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精)
- 格式:ppt
- 大小:465.50 KB
- 文档页数:29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其他元素如氢、氧、氮等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于药物合成、材料制备和能源转化等诸多方面。
在有机化学领域,制备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是学生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技能,还加深了我们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多种多样,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几个常见的实验方法和实例。
首先是酯的制备实验。
酯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天然香味和良好的溶解性。
酯的制备可通过醇和酸催化剂的酯化反应来完成。
以甲酸和乙醇为例,首先将适量的甲酸和乙醇混合,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生成甲酸乙酯。
这个实验展示了酯的制备和酸催化反应的重要性。
其次是醛的制备实验。
醛是一类具有醒目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食品添加剂和香料中。
醛的制备可通过醇的氧化反应得到,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醇。
以乙醇为例,将乙醇缓慢滴入含有高锰酸钾和硫酸的试管中,充分搅拌后,观察到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形成乙醛。
这个实验不仅展示了醛的制备,还加深了学生对氧化反应的理解。
最后是醇的制备实验。
醇是一类具有特殊气味和麻醉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和化妆品行业中广泛应用。
醇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碱金属与卤代烃的反应、氢化反应等。
以氢化钠与溴乙烷的反应为例,将适量的溴乙烷滴入装有氢化钠的圆底烧瓶中,底部加热,反应放出氢气,并观察到生成乙醇。
这个实验展示了醇的制备以及反应放热和气体的释放。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能够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过程。
这些实验在有机化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对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相信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应用。
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有机化合物往往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毒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并遵循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常见合成方法详解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基于不同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可分为苯环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等多种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举例及其常见合成方法。
苯环化合物苯环化合物是指具有苯环基团的有机分子。
苯环基团包含6个碳原子构成的芳香环。
广泛存在于石油和天然气中,其中最常见的是苯、甲苯和萘。
常见苯环化合物如下:1.苯(Benzene):六个碳原子组成的芳香环,以烷基苯为主要衍生物。
2.甲苯(Toluene):一种具有苯环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衍生物为二甲苯。
3.萘(Naphthalene):二个苯环相连的化合物,也称作“半苯”。
苯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单氯代、双氯代、硝基化等方法。
其中,单氯代是将苯环中的一个氢原子替换为氯原子,以亚硫酸钠和氯化铁为催化剂。
双氯代方法是在单氯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氯代,将其转化为二氯代化合物。
硝基化是利用硝化酸对化合物进行硝基化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是指由烷基、烯基、炔基等功能基团构成的不含芳香环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脂肪族化合物包括乙烯(Vinyl)、丙烯(Propene)、丁烯(Butene)等。
脂肪族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烷基化、烯基化、炔基化等方法。
其中,烷基化是将溶液中的烯烃或苯环化合物和烷基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脂肪族化合物。
烯基化是利用乙烯等烯基化合物作为原料,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合成反应,从而生成脂肪族化合物。
炔基化是将含有炔基的化合物在氢化镍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吸收氢分子生成脂肪族化合物。
氨基酸氨基酸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蛋白质的构成单元。
氨基酸包括天然氨基酸和人工氨基酸。
其中,天然氨基酸分为20种,可分为两类: 极性和非极性。
常见的氨基酸包括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ate)、甘氨酸(Glycine)等。
氨基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 工业方法、化学方法、生化方法。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在化学合成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至关重要。
了解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帮助化学家们有效地合成所需的有机化合物。
一、通过碳碳键的形成来合成有机化合物1. 双键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双键加成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的双键上加入其他原子或原团,形成新的单键。
例如,乙烯与氢气发生双键加成反应会得到乙烷。
C2H4 + H2 -> C2H62. 亲电加成反应(Electr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亲电加成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的双键上加入亲电试剂,形成新的化学键。
例如,苯与溴反应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会得到溴代苯。
C6H6 + Br2 -> C6H5Br + HBr3.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 of α,β-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是指一个羰基官能团与一个烯烃官能团相连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加成反应来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例如,巴耳相合成法(Baylis-Hillman Reaction)可以将α,β-不饱和醛与烯烃反应,生成β-羟基醛。
R2C=CR'COH + R''CH=CH2 -> R2C=CR'COR''CH2OH二、通过碳氢键的取代反应来合成有机化合物1. 氢的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氢的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团取代,形成新的化学键。
例如,甲烷与氯反应发生氢的取代反应会得到氯代甲烷。
CH4 + Cl2 -> CH3Cl + HCl2. 氧的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氧的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氧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团取代,形成新的化学键。
精细有机合成一、简述什么是精细有机合成。
精细有机合成是指利用有机反应将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原料,创造新的、更复杂、更有价值的精细机化合物的过程。
人们通过精细机合成,不仅能制造出自然界已有的、甚至非常复杂的物质,而且能制造出自然界尚不存在的、具有各种特殊性能的物质,以适应人类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精细有机合成有两大任务:一是实现有价值的已知化合物的高效生产;二是创造新的有价值的物质与材料。
精细有机合成有两个基本目的。
一个是为了合成一些特殊的、新的有机化合物,探索一些新的合成路线或研究其他理论问题,即是实验室合成。
为这一目的所需要的量较少,但纯度常常要求较高,而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是主要问题。
另一个是为了工业上大量生产,即工业合成。
为了这一目的,成本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收率上的极小变化,或工艺路线或设备的微小改进都会对成本发生很大的影响。
二、列举至少5种精细有机品。
硬脂酸钠、月桂醇聚环氧乙烷醚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失水山梨醇的脂肪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三、列举一种精细有机品的合成路线,合成方法不少于3步,并写出合成反应方程式(结构式),简述该产品的用途以及特性。
烷基苯磺酸钠合成路线煤油正构烷烃分子筛尿素络合脱氢氯化再脱HCL 正构烯烃石蜡乙烯α-烯烃丙烯四聚丙烯烷基苯氯化再烷基化烷基化烷基化烷基化发烟硫酸磺化SO3磺化中和烷基苯磺酸钠裂解齐格勒聚合三氧化硫磺化法:发烟硫酸磺化法:烷基苯磺酸钠的用途:易氧化,起泡力强,去污力高,易与各种助剂复配,成本较低,合成工艺成熟,应用领域广泛,是非常出色的易氧化,起泡力强,去污力高,易与各种助剂复配,成本较低,合成工艺成熟,应用领域广泛,是非常出色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苯磺酸纳对颗粒污垢,蛋白污垢和油性污垢有显著的去污效果,对天然纤维上颗粒污垢的洗涤作用尤佳,去污力随洗涤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对蛋白污垢的作用高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且泡沫丰富。
但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耐硬水较差,去污性能可随水的硬度而降低,因此以其为主活性剂的洗涤剂必须与适量螯合剂配用;二是脱脂力较强,手洗时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洗后衣服手感较差,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柔软剂漂洗。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因为其具有高可塑性、多样性和生命活力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产业中。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反应类型以及应用方面探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机理。
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是指它们分子内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型式和排列方式,具体包括分子中的基团、链状结构、环状结构以及环上官能团的取代。
其中,基团是指在分子中所含的化学键型式相同的原子团,如甲基(CH3)、乙基(C2H5)等。
链状结构是指由单体分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的线性分子,如丙烷(C3H8)。
环状结构是指碳原子连成的环,如苯(C6H6)。
环上官能团的取代是指在碳环上或链状结构上,以价键连接的同种或不同种官能基团,如氯代苯(C6H5Cl)。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有显著影响。
例如,同分子式的分子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反应和性质上也存在着显著不同。
又如,官能团的取代是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熔点和沸点等性质的。
因此,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中,分子结构的设计及其调控是十分重要的。
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有机化学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分别可以分为加成反应、置换反应、消除反应以及重排反应等。
1.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在反应中的两个相邻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在加成反应中,常见的分子基团包括羰基、烯基、烷基、芳烃以及卤素等。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醇酸反应、烯烃加成反应以及苯环加成反应等。
2.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一个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团所取代的过程。
通常这种反应通过一个“互易性(substitution replaceable)”的分子团与另一个反应络合物发生反应实现化学置换。
在置换反应中,常见的置换基团包括烷基、芳烃和卤素等。
常见的置换反应包括氢卤酸取代反应、芳香取代反应以及烷基卤化反应等。
有机化学基本技能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学科。
在有机化学中,合成和表征是基本且重要的技能。
通过合成化合物,化学家可以探索新的化学反应途径,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塑料、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合成方法和化合物的表征技术。
一、合成方法1.1 炔烃的合成炔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中。
炔烃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1)卡宾反应:通过酸碱反应或烯烃的加成反应合成炔烃。
例如,利用活泼的亲电试剂如酮、醛或卤代烃与碱性条件下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生成的卡宾结合,可合成炔烃。
(2)炔基化反应:通过卤代烃与碱金属或溴化氢发生反应,生成炔烃。
1.2 脂肪醇的合成脂肪醇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等领域。
脂肪醇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1)加氢还原反应:通过氢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对脂肪酸或酮进行加氢还原反应,生成脂肪醇。
(2)醇化反应:通过醛或酮与醇进行醇化反应,生成脂肪醇。
二、表征技术2.1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表征技术,基于化合物分子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
通过检测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存在。
2.2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用于有机化合物分析和表征的重要技术,通过分析化合物分子中的离子化产物来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常用的质谱技术有质谱仪和质谱图谱分析。
2.3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通过核磁共振现象探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存在。
通过核磁共振仪器的操作和分析,可以获得核磁共振谱图,进而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安全操作有机合成和表征涉及到有机溶剂和试剂的使用,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并注意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置。
3.2 实验条件在合成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注意适当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比例等。
考点16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核心考点梳理】一、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1)常规合成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常用的合成路线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加成反应。
②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③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氧化反应。
④CH 3COOH +C 2H 5OHCH 3COOC 2H 5+H 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典型例题】 例1.(2022·浙江高一月考)以乙烯为有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中,最后一步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A .氧化反应B .取代反应C .加成反应D .水解反应【答案】B【详解】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中,最后一步是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该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B 项正确。
例2.(2023春·高一课时练习)某高聚物的结构式如图:,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A . B . C .和CH 3CH=CH 2 D . 和CH 2=CH 2【答案】D 【解析】由高聚物的结构可知,主链可含有6个C 原子,没有其他杂原子,其中含有1个C=C双键,为二烯烃和烯烃的加聚反应产物,按如图所示断键,其中双键中1个C-C断裂,再恢复原来的双键,CH=CH,答案选D。
故单体为,22例3.(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列各组原料适合合成聚氯乙烯单体的是A.乙烷、氯气B.乙烯、氯气C.乙烯、氯化氢D.乙炔、氯化氢【答案】D【分析】聚氯乙烯的单体是氯乙烯(CH2=CHCl) ,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多种氯代烷和氯化氢的混合物,得不到CH2=CHCl,故A不选;B.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氯乙烷,得不到CH2=CHCl,故B不选;C.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一氯乙烷,得不到CH2=CHCl,故C不选;D.乙炔和氯化氢按照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2=CHCl,故D选;故选D。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一、合成实验实验6 苯基正丁基醚的合成反应:CH 3CH 2ONa + 1/2H 2C 6H 5ONa + CH 3CH 2OH CH 3CH 2OH + Na CH 3CH 2ONa + C 6H 5OH C 6H 5ONa + CH 3CH 2CH 2CH 2BrC 6H 5OCH 2CH 2CH 2CH 3 + NaBr药品:苯酚4.7g (0.05mol )金属钠1.2g(0.05mol)正溴丁烷无水乙醇,10%氢氧化钠,3%硫酸,无水硫酸镁实验所需时间:6h 实验步骤:本实验在通风柜中进行,所用仪器必须是干燥的。
在100mL 三口烧瓶的中口装配一恒压滴液漏斗,一侧口装配球形冷凝管,另一侧口用磨 塞塞紧。
在烧瓶中,从一侧口投入1.2g 钠丝或钠片,从冷凝管上口加入25mL 无水乙醇,钠与乙醇反应放热并释放出大量氢气。
若反应过于激烈,烧瓶温度过高,可用冷水浴冷却,但不宜过分冷却,否则少量剩余的钠不易反应掉。
配制4.7g 苯酚溶于5mL 无水乙醇的溶液, 倒入烧瓶中。
从滴液漏斗滴加由7.7mL 正溴丁烷和5mL 无水乙醇配制的溶液,于15min 内 加完,间歇摇动烧瓶。
加入几粒沸石,在石棉网上加热回流3h 。
把回流装置改为蒸馏装置, 在沸水浴上蒸出尽可能多的乙醇。
往烧瓶中的残留物加水。
用分液漏斗分出油层。
油层用 10%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两次,每次用3mL ,再依次用水、3%硫酸和水洗涤。
然后用无水硫 酸镁干燥。
用30mL 烧瓶及空气冷凝管组装蒸馏装置,蒸馏,收集207~211℃馏分。
产量:约6g 。
纯苯基正丁基醚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为210℃, d 420为0.94,n D 20为1.4969。
注释:[1]钠丝用压钠机压制,钠片可用手术刀在盛有环己烷等惰性烃的研钵中切割。
[2]无水乙醇用市售商品或自制。
无水乙醇的制备:在1L 圆底烧瓶中加入600mL 95%乙醇和160g 块状坚硬的生石灰。
智能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Ⅰ.课标要求1、认识有机合成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2、认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相互联系。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Ⅱ.考纲要求1、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Ⅲ.教材精讲一、有机化合物合成1、有机合成是指以单质、无机化合物以及易得到的有机物(一般是四个碳以下的有机物、石油化工生产容易得到的烯烃、芳香烃等化合物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制备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准备知识(1熟悉烃类物质(乙烯、乙炔、1,3—丁二烯、苯、甲苯等,烃的衍生物(卤代烃、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氨基酸、乙二醇等、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2熟悉取代、加成、消去、酯化、水解、氧化、加聚等重要有机反应类型。
(3熟悉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3、有机化合物合成流程的示意图二、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1、碳骨架的构建:构建碳骨架是合成有机物的重要任务,包括在有机原料分子及中间化合物分子的碳骨架上增长或减短碳链、成环或开环等。
(1增长碳链的方法:常见有加聚、缩聚、酯化反应等,另外卤代烃与NaCN 在乙醇溶液的取代反应,溴乙烷和丙炔钠的反应等①CH 3CH 2Br + NaCN3CH 2CN + NaBrCH 3CH 2CN + 2H 2O CH 3CH 2COOH + NH3②CH3C CH + 2Na 2CH 3C CNa + H 2CH 3CH 2Br+NaCN + CH 3C CNa CH 3CH 2C CCH 3 + NaBr(2减短碳链的方法:烯烃、炔烃的部分氧化反应是减短碳链的有效途径,苯的同系物氧化成苯甲酸,羧酸或羧酸盐脱羧反应也使碳链减短。
CH 3COONa + NaOH 4↑+ Na 2CO 32、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羟基: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醛酮的加H 2,此外,酯的水解,葡萄糖的分解反应,醛的部分氧化成羧酸、磺化反应中引入的-SO 3H 中也含的羟基等。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合成方法2023年,有机化合物作为现代化学的基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各种领域所必不可少的化学物质,在农业、医药、化工、材料、能源等多个行业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合成方法。
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有机化合物是指总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在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基本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构与谱学性质等。
1.物理性质(1) 熔沸点和密度: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大小、形状和分子间力的情况不同,其物理性质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烷烃类化合物由于分子结构的简单性,熔沸点较低,密度较小;而烯烃、芳香烃等化合物则因其分子结构的不规则性而有较高的熔沸点和密度。
(2)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由于分子中含有较多的非极性基团,因此在非极性的溶剂中溶解度较高,例如在石油醚、苯、乙醇等溶剂中溶解度较大;而在极性的溶剂中溶解度较小,例如在水中基本不溶。
2.化学性质(1) 容易发生取代反应:由于有机化合物大多含有如氢、卤素等反应性较强的基团,因此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即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
例如,卤代烃与氢化钠反应可以得到烷烃。
(2) 发生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通常含有双键、三键等不饱和结构,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即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加到另一个不饱和键上。
例如,烯烃与溴水反应可得到溴代烷烃。
3.结构与谱学性质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结构有直链、支链、环状、芳香烃等,包括氢谱、碳谱、红外光谱、质谱等谱学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发酵、化石燃料精炼等渠道进行合成。
1.化学反应法(1) 取代反应:利用烃类或含氢基的有机物与卤素、苯酚等进行置换、取代反应,来合成含有新官能团的化合物。
例如,苯酚与氯化亚砜反应,可以得到对羟基苯基磺酰亚胺。
(2) 加成反应:利用烯烃、芳香烃等不饱和有机物,与类似氢化物、卤素等原料反应,以加成方式合成新的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期末复习)复习目标理解卤代烃在不同条件下的取代和消去反应;掌握碳链的增长和引入官能团的化学反应;了解设计合成路线的一般程序,了解有机合成的意义及应用。
基础梳理一、碳骨架的构建1.碳链的增长(1)醛酮与的加成,举例(丙酮与氢氰酸加成)(2)卤代烃(1-溴丙烷与NaCN的取代制备丁酸),(3)羟醛缩合反应(乙醛与甲醛缩合)(4)炔钠与卤代烃的反应(溴乙烷与丙炔钠)(5)酯化反应举例(6)烯烃或炔烃的加聚反应举例2.碳链的减短(1)烷烃的热裂化 C16H34 △(2)烯烃的氧化举例(3)脱羧反应举例(实验室制甲烷)(4)酯的水解举例3.常见的成环反应(1)二元醇分子内脱水 HOCH2CH2CH2CH2OH浓H2SO4(2)二元羧酸分子内脱水 HOOCCH2CH2COOH浓H2SO4(3)羟基酸分子内脱水HOCH2CH2CH2COOH浓H2SO4(4)羟基酸分子间脱水 CH3CHCOOH浓H2SO4OH(5)多元醇与多元酸分子间脱水HOCH2CH2OH + HOOCCOOH浓H2SO44.常见的开环反应(1)环己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2)环状酯的水解(乙二酸乙二酯)典型例题:1.下列反应可以使碳链增长的是()。
A.CH3CH2CH2CH2Br和NaCN共热B.CH3CH2CH2CH2Br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C.CH3CH2CH2CH2Br和NaOH的水溶液共热D.CH3CH2CH2CH2Br(g)和Br2(g)光照2.在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羧基的是()。
A.卤代烃的水解B.腈(R—C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酮的氧化D.烯烃的氧化二、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1.正推法:从确定的某种原料分子开始,逐步经过完成。
按照的顺序依次进行。
2.逆推法:采取从逆推出,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的方法。
逆推过程中,需要逆向寻找顺利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直至选出合适的其实原料。
典型例题:1.已知:①乙烯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醛,这是乙醛的一种重要的工业制法;②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1)若两种不同的醛,例如乙醛与丙醛在NaOH溶液中最多可以形成羟基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