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BACK变压器设计公式(1)
- 格式:xls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1.洩放電阻的計算:2.S 側整流二極體的計算:3.功率晶體管的計算:4.P 側輸入電解電容的計算:5.整流橋的計算:6.變壓器參數的計算:所以R 1,R 2各取750K ΩA:正向截止電壓額定值B:最小峰值正向電流值經驗公式: I fm =2I out /(1-δmax )FLYBACK SWITCHING POWER SUPPLY 各主要元件設計參考值I fm =2*1.25/(1-0.47)≒4.7A 取值為10A經驗公式: V cemax =V InMax /(1-δMax )經驗公式: R=T/2.21C時間T 取1S, C 為CX 電容容量的總和(單位:uF)則24V/1.25A 此MODEL 的洩放電阻R 為(因CX1=0.33uF)則24V/1.25A 在此MODEL 下的整流二極體最小峰值正向電流值為R=1/2.21*0.33 ≒1.37MΩ,取近似值1.5MΩ, R 1,R 2串聯750KΩ;則24V/1.25A 在此MODEL 下的MOS 體管DS 電壓值為V dssMax =370/(1-0.2)≒460V 取值為600VA:MOS 管I d 電流值經驗公式: I d =2P out /(ηV In δMax )經驗公式: V d =1.2V InMax (N s /N p )所以D4取BYQ28E 200 (10A/200V)A:MOS 管V dss 電壓值則24V/1.25A 在此MODEL 下的整流二極體正向截止電壓的額定值為V d =1.2*264*1.414(16/60)≒120V 取值為200VC=2*30=60uF 取經驗值為56uF/400V所以電容C 3取值為56uF/400V經驗公式: I 0=P out /(ηVin min PF)I d =2*30/(0.8*107*0.4)≒1.75A 取值為5.1A所以MOS 管Q 2取值為SSS10N60A (5.1A/600V)經驗公式: C=2P out則24V/1.25A 此MODEL 的電解電容C 3容量為則24V/1.25A 此MODEL 的整流橋為I 0=30/(0.8*90*0.6)≒0.69A 取經驗值為1A所以整流橋D 5,D 6,D 7,D 8均取為1N4007 (1A/1000V)為計算參數的方便,假設變壓器工作在不連續模式, 再通過調整初級電电感量,來確定其工作模式.(1). 基本參數的確定工作頻率 f=55KHz V In=100V(90~264V AC)D Max=0.48 △B=0.18 TV2Min=V F+V L+V O=0.8+0.2+24=25V 電流密度 J=4A/mm2(2). 磁芯選取經驗公式: A E=0.15P O1/2=0.15*301/2=0.82cm2取EI28磁芯 A E=86mm2(3). 參數計算N=V2Min(1-D Max)/(V In*D Max)=25(1-0.48)/(100*0.48)=0.2708I PK=2P0/(V In D Maxη)=2*30/(100*0.48*0.85)=1.47AL P=V In D Max/(I PK f)=100*0.48/(1.47*55*103)=0.6mHN S>N*I PK*L P/(△B*A E)=0.2708*1.47*0.6*10-3/(0.18*86*106)=15.4 T S取N S=16T SN P=N S/N=16/0.2708=59.08取N P=60T SN F=V F N S/V2Min=18*16/25=11.5 T S (SG6840 AUX電源V F=18V)取N F=12T S(4). 線徑計算I PK RMS=I PK(D Max/3)1/2=1.47(0.48/3)1/2=0.59AΦN P=(I PK RMS/Jπ)1/2*2=(0.59/4*3.14)1/2*2=0.43mm取ΦN P=0.45mmΦN S=(I0/Jπ)1/2*2=(1.25/4*3.14)1/2*2=0.63mm取ΦN S=0.65mm取ΦN F = 0.35mm以上計算所得參數需經驗證,以確保窗口面積是否合適,可適當調整.為讓系統在整個電壓範圍內工作穩定,效率最高,電感量需作进一步调整,使其在整个电压范围内,两种工作模式(连续模式﹑不连续模式)都有跑到.最终电感量调整在1.25mH.。
反激变换器(Flyback)的设计和计算步骤齐纳管吸收漏感能量的反激变换器:0. 设计前需要确定的参数A 开关管Q的耐压值:VmqB 输入电压范围:Vinmin ~VinmaxC 输出电压VoD 电源额定输出功率:Po(或负载电流Io)E 电源效率:XF 电流/磁通密度纹波率:r(取0.5,见注释C)G 工作频率:fH 最大输出电压纹波:Vopp1. 齐纳管DZ的稳压值VzVz <= Vmq ×95% - Vinmax,开关管Q承受的电压是Vin + Vz,在Vinmax处还应为Vmq保留5%裕量,因此有Vinmax + Vz < Vmq ×95% 。
2. 一次侧等效输出电压VorVor = Vz / 1.4(见注释A)3. 匝比n(Np/Ns)n = Vor / (Vo + Vd),其中Vd是输出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一般取0.5~1V 。
4. 最大占空比的理论值DmaxDmax = Vor / (Vor + Vinmin),此值是转换器效率为100%时的理论值,用于粗略估计占空比是否合适,后面用更精确的算法计算。
一般控制器的占空比限制Dlim的典型值为70%。
-----------------------------------------------------------------------------上面是先试着确定Vz,也可以先试着确定n,原则是n = Vin / Vo,Vin可以取希望的工作输入电压,然后计算出Vor,Vz,Dmax等,总之这是计算的“起步”过程,根据后面计算考虑实际情况对n进行调整,反复计算,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选择。
-----------------------------------------------------------------------------5. 负载电流IoIo = Po / Vo,如果有多个二次绕组,可以用单一输出等效。
变压器设计公式
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电压和电流的电力传递设备。
根据电气原理,变压器的设计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1.磁通密度(B)的计算:
变压器的磁通密度可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B=(V*10^8)/(4.44*f*N*A)
其中,B为磁通密度,V为变压器的电压,f为电源频率,N为变压器的匝数,A为磁路截面积。
2.爬电和感应电压(U)的计算:
变压器的爬电和感应电压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U=K*h
其中,U为爬电和感应电压,K为一个与环境条件相关的常数,h为绕组的高度。
3. 铁损耗(P_fe)的计算:
变压器的铁损耗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_fe = K_fe * B^2 * V^2 * f * 10^(-7)
其中,P_fe为铁损耗,K_fe为一个与材料特性相关的常数,B为磁通密度,V为电压,f为频率。
4. 铜损耗(P_cu)的计算:
变压器的铜损耗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_cu = (R1 + R2) * I^2
其中,P_cu为铜损耗,R1和R2为绕组的电阻,I为负载电流。
5. 总损耗(P_total)的计算:
变压器的总损耗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_total = P_fe + P_cu
6.转变比(k)的计算:
变压器的转变比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k=V2/V1
其中,k为转变比,V2为输出电压,V1为输入电压。
以上是变压器设计过程中常见的计算公式,每个公式的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
Flyback变压器绕制方法对漏感及Spike的影响
这是一个我以前做过的充电器,Flyback架构,输入220Vac,输出24V,2A。
变压器包含一个原边绕组,一个副边绕组及一个辅助电源绕组。
为了减小漏感以尽可能降低开关管Spike,特将变压器绕制方法作如下比较。
1.首先,由于原边匝数较多,将其分为二个部分,按下图方法绕制:
此变压器L=224uH,Lo=14uH,Spike波形如下,大小为243V
2.不分开原边,将副边绕组分成两个并联的绕组绕制:
其L=214uH,Lo=9uH,Spike变为181V
3.结合1与2的方法
其L=214uH,Lo=5.7uH,Spike=125V
以上结果表明,交叉换位越彻底,漏感越低。
但需要切记的是,交叉换位的程度并不是说分得越多越好,分得太多有时会适得其反。
关于此部分的理论分析,有机会再贴。
(写公式太累了)。
输入电压Vin(V)输出电压Vo(V)输出电流(Io)二极管压降V f (V)开关频率fs(Hz)451210.4350000副边极限电流ΔIsmax(A)副边电感量Ls=Lp/n 2(uH)匝数比n=Np/Ns磁截面积Ae(mm 2)磁通密度ΔB(T)2.39309523825.00945181.09523809511.40.25占空比DVo+Vf(V)23.18%12.4ΔI SB (A)D off =1-DLs=Lp/n 2(uH)1.08819206476.82%25.0094518副边峰值电流ΔIsp(A)工作状态1.846CCM模式副边实际峰值电流计算由公式Io=ΔIo*ΔTs/2,可得ΔTs=2Io/ΔIo;将ΔI SB 公式代入ΔIo,ΔTs代替D off ,得到ΔTs=[1、当D off >ΔTs时,在t off 时间内,电感可以完成放电,电路工作在DCM状态,此时ΔI SP =(Vo+Vf)*2、当D off =ΔTs时,在t off 时间内,电感刚好完成放电,因此,电路工作在DCM/CCM模式临界点,3、当D off <Δts时,在toff 时间内,若放电电流从0开始变化,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因此存在直流 此时ΔI SP =ΔI SB +ΔIs,∵ 根据梯形体积公式Io=[ΔIs+(ΔI SB +ΔIs)]*D off /2,得到ΔIs=Io/D off -ΔI SB /2 ∴ ΔI SP=ΔI SB +ΔIs=Io/D off +ΔI SB /2已知量原边、副边极限电流计算(磁饱和电流由公式Ns=Ls*ΔIsmax/(ΔB*Ae),可得ΔIsmax=(ΔB*Ae*Ns)占空比计算由公式n=Vin/(Vo+Vf)*D/(1-D),可得D=n(Vo+Vf)/((n*(Vo+Vf)临界状态电感输出峰值电流计算由公式Ls=(Vo+Vf)*D off /(ΔI SB *fs),可得ΔI SB =(Vo+Vf)*D off /(Ls*fs)原边匝数Np副边匝数Ns原边电感量Lp(uH)232130副边峰值原边峰值原边极限电流ΔIpmax(A)1.8461.6852.185开关关闭时间占比D off =1-D 电流变化时间占比ΔTs76.82%118.82%I OB (A)Ts代替D off ,得到ΔTs=[2Io*Ls*fs/(Vo+Vf)]0.5态,此时ΔI SP =(Vo+Vf)*ΔTs/(Ls*fs);在DCM/CCM模式临界点,此时ΔI SP =ΔI SB ;足够的能量,因此存在直流分量,电路工作在CCM模式下,o/D off -ΔI SB /20.41795704和电流)ΔIsmax=(ΔB*Ae*Ns)/Lsn(Vo+Vf)/((n*(Vo+Vf)+Vin)临界状态输出电流计算I OB =ΔI SB *D off /2。
CCM模式【步骤一】输入变压器设计规格输入input Vin(min)输入电压DC Vin180输出功率Pout100输出电压Vout112效率Eff0.88最大占空比Dmax0.4495频率f120计算匝数比N 1.312281043最小导通时间Dmin0.254734357【步骤二】DCM/CCM临界输入电流平均值Ii0.631313131输入电流增量△Ib 2.808957203临界感值Lb0.240035697第三步:初步选取感值【步骤三】以CCM计算在Ts周期内输入平均电流Is0.631313131ton内平均电流值Iavg 1.404478601分割比P=Iavg/Ip1分割比P2最小电流值Ip10.702239301最大电流值Ip2 2.106717902ton内电流增量△Ipp 1.404478601原边电感Lp0.480071394【注解1】设计时不用过分关心原边电感Lp,因为Lp与Lg成反比,可以人为通过调整气隙大小Lg而改变Lp,一般取值为临界电感【注解2】当使用反激架构设计超大功率变压器时(>200W),考虑到原边峰值电流过大,可以人为地调小“分割比”(取值在1~2之【步骤四】计算AP,选取磁心和骨架窗口和磁心截面乘积AP0.303805978PC40 100C时 Bs=0. 39T Bmax0.293【CORE】PC40EER28-Z Ae82.1【BOBIN】BEER28-1110CPFR Aw114le64每匝长度lw52.2Ve5257电流密度J5绕组系数Ku0.2【步骤五】计算变压器原副边匝数,气隙大小,辅助绕组匝数原边匝数Np42.04374919取42Ns32.00533927取整32气隙lg0.379092687辅助绕组输出电压Vr17.5辅助绕组匝数Nr 5.00083426取整5【步骤六】计算电流的有效值原边电流最小值Ip10.702239301原边电流最大值Ip2 2.106717902原边电流的有效值Ip(rms)0.980078874副边电流最大值Is1 2.764605966副边电流最小值Is20.921535322副边电流的有效值Is(rms) 1.423317197【步骤七】选择绕组线径趋肤深度d0.190814264原边所选线径d10.35有效面积S10.096211194原边有效电流面积Sp=Ip(rms)/J0.196015775副边所选线径d20.35有效面积S20.096241819副边有效电流面积Ss=Is(rms)/J0.284663439辅助绕组所选线径d30.35有效面积S30.096211194窗口系数Kw0.15615799实际窗口系数Kw0.15615799【步骤八】计算损耗和温升原边铜损Pcu0.134217295副边铜损Pcu0.215670382Pfe 2.15537Ptotal 2.505257677△T 6.093268625【作者】严晓方 【更新日期】2006-11-30【说明】设计者填写绿色内容,其他自动生成Vin(max)430VW【注解】 110+2(2V 为输出整流二极管RHRP860的电压压降) 【注解】这里一般选取值为0.8KHzN =Vin*Dmax/(V0*(1-Dmax))Dmax/{(1-Dmax)*(Vinmax/Vinmin)+Dmax)}A Po/(EFF*Vin)A 2*Ii/DmaxmH Vin*Dmax/(△Ib*f)A Is=IiAIavg=Is/Dmax 【注解】这里一般选取值为2:1P=Iavg/Ip1A Ip1=Iavg/PA Ip2=2*Iavg -Ip1A △Ipp=Ip2-Ip1mH Lp=Vin*Dmax/(△Ipp*f)cm4AP=(Pt*1e4)/(2deltB*f*J*Ku)mm2mm2mm mm mm3A/mm2,【注解】根据散热方式可取3~6,一般设定值为5A/mm2 【注解】这里一般选取值为0.2Np=Lp*Ip2/(Bmax*Ae)Np=Vin(min)*Dmax/(△Bac*Ae*f)取定Np,Ns ,计算实际的Dmax 、DminT 【注解】Bmax M模式下变压器的设计流程【注解】最初设计选择0.45,在选定Np 、Ns 计算出实际的Dmax 后返代回进行运算反比,可以人为通过调整气隙大小Lg 而改变Lp ,一般取值为临界电感值Lb 的2倍。
flyback报告讲解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开关电源设计_ 指导老师:谌平平,张军明成绩: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反激电源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常垚一、Flyback 设计要求输入:单相AC85V ~230V rms ;输出:DC12V/1A& 5V/1A 与输入电气隔离 ? 稳压精度:1%输出电压纹波:<2% ;负载调整率:<1% (反馈输出)? 输入调整率:1% ? 控制器:UC3845开关频率:自行设定。
本电路采用100kHz 的开关频率满载情况下,CCM 或DCM 均可以。
本电路采用DCM 模式二、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反激变化器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 )和电流断续工作模式(DCM )。
在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中,电路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2种情况。
1)开关管导通时,加在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电压1L d U U =g,因此根据变压器原副边感应电压的关系1212L L U U N N =gg得到变压器副边感应电压为222111L L d N N U U U N N ==gg 注:假设原副边感应电压的方向如图1所示。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开关管1D 两端的电压为1222111()()D L o L o d o N NU U U U U U U N N =-+=-+=--ggg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陈发毅学号: 3100103074 日期:2013.7.20 地点:教二-125因此二极管1D 截止。
开关管导通时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2)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原边电流无法突变。
原边有一个方向与参考电压反向的感应电压存在。
根据安匝平衡原理,二极管导通。
此次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其导通电压1D on V ,约为0.7V 。
因此副边电压为:210.7L o D on o U U U U V =--≈--g原边电压为:2212111()L L o D on N N U U U U N N ==--gg此时的电路等效模型如图3所示。
1、确定电源规格输入电压V in
输入电压变动范围170
264
输入频率
输出电压V O(V) 5.2
输出电流I O(A)15 2、确定D和f0最大占空比D max0.4
基准振荡频率f min(KH Z)100 3、输入直流电压输入直流电压范围V1(V)201.62
373.296 4、I1p、N12和L1的计算输出电流保护点19.5
输出整流二极体正向压降V f(V)0.5
输出滤波电感正向压降V L(V)0.3
变压器二次侧电压V2(V)6
变压器二次侧输出功率P2(W)117
变压器效率0.95
I1b与I1p的比值K0.6
流经一次线圈的最大电流I1p(A) 1.908880176
周期T(mS)0.01
截止时间T OFF(mS)0.006
一二次线圈匝数比N120.044638429
导通时间T ON(mS)0.004
一次侧线圈电感量L1(mH) 1.056221352 5、磁芯的确定磁芯的有效截面积S m(mm2)107
最大磁通密度B max(Gauss)3000 6、N1和N2的计算二次线圈的圈数N2 2.230000205
一次线圈的圈数N160 7、变压器的计算流经一次线圈电流的最小值I1b(A) 1.135646346
流经一次线圈电流的有效值I1rms(A) 1.015541619
流经二次线圈电流的最小值I2b(A)15.17981949
流经二次线圈的最大电流I2p(A)28.58689468
流经二次线圈电流的有效值I2rms(A)17.59532966
电流密度I d(A/mm2)
线圈有效截面积S(mm2)S=I rms/I d 8、变压器的验证二次线圈的圈数N23
一次线圈的圈数N160
一二次线圈匝数比N120.05
导通时间T ON(mS)0.003731111
流经一次线圈的最大电流I1p(A) 2.138668546
I1b与I1p的比值K0.531006241
最大磁通密度B max(GS)2498.444563 9、高压时的确认导通时间TON(mS)0.002432617
最小占空比D min0.243261652 10、开关管选择所需承受电压V CEmax(V)622.16
所需承受电流I Cmax(A) 2.138668546 11、输出整流二极体选择所需承受反向电压V Fmax(V)31.108
所需承受正向电流I Fmax(A)50
一般为(1.2~1.4)I O
一般为0.5~0.6之间
0.05
0.75
3
60
自然冷却时取1.5-4A/mm2风扇冷却时取3-6A/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