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考纲
- 格式:docx
- 大小:14.76 KB
- 文档页数:2
851化工原理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基础理论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的构造、操作原理;工艺设计、设备计算、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巩固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绪论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关系。
Δ物理量的因次、单位与单位换算:单位制与因次的概念。
几种主要单位制(SI.CGS制.MKS工程单位制)及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单位换算的基本方式。
第一章流体流动流体的性质:连续介质的假定、密度、重度、比重、比容、牛顿粘性定律与粘度。
牛顿型与非牛顿型流体。
流体静力学:静压强及其特性;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压强的表达方式;重力场中静止流体内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离心力场中压强的变化规律。
流体流动现象:流体的流速和流量;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流体的流动型态;雷诺准数;当量直径与水力半径;滞流时流体在圆管中的速度分布;湍流时的时均速度与脉动速度;湍流时圆管中时均速度的分布;边界层的形成、发展及分离。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Δ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Δ能量衡算方程;柏势利方程;Δ能量衡算方程和柏势利方程的应用。
流体阻力:Δ阻力损失的物理概念;边界层对流动阻力的影响;粘性阻力与惯性阻力;湍流粘度系数;Δ沿程阻力的计算;滞流时圆管直管中沿程阻力计算;滞流时的摩擦系数;湍流时的摩擦系数;因次分析法:用因次分析法找出表示摩擦阻力关系中的数群;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Δ局部阻力的计算。
管路计算:管径的选择;Δ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及分支管路的计算;管路布置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流量与速度的测量:测速管、孔板、文丘里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的构造、原理及应用;流量计的选型、安装及使用。
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原版)865B
华南理工大学
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制糖工程;绿色能源化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工程(专硕) 共6 页
一、解释名词术语(10分,2 ? 5)
1、σ-p超共轭效应
2、对映异构体
二、命名下列各结构式或根据名称写出其结构式(注明构型)(10分,5 ? 2)
1、2、
(注明Z/E)注明(R/S)
3、4、5,7,7-三甲基二环[2.2.1]-2-庚烯
5、8-氯-2-萘甲酸
三、单选题(30分,15 ? 2)
1、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B、
C、D、
2、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为()
a、b、
c、d、
A、a>b>d>c
B、b>a>d>c
C、b>a>c>d
D、d>a>b>c
3、下列化合物的酸性顺序正确的是()第1页。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第一章1、Brønsted 定义:酸: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碱: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Lewis 酸(Lewis acids):能够接受未共用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ewis 碱(Lewis bases):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Lewis 电子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碳架分类:开链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环(族)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香族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环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1、概念: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造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仲叔季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仲叔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团: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新戊基:3、命名: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烷的构象:重叠式(顺叠式)构象:交叉式(反叠式)构象:丁烷的构象:(稳定性顺序:______________)①、对位交叉式(反叠式):②、邻位交叉式(反措式):③、邻位交叉式(顺错式):④、全重叠式(顺叠式):环己烷椅型构象投影式:环己烷椅型构象投影式:a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代基连在e键上的构象是比较稳定的构象。
865有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
3.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4.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5.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丙二酸酯、β-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6.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7.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亲核取代,碳碳重键的亲电、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烯炔臭氧化及Cannizzaro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Claisen缩合、Caisen-Schmidt缩合、Perkin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8.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
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
二、考试的题型及比例1.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0%2.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之H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30%3.选择题(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等)10~12%4.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6~10%5.简答题:对反应现象的解释等6~10%6.分离与鉴别4~5%7.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8~10%8.合成题:20~25%三、考试形式及时间“有机化学”考试形式为笔试。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本《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化学化工学院工科专业有机化学及以有机合成为主要手段的其他相关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枝,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的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及立体异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制备方法等内容;能完成反应、结构鉴定、合成等各类问题。
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及物性(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3)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及国际IUPAC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的关系(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关系2、有机化学反应(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简单的杂环体系(2)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
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3)共振论简介、有机反应势能图及相关概念(4)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达4、有机合成(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
(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3)逆向合成分析的基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5、有机立体化学(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2)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3)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6、有机化合物的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HNMR), 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的谱学特征(3)运用化学方法及四谱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7、杂环化合物及元素有机化学含N,S,O等的五、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他结构的有机硫、磷、硅化合物8、碳水化合物、油脂、氨基酸、蛋白质、萜类、甾族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二、考试要求(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一般的研究方法及分类掌握了解有机化合物特性1.1了解机化合物的涵义、有机化学及其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重要性1.2熟悉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特性1.2.1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物理特性、立体异构,官能团异构,同分异构现象,构型与构象1.2.2 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1.2.3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1.3 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1.4了解有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第二章烷烃和脂环烷烃2.1 掌握烷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异构、构象及构象异构体、物理性质变化趋势2.2了解烷烃的重要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折光率。
865-B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有机化学适用专业: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淀粉资源科学与工程;绿色能源化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硕);轻工技术与工程(专硕);生物医学工程(专硕);食品工程(专硕)共 6 页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每小题2分,共12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2、鉴别1-丙醇和2-丙醇可采用的试剂是()3、苯环上的卤化反应属于()A 亲电加成反应B 亲核取代反应C 亲核加成反应D 亲电取代反应4、下列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是()5、下列化合物中与三氯化铁作用显色的是()6、卤代烃的反应中,下列哪个特征是S N2反应历程的特征?()A 在强极性溶剂中反应很快B 反应产物构型翻转C 反应过程中有碳正离子中间体生成D 反应分步进行7、按照Hückel规则,判断下列离子哪一个没有芳香性?()8、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9、下列化合物沸点最高的是()10、1,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11、下列化合物不能进行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的是()七、合成题(每题8分,共40分)1. 由苯和/或者甲苯为原料合成2. 以乙醇为唯一的有机原料合成3. 以苯甲醛和乙酸乙酯为主要原料合成止咳酮4. 由苯酚、乙酸以及不超过三个碳的有机试剂合成5. 以溴苯和其他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要求用Hoffmann降解反应为关键步骤)865B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有机化学适用专业: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理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绿色能源化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硕);生物医学工程(专硕);食品工程(专硕)共页一、命名下列各结构式或根据名称写出其结构式:(每小题2分,共12分)二、单项选择题。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化学与化工学院(2018)复试方案
复试分数线
一、化学一级学科(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
总分360,单科执行学校线;
本一级学科剩余计划数33人,上线人数55人;
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081701化学工程、081702化学工艺、081703生物化工、081704应用化学、081705工业催化、0817Z1能源化学工程)
总分310,单科执行学校线;
本一级学科剩余计划数67人,上线人数92人;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085216化学工程)
总分330,单科执行学校线;
本专业剩余计划数81人,上线人数113人;
复试流程
2018年3月24日
上午8:00凭复试通知书报到,审查证件,领取“复试流程表”,参加复试笔试,笔试时间9:30-11:30。
有机化学考研2021名校《有机化学》考研真题集一、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考研真题二、基础有机化学真题一、选择题1与亚硝酸反应能生成强烈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是()。
[武汉大学2001研]A.伯胺B.仲胺C.叔胺D.都可以【答案】B~ ~【解析】仲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
三级胺的N上无H,不能与亚硝酸反应。
2主要得到()。
[武汉大学2002研]【答案】C~ ~【解析】季胺碱的Hofmann降解,主要消除酸性大、位阻小的β-H,得取代基最少的烯烃。
3丙酮、甲醛、二甲胺在中性或稍偏酸性的条件下缩合,主要产物是()。
[武汉大学2002研]【答案】C~ ~【解析】含活泼α-H的丙酮与甲醛及二甲胺同时反应,丙酮中的一个活泼α-H被一个二甲胺甲基所取代。
4下面的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的速度顺序是()。
[华中科技大学2000研]A.(3)>(4)>(2)>(1)B.(3)>(2)>(4)>(1)C.(4)>(2)>(3)>(1)D.(4)>(3)>(1)>(2)【答案】A~ ~【解析】给电子基的给电子能力越强,苯环上的硝化反应越快;吸电子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硝化反应越慢。
5下列化合物中哪个碱性最强?()[上海大学2003研]【答案】D~ ~【解析】从空间位阻考虑:(D)中由于二甲氨基体积较大,与邻位甲基存在较大的空间位阻,使氨基氮上的孤对电子与苯环不共轭,故氨基氮上的电子云密度较大,(D)的碱性最强。
6如果薁进行亲电取代反应,那么容易发生在哪些位置上呢?()[上海大学2004研]A.1、2和3位B.1和3位C.5和7位D.4、6和8位【答案】B~ ~【解析】薁的五元环带负电荷,易受亲电试剂进攻,故亲电反应发生在五元环,同时亲电反应发生在1和3位时,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较稳定。
7下列化合物有芳香性的是()。
[华中科技大学2000研]【答案】B,C~ ~【解析】(B)项分子中有6个π电子,符合休克尔规则;(C)项中的七元环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五元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这样七元环和五元环的π电子数都为6个,且在同一平面内,都符合休克尔规则。
865B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有机化学适用专业: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制糖工程;绿色能源化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工程(专硕)共6 页一、解释名词术语(10分,2 ⨯ 5)1、σ-p超共轭效应2、对映异构体二、命名下列各结构式或根据名称写出其结构式(注明构型)(10分,5 ⨯ 2)1、2、(注明Z/E)注明(R/S)3、4、5,7,7-三甲基二环[2.2.1]-2-庚烯5、8-氯-2-萘甲酸三、单选题(30分,15 ⨯ 2)1、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B、C、D、2、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为()a、b、c、d、A、a>b>d>cB、b>a>d>cC、b>a>c>dD、d>a>b>c3、下列化合物的酸性顺序正确的是()A、a>b>c>dB、b>c>d>aC、d>c>b>aD、d>c>a>b9、下列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顺序正确的是()a、b、c、d、A、a>b>c>dB、d>a>b>cC、d>a>c>bD、a>d>c>b10、下列叙述属于卤代烃SN2反应特征的是()A、反应速度与卤代烃浓度有关B、反应二步完成C、产物外消旋化D、反应中心碳原子反生Walden翻转11、以下论述不属于醇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的反应特征的是()A、叔醇活性大于伯醇和仲醇B、反应二步完成,中间体为碳正离子C、以Saytzeff消除为主产物D、反式消除,有重排产物12、在碘化钠的丙酮溶液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3-溴丙烯B、1-溴丁烷C、溴乙烯D、2-溴丁烷13、下列化合物哪一个不能进行Fielder-Crafts反应?()A、B、C、D、14、可以发生自身羟醛缩合反应的是()A、B、C、D、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羧酸衍生物中只有酯可以与格式试剂发生反应;B、共轭效应的效果不会因共轭距离的扩展而减弱;C、醇在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的同时伴随着消除反应;D、区分胺结构可以用Hinsdberg反应。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试卷结构
1.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0%
2.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之H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30%
3.选择题(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等)10~12% ??????
4.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6~10%
??????
5.简答题:对反应现象的解释等6~10%
6.分离与鉴别4~5%
7.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8~10%
8.合成题:20~25%
考试大纲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
3.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4.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5.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丙二酸酯、β-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6.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
7.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亲核取代,碳碳重键
的亲电、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烯炔臭氧化及Cannizzaro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Claisen缩合、Caisen-Schmidt缩合、Perkin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8.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
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