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9.45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黄金分割数512-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大量应用于艺术、建筑和统计决策等方面,请你估算5﹣1的值( )A .在1.1和1.2之间B .在1.2和1.3之间C .在1.3和1.4之间D .在1.4和1.5之间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24a x m -+=的解为1x =,则a m +的值为( )A .9B .8C .5D .44.某气象台发现:在某段时间里,如果早晨下雨,那么晚上是晴天;如果晚上下雨,那么早晨是晴天,已知这段时间有9天下了雨,并且有6天晚上是晴天,7天早晨是晴天,则这一段时间有( )A .9天B .11天C .13天D .22天5.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 ,若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点C 对应的数是( )A .﹣2B .0C .1D .46.如图,若AB ∥CD ,CD ∥EF ,那么∠BCE =( )A .∠1+∠2B .∠2-∠1C .180°-∠1+∠2D .180°-∠2+∠17.如图,数轴上两点A,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B 表示的( )A .-6B .6C .0D .无法确定8.如图,已知1l AB ∕∕,AC 为角平分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4∠=∠B .15∠=∠C .23∠∠=D .13∠=∠9.已知23a b =(a ≠0,b ≠0),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23a b = B .2a=3b C .32b a = D .3a=2b 10.已知实数a 、b 、c 满足2111(b)(c)(b-c)0a a 4+++=.则代数式ab+ac 的值是( ).A .-2B .-1C .1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因式分解:3222x x y xy +=﹣__________. 2.如图,DA ⊥CE 于点A ,CD ∥AB ,∠1=30°,则∠D=________.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COD ,则点D 的坐标是________.4.已知x =3是方程2x a -—2=x —1的解,那么不等式(2—5a )x <13的解集是________.5.若不等式组2x b 0{x a 0-≥+≤的解集为3≤x ≤4,则不等式ax+b <0的解集为________.6.若13a +与273a -互为相反数,则a=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组(1)257320x y x y -=⎧⎨-=⎩ (2)33255(2)4x y x y +⎧=⎪⎨⎪-=-⎩2.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且m n ≠,p ,q 互为倒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距原点的距离恰为6个单位长度。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0的倒数是()A.﹣2020 B.﹣12020C.2020 D.120202.对某市某社区居民最爱吃的鱼类进行问卷调查后(每人选一种),绘制成如图所示统计图.已知选择鲳鱼的有40人,那么选择黄鱼的有()A.20人B.40人C.60人D.80人3.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y值为1的是()A.11m n==,B.10m n==,C.12m n==,D.21m n==,4381524,…,其中第6个数为()A.377B.355C.356D.33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若A(1,1),B(2,0),则C点的坐标为()A.(-3,-2) B.(3,-2) C.(-2,-3) D.(2,-3) 6.﹣6的倒数是()A.﹣16B.16C.﹣6 D.67.明月从家里骑车去游乐场,若速度为每小时10km,则可早到8分钟,若速度为每小时8km,则就会迟到5分钟,设她家到游乐场的路程为xkm,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A.851060860x x-=-B.851060860x x-=+C.851060860x x+=-D.85108x x+=+8.不等式3(x﹣1)≤5﹣x的非负整数解有()A.1个B.2个C.3个D.4个9.若|abc|=-abc,且abc≠0,则||||ba ca b c++=()A.1或-3 B.-1或-3 C.±1或±3 D.无法判断10.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使得它们的直角边互相垂直,则1∠的度数是()A.95︒B.100︒C.105︒D.1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2x=5,2y=3,则22x+y=________.2.如图,DA⊥CE于点A,CD∥AB,∠1=30°,则∠D=________.3.分解因式:32x 2x x -+=_________.4.一大门栏杆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BA 垂直地面AE 于点A ,CD 平行于地面AE ,若∠BCD=150°,则∠ABC=_______度.5.因式分解:34a a -=_____________.6.若323m x --21n y - =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_,n =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不等式组513(1)131722x x 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已知2a ﹣1的平方根为±3,3a +b ﹣1的算术平方根为4,求a +2b 的平方根.3.如图,∠BAD=∠CAE=90°,AB=AD ,AE=AC ,AF ⊥CB ,垂足为F .(1)求证:△ABC ≌△ADE ;(2)求∠FAE 的度数;(3)求证:CD=2BF+DE .4.如图,已知点E、F在直线AB上,点G在线段CD上,ED与FG交于点H,∠C=∠EFG,∠CED=∠GHD.(1)求证:CE∥GF;(2)试判断∠AED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EHF=80°,∠D=30°,求∠AEM的度数.5.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别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6.某中学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准备从体育用品商店一次性购买若干个足球和篮球(每个足球的价格相同,每个篮球的价格相同),若购买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需310元,购买2个足球和5个篮球共需500元.(1)求购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需多少元?(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从体育用品商店一次性购买足球和篮球共96个,要求购买足球和篮球的总费用不超过5720元,这所中学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篮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B2、D3、D4、D5、B6、A7、C8、C9、A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752、60°3、()2x x 1-.4、1205、(2)(2)a a a +-6、2 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24x -<≤,数轴见解析.2、±33、(1)证明见解析;(2)∠FAE=135°;4、(1)证明略;(2)∠AED +∠D =180°,略;(3)110°5、略;m=40, 14.4°;870人.6、(1)购买一个足球需要50元,购买一个篮球需要80;(2)30个.。
【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卷(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2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cm,腰长是12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32cmB. 34cmC. 36cmD. 38cm2. (2分)下列各数中,3的相反数是:A. (3)B. 3C. 3D. |3|3. (2分)下列选项中,有理数是:A. √2B. πC. 0.333…D. √14. (2分)下列各式中,单项式是:A. 2x + 3yB. x² y²C. 3xyD. a/b5. (2分)下列各式中,2x²与x²是同类项的是:A. 3x + 4yB. 5x³ + 2x²C. 7x² 3xD. 4x² + 36. (2分)下列各数中,3是:A. 质数B. 合数C. 既是质数又是合数D.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7. (2分)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是正数的是:A. (2)²B. (2)²C. (2)³D. |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1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9. (1分)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正数。
()10. (1分)0是整数。
()11. (1分)任何两个同类项都可以合并。
()12. (1分)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13. (1分)|3|与(3)相等。
()14. (1分)π是一个无理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5. (2分)若a=5,b=3,则a+b=______,ab=______。
16. (3分)若x=2,y=1,则2x3y=______,x²+y²=______,|xy|=______。
17. (3分)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是30°,则另一个锐角是______°,若斜边长是10cm,则较短的直角边长是______cm。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数中,最小的无理数是()A. √2B. √3C. πD. √52. 已知a=3,b=2,则a+b的值是()A. 1B. 5C. 5D. 13.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x+y)² = x² + y²B. (x+y)² = x² + 2xy + y²C. (xy)² = x² y²D. (xy)² = x² 2xy y²4. 下列关于单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B. 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C. 单项式是数或字母的积组成的式子D. 单项式中不含加减号5. 下列各式中,多项式的是()A. 5x² + 3x 2B. √x + 1C. 2x³ 4x² + 5D. 1/a + 3a²6.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第五项是()A. 14B. 16C. 18D. 207. 下列关于平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位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C. 同旁内角互补8.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线段B. 等腰三角形C. 正方形D. 梯形9.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10. 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 概率是0到1之间的数B. 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C.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D.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定大于0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已知|x|=3,则x的值为______。
12. 若3x6=0,则x的值为______。
13. 已知a²=9,则a的值为______。
14. 若(x2)(x+2)=0,则x的值为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完整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m >n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m ﹣2<n ﹣2B .44m n >C .6m <6nD .﹣8m >﹣8n2.如下图,下列条件中: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能判定AB ∥CD 的条件为(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3.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 c a b c a -----的结果是( )A .a –2cB .–aC .aD .2b –a 4.长方形如图折叠,D 点折叠到的位置,已知∠FC =40°,则∠EFC =( )A .120°B .110°C .105°D .115°5.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13x x a x x <⎧-⎪⎨-≤⎪⎩恰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A.12a≤<B.01a≤<C.12a-<≤D.10a-≤<6.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2()a b+的结果是( )A.﹣2a-b B.2a﹣b C.﹣b D.b7.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 B.m≥2 C.m≥2且m≠3 D.m>2且m≠38.《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若气温为零上10℃记作+10℃,则﹣3℃表示气温为()A.零上3℃B.零下3℃C.零上7℃D.零下7℃9.若|abc|=-abc,且abc≠0,则||||ba ca b c++=()A.1或-3 B.-1或-3 C.±1或±3 D.无法判断10.如图,已知直线a∥b,则∠1、∠2、∠3的关系是()A.∠1+∠2+∠3=360°B.∠1+∠2﹣∠3=180°C.∠1﹣∠2+∠3=180°D.∠1+∠2+∠3=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多项式2x2+3x+7的值为10,则多项式6x2+9x﹣7的值为________.2.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那么1∠的度数为__________.3.一次数学竞赛出了15个选择题,选对一题得4分,选错或不答一题倒扣2分,小明同学做了15题,得42分.设他做对了x 道题,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4.使分式211x x -+的值为0,这时x=________. 5102.0110.1= 1.0201.6.已知|x|=3,则x 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 (1)37615=-y (2)21136x x ++-=2 (3)0.430.20.5x x +--=﹣1.6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23(1)138222x x x x a +>-⎧⎪⎨≤-+⎪⎩有四个整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如图,直线CD 与直线AB 相交于C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解答.(1)过点P 作PQ ∥CD ,交AB 于点Q ;(2)过点P 作PR ⊥CD ,垂足为R ;(3)若∠DCB=120°,猜想∠PQC 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4.如图,已知AB∥CD,AD∥BC,∠DCE=90°,点E在线段AB上,∠FCG=90°,点F在直线AD上,∠AHG=90°.(1)找出图中与∠D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2)若∠ECF=25°,求∠BCD的度数;(3)在(2)的条件下,点C(点C不与B,H两点重合)从点B出发,沿射线BG的方向运动,其他条件不变,求∠BAF的度数.5.为响应党的“文化自信”号召,某校开展了古诗词诵读大赛活动,现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下的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直接写出a的值,a= ,并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求扇形B的圆心角度数.(3)如果全校有2000名学生参加这次活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那么估计获得优秀奖的学生有多少人?6.某校计划组织师生共300人参加一次大型公益活动,如果租用6辆大客车和5辆小客车,恰好全部坐满,已知每辆大客车的乘客座位数比小客车多17个.(1)求每辆大客车和每辆小客车的乘客座位数;(2)由于最后参加活动的人数增加了30人,学校决定调整租车方案,在保持租用车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且所有参加活动的师生都有座位,求租用小客车数量的最大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C3、C4、B5、A6、A7、C8、B9、A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20°.3、4x﹣2(15﹣x)=42.4、15、±1.016、±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y=3;(2)x=113;(3)x=﹣3.2.2、-3≤a<-23、(1)略;(2)略;(3)∠PQC=60°,理由略4、(1)与∠D相等的角为∠DCG,∠ECF,∠B(2)155°(3)25°或155°5、(1)30,补图见解析;(2)扇形B的圆心角度数为50.4°;(3)估计获得优秀奖的学生有400人.6、(1)每辆小客车的乘客座位数是18个,每辆大客车的乘客座位数是35个;(2)租用小客车数量的最大值为3.。
2024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2B. 3C. 0.5D. -7答案:A2.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8 = 2√2B. √8 = √2C. √8 = 2√4D. √8 = √16答案:A3. 下列哪个数是七年级上册数学所学的立方根:A. ∛27B. √27C. 27^(1/2)D. 27^(1/3)答案:A4. 下列哪个数是七年级上册数学所学的平方根:A. √9B. ∛9C. 9^(1/2)D. 9^(1/3)答案:C5. 下列哪个数是有理数:A. √3B. πC. 3/2D. √-1答案:C6.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4B. 3/4C. √2D. 2√2答案:C7. 下列哪个数是整数:A. -3/4B. 2.5C. -2D. 3/2答案:C8. 下列哪个数是分数:A. -3B. 2C. -3/2D. 2√2答案:C9.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A. -3B. 0C. 3D. -3/2答案:C10.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A. 3B. 0C. -3D. -3/2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2 × 2 × 2 = _______答案:812. 3 × 3 × 3 = _______答案:2713. 4 × 4 × 4 = _______答案:6414. 5 × 5 × 5 = _______答案:12515. 6 × 6 × 6 = _______答案:21616. 7 × 7 × 7 = _______答案:34317. 8 × 8 × 8 = _______答案:51218. 9 × 9 × 9 = _______答案:72919. 10 × 10 × 10 = _______答案:100020. 11 × 11 × 11 = _______ 答案:1331三、解答题(共20分)21. 计算下列各题:a. √9 + √16b. √25 - √64c. √81 + √121答案:a. 3 + 4 = 7b. 5 - 8 = -3c. 9 + 11 = 2022. 计算下列各题:a. √(49 - 16)b. √(36 + 49)c. √(16 - 9)答案:a. √33b. √85c. √723. 计算下列各题:a. √(121 - 64)b. √(49 + 64)c. √(16 + 25)答案:a. √57b. √113c. √4124. 判断下列各题:a. √25 + √16 = 5 + 4 = 9b. √81 - √64 = 9 - 8 = 1c. √100 - √100 = 10 - 10 = 0答案:a. 正确b. 错误c. 错误25. 计算下列各题:a. √(16 + 9)b. √(25 - 16)c. √(49 - 25)答案:a. √25 = 5b. √9 = 3c. √24 = 4√6以上是2024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a>b B.﹣ab<0 C.|a|<|b| D.a<﹣b2.下列每对数中,相等的一对是()A.(﹣1)3和﹣13B.﹣(﹣1)2和12C.(﹣1)4和﹣14D.﹣|﹣13|和﹣(﹣1)33.如图,点A,B在数轴上,点O为原点,OA OB=.按如图所示方法用圆规在数轴上截取BC AB=,若点A表示的数是a,则点C表示的数是( )A.2a B.3a-C.3a D.2a-4.如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数字卡片,在此卡片上可以用一个正方形圈出44⨯个位置的16个数(如1,2,3,4,8,9,10,11,15,16,17,18,22,23,24,25).若用这样的正方形圈出这张数字卡片上的16个数,则圈出的16个数的和不可能为下列数中的( )A.208B.480C.496D.5925.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213+x=5x B.x2+1=3x C.32y=y+2 D.2x﹣3y=16.一张普通A4纸的厚度约为0.000104m,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mA.21.0410-⨯B.31.0410-⨯C.41.0410-⨯D.51.0410-⨯7.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40°时,∠BOD的度数是()A.50°B.130°C.50°或 90°D.50°或 130°8.﹣2020的倒数是( ) A .﹣2020 B .﹣12020 C .2020 D .120209.如果a ﹣3b =2,那么2a ﹣6b 的值是( )A .4B .﹣4C .1D .﹣1 10.若(1,2)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2排的位置,则教室里第2列第3排的位置表示为( ) A .(2,1)B .(3,3)C .(2,3)D .(3,2) 11.赣州是中国脐橙之乡,据估计2013年全市脐橙总产量将达到150万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吨.A .415010⨯B .51510⨯C .70.1510⨯D .61.510⨯12.如图的几何体,从上向下看,看到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下面每个正方形中的五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则第4个正方形中间数字m 为________,第n 个正方形的中间数字为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14.如图,数轴上点A 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 =4则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15.5535______.16.把53°24′用度表示为_____.17.若关于x 的多项式2261x bx ax x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则-a b 的值是________18.在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 8-,10.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从A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从点B 出发沿数轴在B ,A 之间往返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点P ,Q 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时,t 的值为__________.19.单项式﹣22πa b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20.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其中,含30°角的顶点落在直线a 上,含90°角的顶点落在直线b 上.若//221a b ∠=∠,;,则1∠=__________°.21.如图,若12l l //,1x ∠=︒,则2∠=______.22.当12点20分时,钟表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是___________.23.观察“田”字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则c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24.观察一列有规律的单项式:x ,23x ,35x ,47x ,59x ⋅⋅⋅,它的第n 个单项式是______.三、压轴题25.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 在数轴上运动,点C 在点E 的左边,且CE =8,点F 是AE 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 运动到点C 、E 均在A 、B 之间时,若CF =1,则AB = ,AC = ,BE = ;(2)当线段CE 运动到点A 在C 、E 之间时,①设AF 长为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BE = (结果需化简.....); ②求BE 与CF 的数量关系;(3)当点C 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 从点E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 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 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8),求t 为何值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26.已知线段30AB cm =(1)如图1,点P 沿线段AB 自点A 向点B 以2/cm 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沿线段点B 向点A 以3/cm s 的速度运动,几秒钟后,P Q 、两点相遇?(2)如图1,几秒后,点P Q 、两点相距10cm ?(3)如图2,4AO cm =,2PO cm =,当点P 在AB 的上方,且060=∠POB 时,点P 绕着点O 以30度/秒的速度在圆周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 沿直线BA 自B 点向A 点运动,假若点P Q 、两点能相遇,求点Q 的运动速度.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的坐标为(2,8),点N 的坐标为(2,6),将线段MN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PQ (点P 和点Q 分别是点M 和点N 的对应点),连接MP 、NQ ,点K 是线段MP 的中点.(1)求点K 的坐标;(2)若长方形PMNQ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下方运动,(点A 、B 、C 、D 、E 分别是点M 、N 、Q 、P 、K 的对应点),当BC 与x 轴重合时停止运动,连接OA 、OE ,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三角形OAE 的面积S (不要求写出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 、OD ,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三角形OBD 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AE 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 是段AB 的“2倍点”.(1)线段的中点__________这条线段的“2倍点”;(填“是”或“不是”)(2)若AB =15cm ,点C 是线段AB 的“2倍点”.求AC 的长;(3)如图②,已知AB =20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 m /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1c m/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当t =_____________s 时,点Q 恰好是线段AP 的“2倍点”.(请直接写出各案)29.如图,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5-、10-、10.(1)填空:AB = ,BC = ;(2)现有动点M 、N 都从A 点出发,点M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M 移动到B 点时,点N 才从A 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求点N 移动多少时间,点N 追上点M ?(3)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 -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30.如图所示,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2,4,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 到点A ,B 的距离相等,求点P 对应的数x 的值.(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点P 到点A ,B 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 ,B 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 以5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 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 时,点P 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 与点B 之间.当点A 与点B 重合时,点P 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31.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a,点B 表示数b,AB 表示A 点和B 点之间的距离,且a,b 满足|a+2|+(b+3a)2=0.(1)求A,B 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线段AB 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 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 处放一个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 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个小球乙从点B 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小球的大小,可看做一个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甲球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32.已知数轴上三点A ,O ,B 表示的数分别为6,0,-4,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当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相等时,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2)另一动点R从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时间追上点R?(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a、b两点到原点距离的大小,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图可知a<0<b,∴ab<0,即-ab>0又∵|a|>|b|,∴a<﹣b.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乘方和绝对值的性质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1)3=﹣1=﹣13,相等;B.﹣(﹣1)2=﹣1≠12=1,不相等;C.(﹣1)4=1≠﹣14=﹣1,不相等;D. ﹣|﹣13|=﹣1≠﹣(﹣1)3=1,不相等.故选A.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数轴可以用含a 的式子表示出点B 表示的数,从而得到点C 表示的数.【详解】解:由点O 为原点,OA OB =,可知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A 表示的数是a ,所以B 表示的数为-a ,又因为BC AB =,所以点C 表示的数为3a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数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结合相反数,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4.C解析:C【解析】【分析】由题意设第一列第一行的数为x ,依次表示每个数,并相加进行分析得出选项.【详解】解:设第一列第一行的数为x ,第一行四个数分别为,1,2,3x x x x +++,第二行四个数分别为7,8,9,10x x x x ++++,第三行四个数分别为14,15,16,17x x x x ++++,第四行四个数分别为21,22,23,24x x x x ++++,16个数相加得到16192x +,当相加数为208时x 为1,当相加数为480时x 为18,相加数为496时x 为19,相加数为592时x 为25,由数字卡片可知,x 为19时,不满足条件.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求解问题,理解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进行分析即可.5.A解析:A【解析】【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 =0(a ,b 是常数且a≠0).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 、213+x =5x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B 、x 2+1=3x 未知数x 的最高次数为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C、32y=y+2中等号左边不是整式,不是一元一次方程;D、2x﹣3y=1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未知数x的次数是1这个条件.此类题目可严格按照定义解题.6.C解析:C【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104=1.04×10−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分别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1)∵OC⊥OD,∴∠COD=90°,∵∠AOC=40°,∴∠BOD=180°﹣90°﹣40°=50°,(2)∵OC⊥OD,∴∠COD=90°,∵∠AOC=40°,∴∠AOD=50°,∴∠BOD=180°﹣50°=13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要注意分两种情况画图.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倒数的概念即可解答.【详解】解:根据倒数的概念可得,﹣2020的倒数是1 2020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A【解析】【分析】将a﹣3b=2整体代入即可求出所求的结果.【详解】解:当a﹣3b=2时,∴2a﹣6b=2(a﹣3b)=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正确对代数式变形,利用添括号法则是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数对(1,2)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2排的位置,可知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排,由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2)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2排的位置,∴教室里第2列第3排的位置表示为(2,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分析出数对表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解析】【分析】将150万改写为1500000,再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是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详解】150万=1500000=61.51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其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是整数,关键是确定a 和n 的值.1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图形和空间想象能力,从上面看图形,根据看的图形选出即可.【详解】从上面看是水平方向排列的两列,上一列是二个小正方形,下一列是右侧一个正方形,故A 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应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由前三个正方形可知:右上和右下两个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根据这一个规律即可得出m的值;首先求得第n个的最小数为1+4(n-1)=4n-3,其它三个分别为4n-2,4n-1,4n,n-解析:83【解析】【分析】由前三个正方形可知:右上和右下两个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根据这一个规律即可得出m 的值;首先求得第n个的最小数为1+4(n-1)=4n-3,其它三个分别为4n-2,4n-1,4n,由以上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知:右上和右下两个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第4个正方形中间的数字m=14+15=29;∵第n个的最小数为1+4(n-1)=4n-3,其它三个分别为4n-2,4n-1,4n,∴第n个正方形的中间数字:4n-2+4n-1=8n-3.故答案为:29;8n-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2【解析】【分析】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则A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 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AB=,且4则A表示的数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15.【解析】【分析】分别对其进行6次方,比较最后的大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5,都大于0,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根式的比较大小,解题关键是把带根式的数化为常数进5<<【解析】【分析】分别对其进行6次方,比较最后的大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50,则62636555=<=<,5<<,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根式的比较大小,解题关键是把带根式的数化为常数进行比较即可. 16.4°.【解析】【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详解】解:53°24′用度表示为53.4°,故答案为:53.4°.【点睛】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详解】解:53°24′用度表示为53.4°,故答案为:53.4°.【点睛】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应除以60,注意度、分、秒都是60进制的,由大单位化小单位要乘以60才行.17.-5【解析】【分析】合并同类项后,由结果与x的取值无关,则可知含x各此项的系数为0,求出a 与b的值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1)x2+(b-6)x+1,由结果与x取值解析:-5【解析】【分析】合并同类项后,由结果与x的取值无关,则可知含x各此项的系数为0,求出a与b的值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261x bx ax x-++-+=(a-1)x2+(b-6)x+1,由结果与x取值无关,得到a-1=0,b-6=0,解得:a=1,b=6.∴a-b=-5.【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以及理解“与x的取值无关”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表示P,Q的数为-8+2t和10-3t,并分到A前和到A后进行分析求值.【详解】解:由题意表示P,Q的数为-8+2t()和10-3t(),-8+3(t-6)()解析:12 5【解析】根据题意分别表示P ,Q 的数为-8+2t 和10-3t ,并分Q 到A 前和Q 到A 后进行分析求值.【详解】解:由题意表示P ,Q 的数为-8+2t (09t <≤)和10-3t (06t <≤),-8+3(t-6)(69t <≤)Q 到A 前:103826t t -+-=,求得125t =,且满足06t <≤, Q 到A 后:82836t t -++--()=6,求得12t =,但不满足69t <≤,故舍去, 综上125t =. 故填125.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动点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进行分析求解.19.﹣; 3.【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系数的定义解答.【详解】解: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2+1=3,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解析:﹣2π; 3. 【解析】【分析】 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系数的定义解答.【详解】 解:单项式﹣22πa b 的系数是﹣2π,次数是2+1=3, 故答案是:﹣2π;3.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时,把一个单项式分解成数字因数和字母因式的积,是找准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关键. 20.2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CA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2,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CB=90°,∴∠2+∠3=90°.解析:2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CA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2,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CB=90°,∴∠2+∠3=90°.∴∠3=90°−∠2.∵a∥b,∠2=2∠1,∴∠3=∠1+∠CAB,∴∠1+30°=90°−2∠1,∴∠1=20°.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21.(180﹣x)°.【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180°﹣∠1,代入求出即可.∵l1∥l2,∠1=x°,∴∠2=180°﹣∠1=180°﹣x°=(180﹣x)°.故解析:(180﹣x)°.【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180°﹣∠1,代入求出即可.【详解】∵l1∥l2,∠1=x°,∴∠2=180°﹣∠1=180°﹣x°=(180﹣x)°.故答案为(180﹣x)°.【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2.110°【解析】【分析】12时整时,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当12时20分时,分针和时针都转过一定的角度,用分针转过的角度减去时针转过的角度,就得到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详解】解:因为解析:110°【解析】【分析】12时整时,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当12时20分时,分针和时针都转过一定的角度,用分针转过的角度减去时针转过的角度,就得到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详解】解:因为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所以钟表上12时20分时,时针转过的角度是:0.5°×20=10°,分针转过的角度是:6°×20=120°,所以12时20分钟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120°-10°=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解决的关键是理解钟面上的分针每分钟旋转6°,时针每分钟旋转0.5°.23.【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解析:270【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此位置数为15时,恰好是第8个奇数,即此“田”字为第8个.观察每个“田”字左下角数据,可以发现,规律是2,22,23,24等,则第8数为a =28.观察右下角的数字可得右下角的数字正好是左上角和左下角两个数字的和,所以b =15+a =271,右上角的数字正好是右下角数字减1,所以c =b -1=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以探究数字规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感.解题时注意把同等位置的数字变化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欢迎共阅七年级数学期末调考试卷满分: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1.(A)12(B)23456(7(A)a (C)a 8(A)b -a>0(B)a -b>0(C)ab >0(D)a +b>09.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1022.0099取近似值,. (A)1022.01(精确到0.01)(B)1.0×103(保留2个有效数字)(C)1020(精确到十位)(D)1022.010(精确到千分位)10.“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若设这数是x ,则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A)x=-x+4(B)x=-x+(-4)(C)x=-x-(-4)(D)x-(-x )=411.下列等式变形:①若a b =,则a b x x =;②若a b x x =,则a b =;③若47a b =,则74a b =;④若74a b =,则47a b =.其中一定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等于-4的2次方,则式子1()2cd a b x x ---的值为().(A)2(B)4(C)-8(D)8二、填一填,看看谁仔细(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请将你的答案写在“_______”处)13.写出一个比12-小的整数:. 14.已知甲地的海拔高度是300m ,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m ,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_________m .151617.(18.(19.相等,(1)(2)解:20.(一般解:21.(本题9分)观察一列数:1、2、4、8、16、…我们发现,这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一般地,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1)等比数列5、-15、45、…的第4项是_________.(2分)(2)如果一列数1234,,,a a a a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那么有:21a a q =,23211()a a q a q q a q ===,234311()a a q a q q a q ===则:5a =.(用1a 与q 的式子表示)(2分)(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4项是40,求它的公比.(5分)解:22.(本题8分)两种移动电话记费方式表 (1)一个月内本地通话多少分钟时,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5分) (2)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本地通话费180元,则应该选择哪种通讯方式较合算?(3分)解:23.(本题10分)关于x 的方程234x m x -=-+与2m x -=的解互为相反数.(1)(2)解: 24运动,3度/秒)(1(4分)解:(2解:(3C 同时从B A 解: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1.A2.C3.D4.B5.C6.B7.C8.A9.A10.B11.B12.D二、填一填,看看谁仔细13.-1等14.35015.20016.865三、解一解,试试谁更棒17.(1)解:13(1)(48)64-+⨯- =-48+8-36………………………………3分=-76………………………………5分(2)解:4)2(2)1(310÷-+⨯-=1×2+(-8)÷4………………………………2分=2-2=0………………………………5分18.(1)解:37322x x +=-3x+2x=32-7………………………………2分5x=25………………………………4分x=5………………………………5分(2)解:111326x x -=- 1131x x -+=-………………………………2分19.解:20352x +解得21.(3)∴∴22.(1)解得(20.6t=180∴2t =300∴使用全球通的通讯方式较合算.………………………………8分23.解:(1)由234x m x -=-+得:x=112m +…………………………2分 依题意有:112m ++2-m=0解得:m=6………………………6分 (2)由m=6,解得方程234x m x -=-+的解为x=4……………8分解得方程2m x -=的解为x=-4………………………10分24.(1)设点A 的速度为每秒t 个单位长度,则点B 的速度为每秒4t 个单位长度. 依题意有:3t+3×4t=15,解得t=1…………………………2分∴点A 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B 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3分画图……………4分(2)设x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5分根据题意,得3+x=12-4x ………………7分解之得x=1.8即运动1.8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B两点的正中间………………8分(3)设运动y秒时,点B追上点A根据题意,得4y-y=15,解之得y=5 ………………10分即点B追上点A共用去5秒,而这个时间恰好是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所花的时间,因此点C行驶的路程为:20×5=100(单位长度)………………12分。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已知:线段AB=30cm.(1)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4厘米/秒运动,经过几秒,点P、Q两点能相遇?(2)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点P出发3秒后,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4厘米/秒运动,问再经过几秒后点P、Q两点相距6cm?(3)如图2,AO=4cm,PO=2cm,∠POB=60°,点P绕着点O以60度/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自B点向A点运动,假若P、Q两点能相遇,直接写出点Q运动的速度.【答案】(1)解:30÷(2+4)=5(秒),答:经过5秒,点P、Q两点能相遇.(2)解:设再经过x秒后点P、Q两点相距6cm.当点P在点Q左边时,2(x+3)+4x+6=30解得x=3;当点P在点Q右边时,2(x+3)+4x-6=30解得x=5,所以再经过3或5秒后点P、Q两点相距6cm;(3)解:设点Q运动的速度为每秒xcm.当P、Q两点在点O左边相遇时,120÷60x=30-2,解得x=14;当P、Q两点在点O右边相遇时,240÷60x=30-6,解得x=6,所以若P、Q两点能相遇点Q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4cm或6cm.【解析】【分析】(1)根据点P、Q运动路程和等于AB求解;(2)分点P在点Q左右两边两种可能来解答;(3)分情况讨论,P、Q在点O左右两边相遇来解答.2.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CD=2AB+3.(1)若点C是线段AD的中点,求BC-AB的值;(2)若BC=AD,求BC-AB的值;(3)若线段AC上有一点P(不与点B重合),AP+AC=DP,求BP的长.【答案】(1)解:设AB长为x,BC长为y,则CD=2x+3.若C是AB的中点,则AC=CD,即x+y=2x+3,得:y-x=3,即BC-AB=3(2)解:设AB长为x,BC长为y,若BC= CD,即AB+CD=3BC,∴x+2x+3=3y,∴y=x+1,即y-x=1,∴BC-AB=1(3)解:以A为原点,AD方向为正方向,1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则A:0,B:x,C:x+y,D:x+y+2x+3=3x+y+3.设P:p,由已知得:0≤p≤x+y,则AP=p,AC=x+y,DP=3x+y+3-p,∵AP+AC=DP,BP= ,∴p+x+y=3x+y+3-p,解得:2p-2x=3,∴p-x=1.5,∴BP=1.5【解析】【分析】(1)此题可以设未知数表示题中线段的长度关系,设AB长为x,BC长为y,则AC=AB+BC=x+y,CD=2x+3 ,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 AC=CD ,从而列出方程,变形即可得出答案;(2)设AB长为x,BC长为y ,则CD=2x+3 ,由BC= CD,得出AB+CD=3BC,从而列出方程变形即可得出答案;(3)设AB长为x,BC长为y ,则CD=2x+3 ,以A为原点,AD方向为正方向,1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则A点表示的数为0,B点表示的数为x,C点表示的数为x+y,D点表示的数为x+y+2x+3=3x+y+3.设P点表示的数为p,由已知得:0≤p≤x+y,则AP=p,AC=x+y,DP=3x+y+3-p,由AP+AC=DP,列出方程,并行得出P-X的值,再根据BP= 即可得出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长方形ABCD 中,将两张边长分别为a 和b (a >b )的正方形纸片按图1,图2两种方式放置(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长方形中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C 1,图2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C 2,则C 1 -C 2的值为( )A .0B .a -bC .2a -2bD .2b -2a 2.“比a 的3倍大5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A .35a +B .3(5)a +C .35a -D .3(5)a -3.七年级数学拓展课上:同学们玩一种类似于古代印度的“梵塔游戏”,有3个柱子甲、乙、丙,在甲柱上现有4个盘子,最上面的两个盘子大小相同,从第二个盘子往下大小不等,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如图),把这4个盘子从甲柱全部移到乙柱游戏即结束,在移动过程中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甲、乙、丙柱都可以利用,且3个柱子上的盘子始终保持小的盘子不能放在大的盘子之下,设游戏结束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n ,则n =( )A .9B .11C .13D .154.若m 5=,n 3=,且m n 0+<,则m n -的值是( ) A .8-或2-B .8±或2±C .8- 或2D .8或25.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a >﹣2B .a >﹣bC .a >bD .|a |>|b |6.已知a ,b 是有理数,若表示它们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的值为( )A .零B .非负数C .正数D .负数7.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β∠=∠的图形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8.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多项式: 233547,,,,x y x y x y x y +-+-,其中第10个式子是( ) A .1019x y -B .1019x y +C .1021x y -D .1017x y -9.如图,若已知七巧板拼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2,则图中,最大正方形面积为( )A .8B .10C .16D .3210.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且OC ⊥OD ,若∠COA=36°则∠DOB 的大小为( )A .36°B .54°C .64°D .72°11.按照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若输入的x 的值为4,则输出的结果是( )A .21B .89C .261D .36112.已知整数1a 、2a 、3a 、4a 、…满足下列条件:11a =-,212a a =-+,323a a =-+,434a a =-+,…,11n n a a n +=-++(n 为正整数)依此类推,则2020a 的值为()A .-1009B .-2019C .-1010D .-2020二、填空题13.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若输入x 的值为8,输出的结果是m ,若输入x 的值为3,输出的结果是n ,则m-2n=______.14.按下面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 的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506,则满足条件的所有x 的值是___________.15.若式子2x 2+3y+7的值为8,那么式子6x 2+9y+2的值为_________. 16.若∠α=35°16′28″,则∠α的补角为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O 是直线AB 与CD 的交点,∠BOM :∠DOM =1:2,∠CON =90°,∠NOM =68°,则∠BOD =_____°.18.若25m n a b 与569a b -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是____.19.如图,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纸片,然后将其中一个小正方形纸片再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纸片.如此分割下去,第n 次分割后,正方形纸片共有_________个.20.如图,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依次编号为1,2,3,4,5,从某个顶点开始,若顶点编号是奇数,则一次逆时针走2个边长;若顶点编号是偶数,则一次顺时针走1个边长.若从编号2开始走,则第2020次后,所处顶点编号是_____________.21.观察下列式子:13111414a ==-⨯;23114747a ==-⨯;3311710710a ==-⨯;431110131013a ==-⨯,按此规律,则n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 为正整数),并计算123100a a a a +++⋯+=________________.22.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2的O 上的0A 点出发,沿着射线0A O 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1A 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1A O 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 上的点2A 处;接着又从2A 点出发,沿着射线2A O 方向运动到O 上的点3A 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3A O 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 上的点4A 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2020A 处,则点2020A 与点0A 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23.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它们对应的数分别是-2,34x -,且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x 的值.24.计算:(1)1108(2)()2--÷-⨯-; (2)2020313()12(1)468-+-⨯+-. 25.已知数轴上,点A 和点B 分别位于原点O 两侧,点A 对应的数为a ,点B 对应的数为b ,且|a-b|=15.(1)若b =-6,则a 的值为 ; (2)若OA =2OB ,求a 的值;(3)点C 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 ,若A 点在原点的左侧,O 为AC 的中点,OB =3BC ,请画出图形并求出满足条件的c 的值.26.如图,已知∠AOB =120°,射线OP 从OA 位置出发,以每秒2°的速度顺时针向射线OB 旋转;与此同时,射线OQ 以每秒6°的速度,从OB 位置出发逆时针向射线OA 旋转,到达射线OA 后又以同样的速度顺时针返回,当射线OQ 返回并与射线OP 重合时,两条射线同时停止运动. 设旋转时间为t 秒.(1)当t =2时,求∠POQ 的度数; (2)当∠POQ =40°时,求t 的值;(3)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POQ =12∠AO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如图,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6-,3,点P 是射线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M 是线段AP 靠近点A 的三等分点,N 是线段BP 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1)若点P 表示的有理数是0,那么MN 的长为________;若点P 表示的有理数是6,那么MN 的长为________;(2)点P 在射线AB 上运动(不与点A ,B 重合)的过程中,MN 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写出求MN 的长的过程;若改变,请说明理由.28.如图,在数轴上有四个点A 、B 、C 、D ,点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 AB 长2个单位长度,CD 长1个单位长度.(1)点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点C 的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线段BC = . (2)若点B 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C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若BC 长6个单位长度,求t 的值;(3)若线段..AB ..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线段..CD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用含有t 的式子分别表示点A 、B 、C 、D ,则A 是 ,B 是 ,C 是 ,D 是 . ②若0<t <24时,设M 为AC 中点,N 为BD 中点,试求出线段MN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周长的计算公式,列式子计算解答. 【详解】解:由题意知:1C =AD+CD-b+AD-a+a-b+a AB a +-, ∵ 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 AB =CD ,∴1C =AD+CD-b+AD-a+a-b+a AB a=2AD+2AB-2b +-, 同理,2C =AD b+AB-a+a-b+a+BC-a+AB=2AD+2AB-2b -, ∴C 1 -C 2=0.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周长的计算,“数形结合”是关键.2.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用代数式表示比a 的3倍大5的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比a 的3倍大5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3a +5,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代数式.3.B解析:B 【解析】 【分析】首先不考虑题目中最上面两个盘子大小相同的情况,分别求出盘子数量n =1,n =2和n =3时所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而当有四个盘子,且最上面两个盘子大小相同时,相当于操作三个盘子的时候,最上面的那个盘子动了几次,就会增加几次,然后计算即可. 【详解】解:首先不考虑题目中最上面两个盘子大小相同的情况, 当盘子数量n =1时,游戏结束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1;当盘子数量n =2时,小盘→丙柱,大盘→乙柱,小盘再从丙柱→乙柱,游戏结束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3;盘子数量n =3时,小盘→乙柱,中盘→丙柱,小盘从乙柱→丙柱,也就是用n =2的方法把中盘和小盘移到丙柱,大盘移到乙柱,再用n =2的方法把中盘和小盘从丙柱移到乙柱,至此完成,游戏结束时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3+1+3=7;当有四个盘子,且最上面两个盘子大小相同时,相当于操作三个盘子的时候,最上面的那个盘子动了几次,就会增加几次,故游戏结束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7+4=11,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变化的规律问题,理解题意,正确分析出完成移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m 与n 的值,即可确定出原式的值. 【详解】解:∵|m|=5,|n|=3,且m+n<0, ∴m=−5,n=3或m=−5,n=−3, ∴m−n=−8或m-n=-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和绝对值的代数意义.5.D解析:D 【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a 、b 的位置,判断出a 、b 的范围,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的性质进行比较即可.详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3<a <﹣2,1<b <2, ∴|a|>|b|,a <﹣b ,b >a ,a <﹣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是解题关键.6.D解析:D 【解析】 【分析】本题根据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判定其绝对值大小,继而作差可直接得出答案. 【详解】由已知得:a 离数轴原点的距离相对于b 更近,可知a <b , 故:0a b -<,即其差值为负数;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别式子正负,解题关键在于对数轴相关概念与性质的理解,比较大小注意细心即可.7.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板可得第一个图形∠β=45°,进而可得∠α=45°;根据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可得第二个图形、第四个图形中∠α=∠β,第三个图形∠α和∠β互补.【详解】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第一个图形∠α=∠β=45°,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第二个图形∠α=∠β,第三个图形∠α+∠β=180°,不相等,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第四个图形∠α=∠β,因此∠α=∠β的图形个数共有3个,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关键是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8.A解析:A【解析】【分析】把已知的多项式看成由两个单项式组成,分别找出两个单项式的规律,也就知道了多项式的规律.【详解】多项式的第一项依次是x,x2,x3,x4,…,x n,第二项依次是y,-y3,y5,-y7,…,(-1)n+1y2n-1,所以第10个式子即当n=10时,代入到得到x n+(-1)n+1y2n-1=x10-y19.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本题属于找规律的题目,把多项式分成几个单项式的和,分别找出各单项式的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七巧板的性质,分别计算出每一块图形的面积,最后再求和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6号的面积为:2,则1号的面积为:1,2号的面积为:2,3号的面积为:2,4号的面积为:4,5号的面积为:1,7号的面积为:4,++++++=.所以最大正方形面积为:12241241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七巧板拼图,计算出每一块图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OC⊥OD,∴∠COD=90°,又∵∠AOC+∠COD+∠DOB=180°,∴∠DOB=180°-36°-90°=54°.故选B.11.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把输入的x的值乘4,求出积是多少;然后用所得的积加上5,判断出和是多少,依此类推,直到输出的结果不小于100为止.【详解】解:4×4+5=16+5=21,21<100,21×4+5=84+5=89,89<100,89×4+5=356+5=361,∴输出的结果是361.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代数式求值的方法,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分析】a的值.依次计算1a、2a、3a、4a、…,得到规律性答案,即可得到2020【详解】11a =-,212a a =-+=-1, 323a a =-+=-2,434a a =-+=-2, 5453a a =-+=-,6563a a =-+=-,,由此可得:每两个数的答案是相同的,结果为-2n(n 为偶数), ∴202010102=, ∴2020a 的值为-1010,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代数式规律探究,计算此类题的关键是依次计算得出答案的规律并总结出答案与序数间的关系式,由此来解答问题.二、填空题 13.16 【解析】 【分析】 【详解】 ∵x=8是偶数,∴代入-x+6得:m=-x+6=-×8+6=2, ∵x=3是奇数,∴代入-4x+5得:n=-4x+5=-7, ∴m-2n=2-2×(-7)=1解析:16 【解析】 【分析】 【详解】 ∵x=8是偶数, ∴代入-12x+6得:m=-12x+6=-12×8+6=2, ∵x=3是奇数,∴代入-4x+5得:n=-4x+5=-7,∴m-2n=2-2×(-7)=16,故答案是:16.【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程序求出m 、n 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14.101或20【解析】【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来做,分析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506,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第一个数,再求得输出为这个数的第二个数,以此类推即可求得所有答案.【详解】∵最后输出的解析:101或20【解析】【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来做,分析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506,可得方程51506x +=,解方程即可求得第一个数,再求得输出为这个数的第二个数,以此类推即可求得所有答案.【详解】∵最后输出的结果为506,∴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其结果时:51506x +=,则101x =>0;第二个数就是直接输出其结果时:51101x +=,则20x =>0;第三个数就是直接输出其结果时:5120x +=,则 3.8x =,不是正整数,不符合题意; 故x 的值可取101、20这2个.故答案为:101或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和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理解题意与逆向思维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5.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2x2+3y 的值,进而能得出3(2x2+3y )的值,就能求出代数式6x2+9y+2的值.【详解】由题意得:2x2+3y+7=8,可得:2x2+3y=1,3(解析:5【解析】根据题意得出2x 2+3y 的值,进而能得出3(2x 2+3y )的值,就能求出代数式6x 2+9y+2的值.【详解】由题意得:2x 2+3y+7=8,可得:2x 2+3y=1,3(2x 2+3y )=3=6x 2+9y ,∴6x 2+9y+2=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整体法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6.144°43′32″【解析】【分析】根据补角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35°16′28″,∴的补角;故答案是144°43′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计算和补角的解析:144°43′32″【解析】【分析】根据补角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α=35°16′28″,∴α∠的补角18035162817959603516281444332''''''''''''=︒-︒=︒-︒=︒; 故答案是144°43′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计算和补角的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7.【解析】【分析】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DOM=∠DON﹣∠NOM=22°,再根据∠BOM:∠DOM=1:2可得∠BOM=∠DOM=11°,据此即可得出∠BOD 的度数.【详解】∵∠CON=9解析:【解析】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DOM=∠DON﹣∠NOM=22°,再根据∠BOM:∠DOM=1:2可得∠BOM=12∠DOM=11°,据此即可得出∠BOD的度数.【详解】∵∠CON=90°,∴∠DON=∠CON=90°,∴∠DOM=∠DON﹣∠NOM=90°﹣68°=22°,∵∠BOM:∠DOM=1:2,∴∠BOM=12∠DOM=11°,∴∠BOD=3∠BOM=33°.故答案为:33.【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的定义,角的和差的关系,掌握角的和差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8【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m=5,2n=6,∴m=5,n=3,∴m+n=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同类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m=5,2n=6,∴m=5,n=3,∴m+n=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同类项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9.3n+1【分析】观察图形规律,第一次有4个,第二次有7个,第三次有10个,依此类推可以得到第n次的计算结果.【详解】解:第一次有4个,第二次有7=3+4,第三次有10=3×2+4,解析:3n+1【解析】【分析】观察图形规律,第一次有4个,第二次有7个,第三次有10个,依此类推可以得到第n次的计算结果.【详解】解:第一次有4个,第二次有7=3+4,第三次有10=3×2+4,第四次有13=3(4-1)+4,…以此类推,第n次有3(n-1)+4=3n+1.故答案为:3n+1.【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性的题目,首先至少正确计算三个特殊数据,然后进一步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进行计算即可,本题可看到第一次有4个,第二次有7=3+4,第三次有10=3×2+4,从而得到第n次的规律.20.5【解析】【分析】根据“移位”的特点确定出前几次的移位情况,从而找出规律,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从编号为2的顶点开始,第1次移位到点3,第2次移位到达点1,第3次移位到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移位”的特点确定出前几次的移位情况,从而找出规律,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从编号为2的顶点开始,第1次移位到点3,第2次移位到达点1,第3次移位到达点4,第4次移位到达点5,第5次移位到达点3,第6次移位到达点1,第7次移位到达点4,第8次移位到达点5,…依此类推,可以发现结果按四次移位为一次循环,即按照3,1,4,5循环,∵2020÷4=505,∴第2020次移位为第505个循环的第4次移位,到达点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对图形变化规律的考查,根据“移位”的定义,找出每4次移位为一个循环组进行循环是解题的关键.21..【解析】【分析】根据已知的式子中的数的特点得到分母是相差3的两个整数相乘,分子为3,结果等于分母中的两个数的倒数相减,由此得到答案.【详解】由,,,可知每个式子等 解析:3(32)(31)n n -+ 113231n n --+ 300301. 【解析】【分析】根据已知的式子中的数的特点得到分母是相差3的两个整数相乘,分子为3,结果等于分母中的两个数的倒数相减,由此得到答案.【详解】 由13111414a ==-⨯,23114747a ==-⨯,3311710710a ==-⨯,可知每个式子等于相差3的两个整数的乘积且第二个整数比序数的3倍大1,此时分子为3,等于相差3的两个整数的倒数的差, ∴311(32)(31)3231n a n n n n ==--+-+, ∴123100a a a a +++⋯+, =11111111114477101013298301-+-+-+-++-,=11301-, =300301, 故答案为:3(32)(31)n n -+, 113231n n --+,300301. 【点睛】 此题考查数字的规律探究,根据所给的代数式观察得到规律,并能表示出该规律是解题的关键,由此进行其他的应用计算.22.【解析】【分析】连接A4A5、A0A5,,,分别求出,,,,,,,根据图形的运动得到按此规律6次一循环,即可求出点与点间的距离.【详解】如图,连接A4A5、A0A5,,,∵的半径为2,解析:【解析】【分析】连接A 4A 5、A 0A 5,04A A ,02A A ,分别求出014A A =,02A A =032A A =,04A A =052A A =,060A A =,,根据图形的运动得到按此规律6次一循环,即可求出点2020A 与点0A 间的距离.【详解】如图,连接A 4A 5、A 0A 5,04A A ,02A A ,∵O 的半径为2,∴014A A =,02A A =,032A A =,04A A =052A A =,060A A =,按此规律6次一循环,∵202063364÷=,∴02020A A =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图形类规律的探究,根据图形的变化得到运动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3.x =2【解析】【分析】根据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点A ,B 表示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 的值.【详解】由题意可得:3x -4=2解得 x =2故答案为x =2.【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数轴,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1)12-;(2)212-. 【解析】【分析】(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做乘除,然后做加减;(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做乘方,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做乘法使得运算简便,最后做加减.【详解】解:(1)1108(2)()2--÷-⨯-= 1110822--⨯⨯=102--=12-(2)2020313()12(1)468-+-⨯+-=3131212121 468-⨯+⨯-⨯+=9 9212-+-+=21 2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及运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5.(1)9;(2)a的值为10或-10;(3)见解析,c的值为6或60 7【解析】【分析】(1)依据|a-b|=15,a,b异号,即可得到a的值;(2)分点A在原点左、右两侧两种情况讨论,依据OA=2OB,即可得到a的值;(3)分点C在点B左、右两侧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依据O为AC的中点,OB=3BC,设未知数列方程即可得到所有满足条件的c的值.【详解】解:(1)∵b=-6,|a-b|=15,∴|a+6|=15,∴a+6=15或-15,∴a=9或-21,∵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b=-6,∴a>0,∴a=9,故答案为:9;(2)当A在原点左侧时,点A表示的数为a,又|a-b|=15,即A,B两点间的距离为15,则可知B点对应的数为a+15,如图,由OA=2OB得,2(a+15-0)=0-a,解得a=-10;当A在原点右侧时,可知B点对应的数为a-15,如图,由OA=2OB得,2[0-(a-15)]=a-0,解得,a=10.综上所得:a=10或-10;(3)满足条件的C有两种情况:①当点C在点B左侧时,如图,设BC=x,由O为AC的中点,OB=3BC,则OC=OA=2x,∴AB=x+2x+2x=15,解得x=3,∴OC=2x=6,故c=6;②当点C在点B右侧时,如图,设BC=x,由O为AC的中点,OB=3BC,则OB=3x,OA=OC=4x,∴AB=3x+4x=15,解得x=157,∴OC=4x=607,则c=60 7,综上所述,c的值为6或607.【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长度的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用到的知识点是线段的中点,关键是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线段的长度.26.(1)∠POQ =104°;(2)当∠POQ=40°时,t的值为10或20;(3)存在,t=12或180 11或1807,使得∠POQ=12∠AOQ.【解析】【分析】当OQ,OP第一次相遇时,t=15;当OQ刚到达OA时,t=20;当OQ,OP第二次相遇时,t=30;(1)当t=2时,得到∠AOP=2t=4°,∠BOQ=6t=12°,利用∠POQ =∠AOB-∠AOP-∠BOQ求出结果即可;(2)分三种情况:当0≤t≤15时,当15<t≤20时,当20<t≤30时,分别列出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3)分三种情况:当0≤t≤15时,当15<t≤20时,当20<t≤30时,分别列出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当OQ,OP第一次相遇时,2t+6t=120,t=15;当OQ刚到达OA时,6t=120,t=20;当OQ,OP第二次相遇时,2t6t=120+2t,t=30;(1)当t=2时,∠AOP=2t=4°,∠BOQ=6t=12°,∴∠POQ =∠AOB-∠AOP-∠BOQ=120°-4°-12°=104°. (2)当0≤t≤15时,2t +40+6t=120, t=10;当15<t≤20时,2t +6t=120+40, t=20;当20<t≤30时,2t=6t-120+40, t=20(舍去);答:当∠POQ=40°时,t的值为10或20.(3)当0≤t≤15时,120-8t=12(120-6t),120-8t=60-3t,t=12;当15<t≤20时,2t–(120-6t)=12(120 -6t),t=18011.当20<t≤30时,2t–(6t -120)=12(6t -120),t=1807.答:存在t=12或18011或1807,使得∠POQ=12∠AOQ.【分析】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及列方程解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好类,列出关于时间的方程.27.(1)6;6;(2)不发生改变,MN为定值6,过程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点P表示的有理数可得出AP、BP的长度,根据三等分点的定义可得出MP、NP的长度,再由MN=MP+NP(或MN=MP-NP),即可求出MN的长度;(2)分-6<a<3及a>3两种情况考虑,由点P表示的有理数可得出AP、BP的长度(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根据三等分点的定义可得出MP、NP的长度(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再由MN=MP+NP(或MN=MP-NP),即可求出MN=6为固定值.【详解】解:(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如图1),则AP=6,BP=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4,NP=23BP=2,∴MN=MP+NP=6;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6(如图2),则AP=12,BP=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8,NP=23BP=2,∴MN=MP-NP=6.故答案为:6;6.(2)MN的长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设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a(a>-6且a≠3).当-6<a<3时(如图1),AP=a+6,BP=3-a.∵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23(a+6),NP=23BP=23(3-a),∴MN=MP+NP=6;当a>3时(如图2),AP=a+6,BP=a-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23(a+6),NP=23BP=23(a-3),∴MN=MP-NP=6.综上所述: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为定值6.【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三点分点的定义找出MP、NP的长度;(2)分-6<a<3及a>3两种情况找出MP、NP的长度(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28.(1)-10;14;24;(2)6或10;(3)①-t-12,-t-10,14-2t,15-2t;②3 2 .【解析】【分析】(1)根据AB、CD的长度结合点A、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即可找出点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线段BC的长度;(2)找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BC=6,即可得出关于t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3)①找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即可得到点A、B、C、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②由①中的代数式,进而即可找出点M、N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线段MN的长.【详解】解:(1)∵AB=2,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CD=1,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4.∴BC=14-(-10)=24.故答案为:-10;14;24.(2)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2t,∴BC=|t-10-(14-2t)|=|3t-24|.∵BC=6,∴|3t-24|=6,解得:t1=6,t2=10.∴当BC=6(单位长度)时,t的值为6或10.(3)①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2,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2t,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5-2t;故答案为:-t-12,-t-10,14-2t,15-2t;②∵0<t<24,∴点C一直在点B的右侧.∵M为AC中点,N为BD中点,∴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32t-,点N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532t-,∴MN=53233= 222t t---.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数轴,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找出点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BC=6,找出关于t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3)根据点的运动找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M、N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自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七年级数学期末调考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2-的绝对值是( ).(A) 12 (B)12- (C)2 (D) -22.武汉长江二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该桥全长16800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A)×104m (B)×103 m (C)×104m (D)×103m 3.如果收入15元记作+15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 )元. (A)+5 (B)+20 (C)-5 (D)-204.有理数2(1)-,3(1)-,21-, 1-,-(-1),11--中,其中等于1的个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已知p 与q 互为相反数,且p ≠0,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1p q = (B)1qp= (C) 0p q += (D) 0p q -= 6.方程5-3x=8的解是( ).(A )x=1 (B )x=-1 (C )x=133 (D )x=-1337.下列变形中, 不正确的是( ).(A) a +(b +c -d)=a +b +c -d (B) a -(b -c +d)=a -b +c -d (C) a -b -(c -d)=a -b -c -d (D) a +b -(-c -d)=a +b +c +d 8.如图,若数轴上的两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a>0(B) a -b>0(C) ab >0(D) a +b>09.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取近似值, 其中错误的是( ).(A)(精确到 (B)×103(保留2个有效数字) (C)1020(精确到十位) (D)(精确到千分位)10.“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若设这数是x ,则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 ). (A)x=-x+4 (B)x=-x+(-4) (C)x=-x-(-4) (D)x-(-x )=4 11. 下列等式变形:①若a b =,则a b xx =;②若a b x x =,则a b =;③若47a b =,则74a b =;④若74a b=,则47a b =.其中一定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等于-4的2次方,则式子1()2cd a b x x ---的值为( ).(A)2 (B)4 (C)-8 (D)8二、填一填, 看看谁仔细(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2分, 请将你的答案写在“_______”处)13.写出一个比12-小的整数: .14.已知甲地的海拔高度是300m ,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m ,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_________m .15.十一国庆节期间,吴家山某眼镜店开展优 惠学生配镜的活动,某款式眼镜的广告如图,请你 为广告牌补上原价.16.小方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那么,当输入数据为8时,输出的数据为 . 三、 解一解, 试试谁更棒(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17.(本题10分)计算(1)13(1(48)64-+⨯- (2)4)2(2)1(310÷-+⨯-解: 解:18.(本题10分)解方程(1)37322x x +=- (2) 111326x x -=-解: 解:19.(本题6分)某工厂一周计划每日生产自行车100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以计划量为标准,增加的车辆数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记为负数):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辆-1+3-2+4+7-5-10(1)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3分) (2)本周总的生产量是多少辆(3分) 解:20.(本题7分)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的664座城市中,按水资源情况可分为三类:暂不缺水城市、一般缺水城市和严重缺水城市.其中,暂不缺水城市数比严重缺水城市数的3倍多52座,一般缺水城市数是严重缺水城市数的2倍.求严重缺水城市有多少座 解:21. (本题9分)观察一列数:1、2、4、8、16、…我们发现,这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一般地,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1)等比数列5、-15、45、…的第4项是_________.(2分)(2)如果一列数1234,,,a a a a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那么有:21a a q =,23211()a a q a q q a q ===,234311()a a q a q q a q ===则:5a = .(用1a 与q 的式子表示)(2分)(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4项是40,求它的公比. (5分) 解:全球通 神州行 月租费50元/分22.(本题8分)两种移动电话记费方式表(1)一个月内本地通话多少分钟时,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5分)(2)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本地通话费180元,则应该选择哪种通讯方式较合算(3分)解:23.(本题10分)关于x 的方程234x m x -=-+与2m x -=的解互为相反数.(1)求m 的值;(6分) (2)求这两个方程的解.(4分) 解:24.(本题12分)如图,点A 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 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 的速度是点A 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 、点B 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 、B 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4分)解:(2)若A 、B 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 、点B 的正中间(4分)解:(3)若A 、B 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 同时从B 点位置出发向A 点运动,当遇到A 点后,立即返回向B 点运动,遇到B 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 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 点追上A 点时,C 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 一直以20单位长本地通话费 0.40元/分 0.60元/分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 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4分)解: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二、填一填,看看谁仔细等 14. 350 16. 865三、解一解,试试谁更棒 17.(1)解: 13(1)(48)64-+⨯- = -48+8-36 ………………………………3分 =-76 ………………………………5分 (2)解: 4)2(2)1(310÷-+⨯-=1×2 +(-8)÷4 ………………………………2分 =2-2=0 ………………………………5分 18.(1)解:37322x x +=-3x+2x=32-7 ………………………………2分5x=25 ………………………………4分 x=5 ………………………………5分(2) 解:111326x x -=-113126x x -+=- ………………………………2分 13x -=2 ………………………………4分x=-6 ………………………………5分19. 解: (1)7-(-10)=17 ………………………………3分(2) (-1+3-2+4+7-5-10 )+100×7=696 ………………………………6分20.解:设严重缺水城市有x 座,依题意有: ………………………………1分3522664x x x +++= ………………………………4分解得x=102 ………………………………6分答:严重缺水城市有102座. ………………………………7分21.(1)81……2分 (2) 41a q …………………4分(3)依题意有:242a a q = ………………………………6分∴40=10×2q ∴2q =4 ………………………………7分 ∴2q =± ……………………………9分22.(1)设一个月内本地通话t 分钟时,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依题意有:50+= ………………………………3分 解得t=250 ………………………………4分 (2)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本地通话费180元,则使用全球通有: 50+=180 ∴1t =325 ………………………………6分 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本地通话费180元,则使用神州行有: =180 ∴2t =300∴使用全球通的通讯方式较合算. ………………………………8分 23.解:(1) 由234x m x -=-+得:x=112m + …………………………2分 依题意有:112m ++2-m=0解得:m=6 ………………………6分(2)由m=6,解得方程234x m x -=-+的解为x=4 ……………8分解得方程2m x -=的解为x=-4 ………………………10分24. (1)设点A 的速度为每秒t 个单位长度,则点B 的速度为每秒4t 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3t+3×4t=15,解得t=1 …………………………2分∴点A 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 点B 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 …3分 画图 ……………4分(2)设x 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 、点B 的正中间. ………………5分 根据题意,得3+x=12-4x ………………7分 解之得 x=即运动秒时,原点恰好处在A 、B 两点的正中间 ………………8分(3)设运动y 秒时,点B 追上点A 根据题意,得4y-y=15,解之得 y=5 ………………10分即点B 追上点A 共用去5秒,而这个时间恰好是点C 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所花的时间,因此点C 行驶的路程为:20×5=100(单位长度)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