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格式:doc
- 大小:401.00 KB
- 文档页数: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1.关于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都是遗传物质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是DNAC.一个染色体含有一条多核苷酸链D.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DNA是遗传物质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4.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5.T2噬菌体的结构组成为()A.蛋白质、脂类B.糖类、蛋白质C.蛋白质、DNAD.蛋白质、RNA6.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细菌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A.32PB.35SC.32P和35SD.二者皆无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人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A. B. C. D.8.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A.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9.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A.DNAB.染色体C.叶绿体D.线粒体10.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A.都是DNAB.都是RNAC.是DNA或RNAD.是DNA和RNA11.车前草病毒是一种不含DNA的病毒,其遗传物质是()A.车前草的DNAB.车前草病毒的RNAC.车前草的RNAD.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12.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A.细胞核内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C.细胞质的基质内D.细胞核和细胞质内13.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是()A.4,4,5B.5,4,4C.4,5,4D.5,4,514.疯牛病病毒仅由一小团蛋白质构成,由其感染牛的脑细胞后,繁殖出的新个体仍含有与原来的一小团蛋白质,这个事实说明()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B.DA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D.蛋白质也可作为遗传物质15.现有两组实验数据:(1)测得豌豆中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2%在线粒体上;(2)进一步测得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是:DNA占36.5%,RNA 占9.6%,蛋白质占48.9%。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认识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征,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观念。
(生命观念)2.总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3.分析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培养探究意识。
(科学思维)考点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项目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毒性有毒性无毒性1.实验a、b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致病性,S型细菌有致病性。
2.实验b、c对比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无致病性。
3.实验b、c、d对比说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四、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提示: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提示: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从格里菲思的第四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活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来的。
(×)提示:S型活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
4.艾弗里的实验中加蛋白酶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失去活性,但其他物质如RNA、DNA等仍具有生物活性。
(√) 5.肺炎链球菌属于寄生细菌,其蛋白质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第1课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考点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延伸思考(1)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提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资料:R型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分泌感受态因子,这种因子会诱导感受态特异蛋白质(如自溶素)的表达,它的表达使R型细菌具有与DNA结合的活性。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遗留下来的DNA片段会与感受态的R型活细菌结合,从而进入细胞,并通过同源重组置换的方式整合到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请结合资料,思考: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什么?提示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即基因重组。
(3)(源于必修2 P43图3-2)格里菲思第四组实验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①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型细菌数量减少。
②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b之前,已有少量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型细菌大量繁殖。
③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繁殖而来的。
(4)上述实验中格里菲思是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区别R型和S型细菌?提示菌落形态。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第17课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业质量水平要求◄1.通过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生命观念)2.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科学思维)3.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培养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科学探究)考点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的类型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3.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论:DNA才是使 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 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 ×) 2.从格里菲思的第④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活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来的。
( ×) 3.从格里菲思实验中的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
( ×) 4.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 √) 【教材细节命题】1.(必修2 P44图33思考)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S型细菌、R型细菌、R型细菌方提供。
其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
2.(必修2 P44图33思考)体外转化实验中,设置“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DNA酶”实验组的作用是对照,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被DNA酶分解后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可见DNA被分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进一步说明DNA才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1.肺炎链球菌两个转化实验的比较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科学家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细菌培养场小鼠体内培养基(体外)所实验原理S型细菌有致病性,可使人“减法原理”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实验原则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致病性进行对照S型细菌各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实验构思用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结果观察小鼠是否死亡培养基中菌落类型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联系①所用的材料相同:都巧妙选用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②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则是前者的延伸,进一步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③实验设计都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2.S型细菌和R型细菌转化的实质(1)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结构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后,其结构可恢复。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纲解读
基础回顾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类型
观察下面两个过程图,回答问题:
特别提醒: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断,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的过程,实质上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控制荚膜合成的质粒进入到R型菌中,并且在R型
菌中表达,这样R型菌就出现了荚膜,转化成了S型菌。
(1)荚膜是肺炎双球菌细胞体的一种结构,也是由相应的基因控制的。
(2)相应的基因在质粒上,质粒有能力进入R型菌,并且有能力进R型菌细胞中表达。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特别提醒:
1该实验可同时证明:①DNA分子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③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都不能证明:①DNA分子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②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其作用不能证明。
2噬菌体增殖场所是大肠杆菌细胞内,除噬菌体的DNA做模板起指导作用外,其余的原料—
—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ATP和相关酶全由大肠杆菌提供。
三.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
1、试验材料。
2、此病毒的成分和。
3、过程及结果:
4、结论:
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被感染
烟草未被感染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既有DNA又有RNA,其遗传物质是
②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由于只含有DNA或RNA,它们的遗传物质是,如:烟草花叶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结论:因为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因此说DNA是的遗传物质
对应训练
1.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2、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① 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④⑤⑥ B. ②④⑤⑥ C. ②③⑤⑥ D. ③④⑤⑥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对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正确叙述是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B.模板和酶来自细菌,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酶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4.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
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5.(2012·平顶山一中模拟)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⑦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⑤⑦D.③④⑤
真题演练
1.(2012重庆)
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2.(2012上海)1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3.(2010·海南卷)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
其中预测正确是(
A.1、3 B.1、4 C.2、3 D.2、4
判断:(1)(2010·广东卷—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2009·江苏生物5—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3)(2009·江苏生物5—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只分布在染色体上()。
总结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存在于
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存在于
酵母菌遗传物质存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