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垂直自然带雪线与林线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31
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生物圈专题24 能力提升垂直地带性与林线、雪线(解析版)【重难突破】一、林线1. 林线概念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狭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少,林线越高。
2. 我国林线分布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从图中可以看出,(1) 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2) 在30°N以南,则表现出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在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在相似的纬度上,高山林线高度呈现出从东向西升高的趋势。
(3) 高山林线在藏东南(约29°N32°N,94°E96°E)达到4 600 m,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降低。
3. 影响林线高度分布的因素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 ℃等温线相吻合。
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 ℃,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1) 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①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阳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2) 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二、雪线1.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2.图解影响雪线的因素3.全球雪线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温度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海拔越高;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积雪的积累量越大,雪线海拔越低。
热点微专题09 雪线和林线(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24湖南阶段练)雪线是指气候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最热月积雪区域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下面图1为全球雪线分布图,图2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1图21.下列关于雪线高度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地区雪线最高,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B.南北纬30°附近地区雪线最高,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温高,降水少C.10°S的雪线比10°N高,是由于10°N的降水量较多D.中高纬地区雪线高度的变化速度北半球快于南半球2.下列有关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推测,正确的是()A.东南坡低于西北坡,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B.东南坡低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阳坡,气温高,雪线高C.东南坡高于西北坡,东南坡坡度大,雪线高D.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速,该山雪线将会降低(二)(2023福建龙岩)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3.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C.从西向东逐渐升高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4.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m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比较高B.山坡陡,冰雪下移快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地形抬升,降水较丰富(三)(2024浙江嘉兴)有学者对青藏高原积雪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后,将高原划分为东部、南部、西部、中部四个区域,西部有终年积雪。
图1为青藏高原积雪区域的划分示意图,图2为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积雪深度的月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
图1图25.影响西部终年积雪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纬度C.降水D.海陆位置6.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东部,主要原因是东部()A.海拔较低B.水汽较多C.气温较低D.地势崎岖(四)(2024江西萍乡)下图是不同时期我国天山各朝向冰川面积(km²)分布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