识:4.1 温度与湿度控制:4.1.1 高温或低温作业环境的风险4.1.2 不合适的湿度导致的安全问题 4.1.3 温湿度监测与控制不当4.2 作业场所布局:4.2.1 布局不合理导致的危险4.2.2 作业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4.2.3 作业流程的安全通道4.3 环境污染防控:4.3.1 排放源的安全监测和防治4.3.2 其他污染物的防控措施4.3.3 废物处理设施与方法5.人员操作与行为危险源辨识:5.1 操作规程:5.1.1 操作规程缺乏或不规范5.1.2 操作规程更新与培训不及时5.1.3 操作规程的持续改善机制5.2 个人防护用具:5.2.1 个人防护用具缺乏或不合格5.2.2 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指导5.2.3 个人防护用具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5.3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5.3.1 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5.3.2 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与评估5.3.3 紧急情况的后续处理与总结5.4 培训与教育:5.4.1 培训计划与内容5.4.2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5.4.3 安全教育的持续推进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安全规程和操作手册●设备维修与保养记录●安全培训与教育材料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危险源辨识:指对潜在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车床危险源辨识
1、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操作,衣袖、衣襟不紧)易发生绞手,缠卷衣袖危险。
2、安全防护装置有缺陷或被拆卸产生不安全隐患。
3、用手直接抓砂布在工件上磨光;隔着正在加工的工件拿取物体;在加工过程中清理刀具上的铁屑、在切削过程中测量工件,擦试机床等,易发生碾、碰、割伤害事故。
4、加工细长件超过主轴后200mm没有加设防护装置,可发生甩击伤害。
5、卡具装卡不牢或卡压方法不合理。
转动的工、卡具、工件飞出导致事故。
6、加工偏心工件时,没有做好平衡配重,致使工件飞出,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7、卡盘保险销子没有锁紧,工、卡具、工件飞出伤人。
8、工、卡、量具摆放顺序交叉,混放不符合要求产生隐患。
9、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发生起重伤害。
10、高速切削时未戴防护眼镜、工件未夹紧、用砂布光内孔时,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工件打磨、切断小料时用手接、戴手套操作、切大料时直接切断、一手扶攻丝架(后扳牙架)一手开车会造成机械伤害。
11、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均易生触电事故。
立式车床危险源辨识
1、卡具装卡不牢或卡压方法不合理,卡盘上有浮动物件,浮动物件甩出造伤害。
2、未调整工件与刀架间距,刀架与工件相撞造成伤害。
3、卡盘爪或压板超出卡盘,发生刮衣将人绞入。
4、没有穿戴好防护用品或操作不当,易伤人。
5、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操作,衣袖、衣襟不紧)易发生绞手,缠卷衣袖危险。
6、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发生起重伤害。
7、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易发生触电伤害。
钻床危险源辨识
1、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操作,衣袖、衣襟不紧)易发生绞手,缠卷衣袖危险。
2、用手扶工件、用手清除铁屑划伤手指;
3、在旋转的刀具下,翻转、卡压或测量工件会造成机械伤害。
4、工卡具装卡不牢,飞出伤人;
5、员工操作不当或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7、工件超出操作平台尺寸时支撑架要平稳牢靠,如有摆动或滑
移现象易造成重物伤害。
8、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易发生触电伤害。
龙门刨床危险源辨识
1、龙门刨行程开关,牛头刨行程限位失灵,工作台、滑枕在运行中挤压人造成伤害。
2、牛头刨滑枕行程方向观察工件,挤压伤人。
3、刨削量过大使工件松动,刀具碎断崩人。
4、夹具、刀具有缺陷。
刀具和工件装卡不牢,刨削中工、卡、刀具、工件飞出伤人。
5、龙门刨刀架摇把,牛头刨虎钳板子、手柄等用后未及时取下,手柄甩击伤人。
6、工作台面上浮放工具,工件,易被碰撞坠落砸人。
7、工具、工件摆放不平稳,倾倒伤人。
8、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造成起重伤害。
9、没有穿戴好防护用品导致起重的伤害。
10、操作不当发生不安全隐患。
11、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均易发生触电事故。
铣床危险源辨识
1、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未戴防护帽,戴手套操作,袖口未扎紧),手拿棉纱操作,易发生铣刀绞手、缠卷衣袖,导致碾、碰、绞割伤害。
2、铣削过程中测量工件、拆卸工作,擦试机床及用手清理铁屑等,易发生机器、工具伤害事故。
3、进刀量大,使工件松动或刀具碎断,发生工件,刀具破碎飞出造成事故。
4、夹具、刀具有缺陷,造成工件、破碎刀具飞出伤人。
5、装卡方法不正确或卡紧力不够,使工件或刀具装卡不牢,造成坠落伤人事故。
6、工作面上浮放工具,工件被碰撞坠落伤人。
7、工具、工件摆放不平衡致使倾倒伤人。
8、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造成起重伤害。
9、没有穿戴好防护用品,致使人体防护失效,金属铁屑伤人。
10、操作不当,产生不安全隐患。
11、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未采用安全电压,易造成触电伤害。
镗床危险源辨识
1、滑块楔铁、刀杆顶丝销子松动,转动的偏心盘滑动、刃具飞出,镗杆有突出螺钉伤人。
2、工作台未开到机床中心位置,有关人员未站在安全位置,回转台转动工件时挤伤人。
3、螺栓、压板、垫铁、方箱等摆放位置不当,坠落伤人。
4、未穿防护鞋,脚的防护失效易被砸伤。
5、违反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在卸工件时未用吊车吊住,就松开压板,螺栓工件,卡具工具等坠落伤人。
6、工卡刃具摆放不符合要求,倾倒伤人。
7、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起重作业安全要求。
8、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操作,衣袖、衣襟不紧)易发生绞手,缠卷衣袖或人身事故危险。
10、操作不当导致的不安全隐患。
11、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均易发生触电。
磨床危险源辨识
1、护罩损坏或被拆除,砂轮破碎飞出易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2、砂轮有裂纹、损伤,砂轮破碎飞出造成事故。
3、砂轮安装有缺陷(装夹不牢、不平衡、卡装过紧)易造成磨伤或破碎事故。
4、磨削量过大或行程速度超速易发生砂轮破碎伤人事故。
5、设备缺陷(液压系统故障、行程限位失灵、滚刀磨分度不准等)均产生不安全隐患。
6、工具,工件装卡不牢,工件飞出伤人。
7、胎具顶尖有缺陷,工件飞出伤人。
8、工作台面有浮放工具、工件被碰撞坠落伤人。
9、工件摆放不平衡坠落伤人。
10、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11、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
插床危险源辨识
1、头部伸入滑枕行程内观察加工件,导致头部受到机器、工具的伤害。
2、用手触摸加工件、测量工件、清量切屑,使手部发生伤害事故。
3、插头有裂纹等缺陷,导致运行中插头折断发生事故。
4、插削量过大,致使插刀折断,造成事故。
5、插刀伸出刀杆过长导致伤害事故。
6、插刀装卡不牢,致使插刀飞出,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7、工作台面上浮放的工具,工件被碰撞坠落,导致砸伤事故。
8、工具、工件摆放不平稳,导致工件倾倒伤人事故。
9、吊卸工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10、没有穿戴好防护用品,导致人体防护失效,金属铁屑伤人。
11、操作不当,易发生不安全隐患。
12、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照明不符安全电压,易造成触电伤害。
砂轮机危险源辨识
1、罩与砂轮间隙不匹配,装夹砂轮片不符合要求,易夹碎砂轮,碎块飞出伤人。
2、防护装置强度不够或拆卸防护装置,一旦砂轮破碎时飞出崩伤面部及眼睛,甚至致死。
3、档板与砂轮间隙过大(间隙不超3-5毫米),磨刀时伤手。
4、站在砂轮机的正前方操作未定期更换砂轮片碎裂飞出导致人身事故。
5、未戴防护眼镜刃磨,砂轮和物料碎屑飞入眼睛,导致眼睛受伤。
6、打磨细小的、大的和不好拿的工件磨伤手指。
7、砂轮受潮、沾水后继续使用导致机械伤害。
8、砂轮磨损严重或径向跳动过大、震动大时继续使用会导致机械伤害。
9、更换有裂纹或有缺陷的砂轮,破裂飞出导致人身事故。
地控天车危险源辨识
1、接地失灵。
2、违反操作规程带电作业。
3、漏电保护器失效。
4、吊钩、吊件和钢丝绳接触滑线。
5、吊物上面站人。
6、吊钩限位或大、小车限位失灵。
7、违反操作规程。
8、误操作。
9、抱闸失灵。
10、歪拉斜吊、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起吊作业完成后吊钩未升至安全高度、行车零件坠落、升降机构打滑;
以上因素易造成触电伤害、起重伤害、高空坠落和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