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0
初一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二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1、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潸()然泪下如履()平地tǐng( )而走险 jìn()若寒蝉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黑粗体词语(4分)(1)、对这巨大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1924-1986)。
(2)、这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了黄河的主人。
(3)、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4)、刹那间,那些精壮的小伙子忽而变得如此孱弱,在浑水泥浆里挣扎,扒着岩石树根呼救。
3、病句的修改方法不是唯一的,请你运用两种方法修改下面这个病句。
(2分)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修改方法一:。
修改方法二:。
4、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之衔接连贯。
(1分)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
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3分)(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屈原的。
这里代指文采、才情。
(1分)(2)请根据你在《愚公移山》中所学的“阴”和“阳”的有关知识,指出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江(长江)阴:洛(洛水)阳:衡(衡山)阳:华(华山)阴:(2分)(3)、待到山花烂漫时,。
(3-9题每空一份)(4)、横眉冷对千夫指,。
(5)、零落成泥碾作尘,。
(6)、然后知生于忧患,。
(7)、写出《春夜喜雨》一诗的颔联:,。
(8)、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9)在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
”(《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作者:————————————————————————————————日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1、能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实在是令人羡慕,相信你也能行。
请把下面的一句话工整的写在方框内。
(3分)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至(3)题(7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méng lóng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是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希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méng lóng 散.发(2)解释“踊跃”在文中的意思。
(2分)踊跃:(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找出来并改正。
(2分)错别字,改正3、下列各句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春天到了,小草五光十色....,到处都生机勃勃。
B、张华的作业做得不堪设想....,受到老师的批评。
C、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D、那是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老奶奶一直默默的把它记在心里。
4、下列四组对话中,说话的语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昨天我生日,你送我一支笔,十分感谢!乙:那只笔挺贵的,是在精品商店买的,希望你喜欢。
B、甲:你的作文没话说,全班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写日记的!C、甲:谢谢您给我让座!乙:没关系,帮助老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D、甲:欢迎你下次再次光临我们的商场!乙:你们这里服务态度不是很好,下次我才不来!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反璞归真的体闲去处。
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9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惨悴.(cuì)宽恕.(shù)雍.容(yōng)目眩.(xuàn)B.孱.弱(chán)伫.立(zhù)愠.怒(yùn)撤.销(chè)C.檄.文(jī)水藻.(zǎo)湛.蓝(zhàn)孀.妻(shuāng)D.始龀.(chèn)穷匮.(kuì)柘.木(zhè)哂.笑(shě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3分)A.踉跄怡然澄澈孔武有力B.洗濯炫耀赏赐一丝不苟C.诀别傲然憔悴害人听闻D.瑟缩喧嚣喑哑苦心孤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结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众望所归。
C.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3分)。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5.关于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搭配不当的一组是()(3分)A.《春》——老舍——现代文学家 B.《春夜喜雨》——杜甫——唐代诗人C.《示儿》——陆游——宋代诗人 D.《老翁捕虎》——纪昀——清代文学家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上句或下句。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模拟四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相关题目。
(5分)心里存着无限的希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qián()诚的目光,许先生看着她自己手里选得精精巧巧的菜盘子,而后脚板触着楼梯上了楼。
希望鲁迅先生多吃一口,多动一动筷,多喝一口鸡汤。
鸡汤和牛奶是医生所嘱的,一定要多吃一些的。
——节选自《回忆鲁迅先生》(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分)祈.()祷qián()诚(2)“而后脚板触着楼梯上了楼”一句中“触”字改为“踩”“蹬”或“踏”好不好?为什么?(2分)(3)你从上述文段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请加以概括。
(2分)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题目。
(7分)①珍惜阅读,便是珍惜_____________,珍惜蛇灰蚓线般的石鼓文陶埙发出的音响。
②珍惜阅读,便是珍惜_____________,珍惜重阳登高除夕守岁时的那份浓郁的醇香。
③珍惜阅读,便是珍惜_____________,珍惜楚韵风骚唐诗宋词,摄魂西游,剑戈三国。
④珍惜阅读,便是珍惜_____________,珍惜黄山烟云,桂林山水,莺歌燕舞,春雨秋风;珍惜《高山流水》之深情,《阳春白雪》之唯美。
⑤珍惜阅读,阅读便像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
珍惜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珍惜阅读,阅读便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稠。
(1)填入①—④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A.传统历史美好文学B.文学美好历史传统C.美好文学传统历史D.历史传统文学美好(2)填入第⑤句横线处,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阅读便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B.阅读便像一座山,草木葱茏景色秀C.阅读便像一幅画,千万美景在上头D.阅读便像一条河,水流百转清悠悠(3)进入初中以来,你一定读了不少好的书籍吧?请把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你的好同学。
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雍.(yōng)容夸父.(fǔ)逮.(dài)捕老牛舐.(shì)犊B.愠.(wēn)怒水藻.(zǎo)箕.(qī)畚讨敌檄.(xí)文C.旌.(jǐng)旗孱.(cán)弱郁悒.(yì)稍逊.(sùn)风骚D.咳嗽.(sou)抽屉.(tì)窘.(jiǒng)迫隔三差.(chā)五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马革裹尸食不裹腹司空见惯锲而不舍B.妇孺皆知义愤填膺慷慨淋漓心无旁鹜C.娇揉造作中流砥柱疑窦释然意气用事D.黯然失色咄咄逼人踉踉跄跄铤而走险3.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的词语分别是()(2分)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希望你的步调是__________的,步伐是_________的,步韵是_________的,步态是________的。
A、和谐稳健匀速优雅B、匀速稳健和谐优雅C、和谐匀速优雅稳健D、匀速和谐优雅稳健4.经典诗文默写 (6分)(1) ,原驰蜡象。
(2) 横眉冷对千夫指,。
(3)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4)零落成泥碾作尘,。
(5),,国恒亡。
5.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4分)乘坐公交车, 能在一车拥挤中有个座位坐着,当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毕竟坐着比站着要舒服得多。
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颤巍巍的老人,①只能站在车厢内随车辆的颠簸而摇来晃去,②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③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是否想过,有一天,我们会不会遭遇同样的困境?尊重老人,让座老人。
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文段中最后一个句子应修改为:。
(2)文中加曲线的①、②、③句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6.名著阅读(答出两空得2分)《西游记》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就来了,平时零零碎碎地学习是不够的,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准备做大量的语文试题来巩固知识。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一、积累与应用(1-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1.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舢板(xiān) 应和(hè) 寒噤(jìn) 蟊贼(máo)?B.吞噬(shì) 旌旗(jīng)蹙眉(cù) 檄文(xí)?C.饕餮(tǎo) 就戮(lù) 孱弱(càn) 水藻(zǎo)?D.钳制(qián) 颀长(qí) 愠怒(yùn) 智叟(s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驳船雍容蓦的乍暖还寒?B.狂斓蜿蜒蜷身孔武有力?C.徜徉妖娆挟带马革裹尸?D.熹微蠕动点辍寥寥可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级部门决定铺张扬厉,在全系统内大力整顿。
B.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英语辅导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C.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
D.他非常勇敢地搭救了那个女孩子,真是火中取栗呀!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5.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
遇到这种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 )A.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B.你小声说:“真好意思!”C.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我到后边排队去。
”D.你说:“别插队!自觉点!”6.填入下面词语空白处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________起眼镜放在抽________里 ________客人眼睛不________A.带屉陪及B.戴替培济C.戴屉陪济D.带替培及7.下列句子只用了一种修辞格的一项是(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1. 下列词语中,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诘责 (jí) 禁 锢 (gù) 犀利 (xī) 藏污纳 垢(hòu)B. 滞留(zhì) 搓 捻(niǎn) 睥 睨(nì ) 众目睽 睽(kuí)C. 缄默(jiān ) 狩猎(shǒu ) 金 樽(zūn) 美味佳 肴(yáo)D. 蓬 蒿(gāo ) 咫尺(zhǐ) 挑 衅(xìn ) 负 箧曳屣(qiè) 2. 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几处早鹰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 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D. 夕阳西下,肠断人在天涯. 3.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 田地。
(地步,境地)B.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烂漫。
(坦率自然,毫不做作)C.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 喜出望外了。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D.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 絮絮叨叨地说着。
(形容说话啰唆) 4. 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B.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C.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D.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5.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 家喻户晓。
B. 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 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C. 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 拈轻怕重。
D. 张先生如往常一样 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北师大)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
标点正确。
十三四岁,正值花季。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凡是能唱的鸟,全在歌唱。
”那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尽情地展示吧!不必有任何顾虑,相信自己,答案就在你的笔下,记住:IMPOSSIBLE IS NOTHING (没有不可能)!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1)如果你的真诚和善良如一,我们的报答将要把你ju àn ( )顾。
(2)这时它(小针鼹)仍然每隔7天左右回到口袋中去吮.( )吸乳汁。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 ín x ún ( )(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4分) (1)束.手无策( ) (2)爱不释.手( ) (3)鞭长莫及.( ) (4)胸中有丘壑..( )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写序号即可)(2分) (1)上周,体育老师已经把学生要求开放足球场的意见 (A .反映 B .反应)给了校长。
(2)近日,我市启动“知荣明耻,文明出行”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具体措施之一,执勤民警见到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A .必须 B .必需)当场纠正。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时曾用泰戈尔的诗句“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来形容华人华侨、留学生同祖国的关系,最后他又引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结,这表达了温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请在下面这则祝福短信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结构相同,语意连贯。
(2分) 撷取春光里最美的一束花, ,捡拾秋风里最红的几片叶, 。
编织生命的风铃,让幸福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1分) A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分评卷人得分北师大版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考场座号七年级 语文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夸父(fǔ) 宽恕(shù) 雍容(yōng) 目眩(xuàn)B.孱弱(chán) 伫立(zhù) 愠怒(yùn) 撤销(chà)C.檄文(jī) 水藻(zǎo) 湛蓝(zhàn) 孀妻(shuāng)D.始龀(chàn) 穷匮(kuì) 柘木(zhè) 哂笑(shě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3分)A.踉跄 怡然 澄澈 孔武有力B.洗濯 炫耀 赏赐 一丝不苟C.诀别 傲然 憔悴 害人听闻D.瑟缩 喧嚣 喑哑 苦心孤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他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底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众望所归。
C.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3分)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
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9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惨悴.(cuì)宽恕.(shù)雍.容(yōng)目眩.(xuàn)B.孱.弱(chán)伫.立(zhù)愠.怒(yùn)撤.销(chè)C.檄.文(jī)水藻.(zǎo)湛.蓝(zhàn)孀.妻(shuāng)D.始龀.(chèn)穷匮.(kuì)柘.木(zhè)哂.笑(shě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3分)A.踉跄怡然澄澈孔武有力B.洗濯炫耀赏赐一丝不苟C.诀别傲然憔悴害人听闻D.瑟缩喧嚣喑哑苦心孤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结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众望所归。
C.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3分)。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5.关于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搭配不当的一组是()(3分)A.《春》——老舍——现代文学家 B.《春夜喜雨》——杜甫——唐代诗人C.《示儿》——陆游——宋代诗人 D.《老翁捕虎》——纪昀——清代文学家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上句或下句。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模拟一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我站在高山之diān,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lán;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d iān_____ 湃_____ lán_____ 浊_____2.下面句子中横线上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2分)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要不,请想想,柳丝_____般的抚摸,细雨_____般的体贴,又怎么_____草原、_____沙漠、_____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着不走的霜雪?A.飞扬飘洒走穿扑B.飘拂浸润过走穿C.飘拂滋润过走扑D.飘舞滋润穿过走3.在《春风》一文中,林斤澜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作者用“老窖名酒”这样的口语比喻雅致的经典名句,你认为有怎样的独特趣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填空。
(9分)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
④《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汉字从_____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演变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各自有着鲜明艺术特征的字体,其中“行书”成熟于东晋,王羲之的_____就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共4分)A见神珍铁金光四射,就走过去用手一摸,原来是根铁柱子,斗一样粗,二丈多长。
A 使劲用手搬了搬说:“太长太长了,要是再短些,再细一些就好了。
”A话还没有说完,那个宝贝就短了几尺,也细了一圈。
A看了看说:“再细些就更好了。
”那个宝贝真的又细了许多,A拿过来,顺手玩了一会儿,觉得十分好用。
(1)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作者是_____。
(2分)(2)这个故事叫“东海借宝”,文中的“A”指的是书中的主要人物_____,“那个宝贝”就是他的兵器——_____。
(2分)6.阅读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俏也不争春”中的“俏”原作“梅”,请你品析改动后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陆游《咏梅》比较,说说毛泽东词“反其意”反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与欣赏(44分)(一)(13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其.如土石何惧其.不已也B.笑而止.之止.有剩骨C.跳往助之.告之.于帝D.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甚矣,汝之不惠”一句,并说说这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特点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何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3分)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包,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10.古汉语中“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相对于山水的方位,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分别处在山水的那个方向。
(4分)(1)江(长江)阴________ (2)洛(洛河)阳________(3)衡(衡山)阳________ (4)华(华山)阴________(二)(15分)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l936年到l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
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
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五十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l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十七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包括奥本海默在内,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所以他和我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不时出现,不过比起以前要较少出现一些。
奥本海默的演讲十分吸引人。
他善于辞令,听者往往会着迷。
1964年为了庆祝他六十岁的生日,三位同事和我编辑了一期《近代物理评论》,在前言中我们写道:他的文章不可以速读。
它们包容了优雅的风格和节奏。
它们描述了近世科学时代人类所面临的多种复杂的问题,详尽而奥妙。
像他的文章一样,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诚真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许许多多各阶层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
而邓稼先竞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l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你和我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邓稼先去了,竞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格若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1.请为选文拟一个小标题。
(2分)_______________12.理解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和作用。
(1)请写出两个与文中“家喻户晓”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句中加点字“竟”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选文介绍的这两位人物,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奥本海默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篇幅刻画他的性格和为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作者写道“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说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6分)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戚祥浩①他是那种连一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
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我,还拿来了村里的特困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样活儿干。
我拗不过他,只好将负责看管搅拌机的差事交给他。
②他对我连声道谢,然后,扭头跑回村子。
那时,我正打算向他介绍搅拌机的操作方法,他居然不听我一声解说,就走掉了。
正在我气恼的时候,他又回来了,身后还拖着个脸蛋红红的小男孩。
(A)他老远..便指着我身边的搅拌机大喊:“这是爸爸要开的机器!”③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蹿到搅拌机边,将整个脑袋探进搅拌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