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轮流休养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12.10.18•【字号】鲁民[2012]87号•【施行日期】2012.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轮流休养办法》的通知(鲁民〔2012〕87号)各市民政局,厅直属优抚医院:《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轮流休养办法》已经厅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民政厅2012年10月18日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轮流休养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全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以下简称优抚对象)轮流休养(以下简称轮养)工作的管理,规范优抚对象轮养行为,提高轮养服务质量,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优抚医院管理办法》、《光荣院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轮养对象为具有本省城乡居民户籍,且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领取定期抚恤金或定期定量补助的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以上人员中不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优抚对象。
第三条各级民政部门是优抚对象轮养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优抚对象轮养计划的制定、参加轮养人员的确定、轮养人员入院前的协议签订、轮养人员的接送等。
各级优抚医院、光荣院是承担优抚对象轮养工作的服务机构,负责优抚对象入院后的疾病治疗、身体康复、饮食保障等管理服务工作。
第四条优抚对象轮养坚持个人自愿、统一组织、分期安排、安全第一的原则;优先安排“三老”优抚对象(老残疾军人、老“三属”、老复员军人),对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中年龄较小、身体条件较好的从严控制;对已参加过轮养的优抚对象,在其他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未全部完成轮养之前,不再安排轮养。
第五条参加轮养的优抚对象,原则上生活能基本自理,无传染病、危急重病等不适合参加轮养的疾患。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财政部•【公布日期】1989.03.04•【文号】民[1989]优字8号•【施行日期】1989.03.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1989年3月4日民(1989)优字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为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保障优抚对象生活,去年已普遍调整了革命伤残人员抚恤标准,现决定从一九八九年一月起调整另一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
调整标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标准的对象和原则(一)调整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以下简称“三属”)的定期抚恤标准。
在一九八五年民政部、财政部确定的标准基础上,平均每人每月增加15元。
调整后的基本标准为:(1)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居住农村的,每人每月不低于35—40元;居住小城镇的,每人每月不低于45—50元;居住大中城市的,每人每月不低于50—55元。
(2)病故军人家属:居住农村的,每人每月不低于30—35元;居住小城镇的,每人每月不低于40—45元;居住大中城市的,每人每月不低于45—50元;(3)“三属”中孤老的定期抚恤金标准应适当高于上述规定的标准。
(二)调整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费标准。
在原定标准基础上,平均每人每月增加25元。
调整后每人每月补助标准不低于85元。
(三)调整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费标准。
在原定标准基础上,平均每人每月增加25元。
调整后每人每月补助标准不低于60元。
(四)调整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费标准。
在原定标准基础上,平均每人每月增加10元。
调整后每人每月补助标准不低于25元。
(五)调整在乡复员军人生活补助费标准。
已经享受补助但年老体弱,收入低于当地群众水平,生活仍很困难的,应提高补助标准;对年老体弱,收入低于当地群众水平,生活很困难尚未享受定补的,应给予定期补助;已经享受补助,收入较高,生活不困难的,可不再提高标准。
退役军人事务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202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退役军人事务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3.09.18•【文号】退役军人部发〔2023〕39号•【施行日期】2023.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正文退役军人事务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退役军人部发〔2023〕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退役军人事务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役军人事务局、财政局:经研究,决定自2023年8月1日起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民工、其他因公伤残人员)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调整后的标准见附件。
二、各地要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切实保障其生活水平。
中央财政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1440元。
三、对带病回乡退役军人提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450元,提至每人每年9450元。
中央财政对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9个省市,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3780元;对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个省,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5670元;对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7560元。
四、对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军人提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480元,提至每人每年10080元。
中央财政对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9个省市,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4030元;对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个省,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6050元;对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8060元。
扬州市二○○七年优抚对象抚恤、定补、优待最低标准
(从二○○七年七月一日起执行)
1、残疾军人抚恤金、“三属”定期抚恤金、城镇户口的在乡复员军人定补以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847元为计算基数。
2、农村户口的在乡复员军人定补、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定补以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为计算基数。
3、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以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945元为计算基数。
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以2006年各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广陵区8010元、维扬区8030元、邗江区6604元、宝应县5451元、高邮市5482元、江都市6131元、仪征市5501元、开发区和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别参照邗江区和维扬区标准。
4、在乡老复员军人凡战争年代荣获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的,分别增发荣誉金120元、240元、360元。
(多次立功的,只发最高奖)
5、双重身份(取抚恤定补的高标准)和孤老优抚对象增加抚恤、定补标准10%。
优抚对象补助发放方案为了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体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特制定本优抚对象补助发放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抚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优抚对象能够按时、足额领取到补助,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优抚对象范围1、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
2、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3、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
4、参战退役军人。
5、参试退役军人。
6、年满 60 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
7、其他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
三、补助标准1、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制定具体的补助标准。
补助标准应根据不同的优抚对象类别和等级进行区分,确保合理公平。
2、残疾军人的补助标准按照残疾等级和伤残性质确定,从一级到十级依次递减。
3、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补助标准根据其与烈士或军人的关系远近有所不同。
4、参战参试退役军人、年满 60 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等的补助标准按照统一规定执行。
四、资金来源1、优抚对象补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以及社会捐赠等。
2、中央财政根据各地优抚对象人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分配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3、地方财政应将优抚对象补助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确保资金足额到位。
4、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五、发放方式1、优抚对象补助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优抚对象的个人银行账户。
2、建立健全优抚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优抚对象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确保资金发放准确无误。
3、发放时间原则上为每月或每季度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六、审核与管理1、建立严格的优抚对象审核机制,对申请享受补助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核。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99)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财政部•【公布日期】1999.01.28•【文号】民优发[1999]5号•【施行日期】1999.01.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民优发〔199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务局: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优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7号)精神,经研究决定,从1999年1月1日起,提高革命伤残人员伤残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定期抚恤金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
现就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在乡革命伤残人员的伤残抚恤金,在1998年标准的基础上,特等每人每年提高1800元,一等每人每年提高1240元,其他等级依次递减。
在职特等、一等革命伤残人员的伤残保健金,在1996年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分别提高400元、300元。
(新标准见附件一)二、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和病故军人家属的定期抚恤金,在1998年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27元。
(新标准附件二)三、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在1998年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分别提高110元、100元、10元。
(新标准附件三)四、这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是在我国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央财政支出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优抚对象的关怀。
各级人民政府及民政、财政部门要抓紧落实,及时把抚恤补助金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
五、这次提高标准后,革命伤残人员、烈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的抚恤补助标准仍达不到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地区,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补足。
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动员部•【公布日期】2024.02.02•【文号】财社〔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预算、决算正文关于印发《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退役军人事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各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为进一步规范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预算管理相关规定,我们对《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2024年2月2日附件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优抚对象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发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优抚对象补助经费,是指中央财政对地方发放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烈士褒扬金等给予补助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实施期限暂至2028年12月31日。
到期前,财政部会同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组织开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延续补助政策及延续期限。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优抚对象等人员(以下简称优抚对象)是指按规定享受抚恤金和生活补助的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民工、其他因公伤残人员)、“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役军人、参战参试退役军人(含直接参与铀矿开采退役军人)、烈士老年子女(含新中国成立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的子女)、农村籍退役士兵、新中国成立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以下简称老党员)等人员。
优抚对象定期抚恤和定期定量补助须知
一、补助对象:
1、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军属
(1)无固定收入的父母、配偶及抚养军人长并依靠其生活的其他亲属;
(2)未满18周岁或虽满18周岁但因读书或伤残而无生活来源的子女;
(3)必须依靠军人生前供养的未满18周岁弟妹。
2、在乡复员退伍军人
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人员、乡退伍军人中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人员。
3、在乡与红军失散人员
二、提供材料
(1)本人申请报告(附表格);
(2)提供户口簿、复员证、烈士证,因公牺牲军人证明书,病故军人证明书;
(3)在乡带病退伍军人要在乡复员军人要提供有关档案材料。
三、核准程序
(1)街道、乡(镇)审查符合条件后上报区民政局;
(2)区民政局调查核准后再由街道、乡(镇)在民政经费中按月发放定期抚恤金及定期补助金。
四、咨询电话:88321054。
注:附有关表格。
下载表格必须用A4纸打印,复印无效。
申请人:年月日填。
抚恤定补优抚对象
1 抚恤定补优抚对象
抚恤定补优抚是一项由政府通过抚恤性资金用以补偿优抚对象的手段。
该项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主要针对残疾军人、烈士及其家属,他们由于参加国防和军事行动而受到国家抚恤定补优抚的特别关怀和资助。
参加过国防和军事行动的残疾军人具有非常重大的思想作用,为此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进入特殊的职业状态,付出牺牲,为国家奉献,体现着非凡的精神价值。
因此,这些残疾军人、烈士及其家属都需要受到抚恤和关心,国家也应向他们表示感激之情。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政府不仅向受影响的残疾军人、烈士及其家属提供赔偿,还恰当地通过抚恤定补优抚的方式实现它们所从事服务以及牺牲,从而表达国家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激。
抚恤定补优抚既是一项好的政策,也是一项责任,它能够体现国家对军人的深切关怀和敬重,为受影响人群带去实际帮助,让受过特殊训练的优抚对象能够安享幸福和安宁的生活。
同时,这也为政府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用政策改变困境,用鼓舞的政策唤起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而非一味拿取短期利益。
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公布日期】2021.04.19•【字号】鲁退役军人发〔2021〕24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正文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办法的通知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厅直属荣军医院:现将《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1年4月19日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新形势下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以下简称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服务,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413号)、《山东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99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短期休养对象为具有山东省居民户籍且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享受定期抚恤金和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参战参试退役人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上述人员中,符合国家集中供养条件但未集中供养的孤老优抚对象优先。
第三条参加短期休养的优抚对象,应无精神疾病、癫痫病、传染病、危急重病且能生活自理。
对不能参加短期休养的优抚对象,优抚医院组织医疗巡诊时应优先安排。
第四条优抚对象短期休养时间,厅直属荣军医院每期不少于30天,市属优抚医院每期不少于15天。
第五条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坚持本人自愿、家属同意、统一组织、分期安排、安全第一的原则。
同一优抚对象不得连年安排,且一年内不得安排两期。
第二章组织实施第六条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
省、市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年度计划制定及计划落实督导;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确定短期休养优抚对象人员名单,并组织协议签订和优抚对象出入院接送等。
惠民县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解决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住房困难,根据《烈士褒扬条例》(国务院令第601号)、《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令第602号)、《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办法》(鲁民〔2015〕104号)、《关于印发<滨州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办法>的通知》(滨民〔2016〕24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具有本县城乡居民户口,且在本县行政区域内领取定期抚恤金或者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含直接参与铀矿开采军队退役人员)、烈士老年子女(含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子女)以及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以下简称“优抚对象”),依照本实施办法规定享受住房保障的相关待遇。
第三条优抚对象住房保障以社会住房保障制度为依托,坚持自我保障、政府补助、社会优惠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公平公正、分步实施,坚持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
第四条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同等条件下以家庭为单位优先享受下列住房保障待遇:
(一)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
的优抚对象家庭,优先实物配租;符合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条件的优抚对象家庭,优先发放租赁补贴资金。
(二)符合经济适用房供应条件的优抚对像家庭,优先选房,优先配售。
(三)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优抚对象家庭,优先纳入保障范围。
(四)因自然灾害造成住房倒塌或者严重损坏需要重新建设或者修缮的优抚对象家庭,优先纳入灾区民房恢复重建、集中居住区建设范围。
第五条对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优抚对象家庭危房翻建、旧房维修的,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唯一住房为严重损坏或一般损坏;
(二)经村、镇两级调查核实确属于本人及子女无完全承担修建房能力;
(三)优抚对象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
(四)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公示无异议;
(五)经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公示无异议。
第六条由县民政局根据镇、街道上报的情况,结合到村入户摸底调查,确定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优抚对象家庭危房翻建、旧房维修救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