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20
907年,辽国建立(耶律阿保机) 1115年,金国建立(完颜阿骨打)[编辑]森林森林的覆盖率大,可拉长冰雪消融时间,且森林贮雪有助于发展农业及林业。
中国四大经济地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目前设有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兼任办公室主任,对东北地区进行协调。
2006年,中共中央政府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拟订为国策,东北三省地区成为中国第四个大型的经济纽带,另外三个分别是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以及珠江三角洲。
[编辑] 振兴的主要工业被中央提及的主要被振兴的工业有石油、化工、汽车、旅游进出口贸易,以及轻工业制造等。
其中在2007年中共中央政府以及俄罗斯政府亦提出利用中国政府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俄罗斯政府的远东大开发的双重机遇发展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中俄贸易),这些贸易包括两个主要的石油输送管道:自俄罗斯进入中国后自大庆至哈尔滨至长春至沈阳至大连,另外一个线路是自俄罗斯进入中国后自大庆至哈尔滨至长春至吉林市。
[编辑] 振兴中的主要城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以两个经济带为主进行深入发展,分别是北起哈尔滨,中至长春、南沈阳、大连;另外一条则是辅助经济带,位于东北东部靠近俄罗斯,朝鲜以及日本海的一些城市:北起牡丹江向南延伸,途径延吉、丹东、锦州、葫芦岛南至大连。
其中第一个经济带城市主要以重型工业为基础发展经济,第二个辅助经济带主要以边贸以及旅游业发展为主,以牡丹江做为中心城市发展对俄贸易,以丹东和延吉做为中心城市发展对朝鲜半岛的贸易,另外大连亦可作为一个工业城市亦可作为一个重型的港口边贸城市发展双边贸易。
其中牡丹江以及吉林省东部地区亦可发展旅游行业,例如:镜泊湖以及长白山等自然资源。
[编辑] 影响[编辑] 工业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在三十年代开始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之一,著名的沈阳铁西区就在东北区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关系,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也都被安排在东北。
初⼆地理东北地区知识点 东北地区现在指由中国的⿊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构成的区域,简称“中国东北”或“东北”。
你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知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初⼆地理东北地区知识点,⼀起来认识⼀下吧。
初⼆地理东北地区知识点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然条件: ①⽓候条件:温带季风⽓候,⾬热同期,作物⼀年⼀熟,易受热量的影响。
(⽓候是区域农业⽣产中最难以改造的⾃然条件。
) ②地形分布:⾼原( 畜牧业 )、平原( 种植业 )、⼭地( 林业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壤:⿊⼟、⿊钙⼟⼴泛分布,⼟层深厚,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农业⽣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 ①良好的⼯业基础基础;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③开发时间较晚,⼈⼝密度较低(地⼴⼈稀),有利于绿⾊农业和⼤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 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麦、⽟⽶、⽔稻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兴安岭和长⽩⼭区。
②长⽩⼭区是我国主要的⿅茸、⼈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产苹果梨。
辽东低⼭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马牧畜⽣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
3.东北商品粮基地 ⑴⽣产特点:①⼤规模机械化⽣产;②地区专业化⽣产。
⑵其他知识:①三江平原商品率最⾼;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
4.农业发展⽅向 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需要的优质、专⽤品种,提⾼产品质量和竞争⼒;加快发展商品粮⾖等的⽣产,促进粮⾷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品基地。
(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国内市场的能⼒。
) ⑵西部草原区:⼤⼒发展⽣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性畜牧业。
⑶⼭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农业和特⾊产品,实现由原料型⽣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并举的转变。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白头山天池乡村冬季景观同学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区域的自然景观吗?1、地理范围(1)位于东北部,包括黑、吉、辽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东北三省”。
1、地理范围(2)面积:78.8万千米2, 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8.2%。
2、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位于东北部,南临渤海和黄海。
2、地理位置(2)、经纬度位置:大体位于120°E-135°E、40°N-54°N。
南北大约跨纬度14°,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带。
2、地理位置(3)、相对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3、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从海陆位置来看:濒临渤海和黄海,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
(2)从纬度位置来看: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条件可满足许多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业生产条件好。
(3)从相对位置来看: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认识中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例如,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时,首先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 初步认识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然后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确认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并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其相对位置;接着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地形区等,以及它们的分布状况,进而整体把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等)。
读图,判断哪一幅图表示的相对位置,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绝对位置。
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