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修辞格和双关语的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325.00 KB
- 文档页数:43
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双关语是一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它主要是应用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等现象,有意的在句子中达到表里两重的意思,使句子产生一种滑稽、幽默、诙谐、风趣和讽刺的效果。
这种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美感和吸引力,同时也会让读者对作品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能力。
我们熟悉的英美文学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欧·亨利、莎士比亚等,他们的作品中就大量的使用了双关语的修辞方法,所以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强大的感染力、震撼力和生命力,深受读者的喜爱。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修辞效果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主要方式之一。
语言的表现手法有特别多的方式,这些方式的应用可以使语言在表达效果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双关语主要是利用谐音的方法,将两个在语意上同音异义的词语,或者同形同音词非常巧妙地安排在语句中,从而产生语义上面的双关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She didn’t take his tip。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她没有接受他的忠告/建议;也可以翻译成:她没接受他给的小费。
还有这个简单的例子:They can fish。
同样可以翻译成两种:他们会捕鱼或者他们装鱼罐头。
这就是简单的一词多义及同形同音异义的词汇运用举例。
还有一种是词语兼有不同的词性,也会使句子的意义产生分歧。
例如:Mr.Smith sw the Indian dance。
这句话就可以翻译成两种不同的形式。
1、史密斯先生观看了印第安人的舞蹈;2、史密斯先生观看了印第安人跳舞。
在这两句翻译中,第一句中的“Indian”是形容词,意为“印第安人的”,“dance”是名词,意为“舞蹈”;第二句中的“Indian”是名词,意为“印第安人”,“dance”是动词,意为“跳舞”。
这三个简单的小例子,就可以看出,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所得的修辞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其翻译双关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一语双关”,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理论上的双关语是利用语言和词义的关系,使语句同时兼顾两种事物的辞格。
它是一个词语、短语或句子、句群同时含有双重意思。
一种是字面意思及本身含义,一种是言外之意。
字面的意思及本身的含义是次要的或不是强调的重点,言外之意是说话的真意或强调的重点。
双关语是世界各民族都具有的语言修辞现象。
英语也不例外,英语的辞格pun,又叫paronvmasia 或play on words,是指同形异义词(homonym)或同音异义词(homophone)的巧妙使用。
这种辞格的恰当运用能丰富戏剧语言,烘托气氛,起到讽刺、幽默的效果,有时还能展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它还能使语言精炼、含蓄、诙谐、生动活泼,令人回味无穷,兴味浓厚。
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一、英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都是利用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s)和词义双关(homographic puns)紧扣双重语境,造成诙谐幽默的效果。
谐音双关利用此根本不同的谐音词(同音、近音、音似)来构成的。
词义双关则是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构成表里两层的意思。
1.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s)产生的修辞效果。
例如:①Civilization is syphilization!(文而明之,梅而毒之;世界愈文明,梅毒愈蔓延。
)Civilization(文明)与 syphilization(传染梅毒)发音相似,而意义不同,构成谐音双关,讽刺自命文明的资本主义世界,人欲横流,性病猖獗的不文明状态。
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② Lady M: If he do bleed, I'll gild the faces of the grooms withal,For it must seem their guilt. (William Shakespeare: Macbeth)要是他还留着血,我就把它涂在那两个侍卫的脸上;因为我们必须让人家瞧着是他们的罪过。
矛盾修饰法矛盾修饰法(Oxymoron)矛盾修饰法矛盾修饰法(Oxymoron)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
用它来状物写景,能突出事物的实质;用它来描绘人物,能使其更加鲜明;用它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或意味深长的哲理,能使其更强烈,更深刻。
它是一种紧缩隽语。
矛盾修饰法是将两个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放在一起,结合成一个词组,而对语是通过平行结构引起两个概念的对比。
矛盾修饰法:从哲学上讲,是对立的统一;从艺术上讲,更能体现出描写主体的个性化,更具渲染力。
例如:1.a clever fool聪明的傻瓜2.a victorious defeat胜利的失败3.cruel kindness残酷的仁慈4.expressionless expression毫无表情的表情5.sick health憔悴的健康6.a living death行尸走肉7.with careful carelessness小心翼翼又漫不经心地8.bright and dark既光彩夺目,又朦胧黑暗9.dove-feather’d raven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10.with her disagreeably pleasant laugh(她)自鸣得意却令人讨厌地笑起来11.an honorable villain体面的恶棍12.There was an audible stillness, in which the common voice sounded strange.(from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这时是一片听得见的寂静,连人声听起来都是异样的。
(选自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作者用audible来修饰stillness,匠心独具地从反面烘托环境,使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矛盾的对立面取得了高度的一致,形成了完美的统一。
矛盾修辞手法举例
矛盾修辞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使用矛盾、反语、反转等手法来产生矛盾、反差、出人意料等效果,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下面介绍几种矛盾修辞手法的例子。
1. 反语:指说话人本意与语言表达相反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如,“我这么笨,怎么可能做得好呢?”这里的“笨”,实际上是强调自己的聪明。
2. 反转:指改变原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达到突出表达的目的。
比如,“虽然他年纪轻轻就一事无成,但他一定会成为伟大的人物。
”这里的反转是从否定转向了肯定。
3. 矛盾重叠:指在同一语句中使用两个或以上的矛盾修辞手法。
比如,“他的言语简短却言之有物。
”这里既有简短的矛盾,也有言之有物的矛盾,增强表达的艺术性。
4. 反衬:指通过对比来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
比如,“她那么年轻,却有着成熟的思想。
”这里通过年轻和成熟的对比,突出了她的思想。
总之,矛盾修辞手法是一种增强表达艺术性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印象深刻。
- 1 -。
Unit 4 Rhetoric TranslationLesson 15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1. Translation of Zeugma靳梅林(1995: 248-250)Zeugma(轭式搭配法)轭式搭配法格式是用一个动词或介词支配两个名词,一个形容词修饰两个名词,或者两个名词主语合用一个动词,而这两个名词在意义上往往毫不相干,或者第二个名词与动词或者形容词不能构成自然搭配,仿佛用扼把一对牲口套在一起拉扯似的,称为扼式搭配。
这种修辞格在英语中广泛运用,因为它可以使语言诙谐,具有讽刺和感染力。
翻译时,可直译或用别的修饰格,或其他方法译出。
A直译1 She dropped a tear and her pocket handkerceif.(Dickens)她掉下了眼泪和手绢。
2 Mr Pockwick took his hat and his leave.(Dickens)匹克威客先生拿起帽不辞而别。
3 She possessed two false teeth and a sympathetic heart.(O.Henry) 他有两颗假牙和一颗富于同情的心。
4 The man stood in a high place and a high manner.那人站在高处,态度傲慢。
B加词分译1 We ate a bun and a glass of milk..我们吃了个小甜圈面包,喝了杯牛奶。
2Side by side for seven years we took photograph and other things, (O. Henry)我们共同度过了七年,一起拍照,也偷窃人家的东西。
3 Kill the boys and the luggage!宰了那些小子们,毁掉他们的行李。
4 She was dressed in a maid’s cap, a pinafore, and a bright smile. 她戴着女仆帽子,扎着围裙,脸上露出欢悦的微笑。
- 162-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赏析英语幽默中的修辞现象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一(15)班/蔡瑞辰【摘要】英语幽默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是思想、学识、智慧、灵感和文化背景在语言中的结晶。
幽默产生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内容、语境等方面的原因外,还在于它借助了一定的修辞手法。
本文结合一些英语文学作品和生活中的一些幽默句子、小品、故事等,对其中常见的修辞格,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英语幽默 修辞格 赏析【Abstract 】English humor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lso a cultural one. It comes into being from thoughts, knowledge, wisdom, inspiration and culture. There are various forms in English humor which can be obtained from contents, contexts and so on, as well as from rhetorical devic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and classifie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rhetorical devices by analyzing a lot of English humorous examples.【Key words 】English humor; rhetorical devices; appreciation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体现。
”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中,幽默不论在生活中,在社会上,还是在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以事物的矛盾为基调,采取善意的态度,在表面的滑稽、形式的逗笑中,揭示出生活中的乖戾和不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