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案例分析共45页
- 格式:ppt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23
一、公司基本情况:长虹创业于1958年,是我国研制生产军用、民用雷达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建国初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经过近50年的持续稳定发展,长虹树立了中国家电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迅速走向世界的杰出典范。
如今的长虹,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彩电大王,而且还成为了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特大型、多元化、国际化企业集团。
企业形成了军用产品、数字电视、数字平面显示、IT、健康空调、数字视听、数字网络、模具、数字器件、环保电源、技术装备、电子工程、化工材料等十三大产业群。
1994年,长虹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4年,长虹品牌价值达330.73亿元,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知名品牌。
截止目前,长虹系列数字产品已远销海内外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2003年的进出口值、出口值200强排名中,长虹两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企业之首,并唯一进入海关总署“诚信红榜”。
数字长虹,百年未来。
随着全球数字浪潮和信息家电技术的迅猛推进,长虹秉承“科技领先,速度取胜”的经营理念,利用以市场需求为特征的拉动力和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推动力,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技术创新、系统整合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平板显示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联合海外多家著名企业联合实验室,沿着庞大的数字产业链,长虹正横向向关键集成电路、重要器件、软件等领域拓展;纵向向系统设备、增质业务、网络服务、内容提供等业务延伸,快速把长虹打造成全球的信息家电提供商、关键部件供应商、系统软件开发商、广电网络服务商、商用信息系统集成商,为树“百年长虹、数字长虹”奠定坚实基础。
主营范围:视频产品、视听产品、空调产品、电池系列产品、网络产品、激光读写系列产品、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摄录一体机、电子医疗产品、电力设备、安防技术产品、机械产品、数码相机、通讯及计算机产品的制造、销售、公路运输,包装产品及技术服务,电子产品及零配件的维修、销售,电子商务,高科技风险投资及国家允许的其他投资业务。
四川长虹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一、成立四川虹扬1、成立时间:2011 年7 月5 日2、注册资本:6,800 万元人民币3、实收资本:6,800 万元人民币4、股东出资方式和出资比例赵勇先生、刘体斌先生、杨学军先生、林茂祥先生、郑光清先生、巫英坚先生、张华生先生、邬江先生、李进先生、谭明献先生、郭德轩先生、胥邦君先生、吴学锋先生、余晓先生、叶洪林先生、杨军先生等50 名股东以现金共同出资组建虹扬投资。
其中:赵勇先生持有虹扬投资10%的股权,刘体斌先生持有虹扬投资7%的股权,杨学军先生持有虹扬投资5.5%的股权,林茂祥先生持有虹扬投资4.5%的股权,郑光清先生、巫英坚先生、张华生先生、邬江先生、李进先生、谭明献先生分别持有虹扬投资3%的股权,郭德轩先生、胥邦君先生、余晓先生、叶洪林先生、杨军先生分别持有虹扬投资2%的股权,吴学锋先生持有虹扬投资1.8%的股权,其他34 名股东合计持有虹扬投资43.2%的股权。
以上虹扬投资股东全部为长虹集团或公司高管及骨干员工。
5、注册地点: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6、经营范围:对国家产业政策允许项目投资,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
二、虹扬投资的成立背景及买入公司股票目的根据虹扬投资向公司发出的函,该公司股东(即长虹集团与公司的高管及部分骨干员工)认为,基于对目前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对本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各股东决定以其自有资金共同出资组建虹扬投资,并以规范的方式通过二级市场投资本公司股票。
三、买入公司股票行为及相关计划虹扬投资自2011 年10 月28 日至2011 年10 月31 日期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购买本公司股份25,831,137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6%。
本次购买股份的平均价格为2.61 元/股。
虹扬投资来函表示,在未来三年内,虹扬投资股东每个年度将以其不低于年工资收入的30%的资金向虹扬投资继续增资,增资资金将全部用于虹扬投资在二级市场购买四川长虹股票。
案例分析:四川长虹是我国彩电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全球第三大彩电生产基地,并且其主导产品享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的企业,却在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36%,全年亏损36.81亿。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造成企业净资产虚化。
可见应收账款是埋伏在企业身边的“定时炸弹”, 对企业财务安全造成巨大隐患。
另外,四川长虹此次进行资产置换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获得了完整的“长虹”商标所有权,而且彻底解决了Apex应收账款的历史遗留问题,将美国Apex 公司4亿元的应收账款也甩给了大股东长虹集团。
资产置换完成后,四川长虹将会减少与大股东长虹集团之间潜在的关联交易,可以进一步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
“长虹”商标使用权与所有权长期分离的问题解决后,可以确保长虹经营的独立性和资产的完整性,也将促进上市公司灵活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长虹目前过于广泛的产品线使得长虹难以控制经营成本,公司几乎所有的新业务都面临竞争加剧的局面。
此次资产置换,理清长虹的发展脉络,提升长虹的资产价值。
发现问题:应收账款是由于赊销而产生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场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的竞争正在全球普遍展开,特别是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愈加激烈。
企业为了竞争中取胜,赊销成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
但利益总是与风险同在的,有人说“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也就是说企业惧怕的不是赊销,而是由此带来的一些后患。
如果企业未能对赊销进行严格的控制,极有可能因为对方的失信而产生呆帐和坏账从而影响资金周转,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实行赊销,会扩大销售、减少存货、增加利润,同时也增加经营风险、加大信用成本,因此必须在市场机会与保护自己之间权衡利弊,合理抉择。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1、降低了企业的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将延长营运周期,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请阅读下面的内容,并回答如下问题:1988年7月18日,在四川绵阳,由国营长虹机器厂独家发起并控股成立了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公司),当时总股本不足2亿元,且试验的成分相当浓厚。
而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该企业却以惊人的成长令人瞩目,--跃而成为中国彩电的龙头企业。
一、四川长虹电器股份公司近两年的发展状况1995年和1996年是四川长虹公司取得飞速发展的两年。
在1995年,全体长虹人紧紧围绕“三重点、一落实、促销售、抓效益”的方针,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以质量为上,服务配套为宗旨,调整产品结构,全年共生产各种型号的长虹牌电视机3259888台。
1995年度,长虹牌彩电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由1994年的17%上升到22%。
在1995年的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上,该公司荣获“中国彩电大王”、“中国最大彩电基地”的殊荣。
在全国电子行业排名中,长虹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税后利润均居同行业第一名。
根据该公司199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的1995年度工作计划,1995年计划完成彩电生产2600000台,实现销售收入555600万元(不含税),实现税后利润76500万元。
1995年度实际生产各型彩电共3051888台,实现销售收入676400万元(不含税),实现税后利润11510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5.87%、58.27%、62.71%,分别为计划的117.38%、121.74%、150.46%,全面超额完成上届股东大会制定的目标。
另外,公司在1995年积极开发新产品,在数字彩电、卫星接收机、行输出、印刷板、高频器件、彩电技改等项目上又投入资金2494.3万元。
与1995年初相比,总资产年末共增加330179.35万元。
其中流动资产增长较快,共增加307911.8万元,占总资产变动额的93.25%。
总负债年末比年初增加171906.69万元。
其中,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流动负债分别增长355.84%、623.33%、175.88%、193.89%,变动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