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 格式:doc
- 大小:629.94 KB
- 文档页数:11
化学试题 第1页(共22页) 化学试题 第2页(共22页)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一 化学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第Ⅰ卷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1.化学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化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对化学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中制得的碱是烧碱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D.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2.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3COOK)是常用的融雪剂,但对道路、混凝土构件、桥梁设施等有害,对植物生长也有影响,目前正在研究环保高效的融雪剂。下列关于CH3COOK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H3COOK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 g∙mol−1
B.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 C.1 mol CH3COOK含有1.806×1024个H
D.1 mol CH3COOK含有2 mol氧
3.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无论是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要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下列图标与说明不一致的一组是( )
A. 护目镜 B. 排风
C. 锐器 D. 热烫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知识,准确熟练的掌握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I13153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131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O2和O3互为同位素
D. HClO的结构式为H―O―Cl
5.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位为2B级潜在致癌物。从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实行矿泉水新标准,首次规定矿泉水中溴酸盐的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01 mg·L−1。已知KBrO3可发生下列反应:2KBrO3 + I2 =
2KIO3 + Br2,下列有关溴酸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BrO3是氧化剂
B.该反应说明I2的还原性强于Br2
C.当有1molKBrO3参与反应时转移5 mol电子
D.该反应与2KI+Br2=2KBr+I2相矛盾
6.常温下,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铁质容器贮运的是( )
化学试题 第3页(共22页) 化学试题 第4页(共22页) ………………○………………内………………○………………装………………○………………订………………○………………线………………○………………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外………………○………………装………………○………………订………………○………………线………………○………………
A.浓硫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液氯
7.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D. 稀有气体元素
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HCl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A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A中缺少加热装置
C.B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
D.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9.瓦斯中甲烷(CH4)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发生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1:4 B.1:2 C.1:1 D.2:1
10.将5.4g Al投入到200mL 2.0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
A.HCl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NaOH溶液
11.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对新制饱和氯水进行数字化检测(不考虑溶质溶剂的挥发),下列图像变化最有可能是其检测结果的是( )
A.图1表示氯水pH随时间的变化
B.图2表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C.图3表示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D.图4表示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12.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推理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水中加入金属钠,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 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钠的密度比水小
C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盐一定是碳酸钠
D 某物质的焰色试验火焰显黄色 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13.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
A.铝锂合金密度低、强度高,可用于航空工业
B.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但要控制氯气的用量,使水中
化学试题 第5页(共22页) 化学试题 第6页(共22页)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氯符合国家标准
14.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n+及a值可能分别为( )
离子 NO-3 SO2-4 H+ Al3+ Mn+
浓度(mol·L-1) 3 4 2 2 a
A.Mg2+、1.5 B.Fe3+、0.5 C.Ba2+、1.5 D. K+、2.5
15.关于F、Cl、Br、I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 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C.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B.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CO和N2三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 40gNaOH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D. 1L 0.45mol/L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比0.1L
0.15mol/LAlCl3溶液中的大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Cl2+H2O=H++Cl-+HClO
B.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显红褐色:Fe3++3H2O=Fe(OH)3↓+3H+
C.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 + 2H+ =Ca2+ + CO2↑+ H2O
D.NaHCO3溶液中加少量Ba(OH)2溶液:Ba2++
HCO3—+OH—=BaCO3↓+H2O
18.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2S2O2-3+O2+xOH-=Fe3O4+S4O2-6+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生成0.5 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2 mol
B.Fe2+和S2O2-3都是还原剂
C.x=4
D.1 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3 mol
19.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Z B.X、Z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C.Y、R 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 D.简单离子的半径:Z>M>X 20.部分被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 已知氯化铁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反应:Cu+2Fe3+=Cu2++2Fe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化学试题 第7页(共22页) 化学试题 第8页(共22页) ………………○………………内………………○………………装………………○………………订………………○………………线………………○………………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外………………○………………装………………○………………订………………○………………线………………○……………… ②样品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③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0.04mol ④V=224 ⑤V=448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第Ⅱ卷 (共50分)[ 二.填空题(共50分) 21.(14分) (1)现有以下物质:①Ba(OH)2晶体,②盐酸,③冰醋酸(固态醋酸),④石墨,⑤酒精(C2H5OH),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Ⅰ、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Ⅱ、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Ⅲ、请写出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 ①Fe(OH)3胶体,②水,③蔗糖溶液,④Ca(OH)2悬浊液 (4)用单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 8NH3+6NO2=====催化剂7N2+12H2O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最恰当的试剂除去括号中的杂质:CO2(HCl)________ 22.(10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环境消毒是极其关键的,常常喷洒“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mol·L-1。(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此消毒液。 ①配制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______。 ②关于配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C.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 g D.按右图所示转移烧杯中的溶液,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E.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可能导致结果偏高 F. 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有残缺可能导致结果偏高 (3)曾有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 (4)用氯气和烧碱溶液制备此消毒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3.(12分)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C同周期,A、D同主族,A、C常温下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E元素的周期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由A、C、D三种元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mL 质量分数:25% 密度:1.19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