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9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及习题信息技术复习提纲(一)专题一: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信息的载体及信息的特征1、信息:信息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要会判断什么是信息)2、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这些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而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光盘可以承载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所以,纸张和光盘也称为信息的载体。
3、信息的特征:(根据已知信息判断相应的信息特征)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③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二、二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1、二进制①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包括数据和程序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
在平时书写时,用下标2或在代码的最后位加B来标识该代码为二进制代码。
例如:(10011)2、10011B。
②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③二进制数的运算(加、减)n④n位二进制编码的个数为22、十六进制①由于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在平时书写时,用下标16或在代码的最后位加H来标识该代码为十六进制代码。
例如:(10A11)16、10A11H。
②十六进制数由0~9、A、B、C、D、E、F这16个符号组成,分别对应十进制的十进制:10个数码0、1、2、3、4、5、6、7、8、9二进制:2个数码0、1十六进制:16个数码0、1、2、3、4、5、6、7、8、9、A 、B、C、D、E、F①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②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相加”法。
( 1 0 0 1 1 )224 23 22 21 20按权相加:= 1×24 + 0×23 +0×22 +1×21 +1×20= 16 + 0 + 0 + 2 + 1=19③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根据对应关系表)④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根据对应关系表)⑤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
I.计算机的基本知识A.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B.计算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C.计算机的分类II.计算机的硬件部分A.中央处理器(CPU)的功能和作用B.主板的结构和功能C.存储设备(硬盘、内存和光盘)的作用和区别D.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和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作用和区别III.软件的分类和应用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B.常见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C.网页浏览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IV.网络的基本概念A.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C.常见的网络服务(FTP、电子邮件、DNS等)和通信协议(TCP/IP、HTTP等)V.信息安全和道德A.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B.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C.网络使用的合法和道德规范VI.计算机编程基础A.编程的定义和意义B.常见的编程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C.编程的基本结构和语法(变量、表达式、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VII.电子表格的使用A.电子表格的定义和功能B.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和主要功能C.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公式VIII.多媒体技术的应用A.图像的数字化和处理B.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和处理C.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价值IX.信息检索和评价A.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工具B.信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X.数据库的基本知识A.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B.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主要功能C.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查询语言备注:以上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复习提纲,根据实际教材内容和学校课程设置可适当调整和补充。
实际的复习内容还需结合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主题1 信息的获取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2、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1、信息技术:简称IT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如:3D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语音技术⏹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
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硬盘、内存、显示器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2)间接获取信息: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3、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0年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期末考试18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果某台计算机IP地址如下图所示,正确子网掩码应该是()。
A、192.0.0.1B、255.255.192.0C、192.168.0.1D、255.255.255.02.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华裔科学家高锟,以表彰他在()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A、电耦合器件(CCD)B、集成电路C、光纤通信D、计算机芯片3.图中网络结构属于()拓扑结构。
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网状型4.局域网中通常采用的工作模式不包括()。
A、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主机/终端模式C、客户机/服务器模式D、对等网络模式5.目前发展迅速的()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它将计算、数据、应用等资源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的一种计算机集群的计算模式。
A、云计算B、量子计算C、分布计算D、服务计算6.Internet中文件传输服务所采用的协议是()。
A、HTTP协议B、SMTP协议C、FTP协议D、POP3协议7.下列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E-mail地址()。
A、210.34.224.246B、************C、D、8.按通信距离和覆盖范围来分,Internet属于()。
A、对等网B、局域网C、城域网D、广域网9.为提高信道利用率,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其中不包括()。
A、频分多路复用B、分组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D、波分多路复用第八单元测验110.QQ上许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发信息过来说,因遇到急事需要用钱,让你先汇5000元到某个账户上,事后马上还你,你应采取的合适措施是()。
A、这个同学关系不错,先给他汇过去吧B、估计是骗子,不理他C、先打电话给他核实,情况属实后可以考虑汇钱D、马上报警11.安全模式杀毒的好处在于()A、安全模式下查杀病毒速度快B、安全模式下查杀病毒比较彻底C、安全模式下不通网络杀毒较容易D、安全模式下杀毒不容易死机12.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科学家们不断出警告: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就重视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垃圾,那么总有一天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法正常通行。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题大全1. 计算机组成原理1.1 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答: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控制器。
1.2 什么是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答:冯·诺伊曼体系结构是一种计算机结构,由冯·诺伊曼于1945年提出。
它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以及一条按顺序执行的指令流。
1.3 简述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答: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优点包括: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提高了存储器利用率;指令和数据的处理方式相同,降低了硬件复杂度;指令流设计灵活,支持各种应用。
缺点包括:由于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可能会导致存储器访问速度较慢;指令流按顺序执行,无法并行处理多条指令,影响计算效率。
2. 数据表示与运算2.1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有哪些方法?答: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有:权重法和加权法。
2.2 什么是补码表示法?如何求一个数的补码?答:补码表示法是一种用于表示有符号整数的方法。
在补码表示法中,正数的补码等于其二进制表示,而负数的补码等于其绝对值的二进制表示按位取反,然后再加1。
求一个数的补码的方法是:对于正数,其补码等于二进制表示;对于负数,先将其绝对值转换为二进制表示,按位取反,然后再加1。
2.3 什么是溢出?如何判断加法运算是否发生了溢出?答:溢出是指在计算过程中结果超出所能表示的范围的情况。
判断加法运算是否发生溢出的方法是:如果两个正数相加得到一个负数,或者两个负数相加得到一个正数,则发生了溢出。
3. 数据结构3.1 什么是栈?栈的特点是什么?答:栈是一种具有特定插入和删除操作限制的线性数据结构。
栈的特点是: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后进先出(LIFO)。
3.2 什么是队列?队列的特点是什么?答:队列是一种具有特定插入和删除操作限制的线性数据结构。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1.信息概念代表性人物:(P3)香农、维纳、钟义信2.信息的载体形式和传播途径(P4表1-1)3.信息的传播过程(P4图1-4)4.信息的基本特征(P6):5.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4种技术(P8)6.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及影响(P12)7.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5次(P10)8.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P10):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虚拟化第二章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图2-1)2.采集信息的方法(P20表2-2):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3.采集信息的工具及其作用(P20表2-3)4.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存储格式(P22表2-5):5.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6. 常见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P26表2-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7.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P27 表2-10):8.常用下载工具(P29表2-13)9.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第三章1.报刊制作的一般过程:(P43 表3-3)2.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P49 表3-11)3.表格地址表示:列(大写字母)行(数字)如:B54.表格数值计算:函数(sum、average、max等)书写格式:=sum(A2:D2)(连续的用“:”连接)或者=sum(a2,d2,f2)(不连续的用“,”连接),注意符号是英文状态下的冒号和逗号。
其它常用函数基本书写方法类似,公式的书写也类似。
5.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的特点和用途:表P54,表3-4(P54)6.EXCEL表格中的数据改变,则与它有关的函数、公式计算结果以及图表都会发生相应改变,无需重新计算和绘制。
7.选中不连续的行或者列可以先按下“Ctrl”再来选择行或者列。
8.填充柄的作用、对单元格地址的绝对引用$9. 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P57)一个典型的多媒体作品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任何几种信息的集成。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题库第1章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电子逻辑元件是( B )。
A 晶体管B 电子管C 集成电路D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通常人们说,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代”的划分是根据计算机的( C )。
A 运算速度B 功能C 主要元器件D 应用范围3、世界上发明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 A )。
A ENIACB EDVAC C EDSACD UNIVAC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的时间是( A )。
A 1946B 1947C 1951年D 1952年5、国防科技大学推出的向量运算速度达到1亿次的银河I 巨型计算机的时间是( C )。
A 1964B 1971C 1983年D 1997年6、我国研制的银河计算机是( B )。
A 微型计算机B 巨型计算机C 小型计算机D 中型计算机7、目前,制造计算机所用的电子器件是( D )。
A 大规模集成电路B 晶体管C 集成电路D 大规模集成电路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 A )。
A 宾夕法尼亚大学B 麻省理工学院C 哈佛大学D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9、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每秒钟运算速度为( A )。
A 5000次B 5亿次C 50万次D 5万次10、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为( B )。
A 水银延迟线或电子射线管B 磁芯存储器C 半导体存储器D 高集成度的半导体存储器11、第三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 D )。
A 数千次至几万次B 几百万次至几万亿次C 几十次至几百万D 百万次至几百万次12、第2代计算机采用( D )作为其基本逻辑部件。
A 磁芯B 微芯片C 半导体存储器D 晶体管13、第3代计算机采用( C )作为主存储器。
A 磁芯B 微芯片C 半导体存储器D 晶体管14、我国的计算机的研究始于( A )。
A 二十世纪50年代B 二十一世纪50年代C 十八世纪50年代D 十九世纪50年代15、第四代计算机不具有的特点是( C )。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信息的特征:_____________、可以加工和处理、可保留可存储、_____________、时效性、真伪性三、传感器:可以把各种物理量的变换转换成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形式。
四、信息技术包含: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____________和传感技术。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信息技术(p13~P15)语言的形成→文字的创造→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2.近代信息技术电报、电话、摄影、广播、电视3.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一、因特网上检索信息的主要方法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元搜索引擎检索。
二、常用的搜索引擎:百度(Baidu)、Google、搜狐(Sohu)、雅虎(Yahoo)三、搜索引擎一般包括两大核心技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P33)四、收藏夹的作用:____________。
设置主页的作用:双击打开浏览器就跳到该网页。
五、URL:中文全称____________,记录网络中各个网页、网站、文件的唯一地址。
六、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1.___________ ;2.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3.个人推荐。
七、在评价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时,常常采用CARS列表的评价方式,这个评价方式有四个基本评价指标1.可信度;2.____________;3.合理性;4.____________。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一、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1.速度快;2.___________;3.存储容量大。
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七年级信息技术复习题纲一、单项选择题:1、观测到的气温、风向、云图等原始气象信息,经过计算机的加工处理和气象工作人员的解读,就能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主要体现信息的( )A、可处理B、可共享C、可传递D、可识别2、“一传十、十传百”,这句话主要体现信息的()。
A、可处理B、可利用C、可传递D、可识别3、下列()行为符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A、购买使用盗版软件B、在公用计算机上未经许可,查阅、修改、删除他人的文件C、在互联网上不发表不健康的信息D、私自改公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设置4、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A、aB、AC、FD、05、厂商应选择适宜的代码结构,遵循三项基本的编码原则,以下哪一项( )不是?A、易于实现原则B、可替代原则C、易于理解和记忆原则D、易于扩充,简明扼要,不易混淆原则6、下列设备中,断电后里面的信息会丢失的是()。
A、软盘B、硬盘C、ROMD、RAM7、下列各软件中不属于文字处理软件的是( )A、WindowsB、WordC、记事本D、写字板8、家中计算机的配置为:酷睿i7-4770 3.6GHz /16G/1T/50X/28',表示硬盘容量的参数是( )A、酷睿i7-4770 3.6GHz B.16G C.1T D.50X9、在Win7下管理软硬件资源的是()A、操作系统B、资源管理器C、控制面板D、CPU10、可以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高级选项卡里的()组设置虚拟内存A、性能B、用户配置文件C、启动和故障回复D、系统保护11、下列选项中不是Windows 7中用户类型的是()。
A、来宾账户B、标准账户C、管理员账户D、高级用户账户12、在桌面上创建一个文件夹,步骤为:①在桌面上空白处右击②输入新名字③选择“新建”菜单中的“文件夹”菜单项④按回车键。
正确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13、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器″左部窗口中,若显示的文件夹图标前带有加号,意味着该文件夹里面( )A、含有下级文件夹或文件B、仅含有文件C、是空文件夹D、不含下级文件夹14、关于windows中文件名的错误说法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提纲考查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信息安全;(3)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法律、自律等问题。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至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其主要元件为: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做为主要元件的第四代计算机。
二、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硬件系统:指计算机中由各种电子线路、机械装置等器件组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
是由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运算器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
输入设备用来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常用的有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用于把计算机处理好的信息输送出来。
常见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分为内存储器(内存、主存)和外存储器(外存、辅助存储器、辅存)。
内存,又叫主存储器,主存,是程序运行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主要场所,也就是说,内存中的信息是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其功能类似于人类的大脑;内存通常做成“内存条”插在主机主板的内存扩展槽上。
其构成如下:外存,又叫辅助存储器,辅存。
用于存储计算机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当要运行这些程序时,必须将它们读入内存(RAM),其作用相当于笔记本;它的特点是:存储容量相对较大,存取速度相对较慢;断电后,信息不会消失;常见的外存有:软盘、硬盘、光盘、U盘、磁带等。
(2)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程序、数据和有关资料。
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系统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直接联系,是提供系统服务和用户操作接口的基础软件。
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进行高度控制、管理和服务的。
A.算盘B.莱布尼兹(W. Leibniz)B.莱布尼兹(We Leibniz)5.B.电子管B.电子管B.电子管B.电子管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化社会(参考答案见最后页),.单项选择题B. 齿轮式加、减计算器C. 差分机和分析机D. 机电式计算机A.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A.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世界上第一台ENIAC 的加、减运算速度为每秒 次。
A.晶体管A.晶体管A.晶体管A.晶体管10. 我国研制成功的“银河”、“曙光”和“神威”系列都属于。
A.巨型机B. 小型机C. 大型机D. 工作站11. 微处理器也被称为中央处理器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计算工具是2.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名称是A. MARKB. Z1C. EXIACD. EDVAC3. 计算机存储程序的理论是提出4. C.查尔斯•巴贝齐(C.Babbage) D .艾肯(H. Aiken)被世人公认为是“计算机之父”是 C.杏尔斯•巴贝齐(C. Babbage)D.艾肯(H. Aiken)6. A. 5000000次 B. 5百万次C. 5000D. 5000万次第•代计算机采用逻辑元件是7.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二代计算机采用逻辑元件是 8.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笫三代计算机采用逻辑兀件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9. C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采用逻辑元件是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A. CUPB. MPCC. CPUD. PUC12.第一代微机研制和使用的年代是—0A.1971、1977 年B. 1978^1984 年C.1985\992 年D. 1993 年至今13.第二代微机研制和使用的年代是—,A.197广1977 年B. 1978、1984 年C. 1985" 1992 年D. 1993 年至今14.第三代微机研制和使用的年代是—。
高二信息技术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指数据(data )、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内容,如树叶落了,牛顿定律等。
2、信息的载体是包含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
3、信息无处不在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无时无刻不在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创造新的信息和交流信息。
二、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可存储性、可加工处理性三、信息的编码1、二进制 现代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中数据的计算和储存都采用二进制。
2、二进制计数系统的特点(1)有两个基本数码:0、1 (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3、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方法:按权展开 例:(1101)2 =1*23+1*22+0*21+1*20 =8+4+0+1=13练习:将二进制数11,110,10111转换为十进制数。
4、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方法:除二取余法例:将十进制数12转换为二进制数5、字符编码 计算机除了要处理数值类型的数据,还要处理 各种非数值型数据,如英文、汉字、标点符号等。
为了让计算机存储、处理这些数据,需要为每个字符规定一个二进制形的编码。
(1)ASCII 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
其中数字和字母的编排都是按照数值的大小以及字母表的顺序依次排列的,即方便记忆又便于查找,例如字母A 的编码是65,则可以推算出字母E 的编码值是69。
(2)常见的计算机存储单位:b (bit ):位,代表一个二进制位 B (byte ):字节,包含8个二进制位 即 1B=8b2到低 余数 练习:将十进制数5,9,10,15转换为二进制数。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3)汉字编码(交换码)由于汉字数量庞大,所以汉字编码要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信息技术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及习题含答案信息技术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及习题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
(例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2、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例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A.文字B.视频C.声音D.图像3、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
⑦传递性: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普遍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⑧不完全性:信息的片面性。
如:盲人摸象例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的特征4、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目标的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及练习信息的特征:P3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必修课P3有一些信息特征的生活事例,多阅读几遍)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信息的价值表现在: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信息技术P12(即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应用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P13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P21信息获取是解决问题的起点1、定位信息需求(表现在:1、时间范围2、地域范围3、内容范围)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比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等等4、评价信息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P26搜索引擎的应用(即查找的网络工具)P33最早出现于1994年4月(Yahoo),按其工作方式分类:1、全文搜索引擎即关键词查询如:Google Baidu 北大天网P34例如:中国人诺贝尔奖中国人+诺贝尔奖中国人 and 诺贝尔奖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如:搜狐新浪网易雅虎 P36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 P39(6)文件的下载:文件名:即文件的名称,由主名和扩展名组成的,中间用“.”隔开存储位置:即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具体的存储位置文件内容:文件类型(通过扩展名或文件图标来区分).Txt --------文本文件 .Doc--------WORD文档.Ppt--------幻灯片文件 .Xls---------电子表格文件.Exe--------执行文件 .Psd---------photoshop图像文件.Jpg---------静态图像文件 .Gif---------静态或动态图像文件.Bmp-------图像文件 .Pcx----------图像文件.mp3--------音频或声音文件 .wav--------音频或声音文件.mid--------音频或声音文件 .voc----------音频或声音文件.zip----------压缩文件 .rar----------压缩文件.fla----------FLASH文件 .swf---------FLASH文件.htm、.html--------网页文件 .rm---------音视频文件.mpg--------音视频文件 .avi----------音视频文件文件的下载:p26文本下载:选中复制粘贴图片下载:右键点击图片,出现快捷菜单,选择“另存为”文件下载:目标另存为网页下载:“文件”菜单—另存为,保存类型HTM利用下载工具下载:一般都支持断点续传,多线程下载利用因特网所提供的文件传输功能下载文件。
2021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笔试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及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根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开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根底?第一章第一、二节【考点解析】1.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及开展的根底资源是〔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以下不能称为信息的是〔B 〕A.报上登载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
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能判断出其表达了信息的哪个或哪些特征。
例题: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的以31枚金牌的成绩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这说明信息具有〔 A 〕。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例题1: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及支柱是〔A 〕A、计算机技术B、液压技术C、通信技术D、微电子技术例题2: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
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B〕。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4.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社会开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2345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③印刷术的创造,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④电报、、播送、电视的创造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⑤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
(例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例1.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A.知识、经济、能源 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2. 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3. 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A.文字B.视频 C.声音D.图像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例4. 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2)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3)传感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4)微电子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与使用能力。
例5. 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A.计算机技术 B.液压技术C.通信技术D.微电子技术例6. 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扩展人的()功能A.处理信息 B.传递信息C.收集信息D.信息的控制与使用例7. 现在我们常常听人说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
那么这里所提的“IT”指的是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例8. 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的是()A.听诊器B.摄像头C.麦克风D.计算器例9. 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A.飞鸽传书 B.移动电话 C.烽火狼烟 D.动画制作4.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③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⑤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例10. 下列选项中,体现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A.印刷术的发明 B.文字的使用 C.造纸术的发明 D.语言的使用例11.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A.语言的使用B.印刷术的发明C.文字的创造D.电报、电话、广播的发明和普及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例12. 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深入应用,将引领信息技术朝着()A.网络化方向发展 B.多元化方向发展 C.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D.虚拟化方向发展例13. 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D.越来越高昂贵的价格6.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影响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主流是积极面。
7.信息的传递:时间上(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了解发生在几百年前的事)与空间上(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知道发生在美国发生的事情)传递例14.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到发生在远方的事件,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可以通过()A.时间传送 B.电缆传送 C.信道传送 D.空间传送第二章信息的获取【考点】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掌握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1.获取信息的四个环节①确定信息需求②确定信息来源③采集信息④保存评价信息例15. 小明决定采用上网的方式查找“奥运会历史上的金牌榜”这是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阶段。
A.确定信息需求 B.确定信息来源 C.采集信息 D.保存评价信息2.信息来源的三大分类:及特点P15媒体: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他人: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专家等事物本身:表情、行为、化学反应、过程、现场等(最为可靠)例16. 林峰想制作一份关于“2008北京奥运”的电子小报,需要大量素材,下列可以帮助他获得相关素材的途径是()①上因特网②向老师咨询③查阅相关报刊④看电视专题节目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例17. 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下列信息来源中哪一种获得的信息最可靠?()A.报刊杂志B.朋友、同学C.亲自进行科学实验D.因特网3.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扫描图片;扫描印刷体文字;照相机:主要用于采集图像信息;摄像机:主要用于采集视频信息;录音设备:主要用于采集音频信息;计算机:采集来自光盘网络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至计算机中;例18. 因研究性学习小组的需要,王斌要到动物园收集有关猴子的资料,制作一份电子演示文稿。
他去动物园可携带的信息采集工具是()A.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B.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C.普通相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D.普通相机、扫描仪4.信息的种类:根据载体的不同将信息分为五类:文字(.txt、.doc、. html、.pdf、.wps 等)、图形图像(.jpg、.gif、.bmp)、声音(.wav、.mp3、.midi)、动画(.gif、.swf)、视频(.avi.、.mpg、.mov、.rm)(详见P22-23表2-5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存储格式)例19. 小张想查找计算机中的声音文件时,应查找的文件类型为()A. .jpg B. .wav C. .doc D. .html5.搜索引擎的两种类型全文搜索引擎:它是将不断收集到网上网页及网址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贮。
查询时输入关键字,搜索引擎便会从数据库中检索与之相匹配的相关记录,也称作关键词检索。
按一定的排序返回给用户代表网站:百度(Baidu)、谷歌Google①使用方法称为“关键字查询”。
②搜索技巧:关键词的选择、细化,逻辑命令的应用等特别注意同时用两个关键词搜索时的用法(必修P27)例20. 小龙用Google在互联网上搜索周杰伦的《菊花台》歌词,以下最有效的关键字是( )A.周杰伦歌词 B.周杰伦的《菊花台》的歌词 C.菊花台歌词D.周杰伦菊花台例21. 以下有关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错误的是( )A.要了解中国园林或宫廷建筑,可使用“中国园林建筑 OR 中国宫廷建筑”为关键字B.用“‘京剧’+‘脸谱’”的搜索结果比“京剧+脸谱”更精确C.尽量使用通配符与含糊的词D.可以使用逻辑控制符AND,利用多个条件同时满足要求进行限制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将收取到的各个网站(网页)的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用户通过逐级层层点击浏览之些类目,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也称作分类搜索。
代表网站:搜狐、新浪,雅虎Yahoo例22. 目前因特网上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全文搜索引擎和()A.条件搜索引擎B.动词搜索引擎 C.目录搜索引擎D.超链接搜索引擎6.文件的定义、文件名、路径等。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路径:/index.htmHttp为协议(HTTP为网页传输协议,FTP为文件传输协议,TCP/IP为多个协议的总称),WWW为主机名,称为域名(.cn 为中国. gov为政府机关 .edu 为教育机构.com 为商业机构),index.htm为网页名局域网路径:\教师机03\共享目录\模拟试题.doc本机路径:C:\我的文档\学习计划.doc邮箱地址:ndyzg1@ 其中ndyzg1为用户名,为邮件服务器名例23. 一般政府机关网站的域名以( )结尾A. .cnB. . govC. .eduD. .com例24. 专用于因特网上文件传输的协议是()A. WWWB. HTTPC. TCP/IPD. FTP例25. 所有的E-mail地址的通用格式是()A.邮件服务器名@用户名B.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C.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D.邮件服务器名#用户名7.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连网的计算机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例26.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A.计算精度高B.内存容量大C.运算速度快D.连网的计算机能够相互共享资源8.常用的软件及其作用杀毒软件:卡巴基斯、瑞星、金山毒霸、KV2006 NOD32等字处理软件:WORD、WPS、写字板、记事本(纯文字处理)Word和WPS是功能相近的字处理软件,除了可以处理文字信息以外,还可以在文稿里插入图像、声音和表格。
记事本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一个字处理软件,但它只能处理文字信息。
写字板也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一个字处理软件,它的功能与Word和WPS 相比较弱一些。
图像处理:Photoshop、 Acdsee、画图音频播放:超级音频解霸、Windows Media Player、千千静听音频处理:Cool edit、Wave edit 超级音频解霸视频播放: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视频处理:会声会影超级解霸多媒体制作软件:FLASH 、 Author ware、 PowerPoint下载工具:Net Ants(网络蚂蚁),Flash get(网际快车), 迅雷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IE)网页制作:Dream weaver、FrontPage程序设计:Visual Basic、C、C++Office 系列软件:Word 字处理(.doc),Excel 图表处理(.xls),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Access 数据库(.mdb) Outlook 邮件收发 (.eml)例27. 选择下面的哪一项可以打开“信息技术试题.PPT”。
()A. Microsoft OutlookB. Microsoft WordC. Microsoft Power pointD. Microsoft Excel 例28. 下列不属于下载工具的是()A.网际快车FlashGet B.迅雷Thunder C.网络蚂蚁 NetAnts D.动画制作Flash 9.Internet Explorer软件的几个功能:保存网页:无论是脱机还是联网的状态下都可以查看该网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