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人教版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23.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课程实施标准法测量液体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会用减液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知识要点1.量筒的使用(1)使用量筒之前应观察它的单位、_________和_________。
量筒上标的单位是_________,1mL=_________cm3,1L=_________dm3,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
(2)量筒内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________________(图1)(注:若测量水银是凸液面,视线与凸液面________________)俯视时(图2)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_______;仰视时(图3)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_______。
(3)量筒可以直接测出________________的体积。
如图4所示,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需先倒入_____________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过最大测量值),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再将物体放入并使其_____________在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V=_____________,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4)注意:量筒_____________放到天平的托盘上测量,量筒不能用来加热。
【答案】(1)分度值;量程;mL;1;1;0-100 mL;1mL;(2)相平;相平;大;小。
(3)液体;适量;浸没;V2- V1。
(4)不能2.测量固体的密度活动任务:实验桌上提供有不同的金属圆柱体,根据以下提供的密度表,请你通过测量金属体的密度判断此金属是什么物质(1)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测量(选填“间接”或“直接”)(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线、金属块。
(3)用排水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见图4)(4)实验步骤①用_______________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记为m,将数据记录表格。
中学导学案3、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1)用绳子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
(填序号)评价设计1、评价样题1用以实现目标一,目标达成率98%2、评价样题2、3、4用以实现目标二,达成率90%学习内容和方法指导一、课前自学1、要测出某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____和____,然后由公式____求出其密度。
质量可以用____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___测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为准。
3、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mL。
二、课堂探究[探究]怎样测出液体或不规则固体的密度?请同学们自己确定测什么物体的密度,确定之后小组先讨论实验方案。
(以盐水和小石块为例)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补充资料教学批注在量筒中测水体积时水的上表面以凹面为准记录数据表格学习内容和方法指导反馈训练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____cm3最小刻度是____cm3,水的体积是______ cm3,物体的体积是____。
图中右侧是测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 g,此物体的密度是____g/cm3,合____kg/m3。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反馈学生对密度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测密度的一般步骤是: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2、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3、代入公式ρ=m/V求出物体的密度评价检测1、实验室有下列器材:A、天平;B、砝码;C、铝块;D、盐水;E、量筒;F、刻度尺 G、水;H、烧杯;I、三角板。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密度测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中心任务: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设问导读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的用途是什么?2、量筒上的单位是什么?他与体积单位是如何换算的?3、一般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量筒的使用:(1)、选(2)、放(3)、读(4)、记5、在量筒读数时,如果俯视或者仰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什么后果?6、可不可以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如果可以请设计一个方案。
自我检测一1、下列关于量筒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B.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垂直D.要等量筒内液体表面平静下来时再读数2、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
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3、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31cm,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
某同学的读2cm和3数分别是313.9c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3.8cm和3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31cm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4、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
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都有可能设问导读二测量固体密度1.测量固体的密度的实验原理:2.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哪些量?分别可以用什么测?3.请你设计一个测量石块(不规则)的密度实验方案(1)(2)(3)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自我检测二1、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的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并会用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重点);3、能够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难点)。
一、自主学习温故1、密度的概念:2、密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由此看出:要知道一种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知新阅读P117-118,完成下列问题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方法1、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放在__________上。
3、读: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如水),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相平;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凸形(如水银),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相平。
思考:两个粗细不同的最小刻度都是1mL的量筒,测定液体的体积时,哪一个准确一些?读数是否一样?知识点二:测量液体和石块的密度1、测液体(盐水)的密度(1)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2)把烧杯中的部分把液体倒入到空的量筒中,读出_________。
(3)称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m2;(4)得出液体密度_________。
2、测固体密度(1)测出放入石块前量筒中水的体积V1;(2)测出放入石块后量筒中水的体积V2;(3)得出石块的体积V_________;(4)称量石块的质量m;(5)得出石块的密度_________。
小组讨论测量方法(误差最小)基础知识1.在实验中,质量可以用________测量,液体物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_直接测出,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也可以用量筒________测量。
2.在使用量筒时,首先要看清量筒上的_______,再认清_______,然后弄清它的_______。
3.单位换算:1mL=________cm3=_________m31L=________dm3=_________m34.观察量筒中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面,则应该以_______为准。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型:学习新知课 备课人: 班级: 姓名:【实验目的】 ①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体积的方法。
②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③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自主学习 】 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 。
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和1、 物质的质量用 来测量,体积用 来测量。
2、 天平的使用1)、将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移到左端的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
2)、将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用 往 盘加减砝码,并移动 ,使天平恢复平衡。
3、 量筒的使用1)、观察量筒,这只量筒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量筒读数: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 ,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
3)、 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的测量利用 法,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 和 于液体中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一、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3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 4、根据 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玻璃杯和液体的质量g m /1玻璃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g m /2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g m /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3/cm V 液体的密度)(g/cm 3二、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物体的质量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3、用细线系好物体,轻放入量筒中浸没,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 24、根据 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物体的质量g m / 液体的体积3/cm 1V 物体和液体的总体积3/cm 2V液体的密度)(g/cm 3思考与讨论: 1、 能否先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2、 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当堂检测】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 、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中山市横栏中学初二物理科组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一、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你将受益终身,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1.预习课本P117-1192.完成“新课程学习辅导”P74“知识导航”内容。
3.尝试做“新课程学习辅导”P74-77内容(住宿班)二、学习目标:4.学会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
5.学会用量筒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6.掌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三、自主合作学习:(学会倾听,学会观察思考,学会语言表达,学会合作,你一定行!)(一)量筒的使用●阅读课本Pll7的“想想做做”,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阅读2分钟.回答问题3分钟) 7.课本图6.3—1所示量筒的单位是______,量筒有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图中量筒的量程(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
8.课本图6.3—1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量筒读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其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
(二)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9.观察课本P118图6.3-2。
小组讨论:设计用量筒测量铜块体积的实验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测量铜块的密度10.小组讨论,按以下要求完成学习活动。
(10分钟)(1)实验原理: _________,用天平测量铜块的_________,用量筒测出铜块的_________,代入公式就可求出铜块的密度。
(2)所需实验器材有:天平、量筒、水、铜块、细线。
(3)按下面的序号排列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量筒中装一部分的水;②计算铜块的密度;③调节天平平衡;④把铜块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测出水和铜块的总体积;④测出铜块的质量(4)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高
(约10分钟)为 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的铝球的
质量之比为______。
(ρ铜=8.9g/cm3,ρ铝=2.7g/cm3)
3、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
量是750g,用该瓶装密度是0.8g/cm3的酒精,则
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g.(ρ水=1.0×
103kg/m3)
4、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
不变
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
它体积成反比
5、如图10-15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
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
(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
是()
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
>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课学到了什
么?还有什么
没有解决?你
认为哪个组合
个人表现最
好?。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教师寄语:从实验中获得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一、知识链接:1.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
密度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者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kg=_______g 1L=______dm3=_______m31mL=________cm3=________dm3=_______m33.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就要测量物体的_______和_______,然后用________求出物质的密度。
二、量筒的使用说明书:1.用途:量筒是测量________(填“液体”或者“固体”)体积的一种仪器,也可以用排开液体体积的方法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等效替代法)2.标度:(1)量筒上的标度单位是_______。
(2)量筒的量程是:______。
(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3)分度值:______。
量筒上相邻两刻度之间的体积为量筒的分度值。
(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准确)3.使用方法:(1)选: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体积和测量精确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
使用前,首先要观察量筒上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2)放:使用流量统测量体积时,应将量筒放在______桌面上,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水、煤油等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是凸液面(如水银面)。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______或者凸液面的顶部保持______。
俯视时______,仰视时______。
简记为俯大仰小。
(4)记:记录的结果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4.注意事项:(1)量筒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因为重心较高,容易倾斜。
(2)______(填“可以”或者“不可以”)用手拿着量筒读数。
(3)用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时,倒入适量的液体指的是:固体________(填“能够”或者“不能够”)能够浸没液体,且上升液面不能超过________。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阶段:1.量筒(或烧杯)的使用: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及,读数时,视线应与筒内液体的凸形液面部(如水银面)或凹形液面部(如水面)相平。
,需测定的物理量分别是和,所需要的最主要的测量仪器是和。
二、合作探究阶段:探究一、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2.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3.这个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量筒的读数:如果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5.量筒的作用:石块的体积V=探究二、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 m1;(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
(5)盐水密度表达式:探究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3)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4)计算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三、展示质疑阶段:要求:各小组说出其实验方法与实验最终结果,并对其实验数据作出评估。
四、课堂反馈阶段:A.练一练: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2.现有甲、乙两种不同规格的量筒,如图所示甲的分度值是 mL,乙的分度值是 mL,若要量取35mL的水,应该选取量筒。
师生共用导教导学案
涪陵区同乐乡初级中学校
第 1 页 共 1 页
1 主备人设计初稿→同级同科教师修改→主备人定稿→教研办公组长审核→印制 学科 物理
课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 年级 八年级 主备 王联敬 执教 组长
【学习目标】1、完成测量液体(盐水)和固体(小石块)密度的实验(重点);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
【课前导学】1、使用天平的方法:放、调、测、读
2、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3、密度: 公式:
4、水、铜、冰、铁、铝的常用密度
【课堂探究】
1、听: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教师讲解,然后学生独立分析
2、看和说:教材中量筒的使用,并说出应当注意的地方看
3、听:讲解量筒的使用规范
4、议和做: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报告册”40页中活动准备二,并上台展示
5、听和做:测量盐水的密度,先独立说说测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并完善报告册中的表一中的数据
6、议:实验中出现的疑问,和能得出什么结论
7、想:如果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应当有那些步骤
8、做:把实验步骤填写在报告册41页
9、做:完成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注意应当测量的那些数据,并分类填好
10、议:实验中出现的疑问,和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认为还有那些地方可以改进
11、想和做: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2、3题
【练习巩固】
1、你学到了什么?先组内发言,再上台发言展示
2、“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
【学(教)后感悟】学(教)了这节课,说出你想说的话?。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唐春雨
学习目标:
1.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读数方法,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重点、难点:
1.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利用天平和量筒,熟练应用公式ρ=V
m 进行密度的测量。
课前预习导学:
1. 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
2. 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
3. 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 :__________
课中合作探究:
学点一 量筒的使用
学生活动: 仔细研读课本P117,“量筒的使用”完成下列各题。
1.量筒是测量的 的工具;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 ;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 ;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值。
3.观察课本P117图 6.3-1甲中的量筒,这只量筒的量程 ;分度值是 。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
(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 ,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 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 和 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学点二 实验探究: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探究一: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砝码盒、、小石块、细线、水、烧杯
3.完善测小石块密度的步骤,写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①调节天平平衡,并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记作m;
②在量筒中注入,记下水的体积为;
③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全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为;
④计算小石块的密度ρ= 。
⑤整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以前的状态。
5.实验数据:
思考:
1.思考与讨论:能否先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2.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设计一下。
3.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
探究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
方案一: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 ;
1
=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2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方案二:
=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
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
m
2
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思考:比较方案一和二的优缺点?
经过比较,为了更准确的测量盐水的密度我们采用方案______,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达标检测:
1、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那么塑料块的质量是 g,体积是 cm3,这种塑料的密度是 kg/m3.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现已测出m1是110g,根据图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