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Excel 基础应用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5
excel应用实验报告Excel应用实验报告导言: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篇实验报告将探讨Excel在数据整理、分析和可视化方面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我们将展示Excel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和应用场景。
一、数据整理与清洗在实验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展示Excel在数据整理与清洗方面的应用。
Excel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整理和清洗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原始数据。
Excel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的导入,如CSV、TXT 等。
通过数据导入功能,我们可以将原始数据快速导入到Excel中。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Excel的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排序。
通过筛选功能,我们可以根据特定条件快速筛选出所需的数据,并进行排序。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此外,Excel还提供了数据清洗的功能,如去除重复值、填充空白单元格等。
通过这些功能,我们可以清洗数据,使其更加规范和准确。
二、数据分析与统计在实验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展示Excel在数据分析与统计方面的应用。
Excel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Excel的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
Excel内置了大量的函数,如SUM、AVERAGE、MAX、MIN等。
通过这些函数,我们可以快速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节省时间和精力。
其次,Excel还提供了数据透视表的功能。
通过数据透视表,我们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通过设置行、列和值字段,我们可以轻松地生成各种报表和统计结果。
此外,Excel还支持数据的可视化。
通过图表功能,我们可以将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Excel提供了多种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三、实际应用案例在实验的第三部分,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应用案例展示Excel的应用价值。
excel实训报告为了提升自己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在本次实训中,我选择了Excel作为工具,通过完成一系列实际案例和任务来提高对Excel的熟练度和应用能力。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在实训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学到的内容。
一、项目背景在开始实训之前,我首先了解了实训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Excel的实际应用,培养学员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实训内容包括数据导入、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等,通过实际案例的操作,学员可以掌握Excel在数据处理中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二、实训任务在实训中,我共完成了三个任务,分别是数据导入、数据清洗和数据可视化。
下面将对每个任务进行详细描述。
1. 数据导入我首先学习了如何将外部数据导入Excel中。
通过使用Excel提供的数据导入功能,我可以将各种格式的数据文件导入到Excel中进行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我成功导入了一个CSV文件,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查看和分析。
2.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数据分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Excel的各种函数和工具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
例如,我通过使用筛选功能和条件筛选功能,筛选出某个特定条件下的数据;我还学会了使用去重功能,删除重复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得数据更加直观易懂。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Excel的图表功能,将数据转化为各种图表形式。
通过对数据进行图表化展示,我可以更加清楚地分析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并向他人传达数据分析的结果。
三、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还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Excel的各种函数和工具的使用,学会了如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1. 数据导入成果在数据导入任务中,我成功将一个CSV文件导入Excel,并且能够准确地查看和分析导入的数据。
excel案例实验报告《Excel案例实验报告》在现代社会中,电脑软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微软的Excel表格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科研、教育等。
本文将以一个实验报告的形式,介绍如何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案例,以及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材料:一台装有Excel软件的电脑,一份包含数据的Excel表格文件。
实验步骤:1. 打开Excel软件,导入实验所需的数据表格文件。
2. 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编辑数据等。
3. 进行数据的排序和筛选,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4. 利用Excel的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比如求平均值、标准差等。
5. 制作数据图表,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6. 对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Excel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比如,我们发现某个产品的销售量与季节有明显的关联,冬季销量较低,而夏季销量较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异常数据,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Excel软件的功能和用法,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Excel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还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通过这个实验案例,我们更加熟悉了Excel软件的使用,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Excel,发挥其强大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EXCEL实验报告1. 引言Excel是一种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本实验旨在探索Excel的基本功能和应用,以提高我们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技能。
2. 实验目的1) 熟悉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2) 学习使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和编辑;3) 掌握Excel中的常用公式和函数;4) 了解Excel的图表绘制和数据分析功能。
3. 实验材料1) 一台装有Excel的计算机;2) 实验数据集。
4. 实验步骤1) 打开Excel软件,创建新的工作簿;2) 输入实验数据集;3) 进行数据的编辑和格式设置;4) 使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5) 绘制数据图表,展示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5.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Excel软件对一批销售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编辑和格式设置,我们使数据更加规范和易读。
同时,我们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比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绘制了柱状图和饼图,用于直观展示销售额和销售量的分布情况。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产品销售额最高,哪些产品销售量最大。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销售策略和决策非常有帮助。
此外,我们还使用Excel的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了筛选,只显示某个区域或特定条件下的数据。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充分发挥了Excel的强大功能,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和应用技巧。
我们学会了使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编辑、格式设置、公式计算和函数应用。
同时,我们还能够通过Excel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
Excel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工具,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
通过合理地利用Excel,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对Excel的应用和实践,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只有不断地积累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Excel的优势,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Excel电子表格实验报告姓名(学号):________201302020112____ 年级(专业):_____ 电商1301 ________成绩: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实验1-1: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Excel进行电子表格处理的基本操作,编辑与格式化工作表和单元格。
二、实验内容:1.在Excel中新建一个空白工作簿,文件名为“学号.xls”,保存在文件夹“实验4”中;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男一班85 72 80女一班86 68 72男二班76 80 84女二班89 82 80女一班92 94 91女二班98 96 92男二班60 59 60女一班90 82 88男一班71 74 7065 58 54男二班3.在工作表“成绩1”的最右侧插入两列,标题依次为“总评成绩”、“等级”;4.调整“学号”、“姓名”、“性别”、“班级”、“等级”列的列宽为80个像素,调整“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列的列宽为85个像素;5.设置“平时成绩”只能为[60-100]的整数,“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只能为[0-100]的整数;6.设置标题行:行高为20磅,水平居中,垂直居中,字体为新宋体,字形为加粗,字号为12磅,底纹图案为25%灰色,颜色为浅橙色;7.在工作表“成绩1”顶部插入一行,输入“学生成绩表”,字体为黑体,字号为20磅,颜色为蓝色,跨列居中(使它位于所制作表格的上方中央位置)。
8.为表格添加表格框线,内部为单实线,外部为双实线。
9.在“学号”列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文本数据“2009001”至“2009010”,要求水平居中。
10.在“姓名”列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文本数据“某一”至“某十”,要求水平居中。
11.要求“期末成绩”列能自动识别高于90分的成绩,并将其显示成蓝色粗体。
excel实验报告Excel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Excel软件的使用,掌握数据输入、公式计算、图表制作等基本操作,进一步提高对Excel的熟练程度,为今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
1. 数据输入,首先,我们需要输入一组实验数据,以便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在Excel软件中,可以通过直接输入、复制粘贴或导入外部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
2. 公式计算,在Excel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数学函数和逻辑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基本的数学运算符和函数,如加减乘除、求和、平均值等,对数据进行计算。
3. 图表制作,Excel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图表制作功能,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Excel制作各种类型的图表,并对数据进行直观的展示和分析。
三、实验步骤。
1. 数据输入,首先,打开Excel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工作表。
然后,输入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公式计算,在Excel的工作表中,选择合适的单元格,输入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可以使用等号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也可以使用各种函数进行复杂的计算。
3. 图表制作,在Excel的工作表中,选择需要制作图表的数据范围,然后点击“插入”菜单中的“图表”按钮,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制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数据输入,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输入了一组实验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多个参数。
这些数据将作为后续计算和图表制作的基础。
2. 公式计算,利用Excel的函数和运算符,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各种计算,包括求和、平均值、标准差等。
这些计算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数据的统计信息,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3. 图表制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多种类型的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这些图表直观地展示了数据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excel实习报告Excel 实习报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在实习公司名称进行了关于 Excel 的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 Excel 这个强大工具的各种功能,还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Excel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在企业办公和数据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 Excel 的实用技能,提高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力,我积极参与了这次实习。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熟悉 Excel 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会数据透视表和图表的制作,以及能够运用 Excel 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习内容(一)Excel 基础操作在实习初期,我首先对 Excel 的界面和基本操作进行了熟悉。
包括如何新建、保存和打开工作簿,如何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内容,以及如何调整行高、列宽和字体格式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是后续进行复杂数据处理的基础。
(二)常用函数的应用函数是 Excel 中进行数据计算和处理的重要工具。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并应用了许多常用函数,如 SUM(求和)、AVERAGE(平均值)、VLOOKUP(查找与引用)、IF(条件判断)等。
通过实际案例的操作,我逐渐掌握了这些函数的语法和参数设置,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各种计算和数据匹配的问题。
例如,在处理销售数据时,我使用 SUM 函数计算每个销售人员的销售总额,使用 AVERAGE 函数计算平均销售额;在进行员工信息管理时,利用 VLOOKUP 函数根据员工编号查找对应的员工姓名、部门等信息;通过 IF 函数对销售业绩进行评估,判断是否达到目标并给出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三)数据透视表与图表制作数据透视表是 Excel 中进行数据分析和汇总的强大工具。
通过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计算,能够快速生成清晰、直观的数据分析报表。
EXCEL的相关实验报告(doc 43页EXCEL实验报告实验一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2)实验二Excel图表制作及编辑 (13)实验三Excel区间估计 (24)实验四一元线性性回归模型 (26)实验五长期趋势分析 (29)实验六Excel综合指数计算实验 (36)实验七方差分析 (39)实验一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Excel的基本知识2、学会应用Excel创建表格,输入和编辑信息3、熟练运用excel的公式和函数求各种统计指标4、利用Excel的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5、掌握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原理6、用EXCEL进行数据抽样二、实验要求1、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2、通过练习,能够独立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3、掌握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组编制的基本操作方法;4、掌握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抽样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分别用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计算这31 个地区人口的总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
表1-1 2008年全国各地区人口统计地区总人口(万人) 地区总人口(万人)北京1695 山东9417天津1176 河南9429河北6989 湖北5711山西3411 湖南6380内蒙2414 广东9544辽宁4315 广西4816吉林2734 海南8543825 重庆2839黑龙江上海1888 四川8138江苏7677 贵州3793浙江5120 云南4543安徽6135 西藏287福建3604 陕西3762青海554 宁夏618新疆2131 甘肃2628江西44002、根据抽样调查,某月X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资料如下(单位:元):表1-2 某月X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830 880 1230 110118158121146117108105 0 110107137120163125136127142118 0 103870 115141117123126138151101 0 860 810 113114119126135930 142108 0101105125116132138131127125根据以上数据,以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为组限,对居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居民户月消费支出额的累计频数和频率。
excel实训报告范文(共15篇)篇1:实训报告格式实训报告格式(一) 实训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训的内容。
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三) 学生姓名、学号、合及指导教师(四) 实训日期和地点(年、月、日)(五) 实训目的目的从理论上清晰地验证定理、公式和算法,使实验者获得深刻、系统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技巧和技能以及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要说明是验证性实验还是设计性实验,是创新性实验还是综合性实验。
(六)实训原理述实训相关的主要原理。
(七) 实训内容这是培训报告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具体说明实验所依据的原理、定律算法,或者操作方法。
详细的理论计算过程。
(八) 实训环境和器材实训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九)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抄实习说明,要简洁。
你还要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并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大量的文字说明,还可以使实验报告简洁明了。
(十) 实验结果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原始数据应附在本实验主要练习的实验报告中,同组应复印原始数据。
对于实训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1. 文字叙述: 根据实训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
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常见的曲线图利用记录仪绘制的图表,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生动直观。
在实训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一) 实训总结实训总结是对实训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以及实训过程的简明总结,也可以对本次实训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excel实验报告模板(精选15篇)excel实验报告模板篇1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项目名称Excel综合实验班级与班级代码实验室名称(或课室)专业任课教师学号:姓名:实验日期: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姓名实验报告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一、实验目的考察学生综合应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 1. 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打开; 2. 各类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 工作表的各种基本操作; 4. 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5. 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6. 综合应用各种数据管理操作,如排序、筛选、汇总、统计等;7. 图表的创建和编辑。
二、实验设备硬件:Pentium 4 以上的微型计算机。
? 软件:Windows XP、Excel 20xx或以上的版本三、实验步骤1、打开“Excel综合实验格式.xls”文件,在“期末与总评成绩”与“平时成绩”工作表中拆分“姓名”一列,将准备好的学生姓名复制粘贴上去。
2、在两个工作表中分别拆分“平时成绩”一列,在“平时成绩”工作表中,点击单元格E2,输入公式:=C2*40%+D2*60%,再往下拉至单元格E22,计算出平时成绩。
再通过外部引用方式把平时成绩复制到“期末与总评成绩”工作表中的平时成绩一列。
3、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拆分“总评”一列,点击单元格F3,输入公式:=D3*30%+E3*70%,往下拉至F22,计算出总评成绩。
4、拆分“绩点”一列,点击单元格G3,输入公式:=IF(F3=60,1,IF(F3>60,1+(F3-60)*0.1,0)),往下拉至G22,计算出各个学生的绩点。
5、拆分“奖学金等级”一列,单击单元格H3,输入公式:=IF(G3>=4,"一等",IF(G3>=3.5,"二等",IF(G3>=3,"三等","无"))),往下拉至H22,计算出奖学金等级。
excel表格实验报告范文报告范文EXCEL实验报告范文方案范文经典演示版精选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实验项目使用Excel进行会计各报表的核算及编制实验设备、用品机房计算机Excel应用软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基本过程、实验经验总结):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学校可以使我熟练掌握使用excel中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课程,使我们熟练掌握在计算机下进行会计核算,培养我们分析经济业务,并根据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电算化制单、记账、报账的能力。
通过实验,进一步提高我们电算化实务处理能力,培养我们的分析经济业务并进行正确核算工资、固定资产等实际会计操作能力,是我们真正具备会计岗位所应具备的分析、判断和操作能力。
二、实验要求:掌握基础的EXCEL操作步骤和常用公式在会计和财务的实际应用,熟悉EXCEL的基本应用和掌握基础知识,能够更好的应用会计软件处理账务、报表等,学会编制会计报表。
三、实验基本过程:建立科目余额表(1)重命名Sheet2为“科目余额表”(2)期初余额的链接调用打开【科目余额表】工作表。
选择C4单元格,输入=将鼠标移至【科目余额表】工作表。
按Enter键,在【科目余额表】工作表C4单元格位置出现了期初余额现金余额的数值。
直接引用公式:“=【被引用工作簿名称】被引用工作表名称!被引用单元格”(3)本期发生额录入:打开【科目余额表】工作表。
本期借方发生额=IF(VLOOKUP(“找的会计科目”,科目汇总表,2,FALSE),0,VLOOKUP(“查找的会计科目”,科目汇总表,2,FALSE))本期贷方发生额=IF(VLOOKUP(“查找的会计科目”,科目汇总表,3,FALSE),0,VLOOKUP(“查找的会计科目”,科目汇总表,3,FALSE))(4)资产科目及费用类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权益类及收益类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指导教师:年月日注:1、实验报告栏不够可以加页,写完后交纸质打印版。
EXCEL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Excel软件,掌握电子表格的基础操作和函数使用,并能够应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
实验材料:- 一台装有Microsoft Office套件的计算机- Excel软件实验步骤:1. 打开Excel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簿。
2. 在第一个工作表的A列和B列中,分别输入学生的姓名和数学成绩。
共输入10个学生的数据。
3. 在第二个工作表中,输入以下公式:在A2单元格中,输入"平均分";在A3单元格中,输入"最高分";在A4单元格中,输入"最低分"。
4. 在B2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Sheet1!B2:B11)";在B3单元格中,输入"=MAX(Sheet1!B2:B11)";在B4单元格中,输入"=MIN(Sheet1!B2:B11)"。
这些公式将计算第一个工作表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
5. 在第三个工作表的A列和B列中,分别输入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
共输入10个学生的数据。
6. 在第四个工作表中,输入以下公式:在A2单元格中,输入"总分";在A3单元格中,输入"平均分"。
7. 在B2单元格中,输入"=SUM(Sheet3!B2:C11)";在B3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Sheet3!B2:C11)"。
这些公式将计算第三个工作表中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
8. 在第五个工作表中,选择第一个工作表中的姓名和数学成绩的数据,点击插入图表按钮,在弹出的图表类型对话框中选择柱状图,并点击确定。
根据生成的图表,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所述的操作,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第二个工作表显示了第一个工作表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
EXCEL实验报告1第一篇:EXCEL实验报告1实验(一):Excel的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熟练掌握Excel的各项基本操作实验内容:1.工作表的命名,插入、移动、复制工作表2.退出Excel的方法3.如何区分单元格中的数据是数据格式还是文本格式4.怎样定义名称框5.如何将两个表放在同一窗口6.如何隐藏和显示工作表7.怎样对工作簿和工作表进行数据保护8.如何拆分和冻结工作表‘实验总结:实验(二):Excel的基本操作(2)实验目的:熟练掌握Excel中的打印设置和其他基本操作实验内容:1.页眉页脚的设置2.打印区域的设置3.如何插入图形以及为图形填充颜色4.如何运用条件格式实验总结:实验(三):运用Excel处理财务数据(1)实验目的:熟练地运用公式,使用和掌握常用函数实验内容:1.单元格的引用2.数组公式的输入3.计息天数的计算4.sumif和sumproduct函数的运用实验总结:实验(四):运用Excel处理财务数据(2)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各种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1.熟练掌握average函数的使用方法2.熟练使用large函数、small函数和rank函数3.运用countblank函数统计一个区域内有多少空白处4.熟练掌握abs、sqrt、round函数的用法5.如何创建一张图表实验总结;实验(五):运用Excel处理财务数据(3)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管理的相关内容和操作实验内容:1.动态图表的建立2.数据清单的建立3.如何进行筛选4.如何进行分类汇总5.数据透视表的制作6.数据合并的计算实验总结:实验(六):运用Excel处理财务数据(4)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实验内容:1.单变量模拟运算表2.双变量模拟运算表3.单变量求解4.规划求解实验总结:实验(七):Excel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实验目的:掌握财务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实验内容:1.财务比率分析2.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环比分析3.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实验总结:实验(八)Excel在资金时间价值中的应用(1)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复利终值与现值、年金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实验内容:1.复利现值、复利终值的计算2.年金现值、年金终值的计算3.每年多次计息情况下的终值与现值4.不规则现金流量的终值与现值5.浮动利率的终值计算6.非定期发生地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实验总结:实验(九)Excel在资金时间价值中的应用(2)实验目的:掌握利率和期限的求解方法实验内容:1.利用rate函数求解利率2.利用irr函数求解投资收益率3.求解非定期现金流的内部收益率4.利用nper函数求解期限5.利用pmt函数计算年金6.每期等额还款中本金和利息的计算7.累计本金和利息的计算实验总结:实验(十):Excel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掌握项目投资决策中常用的EXCEL函数实验内容:1.项目分析的基本要素2.项目决策中NPV和PV函数的应用3.项目决策中IRR函数和MIRR函数的应用4.项目决策中PI函数的应用5.投资方案的选择实验总结:实验(十一):Excel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二)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实验内容:1.直线折旧法2.双倍余额递减法3.倍率余额递减法4.单一的独立方案可行性评价方法5.投资额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实验总结:第二篇:人事ecel技巧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沉淀人类管理智慧轻松运用EXCEL建立人事信息库接下来请您不要急着录入人员信息,我们要对一些信息项进行函数设置,以便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相关信息,这会使我们的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是职业场中的决定因素,而实训可以使我们增加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所以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实训。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最新,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excel实训报告范文篇一一、实训目的:学习Excel在财务管理中怎样运用?学会做财务报表,掌握使用技巧,熟练Excel。
二、实训时间:一周(课时,非课时)三、实训地点:五教机房,寝室四、实训内容:Excel实训要求同学们根据附件中两个扫描文件的期初余额和经济业务完成以下任务:1、填写期初余额表(周二上机前完成)2、在凭证输入表中完成所有经济业务的凭证录入(周二上机前完成)3、完成试算平衡表的填写(周二上课时完成)4、完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填写(周二上课时完成)5、周日上机时问题答辩6、完成实训报告五、实训过程:首先周一时在寝室完成期初余额表和凭证输入表,期初余额表比较简单,幸好有会计课交了怎么做会计分录,而且实训的附件中就有,直接录入就行了了。
但凭证输入表就有点难了,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去做,后来想到其实就是做会计分录,只是学习训练Excel的运用而已。
但是我深刻体会到,会计没有基础,做起这个来十分费时间,有的地方需要翻阅会计书,还不保证能够正确,录入数据时常会出差错,只能说明我们平常练得太少了,太生疏了,再加上本人粗心大意的,根本不干不了这细致活,真正的发现当初幸亏没选会计专业。
不过晓得点皮毛还是有点好处的。
一直的问题就是不习惯对着电脑做东西,在做凭证输入表的时候感觉无比的烦躁,做着做着就做到别的地方去了,并且老是疑神疑鬼的觉得哪里做错了。
不过虽然会计学的不咋地还是很快看出了数据的错误,不是一点点而是错的很离谱,于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错着做下去,等着上课时跟老师反应。
前面的会计分录相对简单的还好,可是到后面的就有点难了,因为老师讲的时候开了点小差,再加上平时根本没练习过什么,幸亏由之前做过的作业,类型差不多,还有就是室友的帮忙,虽然老是出点小毛病什么的,不过总算在第二天完成了凭证输入表的填制,不过填好的借贷虽然相等了,可是跟同学的一比较,真是各有千秋啊,真是郁闷之极,虽然做完了,可是跟同学们的都不同,而且我也知道老师的给的数据伤不起,再加上本人水平也不咋地,怎么也做不出正确地来噻。
excel表格实验报告篇一:Excel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项目名称Excel综合班级与班级代码经济学1班实验室名称(或课室)ss1-202专业经济学任课教师程艾芝学号:12250602104姓名:陈光锐实验日期:2013-5-10~2013-5-31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考察综合应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应用Excel软件的技术水平以及对Excel的了解。
并且提高关于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备:硬件:微型计算机软件:Windows7、Excel2003软件(3)实验内容、步骤及结果: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如建筑,教育,金融,管理,心理学,环保等等),收集相关数据(不少于30条记录),数据需注明出处,不能杜撰。
应用所学的Excel知识,对工作表进行如下的操作:一、工作表的格式化。
包括字体格式,边框设置,合并及居中,纵向排列,条件格式等。
步骤:字体格式,边框设置,纵向排列以及合并居中选择格式中的条件格式,设置成这样子:二、公式和函数。
对原始数据增加若干列,应用公式与函数进行相关计算。
并应用句柄进行数据填充。
函数分别是:=SUM(E3:G3)=AVERAGE(E3:G3)=MAX(E3:G3)结果是两次增长量函数是:=(F3-E3)/F3=(H3-F3)/H3结果是三、排序及自动筛选。
设计排序关键字及自动筛选要求并完成。
排序步骤:点击数据库任意单元格,选择排序,设置排序要求如上,所得结果为筛选步骤:点击数据中的筛选→自动筛选然后自定义1月销售量大于20000,所属厂商为大众,得到结果如上:四、高级筛选。
根据原始数据自己设计相关的筛选要求,写出条件并完成。
步骤:点击数据库任意单元格,选择输入相关条件及内容所得结果为篇二:实验报告-电子表格软件实验报告第周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步骤和步骤1.新建工作薄2.使用工作表(1)插入工作表(2)删除工作表(3)移动工作表(4)复制工作表(5)重命名工作表3.编辑工作表(1)插入行、列、单元格(2)删除的行、列或单元格(3)设置行高和列宽(4)设置单元格格式4.公式(1)创建公式(2)编辑公式(3)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4)引用其他工作表的单元格5.函数图表处理实验内容与步骤1.建立图标2.编辑和格式化(1)添加图表标题(2)添加修改图表坐标轴标题(3)修改图表数据范围(4)修改图表的文字大小和颜色(5)修改图表的设置(6)图表的格式设置3.调整图标的大小和位置单击拖动即可数据管理实验内容和步骤1.数据排序2.数据筛选(1)对一列的内容进行单一排序(1)自动筛选(2)对两列或更多列中的内容进行多重排序(2)高级筛选3.数据分类汇总最终效果篇三:excel实验报告。
EXCEL上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2、Excel表格函数应用二、实验步骤1、基本操作(1)打开excel表格点击电脑左下角“开始”,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excel XXXX 就可以打开电子表格了,也可以点击任务栏中电子表格按钮打开电子表格。
(2)认识表格。
电子表格可分为菜单栏,工具栏,标题栏,名称框,公式编辑框,工作表标签和绘图工具栏几个部分。
(3)保存方法。
刚刚知道了电子表格的打开方法,现在再来看一下电子表格式怎么保存的。
可以单击菜单“文件”选择“保存”,输入文件名就可以了,也可以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如图所示。
(4)关闭方法。
电子表格的关闭有两种方法,可以单击菜单栏右上角“关闭”按钮。
也可以点击菜单中“文件”-“关闭”。
(5)数据输入。
单击选中要编辑的单元格,输入内容。
这样可以把收集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里面保存了。
(6)格式设置。
可以对输入的内容修改格式。
选中通过字体,字号,加黑等进行设置,换颜色等。
这些都是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只是最基础的内容,如果想学的更多,还需要多加练习。
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熟能生巧。
2、函数的应用(1)首先打开excel软件。
在一列单元格中,我随便输入一列数字,如图所示。
我们要做的,就是计算出这一列数字的总和,这时如果我们用到函数公式,将会非常简单。
(2)输入数字完成之后,我们点击软件上方的一个函数的按钮,如图所示,点击一下即可.(3)此时将会进入一个函数的设置界面,在这里有非常多的函数公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因为我们这里是计算总和的,所以只要选择其中的第一个函数,即sum函数就可以了,点击一下这个sum然后点击确定退出选择页。
(4)然后,我们要选择计算哪一部分的数据,点击以下界面中的上一栏,最右边的按钮,然后选择我们要计算的部分,选择之后,点击确定。
此时,在这一列数据的下方,有一个所计算数据的坐标,这个坐标里已经有了详细的信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敲击键盘回车键。
实验四Excel电子表格实验报告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专业):_____ ________成绩: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实验4-1: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Excel进行电子表格处理的基本操作,编辑与格式化工作表和单元格。
二、实验内容:1.在Excel中新建一个空白工作簿,文件名为“学号.xls”,保存在文件夹“实验4”中;2.将工作表“Sheet1”重命名为“成绩1”,输入下列内容: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男一班85 72 80女一班86 68 72男二班76 80 84女二班89 82 80女一班92 94 91女二班98 96 92男二班60 59 60女一班90 82 88男一班71 74 70男二班65 58 54 3.在工作表“成绩1”的最右侧插入两列,标题依次为“总评成绩”、“等级”;4.调整“学号”、“姓名”、“性别”、“班级”、“等级”列的列宽为80个像素,调整“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列的列宽为85个像素;5.设置“平时成绩”只能为[60-100]的整数,“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只能为[0-100]的整数;6.设置标题行:行高为20磅,水平居中,垂直居中,字体为新宋体,字形为加粗,字号为12磅,底纹图案为25%灰色,颜色为浅橙色;7.在工作表“成绩1”顶部插入一行,输入“学生成绩表”,字体为黑体,字号为20磅,颜色为蓝色,跨列居中(使它位于所制作表格的上方中央位置)。
8.为表格添加表格框线,内部为单实线,外部为双实线。
9.在“学号”列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文本数据“2009001”至“2009010”,要求水平居中。
10.在“姓名”列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文本数据“某一”至“某十”,要求水平居中。
11.要求“期末成绩”列能自动识别高于90分的成绩,并将其显示成蓝色粗体。
12.保存修改后的文件。
三、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填写)1.桌面——右键——新建——文件夹——改名为“实验4”——Excel空白工作簿——改名为“20091060257”;2.在“Sheet1”上右键——重命名为“成绩1”——在“成绩1”中输入指定内容;3.在“成绩1”中的最右侧输入字段“总评成绩”和“等级”;4.选中“学号”,“姓名”,“性别”,“班级”,“等级”列——将鼠标放在任意一列上——左右移动鼠标调整列宽为80像素——对成绩列进行同样的操作,调整其列宽为85像素;5.选中“平时成绩”一列——格式——单元格——数字——数值——小数位数设置为0位——确定——格式——条件格式——设置为要求的数值范围和格式——对“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同样的操作,使其满足题目要求;6.选中标题行——格式——单元格——设置其“字体”,“对齐”方式和“图案”为指定格式;7.选中“成绩1”中最顶部的一行——插入——行——输入指定文字——并设置其为指定格式——选中表格的所有列——按“合并及居中”按钮;8.选中表格——格式——单元格——边框——设置其为指定格式;9.在“学号”列的第一个单元格输入“2009001”——在第二个单元格中输入“2009002”——选中这两个单元格——将鼠标放在该单元格的右下角——鼠标变为实心的十字架时,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直到“2009010”——选中该列——格式——单元格——对齐——水平居中;10.工具——选项——自定义序列——填充“某一,某二……某十”序列——在“姓名”一列的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某一”——选中该单元格——将鼠标放在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当鼠标变为实心的十字架时拖动鼠标直到“某十”——选中该列——格式——单元格——对齐——水平居中;11.选中“期末成绩”列——格式——条件格式——大于等于90——格式——设置为指定格式——确定;12.点击“保存”按钮;实验4-2:一、实验目的:掌握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在工作表“成绩1”中,按照“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70%”计算“总评成绩”,要求四舍五入成整数,并且如果不及格则显示成红色粗体;2.在“学生成绩表”右下角插入当前日期;3.根据下面的“分数等级转换表”,计算“总评成绩”的等级,并记录在“等级”列中;分数等级转换表优(>=)良(>=)中(>=)差(<)89.5 74.5 59.5 59.54.在工作表“成绩1”中空白处输入下列内容:成绩统计表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90~100 80~89 70~79 60~69 0~59人数5.根据“总评成绩”计算得到“成绩统计表”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各个“分数段”的“人数”;6.保存修改后的文件。
三、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填写)1.选中“总评成绩”列的第一个单元格——输入“=E3*%10+F3*20%+G3*70%”回车——选中该单元格——将鼠标放在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当鼠标变为实心的十字架时向下拖动鼠标——选中该列——格式——单元格——数字——数值——小数位数设置为0位——格式——条件格式——小于59.5——格式设置为指定格式;2.选中右下角的单元格——插入——函数——“日期与时间”——TODAY——确定;3.选中“等级”列的第一个单元格——输入“=IF(H3>=89.5,“优”,IF(H3>=74.5,“良”,IF(H3>=59.5,“中”,“差”)))——回车——选中该单元格——将鼠标放在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当鼠标变为实心的十字架时向下拖动鼠标;4.在“成绩1”的空白处输入指定内容——选中第一行——合并及居中——对其余个单元格进行相应的操作,使其符合要求;5.选中平均分所对应的单元格——插入——函数——选择“average”函数——选择区域为总评成绩——确定——用同样的操作分别使用“统计”类型函数中的“max”“min”函数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6.选中“人数”所对应的第一个单元格——插入——函数——统计——COUNTIF_确定——选择区域为“总评成绩”,条件为〉=90——确定——选中第二个单元格——输入“=COUNTIF(H3:H12,">=80")-COUNTIF(H3:H12,">=90")”——依次算出其余各段的人数;7.点击“保存”按钮;实验4-3:一、实验目的:掌握Excel中数据处理功能——排序、筛选、分类汇总与数据透视。
二、实验内容:1.打开文件“学号.xls”,新建工作表“成绩2”,并将工作表“sheet2”和“sheet3”分别重命名为“成绩3”和“成绩4”;2.将工作表“成绩1”中的“学生成绩表”中的主体内容(不含“学生成绩表”行和“当前日期”行)复制到工作表“成绩2”中,要求:a)仅仅复制数值;b)筛选出“班级”为二班,且“总评成绩”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在工作表“成绩2”中另辟一块区域显示筛选结果;3.将工作表“成绩1”中的“学生成绩表”中的主体内容(不含“学生成绩表”行和“当前日期”行)复制到工作表“成绩3”中,要求:a)仅仅复制数值;b)根据“班级”分类汇总“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的平均值;4.将工作表“成绩1”中的“学生成绩表”中的“性别”、“班级”、“总评成绩”的标题及内容复制到工作表“成绩4”中,要求:a)仅仅复制数值;b)制作数据透视表,行字段为“班级”,列字段为“性别”,数据项为“总评成绩”的平均值;5.保存修改后的文件。
三、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填写)1.点击“工作表””栏——右键——插入——工作表——重命名为“成绩2”——分别选中“Sheet2”,“Sheet3”——右键——重命名为“成绩3”,“成绩4”;2.选中“成绩1”中的主体内容——Ctrl+C_——打开“成绩2”——编辑——选择性粘贴——数值——将该主题内容复制到“成绩2”中的另一区域——对选择任意一个非空白的单元格——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分别对“班级”和“总评成绩”字段进行筛选;3.同第二步复制数据——选中任意一个非空白单元格——数据——排序——班级——确定——数据——分类汇总——分类字段为“班级”——汇总方式为“平均值”——汇总项为“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4.选中指定列——右键——复制——打开“成绩4”——编辑——选择性粘贴——数值——确定——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按要求和系统提示制作数据透视表;5.点击“保存”按钮;实验4-4:一、实验目的:掌握Excel中图表的制作。
二、实验内容:1.在工作簿“学号.xls”中新建工作表“成绩5”,将工作表“成绩1”中的“学生成绩表”中的“学号”、“姓名”及各种成绩的标题及内容复制到工作表“成绩5”中,要求:a)仅仅复制数值;b)在工作表“成绩5”中制作“数据点折线”图表,系列有“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分类轴(标题)为“学号”,数值轴(标题)为“成绩”,靠右显示图例;c)设置系列格式为下图所示形式:2.保存修改后的文件3.将“实验四Excel电子表格”的实验报告保存在文件夹“实验4”中;4.将文件夹“实验4”提交到“e-learning”的相应课程中。
三、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填写)1.将鼠标放在左下角的工作表名上——右键——插入——工作表——重命名为“成绩5”——选中指定列——按实验4-3中的操作步骤完成数据的复制——选中任意一个单元格——插入——图表——标准类型——数据点折线——设置其系列为题目所要求的项目——设置图表的其它格式使其符合题目要求;2.点击图例——右键——图例格式——修改其格式为指定格式;3.点击“保存”按钮;4.文件——另存为——实验4;实验思考题及解答:1.如何实现单元格中的文本自动换行?2.如何使用“选择性粘贴”命令?它与直接使用“粘贴”命令有什么不同?3.说明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3种不同引用方法在公式复制时的变化规则。
4.高级筛选的条件设置中是否可以使用通配符?如果可以使用,请自己设计一个例子说明,并显示结果。
答:1.中该单元格——格式——单元格——对齐——选择“自动换行”;2.在原地点击复制,到目的地后“编辑”——选择性粘贴——选择要粘贴的项目;直接使用“粘贴”命令会把原文本原样粘贴(包括格式、数据等),而使用“选择性粘贴”命令可以选择要粘贴的项目,取消不需要的项目;3.“相对引用”会随着复制位置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变化,“绝对引用”则在公式复制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变化;“混合引用”中“相对引用”不符合“绝对引用”不符合其独立使用时的变化规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