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制造技术规范(QA-1005)
- 格式:pdf
- 大小:350.49 KB
- 文档页数:21
钢结构的制造和安装技术规范6.1 说明6.1.1 范围本章规定适用于本工程升压站内所需钢结构的制造和安装。
钢结构构件均要求热镀锌防腐,在安装焊缝处和局部外露铁件及少量不便镀锌的铁件,必须用红丹打底后涂银粉漆防腐。
6.1.2 承包人的责任(1) 承包人应负责采购本工程所需的钢材、焊接材料、外购件和涂装材料,并应按本技术条款的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2) 承包人应负责本工程全部钢结构的制造和安装,包括按本章的规定进行钢构件的制造、运输和存放,钢结构的安装,以及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全部工作。
(3) 承包人应指派持有上岗证的合格焊工和无损检测人员,进行钢结构制造、安装的焊接和检验工作,并应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4) 承包人应按施工图纸规定,对重要的钢结构进行必要的荷载试验。
6.1.3 主要提交件6.1.3.1 钢结构制造、安装措施计划承包人应在钢结构制造前7天,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的指示,提交一份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其内容应包括:(1) 钢结构制造和安装场地的布置及说明;(2) 钢结构的制造工艺设计;(3) 钢结构的安装方法;(4) 钢结构制造和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5) 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
6.1.3.2 在钢结构材料和外购件采购前14天,承包人应根据合同进度计划和施工图纸的要求,提交一份材料采购计划(附清单),报送监理人审批。
6.1.3.3 完工验收资料承包人应按本工程的规定,为监理人进行钢结构工程的完工验收,提交以下完工资料:(1) 钢结构工程竣工图;(2) 钢结构工程各项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或试验报告;(3) 钢构件验收合格证书及验收资料;(4) 钢结构安装基础、支承面及隐蔽部位的检查验收报告;(5) 钢结构安装焊缝的质量检验报告;(6) 钢结构荷载试验报告(若合同要求时);(7) 施涂工艺和涂装检查报告;(8) 监理人要求提交的其它完工资料。
6.1.4 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所引用规范标准采用最新标准)(1)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4)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一、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可靠,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二、术语和定义2.1 钢结构:由钢材构成的承重结构,包括钢框架、钢柱、钢梁、钢板等。
2.2 钢材:指用于制造钢结构的各类钢材,如碳钢、合金钢等。
2.3 承重结构:指能够承受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基础的结构。
2.4 设计荷载: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并计算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等。
2.5 抗震设计:指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
三、设计规范3.1 结构设计3.1.1 钢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1.2 钢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3.1.3 钢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装置的要求。
3.2 材料选择3.2.1 钢材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2.2 钢材的强度、韧性、可焊性等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2.3 钢材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3 连接设计3.3.1 钢结构的连接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3.3.2 钢结构的连接方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3.3 钢结构的连接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4 防腐蚀设计3.4.1 钢结构的防腐蚀设计应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3.4.2 钢结构的防腐蚀措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4.3 钢结构的防腐蚀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规范4.1 施工准备4.1.1 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4.1.2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检查,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4.1.3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4.2 施工工艺4.2.1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加工和制作。
4.2.2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钢材变形和损坏的措施。
4.2.3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施工事故和安全事故的措施。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一、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引言部份主要介绍规范的目的、适合范围、术语和定义等内容。
引言部份应明确规范的编制依据、参考文献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适合对象和范围。
二、设计规定设计规定是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中的重要部份,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荷载标准、设计计算方法、结构稳定性、抗震设计等内容。
设计规定应根据工程的性质、用途和等级,确定相应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
其中,荷载标准应包括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温度荷载等,设计计算方法应包括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稳定性计算等。
三、材料规定材料规定是指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对钢材的选择、质量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
材料规定应包括钢材的牌号、强度等级、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等要求。
此外,还应规定钢材的质量检验方法、试验标准和检验报告的要求。
四、构造规定构造规定是指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对钢结构构件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要求。
构造规定应包括构件的截面形状、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要求,以及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焊接方法、螺栓连接等要求。
此外,还应规定构件的加工和创造要求,如表面处理、防腐措施等。
五、施工规定施工规定是指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对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和控制措施。
施工规定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其中,施工工艺应规定钢结构的安装和拆卸方法,施工顺序应规定各个施工阶段的顺序和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应规定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试验和验收标准。
六、验收规定验收规定是指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对钢结构工程的验收标准和方法的规定。
验收规定应包括钢结构工程的验收依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等。
其中,验收标准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等级,确定相应的验收要求和限制条件。
验收程序应规定验收的步骤和程序,包括初验、中验和终验等。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钢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引言概述: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导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1. 钢结构设计规范1.1 材料选用规范:钢结构工程中使用的钢材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要求,设计规范明确了钢材的选用标准和性能要求。
1.2 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荷载要求和安全系数,设计规范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3 连接设计规范:钢结构中的连接件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设计规范规定了连接件的选用和设计方法,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钢结构施工规范2.1 施工工艺规范:钢结构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规范明确了施工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施工质量规范:钢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施工规范规定了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检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3 安全施工规范: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施工规范规定了安全施工的要求和措施,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3. 钢结构验收规范3.1 结构验收规范:钢结构的验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验收规范规定了验收的要求和方法,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3.2 材料验收规范:钢结构中使用的材料需要经过验收,验收规范规定了材料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3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的施工质量需要经过验收,验收规范规定了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总结: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依据。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一、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规范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确保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适合于各类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包括工业厂房、桥梁、高层建造等。
本文档的编制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技术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2.1 钢结构:由钢材构成的承载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悬挑结构、网壳结构等。
2.2 设计荷载:指在设计工况下作用在钢结构上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3 构件:构成钢结构的基本单元,包括梁、柱、桁架等。
2.4 钢材:用于创造钢结构构件的金属材料,包括普通碳素结构钢、高强度结构钢等。
2.5 防腐处理:对钢结构进行防止腐蚀的处理,包括喷涂、热浸镀锌等方法。
三、设计要求3.1 结构设计3.1.1 钢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要求,确保其在设计荷载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1.2 钢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加工工艺和施工便利性等因素。
3.1.3 钢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建造物的功能要求和美观要求,同时考虑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的要求。
3.2 构件设计3.2.1 构件的尺寸、截面形状和连接方式应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并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3.2.2 构件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2.3 构件的焊接、螺栓连接等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2.4 构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3.3 基础设计3.3.1 钢结构的基础设计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
3.3.2 基础的材料和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基础的质量和可靠性。
3.3.3 基础的设计应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条件和地震要求等因素,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施工要求4.1 施工组织设计4.1.1 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钢结构件制造检验规范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为确保钢结构质量,保证钢结构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制造检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钢结构的制造入手,详细介绍钢结构件制造检验规范相关内容。
一、基本概念1.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组成材料的结构形式。
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不仅具有轻量化、高强度、抗震性能好、方便拆装等优点,在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和储存空间等方面都更加优越。
2. 钢结构制造钢结构制造是指从钢材到成品的全过程。
一般包括原材料采购、切割、加工、组装等环节。
二、制造检验规范的必要性钢结构件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如尺寸偏差、质量缺陷、材料失配等。
这些问题一旦影响到钢结构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能,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制造检验规范的出现是必要的。
制造检验规范是根据钢结构制造的流程和技术要求制定的,旨在确保钢结构件能够满足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要求,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率,为保证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能提供制造质量保证。
三、制造检验规范的应用范围制造检验规范适用于钢结构件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切割、加工、组装、焊接、表面处理、质量检测等。
1.原材料采购采购的钢材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如合金结构钢、碳素结构钢等钢材。
2.切割切割要满足产品尺寸精度要求,材料损耗小,表面不得有裂纹、夹渣、撕裂等现象。
3.加工加工要求精度高、表面平整,且钢材不得出现温度过高、变形等现象。
电气加热可避免材料变形,对于大规模工程,还需要进行仿真试验,以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4.组装组装需要确定安装顺序,保证安装精度,保证配合接口符合标准要求,如螺栓孔、焊接缝、尺寸等。
5.焊接焊接是钢结构件制造中重要的一环。
等离子焊割技术和自动化焊接技术能够提高焊接效率和精度,确保焊接质量,降低焊缝处的氢致脆裂风险。
6.表面处理钢结构件表面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腐蚀和提高机械性能。
涂层需要选用符合要求的防腐漆和涂料,确保操作环境不受影响,同时不带来对人体的毒害。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对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的文件。
本文将按照任务要求,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标准格式,并提供一些相关数据和内容。
一、前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包括建筑物、桥梁、塔架等。
二、术语和定义本章节列出了与钢结构工程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以便在后续章节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三、材料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材料的要求和性能指标。
包括钢材的强度、韧性、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介绍了材料的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
四、荷载与作用本章节详细描述了钢结构工程中各种荷载的分类、计算方法和作用规定。
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还介绍了荷载的组合和荷载组合系数的确定方法。
五、结构设计本章节是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结构设计的原则、计算方法和验算要求。
包括结构的稳定性、刚度、抗震性能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介绍了各种结构构件的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
六、施工与安装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施工和安装的要求。
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焊接和螺栓连接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介绍了钢结构工程的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
七、防腐与防火本章节介绍了钢结构工程中防腐和防火的要求和措施。
包括防腐涂料的选择和施工、防火涂料的选择和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八、质量控制与检测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和检测的要求。
包括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介绍了质量验收的方法和标准。
九、验收与评定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的验收和评定要求。
包括验收文件的编制、验收标准的确定和验收程序的规定等方面的内容。
十、附录本章节为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附录部分,包括一些相关的计算方法、设计示例和图表等。
通过以上章节的规定,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验收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一、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的技术规范,包括设计、材料、施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二、设计要求1. 结构设计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结构荷载、结构抗震、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2.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应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软件,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材料选择钢结构工程中使用的钢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三、材料要求1. 钢材钢结构工程中使用的钢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材料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焊材焊接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焊材的选择应考虑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要求。
四、施工要求1. 基础施工钢结构工程的基础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基础的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2. 结构安装钢结构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吊装、定位、连接等方面的要求。
3. 焊接工艺焊接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焊接设备、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等方面的要求。
4. 防腐处理钢结构应进行防腐处理,防止腐蚀和氧化,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五、验收要求1. 施工验收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结构的尺寸、质量、焊接接头的检查等方面的要求。
2. 质量控制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材料的检测、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六、安全要求1. 施工安全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安全操作、防护措施、施工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的要求。
2. 使用安全钢结构工程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结构的安全检查、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
七、总结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确保钢结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钢结构加工制作各工序质量控制标准拼板质量控制标准在工程项目深化设计过程中,过程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首先,工厂技术部需要进行蓝图会审和设计交底,以确保深化设计文件的合格性。
其次,项目原材料进厂验收也是必要的,建立原材料数据库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料单和排版单。
审核合格后,技术部还要向生产部和质量部进行设计和工艺交底。
拼板质量控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行排料时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和实际材料规格材质进行合理排版。
其次,在拼接时应先拼接后下料,特殊工程需先下料后拼接时,应采用引弧引出板,气体保护焊焊缝引弧、引出板长度应大于25mm,埋弧焊,引弧引出板长度应大于80mm。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
当板厚≥8mm拼接时,焊件需开剖口。
对于引弧、引出板的处理,宜采用火焰切割、碳弧气刨或机械等方法去除,不得使用锤击或扳手类工具去除。
在焊接过程中,一、二级焊缝需要100%报检,UT合格,其余焊缝需要外观检查,焊接变形矫正需要报检,检验比例为30%。
成品拼装需要进行地模100%报检,钢梁、屋面梁制孔、筋板、孔板拼装成品报验,检验比例为100%。
同时,抛丸、摩擦面加工、除锈、打磨、涂装也需要进行报验,检验比例为50%。
最后,成品终检需要100%进行检验,并对编号移植和标识进行检查,发货员对构件数量清点移交100%全数检验。
合格证签发后,构件才能出厂。
以上是拼板质量控制标准的具体要求,其中包括了排料、拼板、焊接、抛丸、摩擦面加工、除锈、打磨和涂装等方面。
在拼接时需要注意各项细节,例如焊件开剖口、引弧引出板的处理等。
焊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焊缝的质量。
最终成品需要进行终检,并对编号移植和标识进行检查,确保构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5、在拼装钢梁、钢柱时,必须对准眼孔进行定位。
如果有多层牛腿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牛腿拼装面也必须在同一直线上(通过拉线检查)。
6、对于相同批量的构件,半成品拼装时必须标识构件编号和构件流水号,而成品构件则必须标识构件编号和轴线号。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为了确保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定和指导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一、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适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钢结构工程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术语和定义本章节对于本规范中使用到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解释和界定,以便于在后续章节中的理解和应用。
三、材料本章节主要规定了钢结构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包括钢材的强度等级、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要求,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的选用和使用要求。
四、设计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载荷、结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则等内容。
其中,设计载荷包括静载荷、动载荷、温度荷载等,设计方法包括强度设计、稳定性设计、疲劳设计等。
五、施工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是将设计方案变为实际工程的过程,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措施。
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焊接、螺栓连接、防腐等施工工序的要求。
六、验收钢结构工程的验收是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评估和检查的过程,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验收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包括验收的主要内容、验收标准、验收文件的编制和保管等。
七、质量控制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控制措施和监督要求。
包括质量控制的组织和管理、质量检验和试验、质量记录和报告等。
八、安全防护钢结构工程的安全防护是保障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章节规定了钢结构工程安全防护的要求和措施。
包括施工安全、使用安全、防火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九、附录本规范的附录部分包含了一些补充性的内容,如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引用、计算方法的示例、常用术语的解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