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及选线定线
- 格式:pptx
- 大小:18.45 MB
- 文档页数:204
平面设计知识之点、线、面的构成平面设计知识之点、线、面的构成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需要有丰富的构想,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美的感性认识下面给大家介绍平面设计知识之点、线、面的构成,欢迎阅读!平面设计知识之点、线、面的构成一、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什么?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又是什么?1、一是材料,二是运用工具进行加工技巧、技术、知识、经验,这是五个必备的条件;2、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需要有丰富的构想,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美的感性认识<区别设计师和工匠的关键之处>,这些是构成“创造灵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二、设计思路和创作灵感从哪来?怎样才能产生创作灵感?1、从大的方面讲,它来源于时代背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时事造英雄、时代造就艺术家。
如:战争年代,反映了战争年代的生活作品;如:一个学生,他的创作意识主要来源于与学习有关的意念与思路。
(如:作品充电)2、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自己所占有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作品的信息,应该多花些时间去欣赏、分析各类优秀作品,这样可以培养大家的形象思维能力、开拓创作思路,增加创作灵感。
3、有了灵感——实现灵感(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必须掌握创作的基本思路和设计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创作的基本思路和设计中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三、造形构成的要素构成要素:1、形:点、线、面。
2、色:色相、明度、彩度。
3、质感。
A、点:是构成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
几何学角度: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
造型设计角度:点没有形就无法从视觉上进行表现,赋予它大小和面积就有了形态,点越小点的感觉越强,点越大,越有面的感觉。
巧妙地将点加以构成可以创造出具有曲面、阴影,其它复杂的立体感<如印刷网点图>B、线:直线<有不相交的线、相接的线、交叉的线> 如图曲线<开放的曲线、封闭的曲线>几何角度:线没有粗细,只有长度和方向。
设计中:用视觉手段表现它,线的位置,长度、厚度、宽度、掌握线的构成特性会使创作思路更为开阔。
施工现场平面定位放线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定位放线是指在施工前期,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图纸,在地面上进行精确放线,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尺寸和形状。
平面定位放线的准确性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建筑物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施工现场平面定位放线方案。
首先,施工现场的平面定位放线需要在室内和室外进行。
室内放线主要是为了确定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布局,而室外放线主要是为了确定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因此,平面定位放线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定位、尺寸精度、施工机械设备布置等因素。
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将建筑方案设计图纸转化为放线图纸,确保图纸上的尺寸和比例准确。
同时,需要准备放线工具,如放线仪、放线线、放线标等。
2.确定基准线在放线前,需要在施工现场确定一条基准线。
这条基准线应该位于建筑物的主轴线上,并且与设计图纸上的标高一致。
可以通过水准仪或其他测量设备来确定基准线的标高。
3.室内放线室内放线主要是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图纸确定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布局。
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在地面上放置参考点,然后使用放线仪和放线线将参考点与建筑物的墙体、柱子等进行连线。
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比例,可以确定建筑物的房间大小、门窗位置等。
4.室外放线室外放线主要是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图纸确定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首先,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在地面上放置参考点。
然后,使用放线仪和放线线将参考点与建筑物的外墙、外部结构等进行连线。
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比例,可以确定建筑物与道路、围墙等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
5.精确度控制在进行平面定位放线时,需要注意放线的精确度。
可以通过与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比较来判断放线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放线误差较大,可以进行调整,再次进行放线。
同时,还可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时检测,确保放线的准确度。
6.放线记录在进行平面定位放线时,需要详细记录放线的过程和结果。
可以将放线的位置、尺寸等信息记录在放线图纸上,或者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设计线为Ⅱ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100km/h 。
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m。
3.始点向阳镇车站,中心里程K3+000,中心设计高程37 m,该站为会让站;终点东风镇车站,为中间站。
4.限制坡度10 ‰。
5.牵引种类:近期:电力牵引;远期:电力牵引。
6.机车类型:近期:SS3;远期:SS3。
7.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8.最小曲线半径800m 。
9.信联闭设备为半自动闭塞,tB +tH =6min。
10.车辆组成:每辆货车平均数据为:货车自重22.133 t,总重78.998t,净载量56.865 t,车辆长度13.914 m,净载系数0.720,每延米质量5.677 t/m,守车质量16t,守车长度8.8m。
11.制动装置资料:空气制动,换算制动率0.28。
牵引计算资料一. 牵引质量计算1. 查表得SSⅢ货型机车的牵引性能参数如下:=48.0km/h,=317.8kN,=470.0kN,=138t,=100km/h,=21.7m。
2. 计算机车单位基本阻力:=2.28+0.293×21.8+0.000178×21.8×21.8=3.899N/kN=38.99N/t。
3. 计算车辆单位基本阻力:=1.07+0.0011×48.0+0.000236×48.0×48.0=1.667N/kN=16.67N/t。
4. 在10‰的限制坡度下,SSⅢ货运型内燃机车的牵引质量:G= =2337.2t。
式中:—机车牵引力使用系数,取0.9;—机车计算牵引力,取3kN,即313000N;;重力加速度,取9.8。
牵引定数取2300t。
二. 起动检算起动加算坡度值取0,计算如下:=12135.2t式中:—机车起动牵引力,取470.0kN,即470000N;—机车起动单位阻力,内燃机车取5N/kN;—货车起动单位阻力,滚动轴承货车取3.5N/kN;计算得=12135.2t>G=2300t,故列车可以起动,符合要求。
CHENGSHIZHOUKAN 2019/15城市周刊94山区公路选线原则及平面设计邓 力 甘肃恒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公路的畅通程度和交通的便利程度不仅对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有重要的决定作用,还关系着山区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山区公路建成、开通、投入使用。
由于山区的地形较为复杂多样,其影响因素和限制条件也多种多样,对山区高速公路进行设计时也会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山区公路的选线以及设计方法,以期对山区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山区公路;选线原则;设计一、山区公路的选线分析1.选线原则。
第一,应当设计出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案;第二,应当综合考量工程造价与管理、护养、运营等多种支出和成本;第三,应当将农业区和选线的关系处理好;第四,应当注意和沿线环境保持协调性;第五,应当注重环保;第六,应当考虑工程地质的影响[1]。
2.选线步骤。
公路路线依照其沿线景观和环境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山腰线、山脊线、越岭线、沿河线(或者沿溪线)。
一条山区其总长度应当依据地貌和地形的分段选取不同路线形式,使得他们相互之间沟通和连接。
山区路线只有两个走向,第一是横越山岭的方向,第二是沿水顺山的方向。
后者规划的路线,还能够依照它的线位高地,分为三种线:山腰线、沿河线(或者沿溪线)、山脊线。
一段较长的公路同时是由几段线位高度或者走向不同的路段组合、交互所组成的。
山区公路的路线确定也应当依照程序、步骤和阶段有序地开展和进行。
选线步骤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首先,全面布局。
这能够使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路线基本走向得到有效解决。
在总方向被确定下来以后,从整体上对公路进行大面积地入手调整,由点到带地开展总体上的布局,并在对可能的路线计划和方案做出选择后,进一步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勘察,结合具体实际条件,依照可能和需要,对主要的控制点进行落实和必选,以放弃必须避让的点,使路线的活动范围得到逐渐的合理的缩小和确定,使得大体上的公路路线位置和布局被基本确定下来。
第一章平、纵、横设计1.1 平面选线1.1.1 平原地区公路路线特点: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坡度平缓,除草原、戈壁外,一般人烟稠密,农业发达。
村镇、农田、河流、湖泊、水塘、沼泽、盐渍土等为平原地区较常遇到的自然障碍。
因此平原地区选线一方面由于地势较平坦,路线纵坡及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比较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往往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以及支援农村建设需要的限制选线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1.1.2 平原四级公路设计要求及特点平原地区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应为农村专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较低,要求设计行车速度达到20km/h;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50m,一般最小半径30m,极限最小半径15m;竖曲线最大纵坡不大于9%,坡段最小长度不小于60m,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m,一般最小半径200m,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一般最小半径200m;设计时不但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当地经济、土地资源,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劳动力状况诸多因素的限制,这要求我们在路线设计时要做到规范与实际相结合,在学习规范的同时,灵活应用规范,努力做到实用与经济相结合。
1.1.3 平原四级公路选线原则及依据选线是在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下,结合自然条件选定合理路线,使筑路费用与使用质量得到正确的统一,达到行车迅速安全,经济舒适及构造物稳定耐久,易于养护的目的,选线人员必须认真观贯彻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深入实际,综合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最后选出合适的路线。
1.1.4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应符合以下原则(1) 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在总体规划的知道下,合理选择方案。
(2) 认真领会任务书的精神,深入现场,多跑、多看、多问、多比较,深入调查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情况,以利于选择有价值的方案进行比较。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步骤道路平面线形设计,说白了,就是设计一条路从头到尾的走向、弯曲和各种细节。
嗯,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是给一块空旷的土地画一条“人生路线”,让它通向更远的地方,不仅要顺畅,还得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能走错了。
别看这件事看起来简单,背后可是一门学问。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明白了几个关键点,你也能大致搞懂这其中的奥秘。
要说第一步,那肯定是要了解地形地貌。
你想啊,路要建在什么地方,地面高低起伏都得搞清楚。
比如,山地的道路肯定得比平原的复杂得多,不仅要考虑坡度,还得看周围有没有障碍物,像山崖啊、河流啊这些都要绕开。
所以说,先了解地形,这就是基础。
那时候就得眼睛亮一些,不能脑袋一热就随便规划个方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
要知道,规划一条合适的路线,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就是判断道路的宽度。
要是想建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肯定得给它足够的宽度,至少要能容得下两个大卡车并行。
但如果你规划的只是村道或者小路,那就不用太宽,反而要考虑浪费土地,不能太铺张。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哎,那是不是越宽越好?其实不是哦,宽度得根据车流量、车速等因素来定。
别看它一开始宽敞,等到人多了车多了,反倒显得空荡荡的,一点都不实用。
最重要的就是决定路线的走向。
好像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顺不顺,很多时候都得看我们怎么选择路线。
路面线形也一样,设计师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城市发展需求,甚至是风水来调整。
要是设计得不好,弯来弯去的,开车的心情也会变得很差,甚至让车速无法提升。
别忘了,设计道路时,特别是高速或者主干道,转弯角度必须得合适。
太尖锐的弯道一来让车主紧张,二来容易导致车速过慢,影响通行效率。
弯道设计的好,连周围的景色都会不一样呢,开车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沿途的美景,是不是很有感觉?再说了,设计完线形后,不能忽视的就是道路的交叉口。
交叉口,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上,可是一个“大难题”。
它不仅涉及到交通流量的控制,还关系到安全性。
第一篇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选线及定线1.什么是选线?答:选线就是根据任务书规定的道路的起点、终点,使用性质和任务,并结合沿线的自然条件,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性质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2.一般选线要经过哪三个步骤?答:一般选线要经过三个步骤:(1)全面布局:是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2)逐段安排:是解决局部性路线方案。
(3)具体定线:是确定公路中线的具体位置过程。
3.影响道路线形的自然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因素。
(一)地形因素地形是影响道路线形的主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按地形形态、高差、自然坡度及平整度划分为:1.平原、微丘地形平原地形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平原)等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布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对于河弯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也属于平原微丘地形。
2.山岭、重丘地形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线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重丘地形指连续起伏的山丘,且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线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二)气候因素气候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的高度、降雨、降雪、路基水温状况、泥泞期和冰冻。
这些因素不但影响施工条件,而且还直接影响道路的运营安全。
(三)水文因素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的数量和大小,不但直接影响路线的高度和位置而且对路基的稳定性也会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