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
解析 由x2-2x+1-m2≤0(m>0),得1-m≤x≤1+m,故¬q对应的集合为A={x|x>1+m或x<1m,m>0}.
由|1-
−1
3
|≤2,得-2≤x≤10,故¬p对应的集合为B={x|x>10或x< -2}.
因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0,
所以A⫋B,即ቐ 1− ≤ −2, 解得m≥9.
q之间的关系,再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进行判断.
继续学习
数学
第一章·第二讲
题型全突破
考法示例3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6
[2016北京高考]设a,b是向量.则“|a|=|b|”是“|a+b|=|a-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思路分析 依据向量的相关运算及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得出答
继续学习
数学
知识全通关
第一章·第二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5
【名师提醒】
写一个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需注意:
(1)对于不是“若p,则q”形式的命题,需先改写;
(2)当命题有大前提时,写其他三种命题时需保留大前提;
(3)对于有多个并列条件的命题,应把其中一个作为大前提.
继续学习
数学
第一章·第二讲
(1)命题的判断: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 “是陈述句”和“可 以
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语句才是命题.
(2)命题真假的判定:对于命题真假的判定,关键是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只有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