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课件7
- 格式:ppt
- 大小:252.50 KB
- 文档页数:26
聚硅氧烷M、D、T、Q命名法聚硅氧烷的系统命名较复杂,故结构单元常以M、D、T、Q分别代表聚甲基硅氧烷中的单官能、双官能、三官能和四官能结构单元,以M/、D/、T/代表非甲基相应的结构单元。
③聚有机硅氧烷名称,标记及简称历史上曾称聚硅氧烷为“硅酮”(Silicone),在中国习惯将硅烷单体及聚硅氧烷统称有机硅,称聚硅氧烷液体为硅油、聚硅氧烷橡胶为硅橡胶、聚硅氧烷树脂为硅树脂。
四、有机硅化合物和聚合物的化学键特性及其对性能影响4.1 硅和碳的差异硅和碳同属元素周期表ⅣA族,它们所形成化合物有类似之处,它们各处于不同周期,所形成的化合物及其性质就有差异。
①电子构型不同Si:C:硅原子序数为14,位于第三周期,其14个电子分三层排列。
碳原子序数为6,位于第二周期,共6个电子分两层排列。
②成键轨道碳:sp3杂化硅:sp3、sp3d、sp3d2硅和碳均有4个未成对的s电子及p电子,都可与电负性较高的元素(如F、O、Cl等)及电负性较低的基团(如H-、CH3-、C6H5-等)结合,或者同时与两类基团结合,达到共价饱和。
硅化合物中,硅原子的配位数可以为4,轨道杂化主要为sp3,可形成与碳化物一样的正四面体构型。
但碳核外只有1个s轨道及3个p轨道,其配位数只能为4,而硅是在第三周期,除s及p轨道外,还有5个可供成键的空3d轨道。
后者既可用于增加中心硅原子的σ键数,还可用来形成dπ-dπ配键,使其带有部分双键的性质,这便是有机硅化合物特殊性的根源,因此硅还能形成配位数大于4的化合物,也较之有机化合物更易进行SN-2反应,还有稳定α-负碳离子及β-正碳离子作用。
③硅、碳元素电负性比较•原子电负性系分子中原子吸引共享电子的能力,电负越大,吸引共享电子能力越强,则生成负离子的倾向越大。
•Si-H键不同于C-H键就在于可作为氢负离子综合体而使正碳离子还原。
4.2 硅共价键的类型和特征4.2.1 硅或碳所形成化合物共价键能比较键能(KJ/mol)Si键键能C键键能Si-Si222C-Si318Si-C318C-C345Si-H318C-H413Si-O451C-O357Si-N——C-N304Si-F564C-F485Si-Cl380C-Cl339Si-Br309C-Br284Si-I234C-I213硅的电负性较小,与非金属元素成键时,硅键比相应的碳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