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_福柯
- 格式:ppt
- 大小:5.72 MB
- 文档页数:5
福柯的哲学概念关于福柯的哲学概念,我们可以从他的权力、知识、批判和生命伦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福柯认为,权力是社会中的一种力量机制,通过规训、监视、惩罚等手段来控制和规范个体的行为。
知识则与权力密切相关,它是通过权力的机制形成的,并且被权力所支持和塑造。
批判是福柯思想的核心,他通过批判现代性的权力和知识结构来揭示其中的问题和隐含的权力关系。
生命伦理则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由与尊严,以及权力如何影响和塑造生命的形态。
首先,福柯对权力的思考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基础。
他认为,权力是一种实践,是通过惩罚、惩戒和规训等手段来控制和规范个体的行为。
福柯曾提出“规训”(disciplinary power)这一概念,指的是通过监视、管理和调控来塑造个体的行为、身体和思维方式。
他认为,规训是现代社会权力机构的基础,通过对个体进行正常化和规范化,使他们服从并自律于这种权力关系。
其次,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的思考也是其重要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和中立的,而是与权力密切相关。
福柯将知识看作是权力的生产和工具,通过知识的运作和施行,权力得以间接、紧密地控制和影响个体。
他认为,知识是一种掌握并运用到行动和实践中的权力,通过知识的产生和传播,个体被引导和塑造其行为和思维方式。
第三,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
福柯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和知识结构存在问题,并通过批判的方式揭示其中的隐含权力关系和规训机制。
他关注个体的自由、身份和权利,批判现代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和规训,以及权力如何通过权力关系和知识结构形成一种“规训性“的现代性。
最后,福柯的生命伦理思考关注个体生活方式、身体健康和自由的保障。
福柯认为,权力对于个体的生活方式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他对生命的政治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揭示现代社会权力如何通过规训和知识机制对个体身体的控制和规范。
他提出了“生命伦理学”这一概念来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由、尊严和自主性的保障。
福柯福柯的话语、权力概念01.福柯及其思想01.福柯1、福柯与他的研究兴趣米歇尔·福柯是法国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哲学家。
他秉承了尼采向传统挑战的反叛精神。
极力去研究被传统所排斥在外的如'疯癫”“性”等领域,探究它们之所以被“理性”所排斥的规则。
2、福柯对学术的贡献福柯的研究填补了以往学术历史上的空白,为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提供了新的视角。
02.话语权力思想他的话语权力思想是其学术体系中的一部分。
主要体现在他的《性经验史》疯狂和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和《事物的秩序》等著作中。
1、话语定性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秩序,更是一种权力结构和结构性的权力。
2、话语、知识和权力的关系在福柯看来,话语、知识和权力三位一体:话语是载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没有话语的生产就没有权力的实施。
3、贡献福柯对“话语”的研究,揭示了话语、知识和权力的有机统一性,以及“话语权力”的权力本质。
02.话语的含义01.话语概念是福柯哲学的核心概念话语是福柯哲学中的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福柯本人也并未从正面对此进行明确界定。
但话语概念却是福柯哲学方法中的核心概念。
要寻找打开福柯哲学的大门,话语概念却是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
关于话语概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02.含义一:话语是陈述的整体话语是一系列相关陈述的整体。
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说:“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这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能够为这些陈述确定存在条件的整体。
”1、对话语的理解即话语是由一系列相关的陈述所构成,是具体地同现代社会的文化制度及现代人的实际思想和生活方式紧密联系的那些话语体系及实践。
因此,福柯话语理论中的话语,主要指在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为了一定目的而说出或写出的论证性话语,是伴随着说和写的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文化操作活动,是一系列事件。
2、并且,强调话语是一系列政治事件福柯明确指出:“必须将话语看作一系列事件,看作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它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又反过来控制着话语本身。
福柯的权力概念及理性权力的运作批判与继承是真正的思想家面对思想史的基本立场,也是思想生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阐释中,这样一种立场不仅要被一般地提及,而且应该被本质地贯彻。
当代西方的许多思想家和思想流派都是在与马克思的批判性对话中发展起来的,显示出一种断裂与连续的辩证法。
虽然断裂与连续哪一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并不一致,但却共同表现了思想发展的开放性。
福柯对于马克思的忠诚就是一种令人震惊的背离,他并不只是停留于马克思的理论体系,而是着眼于马克思提出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
按照莱姆克的说法,福柯非常忠实于马克思最初的直觉,他用一种政治理性的批判补充和扩大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1](P13)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阐释了对于政治的理解,打破了现代思想在政治与经济之间建立的封闭线,而福柯则是对于政治理性本身展开批判,揭示了理性统治的本质。
做个简单的类比,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成为核心的范畴,而权力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量关系则构成了福柯思想的中心。
从资本批判到权力批判,从马克思到福柯之间的跨越到底有多大呢?通过实现这种跨越,福柯如何进入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氛围,这样一种进入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视域中得到考察?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福柯的权力概念及福柯对理性的权力如何在话语和身体中的运作所展开的分析。
一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化成为基本的分析框架。
围绕着政治国家和公共权力这对范畴,现代政治理论的核心就是确保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划定公共权力的运行边界。
不论是通过选举实现政治权力的轮流更替,还是通过制度确立权力之间的分化与制衡,权力都是与国家和政权联系在一起的,指的是宏观的、制度化的公共权力。
现代政治解放就是确立了理性化、世俗化的政治权力概念和运行机制,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私人生活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由。
但是马克思认为,现代国家的统治恰好以现代资本主义的确立为前提,资本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新型的统治关系,平等的交换原则使统治不再直接表现为政治暴力和政治强制。
福柯的权力观福柯(Michel Foucaul, 1926-1984),法国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深刻,分析方法独特,研究对象多变,研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其创建的权力观对近代的两种主要权力模式——维护生产关系工具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模式和以契约为基础的法理模式——作了必要补充,理论范式适用于权力微观运行场域。
福柯的权力观抛弃了传统思维认为的历史连续性或同一性,打破人文学科研究的人本主义假设,采用了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的研究方法,从片断性、差异性的后现代主义视角,建立了关系论、网络论、无主体论的权力观大厦。
一、福柯权力观运用的方法: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知识考古学是福柯1970年前思考“我们怎样被建构为我们自己的知识主体”这一问题时引入的研究方法。
它的理论特征是强调研究对象的非连续性。
传统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强调研究对象的连续性,保证研究主体的中心地位,福柯对此提出异议,他借助尼采来对抗存在现象学的主体中心论,转向对认知意志的关注,否定客观真理,反对理性主体。
福柯还提出要改变文献的处理方式。
传统历史研究的学者们认为文献是一种沉默但仍有迹可循的语言,具有表述的功能,记录了文献记录者要反映的实在。
福柯却要求将“文献”变成“文物”、“遗物”,只考虑文献的自身价值,述说故事的话语本身,不能推论周边的现实和形成事件发展的脉络。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过去对文献的处理不是曲解原意就是穿凿附会,要求对待文献只考虑自身价值,摈弃工具价值,揭示复杂的内部关系,不针对时间、过去做连续性的探测,研究那些被中断的偶然性、非连续性,反对同一性、体系性、总体性、中心化的智慧。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像一枚锋利的钉子一样锲进了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地质构造层”,动摇了形而上学传统的主体地位,对愈来愈深陷入困境的西方现代性社会和文化的进行了清醒的反思。
1970年前后,福柯拓展了他的分析范围,思考在方法论上超越人文科学中主体与客体、经验与先验、我思与非思、起源的隐退与返回之间的二元对立,引入把握事物“差异”的权力谱系学,它标志着福柯从对理论和知识的考古学研究转向对社会制度和话语权力的系谱学研究,从知识轴线转到了权力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