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发展新趋势及莘庄大型交通枢纽商业项目规划
- 格式:pptx
- 大小:6.85 MB
- 文档页数:48
闵行区莘庄商务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10.3建设单位:上海莘庄商务发展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东华大学、上海闵行环保开发实业有限公司[说明]东华大学、上海闵行环保开发实业有限公司受上海莘庄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闵行区莘庄商务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现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规定,并经上海莘庄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内容为环评工作的第一阶段初步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目 录1项目背景 (1)2项目概况 (1)3规划概述 (1)3.1规划范围以及规划年限 (1)3.2规划功能定位 (1)3.3规划主要土地用途 (1)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2)5规划区污染源调查 (3)5.1废水 (3)5.2废气环境影响 (3)5.3噪声 (3)5.4固废 (3)6商务区规划综合论证 (4)6.1零方案分析.......................................................................................................4 6.2规划相容性分析.. (4)6.3污染控制对策分析和建议...............................................................................4 7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建议.. (6)7.1 废气污染物总量限值计算 (6)7.2 废水污染物纳管允许排放量..........................................................................6 8.公众参与 (7)9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8)10结论.........................................................................................................................11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1项目背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都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条地铁延伸,引领莘庄迈向城市副中心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徐家汇至锦江乐园)开通试运营;1996年12月28日,一号线向南延伸到达终点莘庄!25年来,莘庄以举世瞩目和切身可感的速度,从一个普通市郊小镇发展到迈向上海2035确立的现代化主城副中心。
交通领衔;地铁一号线的通车,如同一声春雷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一号线延伸到莘庄的这步先手棋,让莘庄成为上海第一个拥有轨交的外环外板块,发展也领先了别人一大步。
要发展,先修路,1998年前后,莘庄地铁南广场区域的都市路开始贯通拓宽,春申路开始横贯东西,S4高速公路的前身莘奉金高速公路开始建造。
而更多的一些次干路、支路也起着云南的地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洱海路、腾冲路、畹町路等等,这些寓意美好的云南地名也给莘庄地区带来了祥瑞感,也与整个上海市的地名命名规则的历史一脉相承。
除了一号线的延伸之外,在20世纪末,另外一件对于莘庄来说的可以载入史册的市政工程也和路有关,那就是莘庄立交。
莘庄立交在1998年建成通车,在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立交。
如今它是G60沪昆高速、S4沪金高速、沪闵高架路的起终点,还连接着外环高速,分别通往松江、奉贤、徐家汇、虹桥枢纽、浦东机场五个方向。
道路给地区的发展格局拉开了骨架,而在骨架之间的肌肉则由拓展的城区在一块又一块的用地上进行深耕。
城区拓展;在一个老莘庄的基础上再造了一个新莘庄一号线延伸之后的20世纪末,“上海莘城”开始整体地在都市路沿线区域大规模开发。
接下来的几年里,莘庄南广场开始建起一大批住宅。
而且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建设起来了。
丰富的产品、低廉的价格,这也吸引到1号线沿线的一大批上班族来这里购房。
万科、复地、新梅、东苑等地产集团在莘庄南广场区域大规模拿地,莘庄的居住用地开始大规模南拓,在北至沪杭铁路、西至北横泾、南至春申塘、东至莲花南路的区域,短短的十年间,上海莘城、春申居住区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一下子把莘庄的建成区范围拉大到了与颛桥银都新村、梅陇集心村毗邻的边界。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05•【字号】闵府发〔2021〕28号•【施行日期】2021.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闵府发〔2021〕2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有关单位:现将《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2021年8月5日闵行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发展战略,根据《闵行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助力闵行区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的现代化主城区建设,高质量推进闵行区“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结合闵行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交通发展回顾“十三五”以来,闵行区综合交通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发展,交通配套体系和管理措施制度更加健全,较大程度缓解了闵行区道路交通拥堵,较好满足了闵行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主动适应了闵行区城市建设的发展转型,为建设现代化主城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至“十三五”末,7项指标全部达成,各项重点任务提前并超额完成,基本建成了互联互通的道路交通网络,初步建成了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建立了集约高效的交通配套体系,加强了综合交通管理。
“十三五”规划指标实现情况(二)规划编制发挥引领作用根据《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2015-2035)》《闵行区“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十三五”期间闵行区组织开展了《闵行区中运量网络规划(2017-2035)》《闵行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18-2022)》《闵行区公交停保场布局研究》《闵行区充电设施建设规划》《闵行区公交枢纽布局研究》《闵行区道路网络优化研究》《重点区域BRT和交通网络优化研究》《闵行区住宅小区周边建设定向停车场库规划》等编制工作,为补全交通短板、指导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莘庄综合交通枢纽上盖开发交通建设研究朱剑豪 朱浩 陈云飞【摘要】为贯彻新型城镇化战略,发挥交通在城镇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的先导作用,促进低碳集约化建设,上海探索利用既有的交通枢纽设施实施综合开发,以实现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效益。
莘庄综合交通枢纽上盖开发就是以公共交通枢纽为基础的综合体开发。
为此,专题开展区域交通规划设计的研究,保障总体开发后交通运行顺畅。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综合体、公共客运枢纽、交通规划设计一、项目基本情况莘庄综合交通枢纽上盖开发(以下简称“莘庄上盖开发”)项目位于上海市外围区西南部闵行区的中部,紧邻莘庄立交,规划面积为191135㎡、建设用地面积为105124㎡,总建筑面积为61万㎡,地上建筑总面积40.5万㎡。
目前交通设施为地铁1号线终点站、轨道5号线终点站和12条地面公交线路的公共交通枢纽。
根据设计,上盖开发业态为商业、住宅、办公以及宾馆酒店。
具体开发量见表1。
上盖底下仍保持既有的公共交通规模和功能。
表1 莘庄上盖开发业态及规模汇总表序号业态类型 建筑体量 1 商业 13.3万m 2 2 住宅9万m 2(1000户,2500人) 3 办公 15.5万m 2 4宾馆酒店 2万m 2(200套客房) 合计 40.5万m 2根据交通专业研究部门的预测分析,上盖开发后,仅上盖开发部门将新增日均近9万人次的出行集散量,其中新增小客车出行量约1万车次(双向);新增公交乘客量约6万人次。
这将给既有的交通设施带来压力。
二、项目背景和优势1、上海市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图1 莘庄上盖开发项目区位图近年来,上海市在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交通在城镇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的先导作用,促进低碳集约化建设,利用既有的交通枢纽设施实施综合开发,以实现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效益。
在这一规划建设的思想引导下,通过对上海既有综合交通枢纽的梳理研究,提出了上海市外围西南地区莘庄综合交通枢纽设施综合体开发建设的项目。
1.马桥森林体育城:森林体育和总部基地、高端休闲区,规划范围在铁路闵吴线以北,闵行区界和沙港之间,有必要调整归并工业用地,合理布局农民动迁基地,大规模建设低密度住宅区和培训、研发综合基地。
2.上海化工区:包括漕泾主区、柘林新市镇和奉贤、金山两区的配套园,注意与海湾大学城的协调和隔离3.松江新城:包括以大学城、泰晤士小镇、新城枢纽、行政文化景观区为四个节点的36平方公里新城区,和二期广富林、永丰高铁枢纽地区的后续开发,以及10平方公里旧城区的整顿;注重与东片的新桥总部园区和车墩镇松江保税区的协调,并逐渐调整石湖荡地区建设,以及预留24、25、26和1号线等轨道交通进一步实施的空间。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4.罗店新市镇:是宝山区沪太路发展轴的枢纽,以水乡古镇和北欧风情结合,发展特色杜市工业,保护生态,疏散城市人口提供合理成本的居住,实现农民生活城市化,注重组团和传统市街商业形态的结合,与轨道交通7号线及四条快速路紧密联系。
5.临港新城,西起五尺沟和南汇区界,北起大治河,同时还包括奉贤四团联动基地和大小洋山港区,面积为340平方公里。
他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战场,规划了自由港区、滴水湖主城区(包括文教、居住、文化休闲和商务功能)、装备产业园区、临港海洋产业区、老港地区的生态科技居住综合区、四团后方物流枢纽、万祥等四个镇级综合现代社区。
规划了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廊道等为骨干的公交系统,以及贯穿全城的生态体系,着力发展贸易、物流、会展和装备、汽车、环保、光电子、航空等制造业,也是上海今后发展先进制造业最主要的基地。
他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大的完全新建的城市,建设的规模达到了江浙地级市的主城区水平。
滴水湖主城区按照还沪天际线和十个组团功能分区的要求,在21号线枢纽站、观海公园北侧的“上海之门”商务区和三个湖中心岛屿上布置全城的标志性建筑。
老港地区建设标准看齐东滩生态城。
6.上海国际汽车城: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远期68平方公里),是嘉定组合新城的专业副中心,也是区域交通枢纽区,与昆山花桥、青浦白鹤联动发展。
目录前言一.闵行区莘庄商务中心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2.项目规划概述3.项目区位和交通优势4.莘庄商务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二.莘庄商务中心项目投资价值1.上海近期发展前景要点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获批⑵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⑶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国内民营企业入驻上海2.上海办公楼市场⑴上海办公楼市场进入高投资时代⑵交通便利化催生上海非中央商务区办公楼市场崛起⑶上海办公楼市场正朝着成熟市场的趋势发展⑷上海办公楼市场2009年与2010年第一季度市场走势⑸上海大多数办公楼达不到甲A级标准、品质较差和缺乏“品位” 3.莘庄商务中心办公楼项目的竞争力⑴“大虹桥”开发对莘庄商务中心发展是有力的支撑⑵上海近郊首个生态型CBD的号召力⑶上海中央商务区地段可开发土地供应日益稀少⑷经济、人口、地理位置和发达交通对项目的支撑⑸独特地理位置⑹上海行政区划分割的弊病有利于非中央商务区的发展三.假设性优选土地项目规划方案1.技术经济指标(以用地12亩计)2.规划提议3.其它4.参考国际上对甲级写字楼的标准(供参考)四.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市场预测1.假设土地成本2.建设成本3.投资估算总结和资金筹措4.市场预测⑴闵行区办公楼市场追溯⑵项目竣工后的租赁价格和售价预测5.项目未来经营方式探讨五.项目财务分析1.项目财务评估《现金流量表》和《经营收入》的依据(数据)⑴费用支付期⑵经营形式⑶税收和管理开支费用⑷租赁形式⑸建设周期⑹出租率2.项目现金流量和经营收入⑴上海莘庄商务中心项目财务分析《项目现金流量及损益分析》⑵上海莘庄商务中心项目财务分析《经营收入》3.财务分析说明六.可行性研究结论1.预测中国的“楼市调控”即将“到此为止”2.上海商、办用地价格将持续“水涨船高”3.项目拥有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前言本《莘庄商务中心商办用地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书〔草案〕》(以下简称“报告书”)编撰的目的是,寻求在闵行区是在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商务中心”的投资机会。
莘庄110年来经历三次大发展,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莘庄,位于上海市域的地理中心,是上海主城区重要的西南门户,规划的城市副中心之一,闵行区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商贸发达,人口密集,公共配套充足;亚洲最大立交桥之一的莘庄立交坐落于此,沪昆高速公路、沪金高速公路的起点所在地,沪杭铁路从这里途径;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5号线和12号线从这里出发。
纵观历史,莘庄110年来的三次大发展,都离不开交通的对于区域的重大贡献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并设莘庄站第一次是110年前的1909年(清宣统元年),沪杭铁路通车,在现在的莘东路沪杭铁路这里设立了莘庄火车站,陆运始兴,这是莘庄城镇搭上了近代化的列车,在早期发展的开端。
当时莘庄的中心是以莘溪沿线为依托的中街为莘庄镇中心,经历了十余年发展到1920年代商贸繁荣,让莘庄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镇,第一次站上了上海西南商贸重镇的位置。
仰赖沪杭铁路,1930年代至1949年莘庄的商市日盛,棉花市场尤为繁荣。
据《上海县志》记载:“1949年,有152家商店,从业人员300人,其中烟什店19家、米店16家、茶馆15家、南北什货店12家、鲜咸肉庄11家、棉布百货店8家、豆腐店和点心店各5家、药店和饭店各4家,还有地货行3家,花边号3家,水果行3家,砖灰行2家,茶食店2家,竹行、皮毛店,旅馆、照相馆、苗猪行、浴室、盐店、碗店、野味店、寿衣店、弹花衣店、镶牙店、香店、木行各1家,大多为单开间或两开间小店。
”沪杭铁路途径莘庄的莘溪地区南侧,并设立莘庄站,为莘庄今后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9年,沪闵路改道,途径莘庄第二次是1959年,沪闵路改道竣工,由新龙华地区到颛桥的老沪闵路改经莘庄(莘松路、七莘路路口)再前往颛桥。
沪闵路改道后,莘庄成为徐家汇土山湾至闵行轮渡之间的中点。
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公交徐闵线也从当年起自徐家汇,途经漕河泾、西牌楼(现虹漕南路沪闵路加油站)、梅陇、莘光小学(现报春路沪闵路附近)、莘庄、春申桥、徐家湾桥、颛桥、精神病院、北桥、畜牧场、剑川路、轴承厂、一号路(江川路的旧称)等站,一路开至闵行轮渡。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有关单位:现将《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闵行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十二五”时期是闵行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面调结构和深度城市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重要时期。
《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区“十二五”规划)根据《中共闵行区委关于制定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闵行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是“十二五”时期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指导性总体规划。
为全面实施区“十二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1)区“十二五”规划在区委的领导下,由区政府组织实施,区人大、区政协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2)区发展改革委是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牵头单位,负责规划实施的推进、协调、督促工作,并及时通报规划实施的有关情况。
二、建立健全规划体系(3)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根据区政府要求,认真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24项重点专项规划应按计划逐一在2011年上半年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区域规划应由镇人代会、街道社区工作会议审议。
(4)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
促进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以及各级各类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相互协调,确保各类规划与规划纲要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