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世纪英国
- 格式:ppt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25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代田法”是西汉农学家赵过在总结劳动人民保苗抗旱的生产经验基础上推广的。
它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
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精耕细作 C.依赖灌溉 D.男耕女织2.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
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
”这里的“三服官”和“工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民间手工业4.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
这一变化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5.《宋代商业史研究》说:“在此期间,以从唐代以来诸个别资本相互竞争中发达起来的信用惯行为背景,纸币直接地由于在四川使用铁钱不便而开始成为支付手段,政府则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
”材料所反映的正确信息是A.纸币在唐代就开始广泛使用 B.纸币最早在四川地区直接使用于商业C.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自此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6.据资料统计:在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
其内在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7.假如你是16世纪初的一位欧洲商人,你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第一个将下列什么产品运到欧洲市场上出售A.亚洲的丝绸 B.非洲的黄金 C.美洲的烟草 D.澳洲的瓷器8.“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
测试06 世界近代史(试题分值: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3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领导,建造资金则由大行会募捐,教会人士也参与其中。
教堂被教会称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称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
这反映出当时()A.宗教改革导致教会地位降低B.文艺复兴推动人文思想传播C.商贸中心转移改变贸易格局D.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成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体现的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教堂在市民的眼中也发生了变化,说明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D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题干材料与文艺复兴运动无关,排除B项;商贸中心的转移与新航路开辟有关,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选D项。
2.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由此推断,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A.垦殖运动的兴起B.地租形式的改变C.手工工场的出现D.土地集中经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可知,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地租形式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垦殖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手工工场的劳动者是手工业者,与农奴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土地集中经营,排除D项。
故选B项。
3.14世纪时,意大利的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
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1节走进微观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分〕1.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A. 质子和电子B. 中子和电子C. 质子和中子D. 质子、中子和电子【答案】C【解析】解:A、电子与原子核组成了原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不含电子;故A错误。
B、电子与原子核组成了原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不含电子;故B错误。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C正确。
D、质子、种子和电子共同组成了原子,而不是原子核;故D错误。
应选:C。
该题考察了微观粒子的结构,比拟简单。
2.牛顿说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物理学史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根底之一是()A. 伽利略斜面实验B. 托里拆利实验C. 马德堡半球实验D.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物理学史,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更多了解物理常识,拓宽知识面。
根据物理学史,和对牛顿第一定律由来的了解解决此题。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根底上,经大量经验事实,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关于大气压强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应选A。
3.“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在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A. 原子核质子B. 原子核中子C. 电子原子核D. 电子质子【答案】A【解析】解: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因此,选项中带正电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不带电的粒子是中子;由题知,该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所以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原子核、质子;故只有A正确。
应选:A。
根据原子和原子核的构成分析知:带正电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根本微粒所带的电荷,物质构成的根本微知道分子、原子都不显电性。
第七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新角度]17世纪,土耳其著名历史学家卡提比·舍勒比认为,“能充分并有力地证明地理科学必要性的证据是那些不信真主的人,他们应用和尊重各门知识,发现了美洲大陆并占据了整个印度市场”。
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是重视地理知识B.欧洲的知识进步推动着海外扩张的进行C.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新知识的蓬勃发展D.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缘于固守教条知识2.[2020陕西百校联盟一模]随着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探险的深入发展,探险人需要具有科学的头脑、理性的分析、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技术,需要适宜的探险工具以及航海技术的改进等。
由此推知,新航路的开辟( )A.得益于古代中国先进科学技术B.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广泛传播C.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D.启迪了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2020重庆南开中学月考]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奥·范迪门说:“每日的经验使我们懂得,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
”由此可见,当时( )A.荷兰“海上马车夫”地位可危B.英国已经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C.殖民征服是商业利益的重要保障D.印度是荷兰殖民利益的重要屏障4.[2020年1月浙江选考]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
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
”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梭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5.[2020河北衡水中学考试]下面为1841年和1871年英国职业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A.英国工业化的水平逐渐降低B.英国工业化压缩了农业发展空间C.科技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职业结构6.[2020河南南阳一中月考]18世纪,英国通过商业垄断战争、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确立了全球海上霸主地位;19世纪,英国工业品大量销往其他国家和地区,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从各地输往英国。
专题检测(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育才中学月考)哥伦布晚年曾经写道:“神将我变成新天堂和新人间的使者,并明示我如何找到它。
”这说明哥伦布( )A.借助近代科技发现了新大陆B.因新教的建立而发现了新大陆C.实为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先锋D.因某某热情的驱使而发现了新大陆解析:选D 由材料内容可知哥伦布认为是神指示其发现了新大陆,故A项错误;16世纪某某改革过程中新教产生,而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主X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哥伦布认为是神指示其发现了新大陆,说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着某某动力,故D 项正确。
2.“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X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从这一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C.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原始积累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析:选C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领域的一种变化,与新航路的开辟无关,故选C项。
3.《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X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
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解析:选B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发生“商业革命”,与材料中“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相符,故B 项正确;材料中“16世纪末”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由于黄金、某某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发生“价格革命”,与材料中“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不符,故D项错误。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卷基础夯实—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上述条件促使英国( )A.开始了“羊吃人”的运动B.较早实现了君主专制C.掀起了工业技术的革命D.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2.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理解正确的是( )A.用机器生产机器B.改良蒸汽机的投入适用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D.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3.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一次可纺出上百根纱线。
后来,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可同时带动300~400个纱锭,“骡机”纺出的纱不仅细,而且结实不易断。
1785年,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水力)织机,使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工业革命( )A.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涉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4.1824年前,英国议会和政府多次下令,严禁人才、技术和机器外流,以没收家产、剥夺国籍、高额罚金和坐牢等法律严惩违令者。
1824年以后,英国逐渐撤销了这些法律。
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工业优势地位逐渐确立B.法律的制定越来越规范C.开始实行国家干预政策D.放宽对技术设备的限制5.有关“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厂制度的建立开始于工业革命进行中B.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C.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生产的需要D.在工业革命时代,企业家不能自由解雇工人6.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A.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垄断组织的出现7.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 )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坐飞机旅行④网上聊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下图为1750~1953年英、美、法、德各国总工业潜能占全球工业潜能的百分比情况。
2023-2024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题目不要太多B.问题表述要简洁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2.在国民政府的改革中,照搬外国教育制度,忽视中国国情从而最终失败的教育管理制度是()A.会考制B.督导制C.大学区制D.戊辰学制3.人在婴儿时,还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生物体,依靠后天的学校教育逐渐的成为一个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这说明教育具有()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教育的个人谋生功能D.教育的个人享用功能4.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A.设置博士B.守师法家法C.建立察举制D.创办太学5.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是()A.君士坦丁堡大学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巴黎大学6.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A.人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7.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8.有学者称,“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应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会的混乱”,这种观点表明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9.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这一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10.“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
十九世纪末的伦敦(范文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十九世纪末的伦敦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十九世纪末的伦敦篇一]一摄政街公园区域所谓的“摄政时期”,指的是十九世纪初期,即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前数十年的这段时间。
而“摄政街公园区域”,指的则是以前任国王乔治四世所开发的摄政公园为中心建设的、一个耸立着满街典雅建筑的市政区域。
摄政街公园区域1 玛丽勒波区(Marylebone)位于摄政公园和詹姆斯街以南,是在摄政时期发展起来的高级住宅区域。
不过伴随着铁路总站建设范围逐渐扩大的关系,间中也会夹杂着一些像是卫星城镇一般地群居着小规模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巷弄。
摄政街公园区域2 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 Station)建成于1852年的大北铁路的总站,紧邻圣?潘克拉斯车站,是从首都伦敦前往英国东北部的田园文学之舞台——充满绿意的约克夏地方的必经路线。
据说有一段时间曾经允许乘客们乘坐马车进入站台。
摄政街公园区域3 摄政公园(Regent’s Park)一座占地面积500多英亩、充满19世纪风情的大花园。
以前曾被称为“玛丽勒波公园”,在当时还担任着“摄政皇太子”的乔治四世对其进行大改造之后才改名“摄政公园”。
摄政公园四周都是私人住宅,园内则遍布着精美的人工庭园景致。
建成初期甚至有着不允许普通市民进入的规定。
而公园附设的动物园则是在1828年才向游人开放的。
摄政街公园区域4 海德公园(Hyde Park)曾是英王亨利八世的猎鹿场,公园的西边则是附属于肯辛顿宫的肯辛顿花园。
公园内有一条被人们叫做“罗敦小径”的骑马专用步道。
每逢社交季节的清晨时分,步道上都会挤满了众多骑着装饰有华美配件的马儿来此散步的贵族们。
摄政街公园区域5 哈洛斯百货(Harrods Store)位于海德公园南方的骑士桥区,原本只是一家建于1849年的、贩卖食品及茶叶的小卖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各方面设施堪称一流的著名百货商店。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
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
这说明()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周公旨在()A.废除奴隶制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C.建立郡县制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3.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这有利于()A.齐桓公成为霸主B.商鞅推行新法C.秦完成统一大业D.夏朝巩固统治4.位于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银盒(如下图)。
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
该银盒反映了当时()A.中外交流的现象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宦官专权的局面D.儒家学说的兴盛5.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
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七十万人从北方迁移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
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科学技术的进步B.君主专制的实行C.北方政局的稳定D.江南地区的开发7.剧作家田汉曾写过一部剧本,里面讲述了一位美丽端庄、智慧勇敢的唐朝女子,带着其父“利乐吐蕃人民”的宏愿,把文化作为嫁妆,克服了思亲念家之情,踏过迢迢万里险途,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
十九世纪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期,也称为维多利亚文学时代。
由于工业上的全盛,以及英国国力增强,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
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小说,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也是整个欧洲现实主义的繁荣时期。
代表作家有狄更斯,勃朗特三姐妹,托马斯哈代,萧伯纳等。
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狄更斯查理斯•狄更斯(Charles **ens),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中共创作了十余部长篇小说,其中《老古玩店》、《董贝父子》、《艰难时世》、《双城记》等为我国读者所熟知。
广泛描写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金钱世界的种种罪恶。
《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和《远大前程》《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远大前程》(1861 )是狄更斯在艺术上很受称道的一部小说,充分表现出人物心理矛盾发展过程,结构严谨。
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圣女贞德》(Saint Joan)19世纪末以“病态”为美,女人喜欢晕倒,以表现自己的多愁善感。
一位Lady走在路上,看到什么美丽的风景,或者什么帅哥,很容易就会尖叫“O , my god! I will faint~”,然后就佯装晕倒。
后来影响到了中国,所以中国人也以林黛玉的病态美为美。
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最著名的作品是《名利场》与狄更斯齐名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小说家。
此外还有《班迪尼斯》等等故事主角是一个机灵乖巧的漂亮姑娘。
她尝过贫穷的滋味,一心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困境。
她不择手段,凭谄媚奉承、走小道儿钻后门,飞上高枝。
作为陪衬的人物是她同窗女友、一个富商的女儿。
她懦弱温柔,驯顺地随命运播弄。
从贫贱进入富裕的道路很不平稳!富家女的运途亦多坎坷,两人此起彼落的遭遇,构成一个引人关怀又动人情感的故事。
第3课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学业达标]1.历时将近10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天然自发、一气贯通……技术革新连锁反应的圈子不断扩大,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进展和突破又都为其前后环节新一轮突破创造条件。
”以下不属于这些连锁反应的发明是( )A.珍妮机B.改良蒸汽机C.内燃机D.蒸汽机车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改良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蒸汽机车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英国工业革命从纺织业部门开始,纺织机械的运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
下列纺织机械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手摇纺纱机B.水力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骡机答案 C解析手摇纺纱机又称“珍妮机”,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水力纺纱机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末期,水力织布机出现于18世纪80年代中期,骡机出现于18世纪70年代末,所以从出现时间上来说,水力织布机出现的时间是最晚的,故选C项。
3.《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中说道:“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说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B.科技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C.改良蒸汽机的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D.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进步答案 B解析材料信息并未说明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故A项排除;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项;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排除D项。
4.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
1.近代史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项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5.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结合7.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两大前提: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9.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0.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1.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日不落”帝国1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P16]1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P21-30】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劫财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2.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3.帝国主义列强从侵略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是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北京法政学校法硕考研辅导班考研政治模拟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承认( )。
A.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B. 世界的可知性C.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D.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答案:D 解析: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都是唯物主义的;反之,都是唯心主义的。
单项选择题2.“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是属于( )的观点。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辩证法答案:C解析: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单项选择题3.我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反对“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它是忽略了事物内部矛盾的( )。
A.同一性B.斗争性C.普遍性D.特殊性答案:D 解析: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单项选择题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采取“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这样做在哲学上所依据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 )。
A.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B. 内因和外因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答案:B 解析:自力更生是内因,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原因;争取外援是外因,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哲学基础,所以B选项是正确选项;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与题干要求不符,A选项排除;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与题干要求不符,C选项排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与题干要求不符,D选项排除。
单项选择题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原因和结果D.源泉和动力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三大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内容。
一、填空(40题)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
2.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3.油画《向日葵》是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代表作。
4.塞尚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在西方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5.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丢勒和霍尔拜因。
6.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流派,即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现实主义艺术。
7.《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普桑。
8.法国“罗可可”画家华多的一生的转折点以其作品《舟发西苔岛》为标志。
9.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画家有大卫、普吕东、安格尔等。
10.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旗手是库尔贝,其代表作品有《画室》、《奥尔南的葬礼》等。
11.19世纪英国的两位杰出的风景画家是透纳和康斯太勃尔。
12.“印象主义”一词由莫奈所作的《日出•印象》一画的标题而来。
13.在俄罗斯“巡回画派”中,以历史画创作著称的是苏里科夫,其历史画的“三部曲”是《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罗佐娃》和《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村》。
14.“爱琴文化”在艺术史上又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15.《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
16.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威尼斯(国)的提香。
17.欧洲“巴洛克”艺术在雕刻方面的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在绘画方面的代表是佛兰德斯的布鲁斯。
18.被认为是推开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大门的人是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
19.《秋千》的作者是罗可可画家弗拉戈纳。
20.西班牙17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像。
21.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希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22.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专题07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知识精讲一.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主要工业国||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开始推广①各工业国人口迅速增长;②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③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创造了条件。
④各工业国推广大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二、城市化及其问题城市化:大量的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差距大,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从19世纪中期开始改善)。
三、工业化国家最大的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同步提升一、选择题1.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示意图,其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是A.经济发展B.科技创新C.社会变化D.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口增长;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促进了社会发展。
工业革命后,工商业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但是也带来环境污染与贫富分化。
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经济发展与大众教育不符,A排除;科技创新、政治制度,材料没有涉及,BD排除。
故选C。
2.《英国社会史》: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
下列史料不能体现“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结合所学可知材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野蛮”行为,即资本主义扩张过程中的野蛮性、血腥性和压迫性。
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提高,属于“文明人”的表现,不能体现变成“野蛮人”,D符合题意,故选D;ABC属于资本主义发展中“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19世纪英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子的
十九世纪是大英帝国由全盛转向衰败的时期。
在欧洲,德国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整个欧洲呈“多极化”趋势。
在亚洲,除了日本的强力崛起之外,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利益也受到其他各列强们的挑战。
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与西方尤其是与英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德国做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强国,成为英国在欧洲地区的一个强力竞争者。
日本在亚洲的崛起,对英国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殖民利益产生威胁。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党迅速崛起,工党*** 推动大力为公用事业和主要工业进行了国有化,并设立了国民保健署,推动免费医疗及教育,使英国逐渐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在社会文化领域,撒切尔夫人则致力于抨击福利制度所衍生的“不劳而获”思想,颂扬传统的中产阶级道德,鼓吹通过努力工作以创造财富,而非追求财富的再分配。
然而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也使得英国社会出现分裂,尤其是财政紧缩与产业转型,对于英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1. “垦殖运动兴起”“租地农场发展”“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政治权利不断扩大”,这些现象可用来说明()A. 文艺复兴带来新的曙光B.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 新航路开辟影响重大D.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2. 如图是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像,画家不再呈现圣母头上的光环,却赋予她纯朴善良、和蔼可亲的形象,充满了人间的爱。
该作品表现了()A. 圣母的神圣威严B. 中世纪艺术风格C. 人们的物质追求D. 世俗的人性光辉3. 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
新兴的资产者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
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B.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C.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D.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4. 有学者认为,美洲人的生活原本以人与自然的互动为特点,而欧洲人的到来却生硬地切断了这种互动,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变化始于()A. 新航路的开辟B. 列强殖民扩张C. 宗教改革运动D. 世界市场形成5. 八里尔银币的流通可以说明()A. 整个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B.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C.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基本特征D. 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6. 如表是你们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历史谜语小竞赛中的一个组合式谜题。
你的谜底是()谜题谜面一:攻占巴士底狱谜面二:建立了共和国谜面三:处死路易十六谜面四:雅各宾派专政谜底:_____A. 英国“光荣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法国大革命D. 德意志柏林起义7.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B.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C.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D.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8. 17世纪初开始,欧洲殖民者在贩卖奴隶贸易中,将非洲奴隶塞进船底夹板面黑暗而肮脏的船舱里,用锁链捆绑在一起,只给很少的饮水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