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粘度表面性质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50
玻璃的基本知识玻璃结构理论:晶子学说(1930年Randell)近程有序(微晶尺寸1.0‐1.5nm)晶子学说的价值在于它第一次指出玻璃中存在微不均匀物,及玻璃中存在一定的有序区域,这对于玻璃分相、晶化等本质的理解有重要价值。
一、玻璃的结构[SiO4]石英晶体结构以及石英玻璃、钠硅酸盐玻璃晶子结构示意图2玻璃结构是指玻璃中质点在空间的几何位置、有序程度以及他们之间的结合状态。
1932年W.H.Zachariasen借助V.M. Goldschmidt的离子晶界化学原则,利用晶体结构来阐述玻璃结构,即查氏把离子结晶化学原则和晶体结构知识推演到玻璃结构,描述了离子-共价键的化合物,如熔融石英、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
氧化物形成玻璃的四个条件:¾一个氧离子不能和两个以上的阳离子结合——氧的配位数不大于2;¾阳离子周围的阳离子熟不应多过3或4——阳离子的配位数为3或4;¾网络中氧配位多面体之间只能共顶角,不能共棱、共面。
¾如果网络是三维的,则网络中每一个氧配位多面体必须至少有三个氧离子与相邻多面体相连,以形成三维空间发展的无规则网络结构。
根据上述条件,B2O3、SiO2、P2O5是很好的玻璃形成体。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氧化物则属于网络改良体,如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
一些氧化物可以部分参与网络结构,称为网络中间体,如BeO、Al2O3、ZrO23无规则网络学说强调了玻璃中多面体之间互相排列的连续性、均匀性和无序性,而晶子学说则强调了不连续性、有序性和微不均匀性。
因此,玻璃的结构是连续性、不连续性,均匀性、微不均匀性,无序性、有序性几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条件变化,矛盾双方可能相互转化。
Figure 1. (a) Crystalline material (regular) and (b) glassy material (irregular).无规则网络学说的玻璃结构模型B2O3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模型无序性(远程)与有序性(近程)、连续性与不连续性,均匀性与不均匀性是玻璃这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而且根据玻璃成分、热处理等条件不同,可以相互转化。
第2章玻璃的黏度及表面性质2.1玻璃的黏度生产上常把玻璃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快慢称为玻璃的料性。
粘度随温度变化快的玻璃称为短性玻璃,反之称为长性玻璃。
图中分三个温度区:A区:温度较高,表现为典型的黏性液体,其弹性性质近于消失。
黏度决定于玻璃的组成和温度B区:(转变区)黏度、弹性模量随温度的↓而↑↑。
黏度与组成、温度和时间有关。
C区:温度↓而弹性模量↑,黏滞流动变得非常小。
黏度决定于组成和温度,与时间无关黏度与玻璃组成的关系(1)氧硅比氧硅比大(如熔体中碱含量增大,游离氧增多),非桥氧多,网络结构不牢固,熔体黏度减小;反之增大。
(表4-3 )(2)键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粘度随阳离子与氧的键强增大而增大。
黏度按Li2O-Na2O-K2O依次递减(3)离子极化:离子极化力大的阳离子对桥氧的极化力强,使得Si-O键作用减弱,网络结构易于调整与移动,使η↓。
(4)结构对称性:网络基本结构单元的结构不对称,可能在结构中存在缺陷或弱点,使结构不稳定,粘度下降。
(5)配位数:4配位形成四面体进入网络结构,使结构紧密,粘度增大。
其它配位时就从网络中分离出来,使黏度降低。
如B2O3和A2O3硼反常现象:由硼离子配位数变化引起性能曲线上出现转折的现象,称为“硼反常现象”。
总结氧化物组成对玻璃粘度作用可归纳如下SiO2Al2O3 ZrO提高粘度。
K2O Na2O 降低粘度,Li2O高温时降低粘度,低温时增加粘度。
RO降低高温粘度,增加低温粘度。
PbO CdO Bi2O3 SnO等降低粘度。
2.2玻璃的表面张力熔融玻璃表面层的质点受到内部质点的作用而趋向于熔体的内部,使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因此玻璃液表面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即表面张力。
总结:依组成对表面张力的不同作用,将组成氧化物分为Ⅰ类:非表面活性组份:一般是增加玻璃表面张力,符合加合性法则Ⅱ类:中间活性组份:加入量大时,可降低表面张力,不符合加合性法则Ⅲ类:难熔表面活性强的组份:有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不符合加合性法则表面张力与温度、气氛和湿度的关系1、σ与T的关系温度升高,质点热运动能增大,体积膨胀。
第4章 玻璃的粘度及表面性质4.1玻璃的粘度在重力、机械力和热应力等的作用下,玻璃液(或玻璃熔体)中的结构组元(离子或离子组团)相互间发生流动。
如果这种流动是通过结构组元依次占据结构空位的方式来进行,则称为粘滞流动。
当作用力超过“内摩擦”阻力时,就能发生粘滞流动。
粘滞流动用粘度衡量。
粘度是指面积为S 的两平行液面,以一定的速度梯度dxdV移动时需克服的内摩擦阻力f 。
dxdVSf η= (4-1) 式中: η—粘度或粘滞系数S —两平行液面间的接触面积dx dV /—沿垂直于液流方向液层间速度梯度粘度是玻璃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贯穿于玻璃生产的全过程。
在熔制过程中,石英颗粒的溶解、气泡的排除和各组分的扩散都与粘度有关。
在工业上,有时应用少量助熔剂降低熔融玻璃的粘度,以达到澄清和均化的目的。
在成形过程中,不同的成形方法与成形速度要求不同的粘度和料性。
在退火过程中,玻璃的粘度和料性对制品内应力的消除速度都有重要作用。
高粘度的玻璃具有较高的退火温度,料性短的玻璃退火温度范围一般较窄。
影响玻璃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化学组成和温度,在转变区范围内,还与时间有关。
不同的玻璃对应于某一定粘度值的温度不同。
例如粘度为1012s Pa •时,钠钙硅玻璃的相应温度为560℃左右,钾铅硅玻璃为430℃左右,而钙铝硅玻璃为720℃左右。
在玻璃生产中,许多工序(和性能)都可以用粘度作为控制和衡量的标志(见表4-1)。
使用粘度来描述玻璃生产全过程较温度更确切与严密,但由于温度测定简便、直观,而粘度和组成关系的复杂性及习惯性,因此习惯上用温度来描述和规定玻璃生产工艺过程的工艺制度。
4.1.1粘度与温度关系由于结构特性的不同,因而玻璃熔体与晶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别。
晶体在高于熔点时,粘度变化很小,当到达凝固点时,由于熔融态转变成晶态的缘故,粘度呈直线上升。
玻璃的粘度则随温度下降而增大。
从玻璃液到固态玻璃的转变,粘度是连续变化的,其间没有数值上的突变。
玻璃材料的种类及特性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质地硬且脆,是一种无色的透明材料,并可添加各种成分制成茶色玻璃、淡墨色玻璃、钴蓝色玻璃等。
玻璃按主要成分分类:玻璃按主要成分可以分为非氧化物玻璃和氧化物玻璃。
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
氧化物玻璃通常按玻璃中二氧化硅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为:1.石英玻璃石英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5%,其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
石英玻璃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
2.高硅氧玻璃高硅氧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约96%,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
3.钠钙玻璃钠钙玻璃以二氧化硅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氧化钠和16%的氧化钙,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
钠钙玻璃可用于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
4.铅硅酸盐玻璃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铅,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图(如图为JAZZ系列水晶餐具)、火石光学玻璃等5.铝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以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6.硼硅酸盐玻璃又称耐热玻璃或硬质玻璃,以氧化硅和氧化钡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硼硅酸盐玻璃发明于1912年,其商标名为Pyrex。
它是第一种耐高温,有较好抗热冲击能力的玻璃材料(如图硼硅酸盐玻璃材料制作的玻璃珠宝)。
硼硅酸盐玻璃可以用来制作咖啡壶、炉子、实验室用的玻璃器皿、吊灯(如图耐热玻璃制作的吊灯)及其它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设备。
它抗酸和抗化学介质腐蚀的能力很强、热膨胀率很低,因此被用来制作天文望远镜的镜片和其它精密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