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内容:一、病情介绍:患者XXX,女,84岁,已婚,以“跌倒致髋部疼痛,活动障碍1天”为主诉于2011年7月18日11:50入院。
缘于入院前一天,患者不慎跌倒致做髋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
无肢体麻木,无头晕、头痛、昏迷,无胸闷、呼吸困难,无腹胀腹痛,无大小便失禁。
急诊于我院,x线片示“左股骨颈骨折”,门诊拟“左股骨颈骨折”收住入院。
发病的体重无明显下降,精神尚可,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禁忌征于2011年7月21日在全麻+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于13:00返回病房,神智清楚,伤口无渗血,伤口橡胶管引流夹闭,引流液呈红色,留置导尿通畅,持续镇痛泵镇痛。
给予安赛玛平喘及美士灵等抗感染常规治疗,骨肽、松梅乐等常规促进骨生长药物,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控制冠心病的药物,病情控制良好。
现给予二级护理低盐糖尿病膳食。
专科检查示脊柱侧弯畸形,各棘盘及棘突常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左下肢屈曲外旋畸形,做髋部稍肿胀,左腹股沟中点下方压痛明显,左下肢活动障碍,较对侧缩短约1cm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左下肢皮肤感觉无明显减退,双上肢及右下肢检查未见异常。
二、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1)药物镇痛:按医嘱给予镇痛药特耐以及镇痛泵,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有关不良反应发生。
(2)物理方法止痛:可用太高患肢减轻伤肢,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3)心理护理:告知家属多与病人说说话,听听音乐,分散注意力2、有生命征改变的可能:心电监护以及吸氧3L/min,持续监测生命征T、P、R、BP、SpO2等并记录,术后每小时测量1次。
3、肢体活动障碍:与手术有关(1)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协助大小便,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协助翻身,按摩关节和隆突部位,做好患者个人卫生:勤更衣。
(2)安全护理:保护性床栏,走道设扶手,地面平整干燥,呼叫器和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伸手可及处等(3)心理护理:提供信息,关心病人。
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
[ 09-07-01 15:13:00 ] 作者:未知编辑:studa090629
摘要:促进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围术期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选择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月施行全髋置换术患者11例,经过整体护理并术后随访6~67个月。
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优7例,良3例,可1例。
手术后8例患者患髋疼痛缓解,3例患者手术后3年出现患髋轻度疼痛,为活动后偶发。
结论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正确地实施专科护理,对围术期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多见于老年人,伤前可有全身疾病,骨折后由于解剖特点,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发生坏死率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髋关节假体,用以修复人体病损的髋关节,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的手术方法。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有不少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以缓解患髋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1]。
现将我科11例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月施行全髋置换术患者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
年龄45~77岁,平均64岁。
1.2 临床特点受伤前无行走困难,上下楼自如,户外活动多7例;行走受限,上下楼困难,户外活动少4例;无生活不能自理者。
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无合并心脏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其他慢性病患者。
其中陈旧性骨折4例,新鲜骨折6例,病理骨折1例。
1.3 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
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
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经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康复出院,随访6~67个月,平均48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优7例,良3例,可1例,手术后8例患者患髋疼痛缓解,3例患者手术后3年出现患髋轻度疼痛,为活动后偶痛。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年龄大,易产生恐惧感,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顾虑多的特点,我们热情关心、体贴患者,主动与其交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方法、麻醉方式、手术安全性和人工假体材料的来源、安全性和持久性,介绍手术医生技术,成功手术的案例讲解。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消除其恐惧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医生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1.2 健康教育(1)讲解术前下肢牵引的方法和重要性及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备皮、备血、灌肠、药物试验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教会患者如何保持有效牵引、床上排便、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3)针对高危对象讲解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发生机制及治疗效果。
劝导吸烟患者戒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影响下肢静脉血液
回流。
(4)指导并协助患者定时松动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发生。
(5)讲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同时讲解术前、术中、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其能够愉快地度过围术期。
2.1.3 手术日准备肥皂水清洗手术野皮肤,更换手术衣裤,术前1 h 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