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设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60.50 KB
- 文档页数:17
plc综合实际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掌握PLC的基本组成、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2. 学习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了解常见的PLC控制系统,掌握其设计流程和方法;3. 了解PLC与其他工业控制设备的通信与联网,理解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完成简单的控制任务;2. 能够分析实际工业控制问题,运用PLC技术设计合理的控制方案;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PLC综合实际课程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3. 引导学生关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认识到PLC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其专业认同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其解决实际工业控制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重点讲解PLC的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通信接口等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PLC概述》2. PLC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学习PLC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指令列表、功能块图等),掌握基本指令(如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的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PLC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3. PLC控制系统设计:讲解PLC控制系统设计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根据控制需求设计合理的PLC控制系统。
教材章节:第三章《PLC控制系统设计》4. PLC通信与联网:介绍PLC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方式,如串行通信、以太网通信等,以及常见的工业现场总线技术。
教材章节:第四章《PLC通信与联网》5. PLC综合实际应用:结合实际工业控制场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LC综合实际课程设计,包括控制方案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等。
山东交通学院电控与PLC课程设计报告书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Donald George指导教师王长顺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天煌)基于PLC的多通道温湿度监控装置(天煌)基于步进电机控制的PLC实现(东疆教仪)院 (部)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姓名Donald George5 月 27 日至6 月 7日共2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签字)成绩评定表目录摘要 (1)第一章基于PLC 的机械手控制(天煌) (3)1.1总体设计要求 (3)1.2设计目的 (3)1.3 I/O分配 (4)1.4梯形图及STL语句 (4)1.5实验照片 (12)1.6实验心得 (12)第二章基于S7-200 PLC的多通道温湿度监控装置(天煌) (13)2.1总体设计要求 (13)2.2设计目的 (13)2.3 EM235的使用 (13)2.4 I/O分配 (20)2.5主程序及子程序结构框图 (20)2.6梯形图 (22)2.7 实验照片 (26)2.8实验心得 (26)第三章基于PLC的步进电机的控制(东疆教仪) (27)3.1总体设计要求 (27)3.2设计目的 (27)3.3 I/O分配 (27)3.4工作及设计原理 (28)3.6实验照片 (36)3.7实验心得 (36)第四章设计总结 (37)参考文献 (38)摘要电控与PLC课程设计主要基于PLC的控制实验,结合理论知识从而对其有更好的认识,以至于在工作中更好的运用。
可编程控制器(PLC)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备、通用性和灵活性好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操作方便、简单易懂、价格低廉等优点结合起来,因此它是一种适应与工业环境的通用控制装置。
现在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原来的控制系统相比,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转换、过程控制、数据通讯等功能,已可以完成大型而复杂的控制任务。
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技术支柱之一,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plc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功能与应用领域;2. 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基本的程序编写、调试和故障排查;3. 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理解其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PLC编程软件,完成基础程序的设计与调试;2. 培养学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对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有较高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 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PLC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PLC的软件系统及其功能2. PLC编程软件操作- PLC编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基本指令的学习与应用- 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与监控3. PLC应用案例与实践- 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实践操作:基础程序设计与调试4. PLC故障排查与维护- PLC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故障排查方法与步骤- PLC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教学大纲:第一周:PLC基本原理与结构学习,熟悉PLC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第二周:PLC编程软件操作,学习基本指令,进行简单程序编写与调试;第三周:PLC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设计并调试基础控制程序;第四周:PLC故障排查与维护,掌握常见故障排查方法,了解日常维护与保养知识。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题目: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高峰二级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目录摘要 01 绪论 (1)1.2.1可编程控制器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系统的特点……………………‥11.2.2 本系统采用PLC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 实验目的 (2)2.2 实验设备 (2)2.3 PLC的系统选型 (2)2.4 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控制要求 (3)3 液体混合装置的控制的软件设计 (4)3.1 液体混合程序流程图 (4)3.2 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输入/输出分配 (5)3.2.1控制系统的I/O点分配 (5)3.2.2 PLC的I/O接线图 (5)3.3液体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3.4程序设计梯形图 (6)3.4.1程序图 (6)3.4.2过程叙述分析 (9)4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9)4.1系统调试 (9)4.2 结果分析........................................................................‥•10 5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 (10)5.1PLC的I\O端口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10 5.2PLC主机系统内部故障分析及处理 (10)6结论 (11)7参考文献 (11)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近年来一种发展极为迅速。
应用极为广泛的工作控制装置。
它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行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确定的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和一些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由于PLC的性能优越,兼具计算机的功能完备,灵活性强,通用性好喝继电接触器控制简单易懂,维修方便等优点,形成以微电脑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设备。
一、任务书1、课题概述卷幅式广告机是一种机电一体化装置,它适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在举行体育比赛时进行商业广告和精神文明宣传,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媒体工具,做广告宣传效果极佳。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为了简化课题设备,本次设计采用实验室的模拟实验板来代替广告机实物进行模拟运行。
实验面板布置图如下:2、控制要求⑴接通电源后,按下启动按钮SB1,正卷电动机开始运行,经30S延时电动机达额定转速,离合器1线圈由接触器KM1接通,使上卷筒作顺时针转动。
⑵当某一幅画面接近指定位置时,光电传感器GD1发出正转一幅到位信号,使反转接触器KMB1动作,制度时间约5S,画面准确停留指定位置。
⑶每幅画面在指定位置停留3分钟以展开广告内容,然后控制系统应能自动启动电动机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继续上述过程,实现画面切换。
⑷直到画面切换8次后,第9幅画面停留在指定位置5分钟。
此时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并自动驱动反卷电动机工作,反卷过程与正卷过程相同。
如此周而复始重复上述过程。
⑸如果按下总停按钮SB2或停电,系统应能记忆当时的运行状态,保证在重新按下电动按钮时,能接续原来的状态运行3、课题设计内容及要求⑴内容:① PLC空制器的选型,正确配置系统硬件。
②写出I/O地址,并生成符号地址表。
③用梯形图方式正确编程。
④正确连接PLC与模拟实验板,检查无误后运行并调试程序。
⑤写出完整的课题设计报告。
⑵要求:①梯形图程序正确无误。
②调试时无安全事故。
③设计报告采用A4格式打印。
二、主要内容1、课题调查⑴、卷幅式广告机控制面板简图如下⑵、控制要求①、按下启动按钮SB1后,正卷电动机开始转动,30秒后正卷离合器线圈得电,合上离合器,带动画面转动。
②、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幅画面已到达指定位置时,启动反接制动装置,5秒后使画面准确停在指定位置。
③、画面在指定位置停留3分钟,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实现画面切换。
④、当切换到第9幅画面时,画面到达指定位置后,停留5分钟,随后正卷电动机电源被切断,启动反卷电动机,反卷过程与正卷过程相同。
plc课程设计总结6篇plc课程设计总结plc课程设计总结(一):和学别的学科一样,在学完plc理论课程后我们做了课程设计,此次设计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每组有一个题目。
我们做的是机械手臂的plc控制系统。
由于平时大家都是学理论,没有过实际开发设计的经验,拿到的时候都不明白怎样做。
但透过各方面的查资料并学习。
我们基本学会了plc设计的步聚和基本方法。
分组工作的方式给了我与同学合作的机会,提高了与人合作的意识与潜力。
透过这次设计实践。
我学会了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对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对理论的运用中,提高了我们的工程素质,在没有做实践设计以前,我们对明白的撑握都是思想上的,对一些细节不加重视,当我们把自己想出来的程序与到plc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不是不能运行,就是运行的结果和要求的结果不相贴合。
能过解决一个个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plc的理解得到加强,看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距。
透过合作,我们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合作潜力得到提高。
上大学后,很多同学都没有过深入的交流,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用了分工与合作的方式,每个人互责必须的部分,同时在必须的阶段共同讨论,以解决分工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交流中大家用心发言,和提出意见,同时我们还向别的同学请教。
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想自己的方案得到实现,用心向同学说明自己的想法。
能过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案。
在这过程也提高了我们的表过潜力。
透过此次课设,让我了解了plc梯形图、指令表、顺序功能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了解了关于plc设计原理。
有很多设计理念于实际,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虽然本次课程设计是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彼此还是脱离不了群众的力量,遇到问题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多和同学讨论。
我们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不停的讨论问题,这样,我们能够尽可能的统一思想,这样就不会使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方向,并且这样也是为了方便最后设计和在一齐。
plc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理解PLC的工作原理,熟练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并能将PLC应用于实际控制系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PLC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
•了解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能够进行PLC的硬件接线和调试。
•能够分析和解决PLC控制系统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1.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PLC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理解PLC的工作过程和控制原理。
2.PLC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学习PLC的编程语言,包括指令系统、程序结构和相关语法。
3.PLC应用实践:通过实验项目,学习如何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并进行硬件接线和调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PLC设备和编程软件,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学习。
2.实验设备:提供PLC实验设备,包括PLC控制器、编程软件和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PLC的机电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机电控制系统。
本文档将介绍课程设计的背景、目标、设计方案以及最终实施结果。
二、背景机电控制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集成电子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理论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PLC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自动化系统中。
三、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PLC的机电控制系统。
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设计方案4.1 硬件设计本课程设计将使用一台PLC作为中央控制器,并通过输入输出模块连接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PLC 型号和模块。
4.2 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将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逻辑程序的编写。
根据机械设备的控制需求,设计各个模块的控制逻辑,并进行程序调试和优化。
4.3 系统集成在系统集成阶段,我们将进行硬件和软件的集成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进行系统的调试和参数调整,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五、实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和实施,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基于PLC的机电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并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我们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六、结论本课程设计通过使用PLC实现了机电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结果。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深入理解了PLC的原理和应用,提升了对机电控制领域的理解和技能。
参考文献[1] PLC原理与应用. (2018). 机械工业出版社.。
PLC课程设计报告一、选题目的和意义: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大量的使用自动化控制,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进一步的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并不断的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早期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依靠继电-接触器来实现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实现集中控制和远距离控制,但是其采用固定接线,通用性和灵活性差;又采用触点的开关动作,工作频率低,触点易损坏,可靠性差。
1969年,出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其特点是:具备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编程语言采用直观的梯形图语言,软件更改方便,通用性和灵活性好。
目前,可编程控制器PLC主要是朝着小型化、廉价化、标准化、高速化、智能化、大容量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工业控制机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 bus Control System),这将使PLC的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使用更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随着汽车特别是私有汽车的普及使用,公共场所和社区汽车流转数量激增,这对车辆的安全停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进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方式,实现对大型停车场系统的集中化和智能化的安全性管理控制已经成为大规模停车服务管理的必然趋势。
针对现有的停车系统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PLC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新控制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设计方法,建立一套基于PLC的车辆出入库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停车场的使用率,实现车辆出入库控制、数量统计、信息查询过程的自动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设计这样一种计数车辆出入库的产品,来实现车辆出入的智能显示和管理。
学生姓名任务分工学生姓名任务分工学生姓名任务分工编程编程调试、查阅资料调试、填写报告调试、查阅资料1二、主要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编制一个用PLC控制的车辆出入库管理梯形图控制程序,控制要求如下:1.入库车辆前进时,经过1# → 2#传感器后计数器加1,后退时经过2# → 1#传感器后计数器减1,单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
PLC 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名称 箱体加工专用机床的PLC 控制姓 名学 号 院、系、部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自动化指导教师2013年 1 月10日※※※※※※※※※ ※※※※ ※※ ※※※※※※※※※2010级PLC课程设计摘要PLC使用在专用机床控制上是最合适不过了,如下图所示为箱体加工专用机床的结构加工示意图。
该机床是用来专门加工箱体两侧的,其加工方法是先将箱体通过夹紧装置夹紧,再由两侧左、右动力头对箱体进行加工。
当加工完毕,动力头快速回原位,此时在松开加工件,又开始下一个循环。
目录1.设计目的 (1)2.设计要求 (1)3.I/O分配表和接线图 (2)3.1I/O分配表 (2)3.2I/O接线图 (3)4.PLC程序设计 (4)4.1梯形图设计 (4)4.2指令语句表 (6)5.设计总结 (7)6.参考文献 (7)1.设计目的通过生产线PLC控制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应注意其他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2.设计要求图中,左、右动力头主轴电动机为2.2kw,进给运动由液压驱动,液压泵电动机为3kw。
动力和夹紧装置的动作由电磁阀控制,电磁阀通断情况如表1。
表1 箱体加工机床电磁阀通断情况表专用机床的工作步骤如下:1、按下启动按钮,夹紧装置将被加工工件夹紧,夹紧后发出信号。
2、左、右动力头同时快进,并同时启动主轴。
3、到达工件附件,动力头快进转为工进加工。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
姓名:黄绍伟
学号:210992162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09级
指导教师:林宝全
2012年1月8日
目录
《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任务一:冲压控制
1、系统描述及控制要求 (4)
2、设计方案 (5)
3、I/O分配表 (6)
4、外部接线图 (6)
5、梯形图 (7)
6、系统调试 (9)
任务二:刀具库中刀具的取放控制
1、系统描述及控制要求 (10)
2、设计方案 (11)
3、I/O分配表 (12)
4、外部接线图 (12)
5、梯形图 (13)
6、系统调试 (16)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一:全自动洗衣机的PLC控制
控制要求:
1、按下启动按扭及水位选择开关(一个按键按一次低、按两次中、按三次高);
2、开始进水直到相应水位,关进水阀开始洗涤;
3、洗涤时,正转5秒,停2秒,然后反转5秒,停2秒;
4、如此循环3次,排空5秒后脱水5秒;
5、开始漂洗,重复2~4,漂洗两遍;
6、清洗完成,报警3秒并自动停机。
课程设计任务二:刀具库中刀具的取放控制
控制要求:
按请求键PO1—PO6后,控制转盘转动,到所需刀具位置后转盘停转,取刀具、使用完(3秒钟)放回刀具,等待下一次请求。
1、程序开始运行时初始位为S1位置;
2、刀具的取放过程中不响应外部请求信号;
3、根据请求位的位置系统自动判断并以最小距离的方向运行;
说明:
1、PLC输入信号:
PO1、P02、P03、P04、P05、P06分别为1、2、3、4、5、6号刀具请求信号输出插孔
DJS1 刀具库实验区计数脉冲信号
2、PLC 输出信号:DJTD 转盘运行(或停止)
QFD 刀具取(放)控制信号(“1”取刀具,“0”放刀具)
DJZF 转盘正、反控制信号
实验仪刀具库实验区如图:
任务一:全自动洗衣机的PLC控制
1.控制要求:
1、按下启动按扭及水位选择开关(一个按键按一次低、按两次中、按三次高);
2、开始进水直到相应水位,关进水阀开始洗涤;
3、洗涤时,正转5秒,停2秒,然后反转5秒,停2秒;
4、如此循环3次,排空5秒后脱水5秒;
5、开始漂洗,重复2~4,漂洗两遍;
6、清洗完成,报警3秒并自动停机。
2.系统描述:
根据上述要求,采用顺序设计结构,该设计的难点在于,水位按键选择的设置,经过计算与讨论采用三个计数器完成并彼此相互复位制约,之后直接用常用的顺序结构,当水位选择后启动开始键,进行进水随后正转与反转3次小循环,再进行排水脱水,从进水到脱水2次大循环,采用计数器对循环次数进行记录,关于时间的长短用定时器控制。
具体流程图如下:
3.设计方案:
4.I/O分配表:
5.外部接线图:
6.梯形图:
任务二:刀具库中刀具的取放控制
1.控制要求:
按请求键PO1—PO6后,控制转盘转动,到所需刀具位置后转盘停转,取刀具、使用完(3秒钟)放回刀具,等待下一次请求。
1.程序开始运行时初始位为S1位置;
2.刀具的取放过程中不响应外部请求信号;
3.根据请求位的位置系统自动判断并以最小距离的方向运行;
说明:
1、PLC输入信号:
PO1、P02、P03、P04、P05、P06分别为1、2、3、4、5、6号刀具请求信号输出插孔
DJS1 刀具库实验区计数脉冲信号
2、PLC 输出信号:DJTD 转盘运行(或停止)
QFD 刀具取(放)控制信号(“1”取刀具,“0”放刀具)
DJZF 转盘正、反控制信号
2.系统描述:
首先上电启动转盘,以1号位为初始位,赋值给D1,并同时赋D3初值为3.其中P01~P06为输入按钮请求,利用MOV指令复制给D0,根据BCD指令进行减法计算,把差赋值给D2,令D2与D3比较,根据大小判断出正反转与转动步数,转动到指定位置,定时3秒,再以前次的按键值为基准值重复第一次步骤,减法,比较,计算转动步数。
3.设计方案:
4.I/O分配表
5.外部接线图
0.07
100.01 100.02 100.03
6.梯形图
7.调试总结:
1、按下按键后转盘无法运转。
运行信号未给,在运行线圈前加上启动开关,转盘就能正常启动了。
2、转盘运行后无法停止。
将计数器复位后开关接到启动线圈前,问题得以解决。
3、转盘运行步数总是慢一拍。
经检查是由于先复位后才赋值,将指令顺序对调,程序修改成先赋值后复位后问题得以解决。
4、由于算法出现错误,转盘运行方向及步数有错。
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调试,使计算方法变正确。
5、按相邻的按键不转动。
通过添加上分指令解决。
总结:
编程时遇到很多困难不能解决,大多数错误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说以应该静下心来,仔细的检查,一定不能马虎、心急。
PLC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想学好就必须去实践它,经过了两周的实训学习,我学得了很多知识,对PLC技术的了解逐步从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到了动手实践上。
参考文献
1、刘涳. 常用低压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5
2、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