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陷(挠曲)盆地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6
柴达木盆地的地质特征及其成藏规律勘探1001高艺魁2010110101272.挠曲作用①概念:压陷作用使一个(一些)地壳断块体(或岩石圈板块)上冲到另一个(一些)地壳断块体(或岩石圈板块)之上,下伏的地壳断块体在受到上覆地壳断块体的垂直载荷作用力时还会发生挠曲变形,这种构造作用称为挠曲作用(flexing)。
②概念理解:在板块构造运动过程中,由于板块俯冲、大陆碰撞或板块的构造作用、火山作用等都会造成岩石圈的某些部位受到垂直载荷作用,从而使岩石圈发生向下弯曲的挠曲变形,这些构造作用过程都可以称为挠曲作用。
挠曲作用也可以发生在非挤压环境中,如被动大陆边缘形成陆堤的过程中,大量沉积物堆积在早期裂陷的大陆边缘地壳表面,并引起地壳的挠曲变形。
这也是将挤压型盆地称为“压陷(挠曲)盆地”而不直接称为“挠曲盆地”的原因。
3.“压陷”与“挠曲”①“压陷”和“挠曲”通常是挤压动力学过程中有密切联系的两种构造作用方式,也是压陷(挠曲)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学机制;②挠曲作用造成的地壳变形实际上是一种“横弯褶皱”变形,它只是引起地壳表面的垂直升降位移,并不引起地壳的大规模收缩应变;压陷作用不单是造成地壳的收缩应变,而且为挠曲作用提供了构造负荷。
③“压陷”是挤压体制下盆地形成的最根本的动力学机制;“挠曲”是盆地形成过程的具体体现。
二造山楔动力学造山楔是指在俯冲带(通常是A型俯冲)之上的楔状增生体,主要由沉积岩层组成。
在来自后方的水平推挤力作用下(这种力源可能与板块的聚敛运动有关),使造山楔内部的结构及应力状态在演化过程中发生变化,并对前陆板块的挠曲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造山楔对前陆挠曲变形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于前陆板块来说,造山楔是一种壳上负载,它的形态和构造影响前陆板块的挠曲作用,因此造山楔的形态和构造影响着前陆盆地的形态和构造;2)造山楔的缩短、增厚或伸展前移,都会导致挠曲板块的负载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前陆板块的挠曲变形。
本人没总结完。
会的没总结,一下只做简单参考,考试全是大题,何登发、何金有老师出题,好像是3选2,,4选3这种题型。
五史是重点,几大重大构造形成的盆地是重点。
盆地是在一个不平整的构造面上沉降接受由一个或多个物源区的沉积地域。
它含有了成盆阶段性的概念;盆地分析的基本内容:广泛建立盆地描述的综合信息系统,掌握全球盆地勘探论证发现油气藏的案例;通过实例了解盆地形成背景、盆地格架、层序地层、沉降性质、沉积体系域和构造样式;以及根据生、储、盖组成和圈闭形成油气藏分布的规律;从地壳发展史多旋回理论和活动论构造历史观出发,建立盆地演化阶段和不同阶段盆地形成机制模式;把握盆地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思想,建立未知领域勘探预测比较的知识基础;结合地质学的新进展,检验盆地与大地构造成因模式,不断提高盆地成藏系统推理和科学类比能力。
剥蚀厚度恢复方法:不连续镜质体反射率图解法、泥岩压实曲线法、构造横剖面法、数值模拟法;地震反射剖面上解释断层是通过:①断点—反射终止或反射属性(如振幅、极性)在断面部位突然变化;②褶皱翼或膝折带的终止;③直接的断面反射波,这是由断层或断层两侧的速率和密度变化所应引起的。
断层在地震剖面表现为:(1)断层截断反射波组,反射波特征(振幅、极性)在断层面发生突变;(2)褶皱翼部和膝折带终止于断层;(3)断层可能造成断层上、下盘岩石密度和地震波速度的差异,形成清晰的断面波。
识别滑脱面:滑脱面是断层,沿层理或其他地层层面发育,其产状总体是水平的或低角度斜面。
①在褶皱冲断构造带,滑脱面可视为拆离面;②在地震剖面中滑脱面无明显标志,滑移面与断坡相连,构成断层的上、下断坪;③在地震剖面上,可根据膝折带向下的终止部位来确定滑脱面的位置。
断裂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断裂(断层)组合,它们的空间展布、相互交切关系,以及断层的力学机制和位移特征等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反映统一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构成统一的应变图像。
原始(古)盆地——指盆地发育沉积时期盆地的古面貌;或盆地后期未遭受明显改造,基本保持发育沉积时期盆地的古面貌。
地史上某—时期保留有盆地发育过程中的沉积建造及展布、构造变形、水动力、热动力、区域构造背景、地理环境和盆地类型等方面的原始状况(面貌)的盆地。
原型盆地——指盆地发育沉积时期的原始类型。
基底(Basement):a.结晶基底(Crystalline basement):强变质-AnЄb.褶皱基底(Fold basement):轻微变质-Pz与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相同;c.未变质的沉积岩(盆地研究专用),也可称盆底( Basin floor )。
基底—是盆地赖以生存的基础,为盆地形成之前的地层,沉积岩、变质岩均可作为盆地的基底。
盖层—:在盆地地质研究中,指盆地发育期沉积的地层。
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中泛指未褶皱变质的沉积岩层。
与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中所称的盖层有区别,相对于生油层--储层而言。
沉积中心—最细、中心相带沉降中心—最深-沉降幅度最大堆积中心—沉积最厚1饱和盆地:指沉积速度大于沉降速度的盆地,盆地逐渐被沉积物充填,水体逐渐减少,直至填满盆地。
2补偿盆地:指沉积速度与沉降速度相等或相近的盆地,盆地处于稳定发展状态。
3欠补偿盆地:指沉积速度小于沉降速度的盆地,盆地沉积物补给较少,水体逐渐加深。
复合盆地——同一时期、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盆地在空间上所组合而形成的盆地。
叠合(加)盆地——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在空间上大部分地区呈上下叠置关系。
“盆地原型”(原始盆地):指地史上盆地发育过程中沉积建造特征及展布、构造变形、水动力、热动力、区域构造背景、地理环境和盆地类型等方面的原始状况(面貌),故又称作原始盆地。
残留盆地或残余盆地——二者是同义异名,指原盆地在后期遭改造后,沉积实体被遗留保存的部分。
改造型盆地——盆地的原型在盆地演化末期或之后遭到较明显改造的沉积盆地。
盆地动力学研究系统1.盆地发生的背景与区域环境发生前、演化中2.盆地成因与深部作用3.构造性质与变形4.热动力学及其演化5.流体动力学与流岩作用6.沉积充填与成岩动力学7.盆地演化与后期改造成藏动力学研究系统 1.赋存条件—生,储,盖,圈,运,保2.组合模式—生储盖组合,运移组合3.成藏机理—成藏系统4.分布规律——分布的主控因素油气资源评价系统 1.盆地模拟—区域评价 2.区带评价—新目标选择 3.圈闭描述 4.单井评价与油藏描述 5.勘探数据库研究总则整体——前提动态——核心综合——基础沉积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是当今地球科学讨论热烈、但尚未解决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渭河单冲压陷盆地的厘定及其控藏作用刘林;芮会超;杨莉【期刊名称】《西北地质》【年(卷),期】2018(51)2【摘要】盆地的结构构造是认识盆地的基础,它不仅对油气及其伴生资源的生、储、盖、圈、运、保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也是进行勘查和成藏预测的重要依据.笔者在大量高精度物探和地质资料基础上,重新厘定了控盆断裂构造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渭河盆地的构造单元,就渭河断陷盆地不同结构单元的构造特征、油气及其伴生资源的成藏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①浅部北倾、深部南倾的秦岭北坡断裂是—条巨大的区域性逆冲断裂.②渭河盆地北山南缘断裂带的断裂非传统的张性正断层,而是受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剪性正断层,但整体为逆断层.③渭河盆地不是地堑,而是一个单冲压陷盆地.④不同盆地结构单元的油气及其伴生资源的成藏条件及其分布规律存在差异:断阶带是奥陶系的天然气有利成藏区,主要受控于断阶构造;单斜带是石炭二叠系天然气有利成藏区,主要受控于单斜构造;凹陷带天然气富集与滚动背斜、断鼻构造及砂砾岩体的发育有关;断裂带与鼻隆的交汇区是有利的水溶性氦气的成藏区.%The basin structure is the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is basin,which not only has an important control to the production,storage,coverage,entrapment,transpor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oil and gas and its associated resources,but also is a key basis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rvoir-forming prognosis.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accurat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nd geological data,the structure characters of basin-controlling fracture have been redefined in thispaper,and the tectonic units of the Weihe basin have been divided.And then,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ructural units,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s 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oil-gas and its associated resources in Weihe basin have been compared.It is found that the northern fault of Qinling Mountain is a huge regional thrust fault,which slopes to north in shallow part and to south in deep.The southern Beishan fault in Weihe basin is not a traditional normal extensional fault,which is effected by the local stress field,with a feature of whole thrust fault.The Weihe basin is not a graben,but a single stamping compressional basin.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s 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oil-gas and its associated resources between different structural units of the basin.The fault belt is a favorable reseivoir zone for ordovician gas,which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faulted terraces.The monoclinal belt serves as a favorable reseivoir zone for permo-carboniferous gas,which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onoclinal structure.The enrichment of the gas in depression belt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ollover anticline,faulted nose structure and sandstone rock.The convergence region between fault belt and nose uplift is advantageous to water-soluble helium.【总页数】17页(P186-202)【作者】刘林;芮会超;杨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64;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陕西西安7106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相关文献】1.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断陷层构造岩相带划分及其控藏作用——以营城组为例 [J], 安天下2.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输导体系类型及其控藏作用 [J], 李明义;岳湘安;江青春;王洪伟;吴育林3.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源-断-势控藏作用综合评价——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为例 [J], 付广;陈建华4.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的断裂复活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 [J], 谢昭涵;罗静爽;刘中亮;魏志鹏;叶凡;王元兴5.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 [J], 郭新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压陷型沉降拗陷盆地的讨论——以柴达木盆地为例孙国强;郑建京;胡慧芳;张道伟;徐自远【期刊名称】《天然气地球科学》【年(卷),期】2004(15)4【摘要】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沉降拗陷的原型盆地类型为压陷型沉降盆地。
中生代到古近纪(古新世和始新世)盆地西部以分隔性断块发育为特征,北缘则主要为沉降拗陷群。
中新世以来的喜马拉雅中晚期构造运动,使青藏地块受到强烈的水平挤压,地壳因发生大规模褶皱变形和冲断推覆而大大加厚并迅速隆升。
地处青藏地块边缘的柴达木盆地受其碰撞应力效应十分明显,在构造动力机制转换的作用下,盆地西部前中生代基底持续抬升,沉积、沉降中心发生了自西向东的迁移,发育形成了以三湖凹陷为沉降中心的压陷型沉降盆地。
【总页数】6页(P395-400)【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压陷型拗陷;构造动力机制转换【作者】孙国强;郑建京;胡慧芳;张道伟;徐自远【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2【相关文献】1.柴达木盆地三湖拗陷石油地质特征及下步勘探与研究方向 [J], 康南昌;焦贵浩;蔡加铭;吕友生2.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J], 陈迎宾;张寿庭3.陆相断陷盆地断-拗转换体系与地层超覆油藏"T-S"控藏模式——以济阳坳陷第三系为例 [J], 宋国奇4.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北部裂陷期与拗陷期沉降作用时空差异及主控因素 [J], 刘明辉;梅廉夫;杨亚娟;田巍;刘海伦;袁勋5.断陷盆地拗陷期河流层序样式及其地貌响应:以渤海湾盆地沙垒田凸起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J], 谈明轩; 朱筱敏; 张自力; 刘强虎; 石文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