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
世界历史专题--三次科技革命学习提示知识目标1、知道工业革命时间,主要发明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明白二次技术革命出现的重要领域,改变人们生活的发明及其影响。
3、清楚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影响,通过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难点: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结果,以及每一次科技革命引起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
三次科技革命简表三、分析例题答案:例1、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
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技术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迟滞。
材料二: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积聚了力量。
回答:⑴根据材料概括美国、英国对待科学技术的不同态度。
这种态度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⑵英、美对待科技的态度给我们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提供了什么启示?例2、松滋某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学习深造,其父母非常想念他,若联系,采用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分别有哪些?父亲若到美国去探视,又可以乘坐一、二次科技革命中发明的什么交通工具?通过这些便利的通讯、交通工具,你又有什么感想?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8世纪60年代起,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将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19世纪中期以来,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松弛,成国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目标.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56年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关于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知识点补充说明
总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2)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救亡图存的一系列探索(3)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实行改革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我国的对策(怎么办?)
请结合现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从国家来讲: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②大力发展科技文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发展经济和科技的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④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个人来讲: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②从自身做起,积极投身到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言之有理即可)的特点和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以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至今策源地英美、德美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电气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理论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能源蒸汽力电力、石油核能、原子能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机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新交通工具汽船、火车汽车、飞机——部门棉纺织工业(最先)-交通运输业等电力工业(最先)→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涉及部门广泛。
新兴的部门有: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动力人力-水力-蒸汽电力主要发明(成果)(最重要发明:蒸汽机)1、瓦特改良蒸汽机2、阿克莱特创办近代工厂3、富尔顿发明汽船4、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机)1、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2、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3、西门子发明有轨电动车、4、福特发明T型车和流水线、5、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最重要发明:电子计算机)1、1945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2、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进入网络时代,3、1942年底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4、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5、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6、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影响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3、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4、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使人类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1、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逐渐确立,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③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a、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b、城市化、工业化开始;c、世界联系日益加强。
第二次科技革命:①经济上,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突飞猛进,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②政治上,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③外交(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科技革命:①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初现,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②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型工业产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③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④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
⑤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
2、世界格局方面第一次:(政治格局)极大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经济格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政治格局)东西方联系密切,但差距进一步拉大,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经济格局)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帝国主义国家加紧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刺激了东亚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三次:(政治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五个力量中心。
(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次科技革命简表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成就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新能源(电力如电灯泡、有轨电车、石油)的发展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创制;新通讯手段(有线电报、无线电报、有线电话)的发明。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
把人类带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对立和斗争日益尖锐。
③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①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
②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①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型工业产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③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④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竞争和挑战。
⑤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初现。
共同说明的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分析例题答案:例1、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
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技术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迟滞。
材料二: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积聚了力量。
回答:⑴根据材料概括美国、英国对待科学技术的不同态度。
这种态度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⑵英、美对待科技的态度给我们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提供了什么启示?例2、松滋某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学习深造,其父母非常想念他,若联系,采用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分别有哪些?父亲若到美国去探视,又可以乘坐一、二次科技革命中发明的什么交通工具?通过这些便利的通讯、交通工具,你又有什么感想?四、练习巩固提高单项选择题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劳动力充足C、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D、资本雄厚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的行业是()A、棉纺织业B、治金业C、采矿业D、交通运输业3、工业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关系上的革命,其准确的含义是()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B、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也因此而形成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D、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4、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出门旅行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汽车B、火车C、飞机D、水艇5、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发明是()A、珍妮纺纱机 B 、发电机C、改良蒸汽机D、内燃机6、为世界进入时代做出决定性贡献的是()A、法拉第B、爱迪生C、西门子D、莫尔斯7、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有赖于()A、发电机的发明 B 、内燃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D、飞艇的发明8、19世纪末,促进美、德、日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A、国内市场广阔B、大量战争赔款C、政府干预经济D、采用新技术与新设备9、19世纪后期,生活在美国的彼得可以用下列哪种方式与欧洲的亲人联系()A、无线电话B、无线电报C、网络D、可视电话10、下列我们正在享受的科技成果,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组是()A、火车、汽车B、火车、轮船C、电脑、电报D、电灯、电话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成果的是()A、人造卫星上天B、电子计算机出现C、无线电通讯设备问世D、核电站建立12、如果你想向联合国秘书长表达对联合国改革的建议,最便捷的方式是()A、寄挂号信B、上网发电子邮件C、采用邮递特快D、发电报1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A、知识密集型工业迅速发展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C、信息技术产业迅速产生D、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非选择题14、18世纪16年代以来,从蒸汽机的产生到原子能的利用,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