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老年痴呆需做哪些检查

诊断老年痴呆需做哪些检查

诊断老年痴呆需做哪些检查
诊断老年痴呆需做哪些检查

诊断老年痴呆需做哪些检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力也在逐步减退,一个人的记忆力是判断老化程度的关键所在。在加上其它外在原因导致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的机率不断增大。下面求医小编将为大家讲解一下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手段,希望能帮助到各位患者朋友。

诊断老年性痴呆患者需做哪些检查?

诊断老年性痴呆1、血液化验检查。血管性痴呆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有关,故作血脂、血糖检查对痴呆的病因诊断有参考意义。

诊断老年性痴呆2、脑电图。脑电图是一项无损伤、安全的临床辅助检查,可帮助了解和判定大脑功能。一方面痴呆早期脑电图不一定有异常,而有人统计正常人有10% ~ 15%脑电图异常;另一方面,痴呆的脑电图改变为非特异性,故脑电图检查只能作为参考,单凭有无脑电图异常,不能确定是否为痴呆,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考虑决定。

若临床检查确定为痴呆,则脑电图异常变化可提示痴呆的病因、程度。血管性痴呆在脑电活动普遍变慢的基础上,有局限性异常波。阿尔茨默病性痴呆早期脑电图变化不大,但病情发展后,则表现有节律频率减慢,最后节律消失,呈以慢波占优势的脑电活动。如患者似有明显的痴呆表现,但脑电图正常,也缺乏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应高度怀疑假性痴呆。

诊断老年性痴呆3、痴呆量表检查。有助于证明认知和记忆的缺陷及其定量程度,但不能作为病因诊断,也不能单凭痴呆量表检查结果就判断被检查者是否痴呆,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分析,尤其是对于轻度痴呆和高文化水平者。国际上常用的痴呆量表有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或修改的长谷川痴呆简易智能量表等。

诊断老年性痴呆4、神经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提供痴呆的脑组织损害等异常情况,这是近年来医学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头颅CT由于它对人体无损伤,方便快捷,故被广泛应用于痴呆患者。头颅CT在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老年性痴呆早期CT可正常,以后出现脑萎缩、脑沟增宽和脑室扩大。

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诊断思路

1、根据痴呆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明确是否为痴呆: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障碍,并有失语、失用、失认和抽象思维或判

断力中至少一项障碍),妨碍患者的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可拟诊痴呆(建议认知功能损害最好由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最后还应排除意识障碍、谵妄,排除假性痴呆(抑郁等导致)以及短暂意以混乱和智能下降(药物、毒物等导致)等后方可确立诊断。

2、确定痴呆类型(病因诊断):病因学诊断步骤可分为几步:(1)皮质性特征还是皮质下特征;(2)有无多发性缺血发作特征;(3)有无运动障碍;(4)有无明显的情感障碍;(5)有无脑积水。根据上述痴呆诊断步骤,可确定大多数痴呆患者的病因。

3、依据临床表现、日常能力受损情况、认知坪估等确定痴呆的严重程度。常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或总体衰退量表(CDS)做出严重程度的诊断。

老年性痴呆症的诊断标准

痴呆的诊断标准包括痴呆本身的诊断标准和痴呆亚型的诊断标准。

1、痴呆诊断标准。痴呆诊断标准均要求以下4点:记忆力减退,其他认知能力减退,认知衰退足以影响社会功能,排除意识障碍、谵妄等导致的上述症状。

2、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标准都包括3个方面:(1)首先符合痴呆的标准;(2)有脑血管病变的证据;(3)痴呆和脑血管病之间有因果关系。

3、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标准都包括3个方面:

(1)首先符合痴呆的标准;(2)痴呆的发生和发展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

(3)潜隐性起病、进行性恶化,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

4、其他常见痴呆类型诊断标准。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c13470177.html,/lncdz/2013/0730/141860-2.html

老年痴呆临床诊断及治疗 试题答案

老年期痴呆的临床诊断答案 1、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通常以(A)为首发症状 A、运动症状 B、幻觉或错觉 C、肢体动作不协调 D、以上都是 2、关于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语言障碍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流畅性差 B、节律正常 C、拼音异常 D、忧郁多见 3、老年变性病所致痴呆的第二常见病因(D) A、CADASIL B、额颞叶痴呆 C、SD D、路易体痴呆 4、痴呆的病因包括(D) A、变性病、血管病、感染 B、肿瘤及副肿瘤性 C、外伤、中毒 D、以上都是 5、关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B、无帕金森样表现 C、眼球运动障碍 D、中轴性肌张力障碍 6、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占FTLD的(A)% A、20 B、30 C、40 D、50 7、路易体痴呆临床特点不包括(D) A、反复出现的视幻觉 B、自发性锥体外系损害 C、病程进行性加重 D、早期记忆障碍明显 8、下列(D)以眼球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A、阿尔茨海默病B、血管性痴呆C、额颞叶变性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9、关于语义性痴呆叙述错误的是(C)A、进行性命名不能B、词语理解受损C、影像学额叶前部萎缩D、易误诊为AD

10、痴呆的诊断方法包括(D)A、病史、躯体及神经精神检查B、神经心理学检查C、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D、以上都是老年期痴呆的鉴别诊断及病例分析答案 1、克雅氏病分(C)型A、2B、3C、4D、5 2、正压性脑积水(NPH)临床特点不包括(D)A、步态异常B、痴呆C、小便失禁D、脑脊液压力异常 3、关于散发型CJD叙述错误的是(C)A、中年后发病B、进行性加重的痴呆、锥体外系损害、肌阵挛C、MRI:底节及皮层信号正常D、周期性尖慢复合波 4、关于亨廷顿舞蹈病叙述错误的是(C)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大脑皮质及新纹状体病变C、第6号染色体异常D、治疗选用丁苯那嗪 5、亨廷顿舞蹈病临床特征包括(D)A、舞蹈样不自主运动B、进行性痴呆C、多在中年起病D、以上都是 6、家族性克雅氏病占(C)% A、80-90 B、20-30 C、10 D、5 7、关于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叙述错误的是(B)A、机体对肿瘤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B、于癌症诊断之后出现C、症状可以在数周或数月内进行性加重D、颞叶内侧及相关边缘结构T2高信号 8、散发型CJD血清S100蛋白浓度(A)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均可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测试表

病因成谜 毫无来由的大脑萎缩,只能观察到脑部细胞内多处形成B淀粉的沉淀,使脑部失去原有的功能,逐渐坏死,并且不再新生。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大脑皮质和”海马回区域”(与学习、记忆关系极为密切的前脑的一部份),因此,老年痴呆症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记忆力丧失;语言、判断、推理和方向感等认知功能也逐渐降低;接着出现妄想、幻觉、游走、忧郁等异常行为;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在人体正常的衰老过程中,大脑中会产生一种叫作B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的物质,这种蛋白被认为是发生阿尔茨海默症的关键。 阿尔茨海默病的7大危险信号为: 1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问相同的问题。 2一字又一字,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叙述相同的事情。 3以前很容易和经常做的事,像做饭,缝补或玩牌,现在却忘记了。 4丧失了支付和如何管理自己财务的能力。 5在很熟悉的环境中迷路走丢,或家中的物品方错位置。 6经常忘记洗澡或长期穿同一件衣服,却强调已经洗过澡或说他的衣服是很干净的 轻度症状:阿尔茨海默病起病缓慢,通常以健忘为首发症状。如果你怀疑周围的亲人可能出现了轻度的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还需要观察是否有以下变化: ?记忆丧失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改变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下降 ?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时间延长 ?情绪和人格改变,像抑郁或焦虑 ?饮食安排或按时服药出现困难 ?完成简单的算术计算、理财、持支票簿或牌出现障碍

?对所熟悉的地方位置感到迷惑 ?判断能力下降,以至于做出错误的决断 提示:即使出现上述症状的几种,患者任然可能完成绝大多数的活动甚至可以驾车。此时仍然需要看医生 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大脑内的病理变化更加严重,并且向其他控制语言、认知、感觉和思维的中枢蔓延,症状变得更加显著,可以出现行为问题(此阶段约有大于65%的患者仍然不能诊断出,直到进展为中至重度)。 阿尔茨海默病中度症状: ?健忘加重,发展到忘记过去的事情像曾从事过的职业和朋友的名字 ?集中精力专注的时间缩短 ?组织思绪的能力障碍 ?认知和思维障碍(像判断能力下降,礼节的遗忘) ?语言障碍,包括表达、朗读、理解和书写方面的障碍 ?获取新知识或处理意外情况时能力下降 ?反复重复相同的语言,动作或问题 ?出现朋友和家人认知困难 ?赖散、易怒、焦虑和妄想,尤其是发生在下午或晚上时 ?幻觉、妄想、多疑或偏执 ?不注意仪表和个人卫生 ?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像餐桌上不讲礼貌、在不恰当的时间或地点不穿衣服、 说脏话) ?象在使用淋浴和厕所或做记录时出现困难 重度症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后阶段,脑内神经元出现广泛的损害,所有的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检查: (一)脑电图可以表现正常或呈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α波节律变慢、波幅变低,甚至在疾病严重时可以消失,一般来说,脑电图变化的程度与病人的智能损害程度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二)CT 头颅CT主要显示脑萎缩。大脑灰质普遍萎缩,表现为两大脑半球脑沟增多、加深、脑裂增宽,颞叶(主要是颞中回)萎缩,表现为颞叶脑沟增多,加深,颞中回变窄,鞍上池和环池增宽,侧脑室颞角扩大,脑白质萎缩以三脑室和侧脑室体部扩大为主要表现。 (三)磁共振成像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可以清楚地分辨脑灰白质。所显示的脑萎缩或脑室扩大较CT更清晰,更敏感,且能测量整个颞叶或海马、杏仁核等结构的体积对AD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放射性核素险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能显示局部脑血流灌注,进而反映脑功能变化。AD患者颞顶叶皮层脑血流量减少,以颞顶叶后部更为显著,表现为低灌注或灌注缺损区,左右两侧血流灌注下降的程度可以相似或明显不同。 (五)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借助于扫描放射性视踪剂在人体内的运动,获取细胞活动或代谢的信息,并用于成像的核医学手段,是目的仅仅有关的三维显示脑能量代谢的方法。可以显示颞顶部皮质葡萄糖代谢降低,表现为低代谢区或代谢缺损区。安静时检测的代谢反映了形态损害的程度,活动状态下的代谢率反映的是大脑对功能试验的潜在能力,AD的代谢在活动时比安静时受累更严重。 一、老年痴呆的症状分类表现 1.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发病最初的症状是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的健忘,如同一内容无论向他述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刚放置的东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时已放过盐过一会儿又放一次,刚买下的东西就忘记拿走,刚刚被介绍过的朋友,再次见面时就因忘了他的姓名而出现尴尬的场面。而对过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如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战争、参加过的某种政治活动、失去的亲人等则记忆较好,即所谓远期记忆保持较好。但是,随着疾病发展,远期记忆也会丧失,会出现错构、虚构及妄想。如把过去发生的事情说成是现在发生的,把几件互不关联的事情串在一起,张冠李戴,甚至会从头到尾地述说一件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记忆障碍最严重时,表现为不认识自已的亲人,甚至连镜子或照片中的自已都不认识。 2.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逐渐丧失。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已在何地,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家等。 3. 计算能力障碍。轻者计算速度明显变慢,不能完成稍复杂的计算,或者经常发生极明显的错误。严重时连简单的加减计算也无法进行,甚至安全丧失数的概念。 4.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表现为对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的理解,直接影响对事物的推理和判断,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是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东西,因此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 5. 语言障碍。轻者说话啰嗦内容重复、杂乱无章,重者答非所问,内容闻题千里,令人无法理解,或经常自言自语,内容支离破碎,或缄默少语,丧失阅读能力。 6.思维情感障碍。思维呈常出现片断性,大事被忽略,琐事却纠缠不清,同时伴有情感迟钝,对人淡漠,逐渐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或小儿样欣快症状很突出。有的则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有

帕金森、阿尔茨海默.doc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病理三大特征为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海马锥体细胞颗粒空泡变性和神经元缺失。 临床特征为隐袭起病、进行性智能衰退,多伴有人格改变。一般症状持续进展,病程通常为5-10年。临床表现及体征:起病隐匿,主要表现持续进行性的智能衰退而无缓解。 1.记忆障碍:AD病典型的首发征象是记忆障碍,早起以近记忆力受损为主,也可伴有远记忆力障碍, 但与近记忆力损害相比较程度轻。 2.认知障碍:特征性认知障碍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表现为掌握新知识、熟练运用社交能力下降, 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严重时出现定向力障碍。 3.精神症状: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有较严重抑郁倾向。随后患者开始出现人格障碍和精神症状, 如妄想症,幻觉和错觉。 4.其他:患者还会出现失语、失认、计算不能,患者通常不能继续原有工作,不能继续理财。某些 患者还可能并发癫痫。 病程早、中期查体一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部分患者早期即可出现病理征。晚期逐渐出现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体征,如肌张力增高、运动徐缓、拖曳步态、姿势异常等。最终患者可呈强直性或屈曲性四肢瘫痪。患者智能减退显著,长表现为缄默。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可见脑萎缩征象,如侧脑室、三脑室增大,且可不成比例的增大,脑沟增宽、加深, 后期患者额、颞叶萎缩尤为明显,MRI上还可表现为皮、髓质分界消失、颞叶内侧高信号和海马萎缩伴海马裂扩大。海马萎缩具有诊断价值。 2.脑脊液:ELISA检测偶有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增高。 3.神经心理学测验:可发现认知功能损害,常用量表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MOCA量表。 4.脑电图检查:早期α节律丧失及电位降低,常见弥散性慢波,且脑电图减慢的程度和痴呆的严重 程度具有相关性。 诊断: Alzheimer病的临床诊断的一般依据是隐匿性起病,进行性智能衰退,记忆障碍、认知障碍与精神症状明显,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微和典型影像学改变。确诊依据特征性病理改变。 鉴别诊断: 1.脑血管性痴呆:急性起病,偶可亚急性甚至慢性起病,症状波动性进展或阶梯性恶化,有神经系 统定位体征,既往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病史,可能有多次中风史,影像学可发现多发的脑血管性病灶。此类痴呆可能是老年期痴呆的重要原因。 2.Pick病:早期出现人格、精神障碍,遗忘则出现较晚,影像学示额叶和颞叶脑萎缩,与Alzheimer 病弥漫性脑萎缩不同,故又称额颞叶痴呆。 3.Lewy体痴呆:表现为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反复发生的视幻觉和自发性锥体外系功能障碍三主征。 患者一般对镇静药异常敏感。 4.老年人良性健忘症:神经心理学量表显示其近记忆力正常,无人格、精神障碍,且健忘经提醒可 改善。 5.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所致的假性痴呆:有明显的抑郁倾向,抗抑郁治疗有效。 6.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仅有记忆力障碍,无其他认知障碍。

「健忘」、「记忆力下降」,很可能是轻度认知障碍!

「健忘」、「记忆力下降」,很可能是轻度认知障碍! (本文共计3页) 很多人都有记忆障碍。别不信,回忆下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 ①走进房间,想拿东西,但拿什么,突然间不记得了。 ②进到停车场,找了N圈,完全找不到自己的车,更想不起来停在 了哪里。 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健忘」或者「记忆力下降」。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否应该引起注意?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大脑出现衰老的一种迹象,也叫做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简称MCI。MCI患者,完全可以照顾自己,也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典型的表现就是,经常丢东西、忘记约会、上司交代的工作被遗忘等等。 关于MCI的另一个注意事项:TA可能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早期征兆。可以请求神经科医生、神经心理学家,帮助诊断MCI和阿尔茨海默氏病。 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功能,直至忘记全世界,并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能力,俗称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氏病是美国第6大死亡原因。通常在65岁以后,年龄越大,风险越高。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医疗技术能阻止这种疾病。但服用菲德金纳多银杏叶可以帮助暂时减缓症状。 当然,可能也有网友朋友会问,马路边上有很多银杏树,直接采摘些回去泡茶不也是一样的嘛?可千万别这么想,效果完全不一样。先不说自己采摘的银杏叶上有没有污染,光农药残留就是大问题。 如果直接用银杏叶泡水喝的话,这些没有经过深加工的银杏叶中,银杏酸的含量高达3000-4000PPM,具备毒性。同样,只要摄入 1.5g 会使人立即致死。因此,还是要选靠谱的金纳多银杏叶片剂来服用。 银杏提取物的摄入,能平复心情,并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还能支持人类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德国,很多考生也会在备考前服用金纳多银杏叶提升记忆。 正常人没有生病能不能吃这些菲德金纳多银杏叶?答案是:可以的。正常服用的话,TA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优化我们的精神集中力和长期记忆力。打算备考公务员、近期有演讲总是不记住台词、记忆力衰退的上班族,统统可以吃。 德国在制药工艺方面技术更加成熟,如果纠结选国产版,还是德国版时,建议选后者。

中医老年痴呆病证与病机的古代文献记载

【关键词】老年痴呆;病证;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对痴呆的论述很早就有文字记载,产生了较系统的学术体系。早在1805年北宋时期陈直就编写了现今世界上最早的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1]。由于种种原因尽管无法对那些古代医籍中描述的痴呆进行现代医学的分类,在中医学上也无老年痴呆的相应定义,但是痴呆在中医归属“呆症”和“健忘”。如《左传》[2]曰:“不慧,盖世人所谓白痴”,是中医学对本症的最早论述。《黄帝内经》[3]中也有关于本病的部分描述。《内经》最早提出“心主神明”。《灵枢·海论》所指:“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肾藏精 ,精充髓 ,髓荣脑 ,“脑为髓之海,为元神之府”,“肾主骨,生髓通于脑”。李时珍亦说:“脑为元神之府。”《灵枢·天年篇》说:“八十岁肺气衰 ,魄离故言善误。”相当于“心神失常”“善忘”“呆病”“痴证”及“郁证”等。《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 ,精明之府 ,头倾视探 ,精神将夺矣。”《素问·逆调论》:“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汉代《华佗神医秘传》[4]最早正式称之为“痴呆”。唐代《千金翼方》[5]对痴呆进行了较具体的描述:“人五十以上阳气始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失前后,兴居怠惰”。宋·洪迈《夷坚志》记载了老年期痴呆“暮年忽病忘,世间百物皆不能辨,与宾客故旧对面不相识……阅三年乃卒。”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6]中首次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千奇百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之经气有不清而然,但查其形体强壮,饮食不减,别无虚脱等证,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然此症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大惊卒恐,时偶伤心胆而至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至此,中医对痴呆一证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清·《辨证录》[7]首立“呆病门”,写道:“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能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针对上述病机,提出了“开郁逐痰,健胃通气”为治疗大法,是对痴呆最早的专论。清人王清任在总结前人对脑的认识并吸收传入的西说,在《医林改错》[8]中提出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小儿无记性者,髓海未满;高年无记性者,髓海渐空”,“脑气虚,脑缩小……”首次将本病归于脑功能的障碍。清·程杏轩《医述》[9]亦云:“脑为髓海……脑髓纯者灵。杂音钝,耳目皆由以并令,放聪明焉。”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10]亦有中风后善忘之论。痴呆最为显著也是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记忆力减迟,即健忘,它的病因病机与痴呆大同小异,中医对此也有较为详细论述。如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健忘》[11]中说:“健忘者,陡然忘之,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诲,实记性所凭也。正希金先生尝曰:凡人外有所见,必留其影于脑。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故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肾。使心之神明下通于肾,肾之精华上升于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神定气清,自鲜遗忘之失。”王学权在《重庆堂随笔》[12]中指出“盖脑为髓海,又名元神之府,水足髓充,则元神精湛而强记不忘矣,若火炎髓竭,元神渐昏,未老健忘,将成劳损也。”清·陈士铎《辨证录》[7]中载:“人有老年而健忘者,近事多不记忆,虽人述其前事。犹若茫然,此真健忘之极也,人以为心血之涸,谁知肾水之竭乎。”又云:“人之聪明,非生于心肾,而生于心肾之交也。夫心肾交而智慧生,心肾离而智慧失。”故我们在治疗上注重交通心肾填精益髓之品,并运用大量的黄芪、天麻,二药具有改善及恢复语言能力和改善呆滞面容表情作用,并有较强的促进脑细胞代谢的功能。明·龚延贤在《寿世保元·健忘》[13]中曰:“夫健忘者,……益主于心脾二经。心之官则思,脾之官亦主思,此由思虑过度,伤心则血耗散,神木守舍;伤脾则胃气衰惫,而疾愈深。”晋·王叔和《脉经》[14]称“健忘”,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15]谓“多

诊断老年痴呆需做哪些检查

诊断老年痴呆需做哪些检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力也在逐步减退,一个人的记忆力是判断老化程度的关键所在。在加上其它外在原因导致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的机率不断增大。下面求医小编将为大家讲解一下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手段,希望能帮助到各位患者朋友。 诊断老年性痴呆患者需做哪些检查? 诊断老年性痴呆1、血液化验检查。血管性痴呆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有关,故作血脂、血糖检查对痴呆的病因诊断有参考意义。 诊断老年性痴呆2、脑电图。脑电图是一项无损伤、安全的临床辅助检查,可帮助了解和判定大脑功能。一方面痴呆早期脑电图不一定有异常,而有人统计正常人有10% ~ 15%脑电图异常;另一方面,痴呆的脑电图改变为非特异性,故脑电图检查只能作为参考,单凭有无脑电图异常,不能确定是否为痴呆,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考虑决定。 若临床检查确定为痴呆,则脑电图异常变化可提示痴呆的病因、程度。血管性痴呆在脑电活动普遍变慢的基础上,有局限性异常波。阿尔茨默病性痴呆早期脑电图变化不大,但病情发展后,则表现有节律频率减慢,最后节律消失,呈以慢波占优势的脑电活动。如患者似有明显的痴呆表现,但脑电图正常,也缺乏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应高度怀疑假性痴呆。 诊断老年性痴呆3、痴呆量表检查。有助于证明认知和记忆的缺陷及其定量程度,但不能作为病因诊断,也不能单凭痴呆量表检查结果就判断被检查者是否痴呆,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分析,尤其是对于轻度痴呆和高文化水平者。国际上常用的痴呆量表有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或修改的长谷川痴呆简易智能量表等。 诊断老年性痴呆4、神经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提供痴呆的脑组织损害等异常情况,这是近年来医学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头颅CT由于它对人体无损伤,方便快捷,故被广泛应用于痴呆患者。头颅CT在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老年性痴呆早期CT可正常,以后出现脑萎缩、脑沟增宽和脑室扩大。 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诊断思路 1、根据痴呆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明确是否为痴呆: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障碍,并有失语、失用、失认和抽象思维或判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 - 全称阿尔茨海默病(AD),又译为阿兹海默病、老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症状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学习障碍、注意障碍、空间认知机能、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逐渐不能适应社会。严重的情况下无法理解会话内容,无法解决如摄食、穿衣等简单的问题,最终瘫痪在床,病情恶化的途中有的患者会伴有被害妄想幻觉等现象出现。 通常还能见到诸如行为语言粗暴、举止下流等周边症状,所以在护理上有很大的困难。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通常在老年期(60岁以上)发病。 阿尔茨海默病 - 疾病分类 1、本病根据起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可分为: (1)老年前期型:起病<65岁,病情进展迅速,较早出现失语、失写、失用等症状; (2)老年型:起病>65岁,病情进展缓慢,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因人而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有的拖延数年却变化不明显,有的几个月便到达晚期,难以预料。 早期症状 一是近记忆减退,如有的患者会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如上街买菜忘了带回来等; 二是计算力减退,稍复杂的账目不会算或算得很慢; 三是视空间技能损害,在离家稍远的地方容易迷路走失,把东西放错地方; 四是思维贫乏,言语单调,有时自言自语,反复诉说某件事情; 五是性格和情感改变,如变得过分胆小或脾气暴躁、固执、多疑等。还有的患者早期会出现精神症状,如总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有的绘声绘色地描述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有的在夜间反复下地走动。中期症状 对于人、事、地、物渐无定向感,注意力转移,且一般性理解能力减低。此外,会重覆相同的语言、行为及思想,而情绪不稳,缺乏原有之道德与伦理的标准,常有迫害妄想的人格异常等现象,但无病识感。偶尔会出现“黄昏症候群”。 晚期症状 语无伦次、不可理喻、丧失所有智力功能、智能明显退化。而且逐渐不言不语、表情冷漠、肌肉僵硬、憔悴不堪,以及出现大小便失禁、容易感染等。

关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原因

关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原因 记忆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记忆力不行的话就会影响人们的整个 生活。 关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原因 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老年人的记忆力变差都是哪些方面引起的呢,因为老年 人的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大脑开始跟不上节奏,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老年人记忆力 衰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知道了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原因,但是很多老年人不止有记忆衰退的现象,还有 的可能出现老年痴呆,那有人就可能会问了老年痴呆和老年记忆衰退是同一个事项吗,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老年痴呆是老年人记忆衰退吗。 其实老年痴呆和老年记忆衰退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大家应该对于这个事项要了解 清楚哦,老年痴呆是疾病,老年人记忆衰是正常现象,那么看看老年痴呆的表现有哪 些吧。好了,大家已经了解以上的信息后,我们在回到老年记忆力衰退上吧,很多人 都想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呢,其实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先找适合自 己的提升记忆力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方法可以提升老年记忆力呢。 在中医上按摩也可以缓解老年记忆力衰弱,但是小编告诉大家按摩是要掌握一定 技巧和按摩穴位才有用的,所以怎么按摩可以缓解老年记忆力衰退呢。当然也有一些 老年人在年老时期记忆力依旧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不出现记忆力衰退的话,这 样对谁都好,那么怎么做才可以预防老年记忆力衰退呢。 老年人为什么会记忆衰退 1、遗传因素的作用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能导致多种疾病和生理异常现象,对智力的影响 亦不例外。在同一家庭里,一些人往往进入某一年龄段后,甚至在中年时期就出现记 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非正常现象,这大都是由家族遗传性因素所造成。这种性质的 老年性记忆力减退,在生活中并不多,但其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2、疾病因素 老年人易患的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影响 到脑细胞营养的供给,使脑细胞活力不足,智力逐渐衰退。特别是人在中年时期若患 上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进入老年后将成为老年痴呆的高发人群。而影响智力的这

老年痴呆中医学术源流探析-侯燕,陈民

145 第17卷 第6期 2015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7 No. 6 Jun .,2015 痴呆又称“呆病”,属中医学神志病范畴,包括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路易体痴 呆等。[1]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痴呆的防治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医学工作者广泛关注的严峻问 题。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对呆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及临床经验,因此,发挥中医药 老年痴呆中医学术源流探析 侯燕1,陈民2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 要: 近年来,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远远高于脑卒中、心血管病、肌肉骨骼障碍及各种癌症。中医学并无痴呆之病名的相关定义,但其类似记载散见于历代医籍文献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呆病”“健忘”“善忘”“心神失常”“痴证”“郁证”“愚痴”“呆痴”等范畴。该文通过搜集中医古籍文献资料,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阐述老年痴呆的学术源流及特点,以期全面总结各代医家对该病的诊治观点及临床经验,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痴呆;呆病;健忘;学术源流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5) 06- 0145- 03 收稿日期:2014-11-26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1027);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2010225027);沈阳市科技 厅项目(F11-262-9-48)作者简介:侯燕(1985-),女,内蒙赤峰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研究。通讯作者:陈民(1965-),女,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研究。 Analysis the Academic Origin of Senile Dement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U Yan 1,CHEN Min 2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Abstract:The elderly dementia has become a common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in recent years,and its morbidity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stroke,cardiovascular disease,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various forms of cancer. There was no definition of dementia in TCM,but the similar records found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CM“dementia”and “forgetful”,“forgetfulness”and“mind”,“Crazy”,“stagnation”,“idiot”,“slow witted”etc.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and a systematic in-depth research,elaborates the academic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mentia,in order to summary dynasti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ly,and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senile dementia;dementia;forgetful;academic origin 家还注重用此方治疗痢疾、失血、阴虚动风之证。这在前面均有论述,但在现代,这方面的运用有萎缩之象,查近十年关于黄连阿胶汤临床类文献资料,如以黄连阿胶汤痢疾为例,只有几篇这方面的报道,而此方在古代治疗下利脓血则为常用之法。 虽然现代医家忽视了黄连阿胶汤的一些主治病症,但是同时也扩展了黄连阿胶汤的一些应用,如用于口疮,还有一些妇科疾病,分析这些病症的共同点,都是因阴虚火旺为其病因病机,足见现代医家以“阴虚火旺”为正确使用此方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 1 ] 唐容川. 血证论[ 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09.[ 2 ] 徐春甫. 古今医统大全精华本[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64. [ 3 ] 唐宗海. 医学见能 4卷[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64. [ 4 ] 沈菊人.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7:沈菊人医案[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 [ 5 ] 裘庆元. 珍本医书集成[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88,767. [ 6 ] 柯琴. 伤寒来苏集[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59.[ 7 ] 虞舜,王旭光,张玉才. 四库全书·伤寒类医著集成[ M ]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8 ] 李中梓. 医宗必读校注[ M ]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85.[ 9 ] 曹炳章.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M ]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7:398. [ 10 ] 张璐. 张氏医通精要[ M ]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22.[ 11 ] 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 8卷[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79.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5.06.051

老年痴呆诊治指南

老年痴呆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疾病分类: 混合型痴呆(Mixed dementia) 这种老年痴呆分类症状是指既有老年性痴呆,又有血管性痴呆或其他类型的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老年痴呆分类是指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病。一般在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基础上,伴有反复脑血管意外发作,包括多发性梗死或小出血灶所致的老年痴呆分类。典型病例是急性起病的脑血栓形成,接着很快获得好转,可遗留某些神经系体征。 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 老年痴呆分类在病理和组织学改变方面为弥漫性大脑皮质萎缩,神经细胞颗粒空泡变性,脑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老年痴呆分类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大脑变性疾病分类,是痴呆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发病原因: 1、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ltiple infarction dementia),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有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脑梗死引起。总之,脑血管病也是老年痴呆较为常见的病因。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2014(柳叶刀杂志)阿尔茨海默病最新国际诊断标准

The Lancet:阿尔茨海默病最新国际诊断标准 2014-05-31 20:32来源:丁香园作者:辛夷籽 字体大小: 过去8年内,国际工作组(IWG)及美国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推出了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标准;通过更好的定义临床表型以及将生物标志物整合进诊断进程中,从而全面覆盖疾病各个时期(从无症状到最严重痴呆阶段)。 这些标准最重要的实际应用是允许在疾病前驱期便开展更早的预防手段,并且有利于临床前期AD二级预防的研究。通过这些标准的研究应用,最终将会发展出一项常规领域能够真正探查AD存在的通用标准。 考虑到现有的IGW研究诊断标准的优缺点,近日The Lancet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新的先进性建议,从而对之前诊断框架进行改善。基于这些提炼,AD的诊断得以简化,只需通过AD临床表型(典型/非典型)联合同AD病理相一致的病理生理生物标志物即可。 另外文章建议疾病的下游标志物,如MRI容积、脱氧葡萄糖PET可更好的用于检测及监控疾病过程。本文分别详细阐述了典型AD、非典型AD、混合型AD以及AD的临床前阶段的特异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一.典型AD的IWG-2 诊断标准(任何时期的A加B两方面) A:特异临床表型:存在早期及显著情景记忆障碍(孤立或与暗示痴呆综合症或轻度认知障碍相关的其他认知、行为改变),包括下述特征: 1.患者或知情者诉有超过6个月的,逐步进展的记忆能力下降; 2.海马类型遗忘综合症的客观证据,基于AD特异检测方法---通过线索回忆测试等发现情景记忆能力显著下降。(在疾病中度及重度痴呆阶段海马遗忘综合症可能难于鉴定,体内AD病理证据中足以存在痴呆综合症的相关特点); B:体内AD病理改变的证据(下述之一) 1.脑脊液中Aβ1–42水平的下降以及T-tau或P-tau蛋白水平的上升; 2.淀粉样PET成像,示踪剂滞留增加; 3.AD常染色体显性突变的存在(常携有PSEN1、PSEN2、APP突变);

全国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全国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宗云岗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弱及识别能力障碍等,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功能退化性失调。目前本病的病因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一直是治疗上的一个棘手问题。 有资料表明,早老性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阿尔茨海默症,简称:AD)的发病率在65岁左右的老年人中约占10%,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占47%,已经成为人类的第四号杀手。该病程一般较长,约为3-20年,因此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痴呆症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相对上升。目前,欧洲、日本和美国80岁以上的人口中有20%以上的人患有此病。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中有5000多万人患有不同种类的痴呆症。据预测,到2020年老年痴 呆症病人将增加50%。 1 全国发病率状况 有资料表明,我国60岁以上人口1998年已达1.2亿,并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人口增长速度。75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万,80岁以上老人亿多,占人口比重达到10%,下世纪中叶可达4亿 左右,将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过去学术界曾认为中国是老年痴呆症低危险性国家,然而,目前于安微屯溪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老年人痴呆症和抑郁症学术研讨会暨国际老年痴呆学术研讨会上,这一观点受到挑战。有5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也是老年痴呆症高危国家,这次会议报道的大量研究成果还表明,我国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正在迅速接近国 际先进水平。 我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大约为300~400万。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5岁、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57%(AD为1.5%,血管性痴呆为0.74%)和4.6%(AD为2.9%,血管性痴呆为2.6%)。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对北京地区2788名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发现,有208名老人患有痴呆症,患病率达7.5%。其中女性病人139人,患病率9.7%,显著高于男性的5.8%。他们的研究还表明,高龄、低教育水平、居住在农村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危因素。而解放军总医院对1728名离退休老干部的调查表明,有痴呆家庭史、"文革"中受迫害、电磁场暴露、脑外伤亦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 在广州城区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的调查中,AD患病率为7.49%。由于患者的不断增多,老年痴呆症治疗药物的市场销售额也一直在稳步增长。90年代该类药物已成为畅销药物,1995年世界销售额已达50亿美元。到21世纪初该类药物的销售额有可能超过现在排列在前三位的治疗心血管病药物、治疗胃肠道病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市场的份额,其发展势头看好。 2 全国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综述 目前,该类疾病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且由于该类疾病类似于糖尿病(富贵病)一样需要长期服用治疗药物,因此其用药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扩大,市场前景看好。基于此,为及时了解我国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市场状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信息中心选取全国六个主要用药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的百家抽样医院、60名医生专家和120名消费者,对国内老年痴呆症用药市场(1999胶2000年)及其主要竞争品种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活动,并 整理成摘要版,以供参考。 2.1 近两年全国治疗老年痴呆药物医院用药金额情况分析 从近两年(1999年-2000年)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抽样医院治疗老年痴呆症用药金额构成情况来看(见表1),1999年六城市抽样医院销售总金额约为15168万元,2000年销售总金额约为1948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8.49%。 通过数据放大处理,治疗老年痴呆症用药在上述六城市中的用药市场容量约在5亿元左右,全国市场容量估计在32亿元左右。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在治疗老年痴呆药主要品种中,使用金额百分比较大的品种排

阿尔茨海默病最新国际诊断标准

阿尔茨海默病最新国际诊断标准 过去8年内,国际工作组(IWG)及美国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推出了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标准;通过更好的定义临床表型以及将生物标志物整合进诊断进程中,从而全面覆盖疾病各个时期(从无症状到最严重痴呆阶段)。 这些标准最重要的实际应用是允许在疾病前驱期便开展更早的预防手段,并且有利于临床前期AD二级预防的研究。通过这些标准的研究应用,最终将会发展出一项常规领域能够真正探查AD存在的通用标准。 考虑到现有的IGW研究诊断标准的优缺点,近日The Lancet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新的先进性建议,从而对之前诊断框架进行改善。基于这些提炼,AD的诊断得以简化,只需通过AD临床表型(典型/非典型)联合同AD病理相一致的病理生理生物标志物即可。 另外文章建议疾病的下游标志物,如MRI容积、脱氧葡萄糖PET可更好的用于检测及监控疾病过程。本文分别详细阐述了典型AD、非典型AD、混合型AD以及AD的临床前阶段的特异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一.典型AD的IWG-2 诊断标准(任何时期的A加B两方面) A:特异临床表型:存在早期及显著情景记忆障碍(孤立或与暗示痴呆综合症或轻度认知障碍相关的其他认知、行为改变),包括下述特征: 1.患者或知情者诉有超过6个月的,逐步进展的记忆能力下降; 2.海马类型遗忘综合症的客观证据,基于AD特异检测方法---通过线索回忆测试等发现情景记忆能力显著下降。(在疾病中度及重度痴呆阶段海马遗忘综合症可能难于鉴定,体内AD病理证据中足以存在痴呆综合症的相关特点); B:体内AD病理改变的证据(下述之一) 1.脑脊液中Aβ1–42水平的下降以及T-tau或P-tau蛋白水平的上升; 2.淀粉样PET成像,示踪剂滞留增加; 3.AD常染色体显性突变的存在(常携有PSEN1、PSEN2、APP突变); 典型AD排除标准(补充检查:如血检、脑MRI以排除其它导致认知紊乱或痴呆的疾病,或伴发病症) 1.病史:a.突然发病 b.早期出现下述症状:步态障碍、癫痫、行为改变; 2.临床特征:a.局灶性神经特征 b.早期锥体外系体征 c.早期幻觉 d.认知波动;

老年痴呆健康指导

老年痴呆健康指导 1、定义 老年痴呆是痴呆(智力和社交能力相当差,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最常见的原因。老年痴呆患者健康脑组织退化,导致记忆和智力日趋下降。 老年痴呆不是老龄化的产物,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得病风险会加大。65岁到74岁之间有5%的人得老年痴呆,而85岁高龄人将近一半患有此病。 虽然无法治愈,但治疗可以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老年痴呆病人(以及照顾他们的人)需要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2、症状 老年痴呆初期可能造成轻度记忆力丧失和混乱,但最终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精神损害——破环人的记忆、推理、学习、想象能力。 ?丧失记忆能力每个人都会偶然失忆,忘了车钥匙放哪儿或想不起生僻人的 名字很正常,但老年痴呆患者记忆能力更差且失忆时间更长。他们针对的是:重复发生的事情;经常忘记会面或约会;常放错东西或放在不合逻辑的地方; 最终忘记家人和日常物品的名字。 ?抽象思维缺陷阿尔茨海默氏病人起初可能很难拿稳自己的东西,后来则难 于识数和算数。 ?语言障碍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思想或交谈对阿尔茨海默氏病人来说是个挑 战,接着读写也会受到影响。 ?方向障碍阿尔茨海默氏病人时间和日期意识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判断障碍解决日常问题会变得的越来越困难,最终变得不可能,比如:火 炉上的食物烧着了该怎么办。阿尔茨海默氏病人的特点是在做需要规划,决策,判断的事情方面很困难。 ?难于完成日常任务完成需要按次序进行的例行任务成为与病魔斗争的一个 手段,比如:做饭。最终,患有晚期阿尔茨海默氏病人可能忘记怎样做最基本的事情。 ?性格发生变化阿尔茨海默氏病人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对他人不信任, 变得很固执,不合群,消沉,焦虑,好斗。 3、病因 并不是任何一种因素都能引发老年痴呆,相反,科学家认为该疾病是由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的。虽然我们对老年痴呆的原因知之甚少,但它对脑组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老年痴呆能破坏和杀死脑细胞。 下面是老年痴呆能损坏的常见的两种脑细胞(神经元): ?类淀粉斑通常像β—淀粉样蛋白一样,无害蛋白丛可能干扰脑细胞之间的交流。虽然老年痴呆患者神经元死亡的最终原因还不知道,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处理可能成为罪魁祸首。 ?神经元纤维缠结脑细胞部支持结构依赖于一种tau蛋白的正常运作。在老年痴呆患者体tau蛋白丝扭曲,许多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会严重损害神经元或致死。 4、风险因素 ?年龄一般65以上的人得老年痴呆,少数40岁以下的人可能发病。65到 74岁之间不到5%的人患老年痴呆,85岁及以上发病率递增到近50%。 ?遗传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姐妹,兄弟)患有老年痴呆,则您得此病的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