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3794-2005 无机抗菌剂—性能及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87.63 KB
- 文档页数:5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计算、性能评价、检测报告和注意事项等。
本文件适用于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如纤维、织物、塑料、涂料和陶瓷等。
其它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266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13221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法GB19258紫外线杀菌灯GB/T19619纳米材料术语GB/T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ISO20743)GB/T21866-2008抗菌涂料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范》(2017年版)T/CIAA抗菌专业名词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9619中的术语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抑菌具有抑制或妨碍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作用。
3.2杀菌具有杀灭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的作用。
3.3抗菌采用化学或物理等方法杀灭或妨碍包括细菌、真菌在内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3.4纳米无机材料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100nm)的无机材料,可以是粉末形式或分散在溶液中存在。
3.5纳米抗菌材料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活性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
4试验方法4.1试验方法4.1.1纳米粉末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4.1.2纤维、织物、塑料粉体和微孔滤材等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4.1.3塑料、陶瓷、漆膜、板材和金属等硬质表面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3.1抗菌整理织物的效果测试方法织物经过抗菌整理之后要对其抗菌活性加以评价。
目前测试方法比较多AATCC147是一种平行划线法,该法主要应用于溶出型抗菌处理织物的抗菌效果测试。
另常见的有AATCC100和日本JISL1902 ,测试过程主要为织物消毒一接种测试菌一细菌培养一对残留的菌落计数。
该方法适于测试非溶出性抗菌卫生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 ,虽能定里、客观评价 ,但操作时间长,操作不仅麻烦,而且时间长控制不好 ,会使测试结果有误差大,另外费用高。
本抗菌整理后的测试采用美国道康宁公司的简易、快速测试方法振荡瓶试验法系专门用来评价ATB9800加工的非溶出抗菌纤维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是在两个分别盛有等量稀释液的带塞三角烧瓶中,分别投入整理过的布样及未整理样品。
而后各移入等量细菌液,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摇晃1h取出1ml试验液置于固体培养基上 ,在一定条件下使细菌繁殖一定时间检查整理样与空白样的菌落数并进行比较计算抑菌率。
计算公式为抑菌率 (%)二( 空白样上的菌落数一整理样上的菌落数)/ 空白样上的菌落数。
表2织物性能测试结果ATB9800用量/(g·L-1)断裂强度/N白度手感经向纬向空白样0 438 325 89 差处理样10 450 320 87 较好40 452 313 86 较好从表2 可看出抗菌整理剂ATB9800对织物的经向强力有所提高,而纬向强力有所降低但幅度都很小,可以认为对强力几乎没有影响,而白度下降也很少,另外从色织布的色光情况来看也基本没什么变化。
整理织物的手感较空白样也略有提高。
该结果是由于ATB9800的分子结构中除硅甲氧基可以水解为具有一定活性的硅醇基外其它基团都是属于惰性基团。
所以对织物的色变影响很少。
同时 ,分子中一端是长链烷基,因而赋予整理织物一定的柔软手感。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
如何检测材料的抗菌防霉性能?
抗菌防霉检测是检验抗菌防霉类产品质量是否过关的重要手段。
抗菌防霉检测分为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两种。
电器、医用材料、食品、化妆品包装等新材料都有新的抗菌防霉的功能需求,嘉峪检测网已经成功帮助一批生产企业完成了抗菌防霉的实验方案和测试。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测试原理。
1、抗菌产品定量检测
定量检测的原理是将标准菌株定量接种于抗菌产品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抗菌产品抑制或杀死标准菌株;而没有经过抗菌处理的对照样品接种标准菌株后,接种菌不会受到抑制或杀死,因此,根据测试菌数量的减少率可以定量评价抗菌效果。
根据检测方法和计算方法的不同,计算结果又可以分为抑菌率和杀菌率(对应杀灭对数值)。
在定量检测法中,根据测试菌液接种到试样上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振荡法、吸收法、悬液定量法、载体法等。
定量测试方法包括试样(包含对照样)制备、消毒、接种标准菌株、培养、一定时间后对接种菌进行回收并计数。
定量测试方法的优点是定量、准确、客观,缺点是时间长、费用高。
2、抗菌产品定性检测
定性检测原理是通过将抗菌样品与标准菌株以及琼脂相接触,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观察琼脂接触面有无微生物生长,以此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抗菌性能。
定性检测的优点是测试时间短、测试费用较低;但该试验不能定量测试抗菌产品抗菌活性的强弱,只能判定产品有无抗菌性能,而且测试重复性及稳定性相对较差。
3、防霉产品定性检测
按标准类型分类。
水性涂料及制品的抗生物性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彭红;周刚;王颖思;谢小保;施庆珊【摘要】抗生物型功能涂料具有优越的抵抗微生物及藻类侵蚀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建筑物.为验证这类涂料材料以及其制品的抗生物性,必须对其抗生物性进行测试并予以评价.文中介绍了涂料用杀菌剂的抗微生物性测试及评价方法,涂料及涂膜的抗生物性测试及评价标准体系,比较了各测试标准的参数,有助于实验者选择更适合于涂膜抗生物测试的方法与标准.【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8(048)009【总页数】9页(P52-60)【关键词】水性涂料;杀菌剂;抗生物性测试与评价【作者】彭红;周刚;王颖思;谢小保;施庆珊【作者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试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和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州510070;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试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和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州510070;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试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和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州510070;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试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和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州510070;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试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和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州51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7.81由水、乳液、颜填料和各种助剂组成的水性涂料,在贮存与使用时有可能遭到细菌、霉菌、藻类等多种生物体不同程度的侵蚀。
为此在生产过程中须添加合适的杀菌剂,以保证涂料产品从生产、贮存到成膜后都免受微生物侵蚀,同时也使涂膜具有抗微生物及藻类侵蚀的功能。
根据涂料的使用目的或涂料中添加的杀生物助剂特性,可把涂料分为防霉涂料、抗菌涂料、抗藻涂料,一般情况下,涂料的防霉、抗菌、抗藻功能是一体的。
浅谈钢铁材料的抗菌抗毒性能检测摘要:含银钢铁材料具有抗菌抗毒的特性,可用于制作生活用品如餐具等。
介绍了几种含银钢铁的抗菌、抗毒性能以及银溶出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包括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抗大肠杆菌活性和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等。
关键词:抗菌;抗毒;银溶出;标准引言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
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无害,如肠道菌群、青霉素等;少许微生物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H1N1流感病毒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各国对疾病预防、卫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促进了抗菌材料的发展。
某些金属材料的抗菌性能依次为 Hg > Ag > Cd > Cu > Zn > Fe >Ni,在对人体的安全性方面则为 Ag > Co > Ni > Al > Zn > Cu = Fe >Mn > Sn > Ba > Mg > Ca,可见 Ag 元素的安全性和抗菌性最佳。
添加Ag可使纤维、塑料、涂料及量大面广的钢铁材料等具有抗菌抗毒的功能。
Ag元素的添加对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蚀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还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应用潜力巨大。
本文浅谈含Ag钢铁材料的抗菌抗毒性能及银溶出的检测标准和方法。
1.钢铁材料检测设备的使用优势伴随冶金企业的发展,通过仪器分析技术的使用,为冶金企业明确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在仪器分析技术的使用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钢铁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冶金企业钢铁材料化学检测的效率,充分满足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
结合钢铁材料化学分析检测仪器的使用情况,其优势如下:第一,构建多通道、多元素的分析检测技术。
在冶金企业的钢铁材料化学检测中,通过仪器分析法使用,设备会根据钢铁材料的特点,构建多元素的分析方法,并直接利用直读光谱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容分析到钢铁材料中的不同元素,提高设备化学检测的整体效果。
第二,在设备检测中,存在着多功能、智能化的技术优势。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方法的制定工作,是根据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达的制标任务,计划编号2008B034,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起草研究。
二、编制依据本标准方法是根据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是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经研究、改进和大量的验证后而制定的。
经检索查新,国际标准尚无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国内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方法概述国内外研制了各类无机抗菌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但该类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大多参照国外的行业标准,因而检测结果不具有权威性。
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会SIAA(Society of Industrial-technology for Antimicrobial Articles )1995年推出并于1998年修订了《抗菌制品的抗菌力评价试验法-薄膜密着法》。
该标准于2000年12月编入国家工业标准JIS Z 2801-200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在国内,2001年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负责制定了抗菌建材产品第一个行业标准《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JC/T 897-2002),2002年轻工业部制定了《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 QB/T2591 -2003)行业标准,2003年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负责制定了抗菌建材产品第二个行业标准《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负责制定了GB/T 21866-2008 抗菌涂料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
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检测的系统、完整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系统、完整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迫切需要建立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检测的标准检验方法。
各类材料抗菌防霉标准分类:关于我们| 标签:涂料试验方法防霉霉菌电工2010-01-09 17:14 阅读(213)评论(3)上海老顾抗菌防霉实验室收集了各行业抗菌防霉领域的标准,也承接了不同领域的抗菌防霉检测服务,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和我们联系。
各类材料抗菌防霉标准电子产品:CB 1171.7-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霉菌GB 2421.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范编制者用信息试验概要GB 2155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GBT 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GBT 2423.2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GBT 2423.2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GBT 2424.9-199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长霉试验导则HB 5830.13-1986 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霉菌HB 6783.8-1993 军用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霉菌试验箱(室)SJ 20115.11-1992 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霉菌试验CHT 8002-1991 测绘仪器防霉、防雾、防锈GB 12085.11-1989 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长霉GB 12085.12-1989 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污染纺织行业CCGF 201-2008 纺织品FZT 01021-1992 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FZT 73023-2006 抗菌针织品GBT 20944.1-2007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1部分:琼脂扩散法GBT 20944.2-2007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GBT 20944.3-2008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ISO 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JIS L1902-2002 纺织制品抗菌活性和效率的测试JIS L1902 -2002 纺织制品抗菌活性和效率的测试QBT 2881-2007 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技术条件SNT 2162-2008 壳聚糖抗菌棉纺织品检验规程木材行业GB 22280-2008 防腐木材生产规范GBT18260-2000木材防腐剂对白蚁毒效实验室试验方法1GBT18261-2000防霉剂防治木材霉菌及蓝变菌的试验方法GBT 13942.1-2009 木材耐久性能第1部分:天然耐腐性实验室试验方法GBT 18261-2000 防霉剂防治木材霉菌及蓝变菌的试验方法L Y-T1635-2005 木材防腐剂L Y-T1636-2005 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和要求日化家化DB31 363-2006 防蛀、防霉类日用化学品卫生安全要求DB31 363-2006 防蛀、防霉类日用化学品卫生安全要求QBT 2738-2005 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QBT 2850-2007 抗菌抑菌型洗涤剂化妆品卫生规范塑料行业GBT 24127-2009 塑料抗藻性能试验方法ISO 22196-2007 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方法JCT 939-2004 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QBT 2591-2003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涂料行业GBT 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GBT 21353-2008 漆膜抗藻性测定法GBT 21866-2008 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HGT 3950-2007抗菌涂料其他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4789.1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16292~16294-1996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测试方法GBT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 18204.1-2000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8-2000 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检验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测定DAT 26-2000 挥发性档案防霉剂防霉效果测定法DB34 T 404-2004 饲料中抗氧化剂、防腐防霉剂使用规则GB 13092-1991 饲料中霉菌的检验方法GBT4857.21-1995包装运输包装件防霉试验方法GBT 4768-2008 防霉包装GBT 4857.21-1995 包装运输包装件防霉试验方法GBT 13092-2006 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方法GBT 14643.5-2009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MPN法GBT 20671.11-2006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1部分合成聚合材料抗霉性测定方法GBT 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GBT 21805-2008 化学品藻类生长抑制试验GBT 23763-2009 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的评价GB-T 4768-2008 防霉包装HGT 3794-2005 无机抗菌剂-性能及评价JCT 1054-2007 镀膜抗菌玻璃SKEG型生物抗菌隔膜阀YBT 4171-2008 含铜抗菌不锈钢。
《含银抗菌溶液》化工行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银的抗菌性能非常优秀,高分散的超细银微粒溶液及其独有的抗菌能力强、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产品得以在纺织、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新产品,其测试评价方法一直是产业界的难题。
含银抗菌溶液制品,随着2003年SARS的流行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已经应用到医疗卫生产品、个人卫生用品、纺织制品、日用品等领域。
在此背景下,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会同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一起在2010年中提出了制定行业标准的申请。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10]74号《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2010~2011年度完成《含银抗菌溶液》化工行业标准,计划编号2010-0095T-HG。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归口,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分会、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目的、意义1、目的建立含银抗菌溶液的抗菌测试方法,并规定该产品的银含量和银粒径的表征方法。
提供产业界亟需的解决含银抗菌溶液的性能指标以及抗菌评价问题,促进含银抗菌溶液的市场规范,提供厂家必要的产品技术规范、包装、标识标志等。
2、意义含银抗菌溶液产品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制定本标准可使市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产业有序竞争和发展,对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提供法制手段的保障。
三、产品概况含银抗菌溶液由于超细银的颗粒,具有广谱抗菌、抗菌效果显著、安全无毒、无耐药菌产生等优点,多用于医疗卫生产品、纤维织物、日用品等领域。
目前,国内外有关超细银抗菌溶液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乳液法、模板法、相转移法、化学还原法、光化学法、超声波法、电化学法、辐射法等。
成品的包装主要采用液体灌装,如采用不透明塑料瓶、塑料桶遮光包装和存放。
鉴于含银抗菌溶液出现的时间不长,产品的市场推广刚刚开始,目前国内外的使用量和生产量都处在较低的水平。
无机抗菌剂及其制品的抗菌性能检测研究
张海斌;张瑾;隆泉;朱忠其;朱文杰;柳清菊
【期刊名称】《功能材料》
【年(卷),期】2004(035)0z1
【摘要】为寻求抗菌剂及制品的抗菌性能的有效检测方法,本文对无机粉体抗菌剂、抗菌纸片、抗菌瓷砖、抗菌涂料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出抗菌结果,并对检测方法
和抗菌效果进行讨论和比较.
【总页数】3页(P3317-3319)
【作者】张海斌;张瑾;隆泉;朱忠其;朱文杰;柳清菊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
明,650091;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31
【相关文献】
1.银系无机抗菌剂及其在PP/PE抗菌制品的应用专利技术分析 [J], 杨芳
2.负载型海泡石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J], 许小荣;李建芬;成岳;朱
华清
3.新型纳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研究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 [J], 隆泉;郑保忠;周应揆;柳清菊
4.无机抗菌剂及抗菌陶瓷制品 [J], 周桂欣
5.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与义齿清洁剂对室温固化PMMA材料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J], 闫通通;孙世群;张赐童;申证暄;王玉峰;王晓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高春朋,高铭,刘雁雁(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和环境学院,山东青岛)董瑛(华润纺织集团公司,上海)作者简介:高春朋(1980-),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抗菌整理剂及纺织品上应用原载:《染整技术》2007/2;38-42【摘要】综述了目前应用于纺织品抗菌测试的菌种种类及其性质,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抗菌测试标准的要点、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抗菌;测试标准;纺织品【中图分类号】TS190·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7)02-0038-05抗菌纺织品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抗菌性。
测试抗菌性时,要求培养基浓度、温湿度、pH值及试验时间与穿衣条件相一致,实验仪器应为微生物实验常用仪器,且对任何形状的纺织材料都能测试[1]。
抗菌性的测试方法中,发展较早的是日本和美国,最有代表性且应用较广的是美国的AATCC试验法100和日本的工业标准。
国内使用较多的评价方法一般都是参照AAT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美国纺织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标准[2]和日本JAFET(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协议会)批准的"SEK"标志认证标准的方法[3]。
我国于1992年颁布了纺织行业标准FZ/T01021-19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4],1996年颁布了国家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5]。
但是抗菌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还远末作到系统、统一、规范,尤其是抗菌纺织品的性能评价和产品规范在我国还有许多问题不明确,只能做到简单的定性检测。
鉴于当前我国对抗菌纺织品的全面评价还不能适应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本文对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抗菌测试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对比,1 测试菌种的选择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细小、结构简单、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等设备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纳米抗菌剂杭州万景新材料徐领导纳米抗菌剂是利用稀土激活催化作用,使抗菌剂与水、空气组成的体系发生催化反映,产生O-2和·OH活性氧自由基。
然后活性氧自由基进一步与细菌细胞膜作用,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材料中的银、氧化锌、氧化硅、氧化钛等金属粒子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抗菌作用,并使材料具有广谱抗菌性。
同时活性氧自由基还可与空气中VOC和NOX作用达到净化除臭的目的。
不同的组分还兼有良好的远红外发射及紫外屏蔽功能。
产品名称:纳米抗菌剂产品型号:VK-T09技术指标:一、外观颜色:白色粉体二、平均粒径:50-90nm3、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小时杀抑率≥99%4.远红外发射率87%,紫外屏蔽率%(武汉国家远红外检测中心测)应用范围:一、纺织纤维制品:服装、卧具、窗帘、桌布、毛巾。
二、日用塑料制品:装饰材料、便座、化妆品容器、旅行包、手袋。
3、水处置设备:净水器、饮水机、输水管道。
4、陶瓷材料:陶瓷洁具、地面砖、墙砖、日用陶瓷等。
五、家用电器及用品: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机等。
六、装饰材料:涂料、油漆、壁纸、墙布及多种内装饰材料。
7.抗菌纸制品的生产,及抗菌防臭鞋。
利用方式:一、用于陶瓷、搪瓷时,将本产品按%的比例添加到釉料中,一路研磨、施釉、烧成即可;二、用于塑料时,将本产品按%的比例添加到塑料原料中,与塑料原料一路注塑、挤塑、喷塑成型即可。
3.普遍用于纯棉、混纺、化纤、无纺布、皮革等各类织物的耐洗长效抗菌后整理处置中,在织物的手感、颜色、状态等不变的情形下,洗涤50次仍有良好的抗菌成效。
纳米无机抗菌剂杭州万景新材料徐领导纳米无机抗菌粉(纳米无机抗菌剂)是由公司自主开发的抗菌材料,在纳米材料基础上吸附或通过离子互换方式生产的载银等金属离子抗菌材料。
产品要紧依照不同的场合,利历时应选用相应的品种。
万景抗菌系列产品适用范围广、平安、持久、耐热、广谱抗菌性好的无机抗菌剂杭州万景新材料徐领导型号:VK-T07L要紧成份:纳米二氧化钛银互换体技术指标:产品特性:1.纳米抗菌剂既具有纳米二氧化钛本身的可见光和紫外光下杀菌、抗病毒,降解细菌、有机物的作用,又具有在没有光源下的纳米银强效抗菌、杀灭病毒作用。
季铵盐及其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陈一宁;但年华;肖世维;陈娇;但卫华【摘要】The antimicrobial performances,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re introduc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are reviewed,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in the future is predicted.% 介绍了季铵盐的抗菌性能、抗菌特点与抗菌机理,综述了不同类型季铵盐及其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展望了季铵盐抗菌材料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5页(P13-16,21)【关键词】季铵盐;抗菌;材料【作者】陈一宁;但年华;肖世维;陈娇;但卫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5;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5;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13.791 引言抗菌是指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1],一般包括杀菌和抑菌。
抗菌材料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可以通过添加或复合的方式赋予普通产品一定的抗菌自洁功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