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
地球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是生命的保护层。地质时 代,在臭氧层形成之前,地球生命只能生存于海水中一 定深度之下。臭氧层之所以有保护作用,是由于它能吸 收太阳的紫外辐射。紫外线能杀死,杀伤生物细胞,或 造就细胞、遗传物质畸变,导致生命的死亡和产生各种 病变。臭氧层的破坏完全是工业化以后人为影响所致, 是氯氟烃这类自然界中没有的化合物消耗臭氧的结果。 自1969年以后,除赤道地区外,所有地方的臭氧都减少 了3%~5%,南极山空减少了30%~65%,并开始出现臭 氧空洞,即成片地方臭氧层消失殆尽。90年代初期,南 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到2000平方千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酸雨
• • • • 酸雨的定义 酸雨的来源 酸雨的影响 解决方法
酸雨的定义
酸雨就是酸性的雨,酸雨的正確名稱應該是 「酸性濕沉降」,其實,帶酸性的污染物是可 以有兩種沉降方式的,它們是「濕沉降」及 「乾沉降」,濕沉降是指那些污染物,隨著雨、 雪、霧或雹等降水型態而落到地面,方法是雨 滴吸收包含了酸性物質,繼而降下時再沖刷酸 性物質,降到地面;乾沉降則是指沒有水份參 與的情況下,帶酸性物質從空中降下來的方式, 通常,大氣中酸性物質可被植被吸附或重力沉 降到地面。由於自然界的現象,例如生物的呼 吸,火山的活動等等,引致大氣中含有二氧化 碳和其他帶酸的氣體,所以,天然雨水本身略 帶酸性,雨水的酸度也是以酸鹼值來表達的。 一般雨水的pH值約為 5.6,因此一般是以雨水中 的pH值小於 5.6稱為酸雨。pH值小於5.6的雨叫 酸雨;pH值小於5.6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 上彌漫的霧,pH值小於5.6時叫酸霧。可是,有 些特別情況下,雨水受自然界許多自然現象影 響,可使pH值變化於4.9~6.5之間,因此以pH 值小於 5.0 作為酸雨比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