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教师版
- 格式:docx
- 大小:58.94 KB
- 文档页数:7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学号:班级:姓名: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预习案】一、语言知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葱.郁(cōng zōng)凶恶.(èwù)猎捕.(bǔpǔ)疾.病(jíjī)承载.(zài zǎi)几.乎(jǐjī)2、辨字组词。
惨()综()植()喘()渗()踪()殖()端()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凶恶()残忍()充足()生机勃勃()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锐减()糟蹋()厄运()生机勃勃()5、补充词语:苟()残()()()全非罪()()首一命()()二、按课文内容填空:课文以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述了的道理,告诫人们三、我的疑问(至少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探究案】罗斯福总统的决策错在哪里?为什么?14、《鹿和狼的故事》作业1学号:班级:姓名:评分:一、词语搭配我最棒。
()的保护()的食物()地控制( )的灾难()地生长()地生活二、按要求写句子。
(1)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缩句)(2)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用加点词语造句)(3)十万多只鹿吃光了森林中的灌木丛。
(改为“被”字句)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1)“功臣”在这里指的是。
(2)把它说成“功臣”,是因为它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同时它吃掉的多半是,反倒解除了对鹿的威胁。
2、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14《鹿和狼的故事》教案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2.采纳学生喜爱的方式,培育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学3.经过朗读,突出三组对照,从人们故意杀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目了损坏丛林,毁坏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均衡特别重要的标道理。
经过三组对照,指导学生朗诵、想象,领会人们故意杀狼护鹿的行为反教课重而给丛林带来了灾害。
难点领会自然界中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持生态均衡的重要性。
教具小黑板上书写自学提示准备课前熟读课文,认识课文内容。
准备教课一课时课时教课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游戏激趣,揭题设疑。
1.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好吗?老师说出形容词,请你判断是狼仍是鹿?可爱的——残忍的——开朗的——贪心的——漂亮的——学生自由判断(板书)元勋——祸首——同学们把“可爱”、“开朗”、“漂亮”送给了鹿,把“贪心”、“残忍”送给了狼,这节课我们经过学习《狼和鹿》你们也许会有新的认识。
二、自学课文,小组内提出自学要求1.迅速阅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说说读后的感觉。
2.环绕课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问题。
生可在小组内沟通3.再读课文,解决上边的问题生自由发问4.理解课文粗心。
师生一同解决5.试着给课文分层,理解各层意思。
教师可指引学生大概为以下三个部分:学生在小组内议论散发,或第一部分:( 1-6):叙述故事在课前议论好第二部分:( 7-8):说明道理(剖析原由)第三部分:( 9):引出关系(得出结论)三、学习全文同意有其余散发1.读课文,指引学生提出问题,理解要点句子2.组织学生疏两种状况理解课文(1)丛林的变化学生在小组内议论确定重(2)鹿群的变化点句,而后教师指引理解3.找出原由4.引出以下内容同学们,鹿它想当这个祸首吗?它是自发的吗?鹿它可松手让学生自己找有点冤啦!那么真实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人的什么行为?是啊,事实上,丛林中不可以没有鹿,也不可以没有狼。
没有了鹿,丛林里就缺乏了一份漂亮和活力,没有了狼,鹿就要大批生殖,就会打饥荒,致使丛林的毁坏,教师边念学生边回答最后鹿也会有灭绝的一天,因此,狼和鹿都是我们的朋友。
《鹿和狼的故事》导教案研究一:罗斯福命令捕杀的狼,竟然也是丛林的保护者!为何这样说?(读第七自然段达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二:从保护鹿到鹿的大批死亡,罗斯福犯了如何的错误?(读第七、八自然段达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三:鹿和狼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迪?①(用原文回答)②(用自己的话简单归纳)三、深入细读,能力展现。
1.有感情地朗诵第3—4 自然段,回答:①第 3 自然段中“_________的回荡”说明 __________,“冰凉的枪口”示意了。
②第 4 自然段中“自由王国”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但这是真实的自由王国吗?为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小练笔想象画面:①杀狼前的丛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杀狼后的丛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高认识:在童话中狼是 _________________,鹿是 __________________,可没想到,失掉狼群追捕,鹿会成为_____________。
因此在生态的“舞台”上,既需要 _____,也需要 _____。
新英豪中英文学校六年级语文上册“研学后教”导学案教学内容14、鹿和狼的故事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故事的道理。
前置性作业一、预习课文:1.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拼读生字,并给生字注音组词找出形近字、多音字并组词3.再读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想想每节讲什么内容4.三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把这些词读正确:狩猎宠儿厄运苟延残喘控制相悖乃至罪魁祸首教具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学习单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作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2、你认为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鹿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
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评价。
3、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
2、在文中找出凯巴伯森林原先的景象的句子。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学生自由回答鹿和狼给人的印象学生默读课文,指名接读小组按要求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⑴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⑵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四、体会升华1、为什么鹿会“饿”、“病”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道就该杀吗?3、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探究一:罗斯福下令捕杀的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为什么这样说?(读第七自然段完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从保护鹿到鹿的大量死亡,罗斯福犯了怎样的错误?(读第七、八自然段完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鹿和狼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三、深入细读,能力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回答:①第3自然段中“_________的回荡”说明__________,“冰冷的枪口”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4自然段中“自由王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但这是真正的自由王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小练笔想象画面:①杀狼前的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杀狼后的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升认识:在童话中狼是_________________,鹿是__________________,可没想到,失去狼群追捕,鹿会成为_____________。
《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学习目标:1. 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3、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学法指导: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 熟读课文,弄懂自然界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
3. 独立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整体感知书面完成。
4.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教材助读: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期望和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的总统,任职长达12年。
他是身残志坚的代表人,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凯巴伯森林,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20世纪初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
为了鹿的安宁,1906年,罗斯福总统开展了一场除狼行动,最终造成鹿死林毁的悲剧。
针对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美国政府在2019年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有焕发勃勃生机。
预习自测:一、读准下列词语。
狩猎宠儿厄运罪魁祸首控制乃至相悖苟延残喘二、看拼音写词语。
fán zhí cán rén jiàng lín gǒu yán cán chuǎnwēi xié qī fu zāo tà zuì kuíhuî shǒu三、比一比,再组词。
残()增()够()糟()控()宠()线()赠()苟()遭()腔()庞()四、带着问题来读书。
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
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自主预习】预习目标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新词并理解“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相悖、罪魁祸首”四个词语的意思。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阅读故事,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认真完成预习中的自我检测题。
我们今天的预习之旅开始了!方法指导(这样预习,你会很轻松地掌握课文内容)1.读第一遍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把它们读两遍。
2.读第二遍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你所画的新词的意思。
3.读第三、四遍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请认真的完成下列题目,享受收获的喜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字词收获】我认真读课文()遍,并能完成下列题目。
1.请把你画出的新词写下来,并给下面带点的词注上拼音。
()() ( ) ( ) ( )葱.郁.狩.猎厄.运糟.蹋.相悖.我能借助()理解不懂的词语。
2.我能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相悖: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罪魁祸首:【再读课文】我能积累、理解的字词回归课文,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自读感悟】我能通过反复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3.课文内容我知道。
(老师相信你的细心一定会完成下面的表格,提示:能够摘抄课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总结)4.晒晒我的搜集资料。
我搜集到了和课文类似的几个故事:() ( ) ( ) 5.阅读了课文,我有这样的感悟:预习完毕,我还有疑惑。
【合作探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研读课文,自悟,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解决生成的问题,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在自主发现、感悟、教师点拨的基础上,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步骤:(1)自主认真阅读7——9自然段,初步思考。
(2)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把交流的结果写下来。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集体总结。
课题14、鹿和狼的故事课型略读课学生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读出个性,读中悟情,培养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重点罗斯福总统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
难点理解本文的结论学法我认为在教学中应通过学生的自我运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讨论,参与交流,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内容,领悟课文阐述的道理,并对课文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有所体会。
课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有关录像资料《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并让学生通过看报刊、查资料、社会调查、上网查询等形式获得“生物圈”、“生物链”以及怎样维护生态平衡的有关知识,从而认识维护生态平衡、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有关鹿和狼的寓言故事?在你们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有关鹿和狼的特别的故事,(板书课题)它不仅会让你对鹿和狼重新认识,而且还会让你明白生物界存在的客观规律。
二、预习导学1、自学生字,词语,查字典,理解词意。
2、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该部分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是什么?你明白了什么?3、细读课文7-8自然段:(1)、分析“鹿死林毁”原因。
(2)、你认为狼和鹿与森林有什么关系?(3)、你认为罗斯福总统错在哪里?(4)、你懂得了什么?4、齐读课文第9自然段,你认为得出了什么结论?你是怎样理解的?5、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二、合作探究:小组汇报交流以上问题三、展示交流: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四、当堂训练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生机()()面目全()一命()呼()不留情自由自()苟延()喘2、排列句序。
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预习内容:
1.鹿和狼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动物呢?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划出重点词语(四字词语)。
思考:课文
写了发生在鹿和狼之间一个怎样的故事?
3.会读并理解词语的意思:厄运糟蹋相悖生机勃勃一命呜
呼自由自在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罪魁祸首
4.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5.20世纪初的凯巴伯森林是怎样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哪句话描写了森林景象?
6.25年后森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用“-----”画出.
7.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罗斯福是何许人也?他下了一道什么命令?为什么下次命令?
8.用喜欢的方式自学第3--6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命令颁布后:狼被————;鹿成了森林中的———
(2).假如你就是一直受到宠爱的鹿,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3).狼消灭后,森林发生了什么变化?狼消灭后,鹿群发生了什么变化?
9.找出鹿群数量变化的数字,分别说说在不同的数量时段鹿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假如你是余下的苟延残喘的鹿,现在的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10.课文讲的是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1.罗斯福总统错在什么地方?假如罗斯福总统来到我们面前,你又什么话想对他说呢?给罗斯福总统写一封信,把你心里的想法告诉他。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生字新词(狩猎、雇请、毙命、宠儿、锐减、控制、相悖、乃至、松杉葱郁、难逃厄运、一命呜呼、苟延残喘、面目全非、罪魁祸首)2.过程与方法: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同时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了解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自然规律3.情感与态度:“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自然规律难点:“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创设讨论点拨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教学过程一、游戏热身: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突出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二、谈话导入1.(PPT鹿和狼)说说在你的印象中狼和鹿是怎样的一种动物?2.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感知课文1.(PPT)出示课文词语,指名读。
2.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精读课文,突破重难点1.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PPT出示)2.下令后狼和鹿发生了什么变化?美丽的凯巴伯森林有了怎样的变化?(PPT出示)3.狼和鹿的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后果?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后果?5.人们一直认为鹿是美丽善良的,狼是凶恶残忍的,那么经历了这一切后在森林的心目中鹿和狼又是怎样的呢?(PPT出示)6.你们认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7.你们想对罗斯福说些什么吗?(PPT出示)8.你们觉得罗斯福总统是个怎样的人呢?9.介绍罗斯福。
(PPT出示)9.了解“引狼入室”计划。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4、鹿和狼的故事狼在——林在----鹿在狼亡----林毁----鹿亡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鹿吗?板书鹿。
一提到鹿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鹿就是我们心中美丽的使者);你们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板书狼。
狼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是啊!提起狼,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凶恶残暴的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
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明确任务请大家阅读手头学案上的学习目标,看我们这节课需要完成哪些任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检查预习预习了吗?(预习了),来赶紧完成学案上的第一题。
凯()巴伯狩()猎雇()请宠()儿难逃厄()运锐()减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相悖()四、自主学习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学习吗?(想)好,请自己读课文,完成学案上的第二题。
(20世纪中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四千只鹿出没林间,狼是鹿的大敌,美国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猎人去消灭狼,森林中的鹿成了宠儿,大量繁殖,十万只鹿开始啃食树皮,植被。
结果森林中的植被吃光了,鹿大量死亡,疾病流行,枯黄的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四、合作探究(一)当你独立学习有困难时,怎么办呢?(小组合作),对,小组合作学习。
下面请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第三题。
1. 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捕杀狼前捕杀狼后森林鹿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分组交流讨论。
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教师版)
主编:王美蓉审核:六年级备课组编写时间:2014--10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课时划分】1课时
【教材助读】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期望和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的总统,任职长达12年。
他是身残志坚的代表人,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凯巴伯森林,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20世纪初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
为了鹿的安宁,1906年,罗斯福总统开展了一场除狼行动,最终造成鹿死林毁的悲剧。
针对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美国政府在1995年实施了“引
狼入室”计划,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又焕发勃勃生机。
【导学过程】
、预习导航1、读准下列词语并用自备本抄写两遍
狩猎雇请一命呜呼宠儿锐减控制相悖乃至凯巴伯森林西奥多•罗斯福葱郁降临残忍糟蹋
难逃厄运 苟延残喘 面目全非 罪魁祸首 生机勃勃 2、查词典,解释下列词语: 厄运、锐减、维护、糟蹋、威胁、苟延 残喘、相悖、面目全非、罪魁祸首 3、自学导航: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边读边做标记,在感受深 的地方做批注。
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分
将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二、预习检测
1、我会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2)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①、 ②、 认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别用 “一-”和“〜〜”划出来
③、 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 ②、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⑤、 生机(勃)(勃)
一命(呜)(呼)
难逃(厄)
苟延(残)(喘) 罪魁(祸)(首)
松杉(葱)
(苟延残
(面目全
(3)作恶犯罪的首要分子。
魁祸首)
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
(生机勃勃
难以逃脱不好的命运。
(难逃厄运)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讲述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下令消灭
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群大量死亡,给森林生态带来巨大的灾难。
)
三、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提示)
1•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当读到你觉得想说些什么的或要表
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你就停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哪些地方不懂的,你就在那里写上批注,等一下我们一起来讨论。
(一)、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
样?
罗斯福采取了两项措施:1、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
2、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捕杀狼前捕杀狼后
森林森杉葱郁、生机勃勃绿色植被不断减少,大地露出
的枯黄不断扩大,森林生态系统
的稳定遭到破坏。
结果:1狼等野兽被猎杀不少;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鹿大量繁殖,
总数超过十万。
2鹿啃食了森林中的一切植被,森林遭受严重破坏。
3饥饿、疾病造成鹿群总量锐减,到1942年,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鹿死林毁)四、深入探究1、读了课文以后你觉得凯巴伯森林发生这样的情况,罪魁祸首是谁?
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
2、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
★ 不该为了保护鹿而消灭狼,结果事与愿违。
★不该根据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决定策略。
3、为什么说狼也是森林的保护者?
原因一: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从而也维护了森林牛态系统的稳定。
原因二: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五、拓展提升: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森林中既需要鹿, 也需要狼。
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 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
2.看到被糟蹋得如此惨的森林,面对濒临灭绝的鹿群,当地政府决
定采取措施,让这个森林恢复到一百多年前那样美丽的状况。
(课件出示引狼入室计划)如果把这个任务交给呢,你准备怎样来完成?
3、小结本课写法:本课的写作思路是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这一事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最后从教训中概括出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用故事说明道理)六、智勇冲关我必胜
(一)、我会填关联词。
1、狼是凶残的,要消灭;鹿是善良的,要保护。
(因为)罗斯福
总统用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政策,(所以)下令消灭狼,造成
凯巴伯森林的毁灭。
2、总统先生下达猎杀命令的时候,没弄明白, (虽然)狼吃鹿,
(但是)能维护鹿群的种群稳定。
3、(一旦)没有狼,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4、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
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我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二八读句子,找出其中几对反义词填在括号里。
1•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凶残)一一(善良)(消灭)一一(保护)
2•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兽,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善)一一(恶)(益)一一(兽)
七、作业布置1、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2、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
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3、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
以“环保小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板书设计
14、鹿和狼的故事凹二
i 丿H
■ ••威•斗•令•••■•令••斗》**h*G***・* ❻**守*I
严%
”;总结(板书设计)$;/;.・ 下令」保护鹿一从四万到十万[
结果〜狼被灭,鹿病死,森林枯死」
<•
不同生物学之间都是相互制约. 羈意壬相互联系,人类必须保护生态平 衡,否则
将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L 消灭狼—25年灭六千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