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97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案第1篇】牧场之国教学目的: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尊”等16个字,会写“运河、仪态”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抓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牧场)提问:看到“牧场”这个词,在你们脑海里浮现出什么呢(草原、牛、羊、马……)(出示荷兰牧场的)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欧洲一个美丽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三分之一的领土都是牧场,这里的牧场辽阔无垠,所以它又被人们称为牧场之国。
(板书:牧场之国)同学们知道这个国家是哪里吗——荷兰。
(介绍荷兰的基本情况,出示有关荷兰美丽风光的,加上配乐,让学生感受景色之美。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荷兰的牧场风光,这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呢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远眺(tiào)、吆喝(yāohe)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凳、吆、铃、罐”,并在黑板上示范。
(“凳”是上下结构,笔画是:横撇、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撇、横折弯钩。
“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口”,右边是“幺”。
“铃”的部首是“钅”,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
“罐”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缶”,右下方是“隹”,不要写成“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回答问题:荷兰牧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一两个词语说说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次)3.朗读课文,试着概括出课文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介绍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牧场之国》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尊”等15个字,会写“仪态、端庄”等16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3. 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4. 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感悟荷兰独特的牧场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荷兰牧场的宁静、和谐之美,体会荷兰牧场的特点。
(3) 理解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
1.1 例如,在描写牛群时,课文中提到“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这里通过对牛群不同状态的描写,赋予牛以人的情感和神态,生动地展现了牛群在牧场中的悠闲自在。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描写手法,从而感受荷兰牧场的独特魅力。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1.2 像描写骏马时,“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这里既有骏马飞驰的动态描写,又有原野的静态描写,动静结合地表现出骏马的自由奔放以及牧场的广阔。
2. 教学难点(1) 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模仿运用。
(2) 理解荷兰牧场与荷兰人生活的关系,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荷兰的牧场之中,直观地感受牧场的美景。
例如,在讲解课文之前,播放一段荷兰牧场的视频,视频中有碧绿的草地、成群的奶牛、奔腾的骏马等画面,同时伴有轻柔的风声和悠扬的牧歌,让学生沉浸在这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2. 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
《牧场之国》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尊”等15个字,会写“仪态、端庄”等16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能摘抄积累。
3. 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理解“牧场之国”的真正含义。
4. 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并能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理解“牧场之国”的真正含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以文中的语句为例,领悟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荷兰牧场宁静、安详、悠闲、和谐的生活的赞美之情,并理解这种情感在字里行间的体现。
领悟作者如何通过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将荷兰牧场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荷兰牧场的独特风光。
例如,在讲解牛群在草原上的状态时,播放牛群在广阔草原上吃草、休憩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牛群的姿态,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描写。
2. 朗读感悟法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等。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把握,感悟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比如,读到描写骏马飞驰的句子时,加快语速,读出骏马的矫健;读到描写夜晚牧场宁静的句子时,放慢语速,读出宁静的氛围。
3. 问题引导法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如“为什么说荷兰是牧场之国?”“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深入理解课文。
牧场之国优秀教学设计范文6篇牧场之国优秀教学设计范文1教材简析__是一篇略读课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
课文用形象生动、极为传神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本课语言优美,但“形”比较散,教学时,将着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感受风光之美,并学习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来表达。
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应用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将教学设计成四大板块:整体感知、细读品味、诵读实践、拓展迁移。
学习目标1.认识“镶、嵌、骏、膘、垠、爵、悠、畜”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点抓住生动传神的语句,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风光之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荷兰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3分钟)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她就是——荷兰。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和资料)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二、授课板块一:整体感知(6分钟)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组合作学习: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一说自己对荷兰的初步印象。
《牧场之国》教案(通用5篇)《牧场之国》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感受荷兰美丽的风光。
引起小朋友的赞美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__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
理解__词句,体会词句的美、__的美。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话练习。
导入课文。
今天三分钟说话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些国家情况。
我也知道一个国家,它在欧洲西部,是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
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
(板书:牧场之国)大家了解荷兰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荷兰有着这么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画面展示荷兰风景)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在这个迷人的国度里什么最吸引你。
2、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极目远眺剽悍强壮憨态可掬悠闲漫步默默无言万籁俱寂辽阔无垠悠然自得四、熟读课文,领略美景。
1、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
等会儿请小组代表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说给同学听。
3、小组交流反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
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五、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1、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小学语文牧场之国教案5篇小学语文牧场之国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教学过程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和指导,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内容,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语文牧场之国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牧场之国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抓住作者描写荷兰牧场上动物们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的语句及其拟人化的写作方法,体会荷兰的牧场是动物们真正的乐园。
3.感受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四次出现的原因是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感受作者拟人化写作手法的好处,学习富有人情味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初知荷兰:1.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22课——牧场之国(生一起读题目)。
这个课题前有一个“__”,这说明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生答)。
略读课文要求我们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它。
你们知道这个牧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吗荷兰(生答),是啊!荷兰因为运河众多,河流就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叉,所以被称为水之国,又因为郁金香、风信子等各种花朵在春天争奇斗艳,那时候,原野就像五彩斑斓的花地毯,所以荷兰又被称为花之国,同时,荷兰也是牧场之国,这从文中第一自然段中就能读懂。
2.初步感知: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并齐读。
师问: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什么叫牧场牧场之国又怎样理解(牧场是指放养牲畜的地方。
荷兰很适合放养牲畜,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牧场。
)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荷兰的牧场风光吧。
(二)初读感悟1.快速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等一会,老师要请你说出对牧场之国的印象。
学生谈对牧场之国荷兰的印象——悠闲的、自由的、安闲的、寂静的2.快速浏览课文,弄明白牧场之国属于谁师:同学们,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刚才读课文很有收获。
现在请你们再次浏览课文,思考:牧场之国是属于谁的生答后师归纳:哦,原来,牧场之国是花牛的王国,是骏马的王国,是山羊、绵羊、黑猪、小鸡的王国。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精选6篇)《牧场之国》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__语言的生动,丰富语言积累。
2、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通过预习,你知道“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2、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荷兰风光。
3、教师导语: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被人们称为“风车之国”“花之国”“运河之国”,它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意思是“低洼之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回顾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2、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在不理解处作上记号。
3、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理解,品读感悟教师: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黑白两色的花牛,膘肥体壮的骏马,成群的羊、猪、鸡,是那样悠然自得,惬意舒畅。
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
夜幕降临,更是一片静谧……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1、荷兰的牧场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
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2、全班交流反馈,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1)荷兰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
(2)荷兰的牧场是动物们的自由王国。
(3)荷兰蓝天、碧草、牛羊、宁静的夜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更突出了动物、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3、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会怎样介绍荷兰呢?4、教师小结。
(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更是作者内心溢发出的对荷兰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四、回读全文,学习写法1、整体读课文,体会__的写法。
《牧场之国》名师教学设计《牧场之国》名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并能够恰当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标注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
3、初步感悟文中写景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的朗读。
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能够初步了解赏析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1、引入课题: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上节课我们一同感受了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
今天我们再去荷兰去体验一下,看看那里的乡村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风景?2、出示图片:你都看到了哪些荷兰的美景?3、板书课题:牧场之国。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合作。
我出示了相关的图片,这样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激发对新知识学习、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句段训练,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也能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打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
2、在文中自由识记生字。
3、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自由练习后指名领读。
镶嵌,骏马,牲畜,公爵,舒缓平稳,悠然自得,默默无言膘肥体壮,仪态端庄,辽阔无垠【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在此环节中可以使各个水平的学生在读书方面落实到位。
因此,在该环节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已学知识去初步理解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文,师生正音,并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概括每段段意。
3、课件出示。
4、小组合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难点,学生往往分不清复述课文与之的不同之处。
【导语】《牧场之国》是⼀篇略读课⽂。
荷兰⼀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
本⽂正是从“牧场之国”的⾓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
课⽂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的辽阔⽆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既是作者在向⼈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8个⽣字,理解课⽂中的⽣字和新词。
2.理解课⽂内容,感受异国的⽥园风光。
揣摩⽂中优美的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初步感受东西⽅⽂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魅⼒。
过程与⽅法 欣赏图⽚,了解荷兰。
读课⽂想画⾯,体味“牧场之国”的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和谐之美。
激发学⽣对语⾔⽂字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理解课⽂内容,感受异国⽥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体会⽂中语⾔的表达效果。
初步感受东西⽅⽂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联系前⽂,激趣导⼊。
1、师:前⾯,我们了解了乡下⼈家的⽣活,感受到了乡下⽣活的美好,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个可爱的国度,请齐读课题——《牧场之国》 2、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联系⽣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脑海中形成的画⾯) ⼆、初读课⽂,感知内容。
1、⾃由读⽂,读准字⾳,读通句⼦。
2、同桌互助,认读⽣词。
3、带着问题默读课⽂。
(1)你知课⽂中所指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从哪⼉知道的? (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的发⾔提取关键词语,板书:荷兰碧绿草原⿊⽩花⽜成群骏马绵⽺成群) 三、⾃读⾃悟,交流讨论。
1、学⽣⾃由默读,品味课⽂,教师巡视,了解学⽣的学习情况,并适时适当地进⾏个别的学习指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说课稿第1篇】《牧场之国》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课稿说教材:这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
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一、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2、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说教法、学法:一、创设情境法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学生的表象,激活他们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游览荷兰田园风光——招聘小导游——设计宣传画”这一情境,使课文中静止的语言文字活动起来,把学生深深卷入到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去,成为其中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教育意图巧妙地渗透其中。
二、朗读感悟法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自觉能动性,使学生在读书中逐步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三、自主探究法教育应当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探究时间,充分的探究自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读、悟悟、品品,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
于是,学生能自觉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自行解决问题。
说教学过程:一、游览荷兰田园风光1、假想旅游: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荷兰风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去一个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园,也是牧场之国的迷人的地方——荷兰的乡村!让我们一起踏上荷兰之旅,去感受真正的荷兰,出发吧!(课件播放荷兰风光片,让学生欣赏)2、美丽的荷兰风光,怎能不令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呢?你们喜欢荷兰吗?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再次细细游览。
篇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教学设计第22课牧场之国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二、教学重、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一是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学生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
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师:板书写"牧场",看到这个词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眼前出现了马、牛、羊,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板书:草原牛马羊师:你们的想像力真丰富,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大家一同走进欧洲一个美丽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三分之一的领土都是牧场,这里的牧场辽阔无垠,所以它当之无愧被称为牧场之国。
(板书:之国)同学们知道这个国家是哪里吗?--荷兰(出示课件)师:(出示课件)这是荷兰的国花郁金香,它有200多个品种,每年3月到9月郁金香开了,水仙花开了,风信子也开了??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大花园。
所以便有了花之国的美誉。
荷兰境的运河纵横交错。
大小不一的风车随处可见,于是它又有水之国,风车之国的雅称。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生齐读。
师: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课文要介绍的不是荷兰的水,也不是荷兰的花,而是荷兰的牧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第一句话,也是第一自然段,(请大家打开课文,看一看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在文中叫总起句,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板书:总起句)以后同学们要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二)、初步阅读,感知牧场之美师:我们已经知道这些应该是牧场的必备条件,课文中描写的牧场之国,有这些吗?相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介绍荷兰牧场的牛马羊分别在哪几段?(学生很快就能找出)师:那第5自然段介绍了什么?生:是在介绍傍晚牧场的景象。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师: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牛的。
请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这段中有几个词语比较难读,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节课的生字。
(认识生字,纠正读音)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从这段里读懂什么?生:牛吃草时非常专注。
在牛的后面板书:专注生:什么叫专注?(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干某件事)师:如果你是这里的牛,你会在思考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师:是呀,牛在这里生活是多么自由,多么开心呀!那牛群真会思考吗?不会。
这一切都是作者的联想想象(板书:想象)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这是什么句呢?生:比喻、拟人(板书:比喻、拟人)师:(出示课件)"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师:美丽从哪里看出来的丝绒,(丝绒:用蚕丝和人造丝为原料织成的丝织品。
表面起绒毛,色泽鲜艳﹑光亮,质地柔软)这是比喻句。
师:你还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生:牛很多。
在牛的后面板书:多师:看到这番景象,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说:(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自主研读课文3、4段师:在荷兰牧场,不只是牛的数量多,生活得这么自由自在的,马和其他牲畜也是这样生活的。
请你自己去读读3、4自然段,用学习第2段一样的方法,来学习,看看你从这两段里面读懂了什么。
可以划一划,在旁边写批注。
等下老师要请同学来说。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板书:马肥壮、羊悠然、猪呼噜师:好一个悠闲自在的快乐王国,动物们就象生活在天堂里好是惬意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动物生活的自由王国。
这么美妙的环境是谁为它们提供的呢?生:人类师:没错,但也是荷兰独特的地貌形成的,的确荷兰人环保意识很强,他们非常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所以才给动物们创设了这么好的生活场所,是人与自然环境与动物的和谐统一。
我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保护环境,爱护自己的家园。
师:现在谁来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要让我们能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低地上的动物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体会荷兰牧场的夜景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荷兰白天的情景,那傍晚和夜晚又是怎样的呢?(请生朗读第五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闭眼想画面,想感受,等下请同学来说说。
生:美,静师: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指导读轻、低、缓)是啊,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荷兰牧场夜晚的静谧的美,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和谐的画卷呀!这时候,我们的心深处不由自主地赞叹:(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出示课件)它就像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的自然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发自肺腑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五、结束部分:6、、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那美丽的景象,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学到了不少作者写作的方法:1,总分的结构2,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想象的修辞方法。
7、、作业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完成导学练习篇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牧场之国》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略读课文教案22 牧场之国主备人:邓霓虹(单位:港口中心小学)审核人:_伟元、林惠芳__复核人:____________一、教学容:新课标人教版第八册第二十二课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三、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4、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荷兰的风土人情的资料。
2、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认知新词1、认读词语毛毡牛犊模样仪态端庄镶嵌骏马吆喝膘肥体壮辽阔无垠丝绒远眺悠然自得公爵牲畜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1、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读通顺了没有?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2、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3、读完后,你能用文中的词句来完成老师大屏幕上的填空吗?白天,奶牛_________,骏马_________,家畜_________。
傍晚,人们_________,这里一片寂静,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_________不断地运往远方,车船过后,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清脉络,感受迷人1、填完以后,你有没有什么发现?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发现了本文是按照从白天到傍晚到夜晚这样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很好,你的发现又上了个台阶,你已经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容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一自然段的大致意思连接起来。
是啊,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娇艳欲滴的郁金香,动物们的自由王国,黄昏挤奶的劳作,寂静无声的夜晚,这一幅幅画面就组成了荷兰无限美丽的田园风光。
师: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之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2、现在,赶快让我们来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荷兰的田园风光,说说这个迷人的田园什么最吸引你,它又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同时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
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喜欢文中的那些语句,为什么?(语言的优美及拟人写法)3、相机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⑴ "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生读说喜欢的理由指导读学生评读。
(概括出牛犊和老牛各自的特点;瞧,牛群这一家子多么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啊删除)⑵不仅是牛犊和老牛,草原上的奶牛也各具情态,有的──引读"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师过渡,引导:同学们看,前一句用"有的?有的?"排比的方法刻画了牛的姿态,后一句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它们看做牛群大家族的家庭成员,生动地描写了他们的活动或姿态,刻画出了各自的特点。
这段文字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相信这片牧场,会因大家精彩的想象而分外迷人,令人心驰神往的。
描述得好,读得可要更好哦!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奶牛生活的悠闲、有趣。
4、品析第三自然段:生读说理由再读:⑴ "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
"骠悍强壮是怎样一种体魄!鬃毛飞扬又是怎样一种速度啊!谁能表现出骏马的力量、速度之美?⑵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 没有了这些骏马,原野还会这样充满生机吗?欣赏一组骏马奔驰图,增强感悟,再读体味。
白也曾写下"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的诗句来赞美奔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徐悲鸿的八骏图不知同学有否看过,他笔下的骏马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勇往直前,英姿勃发。
如果说刚才我们所欣赏的奶牛还是以静态、安闲为主的话,那么这里骏马则是挥洒了阳刚和奔放,请我们班的男子汉们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5、第四自然段:⑴不止是骏马和奶牛,绿色草原还是其它许许多多动物们的天堂般的王国,你是怎么理解这里的"天堂般的"、"它们自己的王国"的?⑵生交流感悟⑶请一小组带着喜欢之情读好这一自然段,读出动物们的悠然自得?5、第五、六自然段:⑴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夜就另有一番独特的丰韵了,请同学前后比较一下,你能说说荷兰牧场的白天和傍晚、夜晚有什么不同吗?⑵哪儿写出了傍晚、夜晚的寂静?你能读好它吗?⑶总结:白天,是生机勃勃的;夜晚,是宁静安详的;白天是热闹富有动感的;夜晚,是优美独具韵味的。
带着这种感受,请女生一起朗读4、5自然段。
⑸你觉得女生读得好吗?找出你认为你可以读得更好的句子,再读给大家听听,感受感受!五、总结课文,升华认识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六、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碧绿草原,黑白花牛成群骏马,膘肥体壮绵羊猪群,悠然自得晚霞满天,牛羊歇息篇三: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牧场之国》教案22、* 牧场之国课型: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