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加热炉引送煤气方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9
3.4送煤气方案
3.4.1引煤气条件
①所有送风风口全部燃烧,下料正常,炉况稳定顺行。
②送风后,每小时取一次煤气样分析H2、O2含量,待炉顶压力≥30Kpa 时,炉顶温度稳定在150—250℃。
煤气成份H2<4%,O2<1%合格,爆发试验合格,下料正常即可联系送煤气。
3.4.2引煤气操作
①通知热风除尘工及所有煤气用户做好引煤气准备工作。
②引煤气前,重力除尘器切断阀,清灰阀关闭。
布袋箱体出口蝶阀和入口蝶阀关闭,中间仓放灰阀关闭。
③炉顶放散,重力除尘器放散,布袋除尘器箱体放散,荒煤气总管放散,净煤气总管放散阀全开。
④各布袋箱体荒煤气入口,净煤气出口眼镜阀关, 布袋除尘器与外网眼镜阀关。
反吹系统正常,高压阀组全开。
⑤引煤气前,布袋箱体各部位,重力除尘器,外网煤气管道,通入足够吹扫气体(氮气或蒸汽)。
⑥开重力除尘器切断阀。
经荒煤气放散5-10分钟后打开一个布袋荒煤气进口蝶阀。
放散5-10分钟后开另一箱体进口煤气蝶阀,关该箱体放散。
依次完成其余箱体操作。
⑦停止吹扫用气。
放散5-10分钟后,开净煤气蝶阀送净煤气至热风炉。
关闭一个炉顶放散阀,关重力除尘器放散阀,关荒煤气放散。
⑧热风炉点炉后关净煤气放散,调节煤气压力4-7Kpa。
⑨通知用户接收煤气,开用户煤气管道吹扫气体,开启去用户的阀门,放散5-10分钟后关闭吹扫气体。
调节煤气平衡煤气压力,控制煤气压力4-7Kpa。
⑩通知高炉值班员送煤气已完毕,可以为高压操作。
引送高炉煤气办法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签发人:引送高炉煤气方案1目的为确保引送小高炉煤气作业区域及在引送和使用煤气过程中的人员生命和设备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安全顺利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技术确认2.1对设备安全确认(包括防爆阀、压力表、煤气管道、盲板阀、打压记录、耐压记录等)。
2.2接地网安全确认(包括避雷设施的接地图、管道设施的接地图等)。
(负责人:)2.3引送煤气条件确认(连续3次的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阀)。
(负责人:王胜平)3准备和要求3.1统一引送煤气人员的组织、指挥。
3.2做好管网的煤气爆发试验准备工作。
3.3检查确认所有管网人孔、取样孔、吹扫孔、盲板阀处于关闭状态,放散阀全部在开启状态。
3.4检查确认所有管网及用户的水封是否具备引送煤气条件。
(负责人:)3.5警戒人员必须到位,并设立警戒现场。
3.6现场所有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3.7检查确认警戒区内无明火。
(负责人:)3.8检查主管网无施工动火,确认电焊机接地线全部拆除。
3.9安全制度及岗前培训已完成(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紧急救援预案等)。
3.10引送煤气期间的救护工作和监护工作,呼吸器、警报器、报警仪等全部到位。
(负责人:)4准备工作的实施4.1设备的确认要在引送煤气前一天完毕〔包括爆发试验取样点,放散阀位置及阀位,煤气用户及管网的水封情况等〕。
(负责人:王胜平)4.2安全、保卫措施的落实及现场警戒区的形成,在引送煤气前90分钟完毕。
(负责人:)4.3准备工作确认完毕,向主管领导报告,确认具备引送煤气条件,方可引送煤气。
5引送煤气技术方案5.1采用煤气直接吹扫空气的方法,分段引气的原则,分为从小高炉向煤气外网总管引送煤气、从煤气外网总管向大烧结引送煤气及从煤气外网总管向热风炉引送煤气三段。
5.2从小高炉向煤气外网总管引送煤气①高炉净煤气进外网总管盲板阀(DN1200)、蝶阀(DN1200)全部关闭。
新区高炉引煤气方案一、目的:因高炉大、中修结束投产后,需将产生的高炉煤气顺利引入煤气管网,属危险作业。
为保障安全,特制定此引煤气方案。
请审核后执行。
二、引煤气时间:年月日时三、引煤气前准备工作:1、管段上的煤气排水器加水溢流;2、各放散阀、旁通阀组试开关一次并处于正常;3、各密闭阀、盲板阀手动、电动、远程控制调试合格、开关自如;4、布袋除尘、减压阀组、TRT调试试运转合格;5、系统管道、除尘箱体等气密性试验合格;6、将煤气取样管引至便于操作的安全位置;7、准备好爆发试验筒。
四、氮气赶空气程序:先进行分段吹扫:打开布袋除尘荒煤气管道末端放散阀,关闭各箱体进口盲板阀,关闭重力除尘器锥心阀,从重力除尘器通入N2(氮气),吹扫荒煤气管段,从荒煤气末端放散阀处检测O2≤1%,关小N2,保持流通。
2、关闭各布袋箱体进、出口盲板阀,关闭各箱体下部卸灰阀,打开各箱体顶部放散,从箱体下部疏灰氮气口通入N2进行各箱体吹扫,依次从各箱体顶部放散处检测O2≤1%,关闭N2来源,同时关闭各箱体顶部放散阀。
3、上述两段氮气吹扫合格后,确认末端出口盲板阀、密闭阀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末端放散阀,依次打开布袋除尘各箱体进、出口盲板阀,将重力除尘器N2阀门调大,压力控制在2~3Kpa,从末端放散处检测O2≤1%,关小N2,保持正压。
五、引煤气程序:1、经检查确认上述各项工作到位后,通知公司总调,并由总调通知能源厂煤气车间和各煤气用户关注煤气压力,随时调控;2、得到总调回复后,进行引煤气操作;3、关闭重力除尘器N2,打开重力除尘器锥心阀;4、打开入总管蝶阀和盲板阀阀前放散阀(末端放散);5、高炉盖1个炉顶放散;6、依次打开1#~12#布袋箱体顶部放散,每个放散放2分钟后关闭;7、见末端放散有煤气后,在末端放散取样口用取样筒做爆发试验3次合格后;8、再次打开关闭的1个炉顶放散,关闭重力除尘器锥心阀;9、打开入总管前的盲板阀,确认夹紧无泄漏后,打开入总管蝶阀;10、开重力除尘器锥心阀,盖炉顶放散阀,引煤气入总管;11、全面检查无误后,引煤气结束。
60t/h推钢式加热炉操作说明书贰零壹壹年肆月目录第一章主要设备简介 (1)第二章加热炉烘炉操作说明 (3)1烘炉作业组织体系 (3)2加热炉烘炉作业的前提条件 (3)3加热炉N2置换作业要领 (4)4加热炉送煤气作业要领 (5)5助燃空气系统的点火准备 (5)6加热炉点火及升降温操作 (6)7烘炉升温管理 (7)8烘炉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9)9烘炉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对策 (12)10烘炉期间安全保卫制度 (13)11烘炉用的工器具 (14)12附件 (15)第三章加热炉操作通则 (18)第四章设备维护 (19)第五章WINCC监控系统操作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主要设备简介1.1.加热炉一座●炉型:端进、侧出推钢式加热炉。
●用途:钢坯轧制前加热。
●有效炉子面积(有效长×内宽):21.458×6.6m2●标准坯尺寸:(160~150)2×6000mm●加热钢种:普碳钢,低合金钢●坯料入炉温度:室温●出钢温度:1180~1200℃。
●额定产量:60t/h1.2.燃料●燃料种类:发生炉煤气●燃料低发热值:发生炉煤气1350×4.18kj/m3●额定煤气消耗量:16050 m3/h。
●单位热耗:1296kj/kg。
●空气消耗量:20000m3/h。
●废气量:33000m3/h。
●废气排放温度:≤150℃。
●氧化烧损:≤1.0%。
●供热方式:烧嘴式燃烧,二侧墙供热1.3.空气热预1.3.1.烧嘴布置空气、煤气混合式烧嘴,该烧嘴称为组合式烧嘴.全炉共22组烧嘴,其中两侧烧嘴18只,端头烧嘴4只,上下加热,上加热8组,下加热10组。
1.3.2.烧嘴结构由于加热炉采用发生炉煤气加热,烧嘴采用内煤气外空气布置的方式,因此该炉采用空煤气组合式烧嘴,在高温段每一个立柱间距内设置壹组空煤气烧嘴。
1.4.鼓风机风机的进口设调节阀,用于风机启动时关闭进风口和正常生产时调节风压和风量,两台风机一用一备为降低风机噪音,风机入口配消音器,风机房出口1m处噪音小于85分贝。
煤气系统引煤气及置换操作方案编制:审批:二〇二二年九月十一日操作区开启1#焦炉、高炉煤气阀门及置换操作方案一、目的为保证9月13日检修顺利的完成,开启1#焦炉阀门组、1#高炉煤气阀门组操作及煤气管道置换,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为确保本次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特成立本次开启1#焦炉煤气阀门组、1#高炉煤气阀门组操作及煤气管道停送煤气领导小组。
组长: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生产主任设备主任成员:岗位操作工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操作区烧结机停机期间所属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煤气系统及相应岗位的检修。
四、职责1、组长安全第一主任人负责本次检修的全面工作。
2、副组长生产主任负责本次检修引煤气的安全工作;负责落实<<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培训工作,并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3、副组长设备主任负责本次检修设备的质量监督、检查,及煤气检测、防护、救援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
4、成员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并对各种规程执行情况进行学习。
认真操作确保本次检修安全无误并做好记录。
五、煤气管道置换:(三)、引煤气前1#焦炉阀门组至炉前段煤气管道吹扫:1、1#阀门组关闭后,进行煤气置换。
由岗位工确认炉前放散阀打开,炉前操作工携带煤气报警仪,与岗位工对接1#阀门组后至炉前段氮气管道和煤气吹扫口,由炉前操作工开启氮气阀门缓慢加压(压力不得超过0.3Mpa)对管道进行吹扫。
2、吹扫30分钟后,由岗位工逐个打开各烧嘴支管阀门,继续吹扫5分钟,炉前操作工从炉前点火炉点火棒口取样检测,确认1#阀门组至炉前烧嘴处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4ppm后,通知岗位工关闭1#阀门组至炉前段煤气管道氮气阀门。
岗位工与炉前操作工断开氮气吹扫管。
(四)、引煤气前1#高炉煤气阀门组至热风炉段煤气管道吹扫:1、1#阀门组关闭后,进行煤气置换。
由脱硫班长确认脱硝热风炉放散阀打开,岗位工携带煤气报警仪,与脱硫班长对接1#阀门组后至热风炉段氮气管道和煤气吹扫口,由脱硫班长开启氮气阀门缓慢加压(压力不得超过0.3Mpa)对管道进行吹扫。
轧钢厂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煤气总则:1. 严格执行冶金部和公司颁发的煤气安全规程和规定。
2.凡接触煤气设备操作、维护、检修及管理人员应学习本规程有关条例,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工作。
3.凡接触煤气设备的非直接操作人员,必须经煤气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工作。
4.为确保煤气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夜间工作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36V电源、二层平台处)。
5.煤气设备的低压或CO报警器,由煤气专业人员管理,要定期进行灵敏度检验。
6.煤气设备严禁用铁器敲打,以保证设备完好并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煤气泄露或爆炸。
(包括煤气管路)。
7.煤气设备的改建和大中修等完工后,要经煤气负责人和热工技术人员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有关技术文件要存档备案。
8.每季用肥皂水检查一次煤气压力、流量导管及接头处的煤气泄露情况,发现泄露及时处理。
9.煤气设备的严密性检验、应用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严禁用水压试验。
新用或检修后的煤气设备都要进行泄露试验。
10.煤气设备有缺陷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班、段长、煤气负责人、安全员及调度,立即采取安全处理措施。
11.如发生煤气中毒、爆炸、起火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并挂煤气急救电话、火警电话,同时报告调度室。
不准冒险抢救,煤气泄露用CO报警仪事后进行检查。
12.在煤气区,不准有明火和易燃物等,以免引起火灾。
如需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取得煤气动火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13.无关人员不许在煤气区域逗留。
严禁在隐蔽不通风的地方休息,特别是煤气管道和转动机械及炉体附近(炉底层和二层平台)。
14.凡在第一类、第二类煤气危险区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煤气救护人员在场。
(2)参加工作人员必须带氧气呼吸器,并经煤气知识考试合格佩带煤气区域出入证。
(3)必须有经批准的煤气危险区工作计划和许可证方可施工。
15.煤气危险区工作计划和许可证的办理,必须是在二天前由工段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安全、及煤气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执行。
3号加热炉引送混合煤气及点火方案一、人员安排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操作,电气人员及调度室配合。
操作人员:齐春生杨智鑫彭爱国邵小刚吴一浩张斯二、引送混合煤气及点火1、检查混合煤气管道及其放散系统操作人签字:⑴确认混合煤气管道放散阀全部打开,取样阀全部关闭。
⑵DN600混合煤气盲板阀、电动蝶阀、快速切断阀、压力调节阀、流量调节阀全部打开。
⑶仪表阀关闭。
⑷烧嘴前煤气手阀关闭。
⑸煤气管道排水阀关闭。
⑹煤气平台DN1400混合煤气盲板阀组关闭。
2、氮气置换空气操作人签字:⑴在煤气平台连接混合煤气总管与氮气管道之间软管。
⑵打开混合煤气管道吹扫阀、再打开氮气管道吹扫阀,引送氮气至煤气管道置换空气。
⑶置换时间不低于30分钟。
⑷烧火工检查煤气管道及放散系统。
3、混合煤气置换氮气操作人签字:⑴电气人员配合,将煤气平台阀门电控箱送电。
⑵打开眼镜阀、再打开电动蝶阀,引送混合煤气置换氮气。
⑶通知调度室联系动力厂防护站人员做爆发试验。
⑷烧火工携带煤气报警仪检查煤气管道及其放散系统。
⑸置换时间不低于30分钟。
⑹烧火工配合防护站人员做煤气爆发试验,直到试验合格为止。
⑺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混合煤气管道放散阀。
⑻打开仪表阀。
4、点火操作人签名:⑴助燃风机已提前启动,此时应检查确认风管压力是否正常。
调整混合煤气总管压力调节阀,保持混合煤气总管压力稳定在7000~8000Pa左右。
⑵上均热段/下均热段流量调节阀手动开至35%。
⑶点火时一定要先给火,后给煤气。
⑷在下均热将点燃的火把从调焰烧咀观察孔插入.⑸打开烧嘴前混合煤气管道上的手动蝶阀,开度为30%,听到轻微的燃烧轰鸣声音并观察烧嘴着火情况,逐渐增大供风量和煤气量把火焰调到稳定适中,不要开大火、猛火。
⑹点火顺序由出钢侧向装钢侧依次点燃调焰烧咀。
(先点燃一对,视情况看是否点第二对)⑺烧咀点火必须在确保炉内没有可燃气体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烧嘴在点火后3~5秒内未燃,立即切断煤气并开大空气阀对炉内进行吹扫,重新按点火程序进行点火。
轧钢厂加热炉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1总则1)本规则适用于加热炉各岗位和负责煤气设备的维修、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2)加热炉各岗位操作工和负责煤气设备的维修、管理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非本专业岗位人员,不得操作煤气设备。
3)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时要了解上班生产及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有关人员解决处理。
4)操作工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掌握煤气和供风压力,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按规程中有关内容处理。
2煤气管道送气操作规程包括点火用煤气管道吹扫送气和蓄热用煤气管道吹扫送气两部分;1)点火烧嘴用煤气管道吹扫送气;(1)此段管道的吹扫送气操作与煤气总管道一并进行。
操作中,只需打开∕关闭炉顶放散阀门。
(2)煤气管道吹扫合格满足以下条件:保证用约6000Pa压力的氮气吹扫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因为高炉煤气毒性大,为保证操作人员安全,不做防爆实验延长煤气放散时间,放散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蓄热烧嘴用煤气管道吹扫送气;(1)打开炉顶煤气管道放散阀。
(2)打开高炉煤气总管处的氮气吹扫阀门进行吹扫。
(3)吹扫30分钟后,打开煤气总管道阀门送煤气。
(4)放散30分钟后进行点火操作。
(5)煤气管道吹扫合格要满足以下条件:保证用约6000Pa压力的氮气吹扫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因高炉煤气毒性大,为保证操作人员安全,不做防爆实验延长煤气放散时间,放散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 点火操作规程操作中从均热段点起,先点燃炉子两侧上方的点火烧嘴,然后根据升温速度要求,适时点燃出料端头上的点火烧嘴。
具体点火操作程序如下:1)打开炉门,打开点火孔盖。
2)检查液化气管连接是否合格。
3)检查空气、煤气压力是否合格。
4)通过点火烧嘴壳体点火孔点燃液化气中心管。
5) 打开空气阀门,使调焰翻板阀门处于内空腔供气位置,观察燃烧状况,调整空气和液化气配比,使火焰稳定燃烧。
6)液化气中心管稳定燃烧约15分钟后,根据煤气压力缓慢打开煤气阀门,同时调节空气阀的开度,通过两侧窥孔观察高炉煤气燃烧情况。
引送高炉煤气方案(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签发人:引送高炉煤气方案1 目的为确保引送小高炉煤气作业区域及在引送和使用煤气过程中的人员生命和设备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安全顺利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 技术确认对设备安全确认(包括防爆阀、压力表、煤气管道、盲板阀、打压记录、耐压记录等)。
接地网安全确认(包括避雷设施的接地图、管道设施的接地图等)。
(负责人:)引送煤气条件确认(连续3次的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阀)。
(负责人:王胜平)3 准备和要求统一引送煤气人员的组织、指挥。
做好管网的煤气爆发试验准备工作。
检查确认所有管网人孔、取样孔、吹扫孔、盲板阀处于关闭状态,放散阀全部在开启状态。
检查确认所有管网及用户的水封是否具备引送煤气条件。
(负责人:)警戒人员必须到位,并设立警戒现场。
现场所有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检查确认警戒区内无明火。
(负责人:)检查主管网无施工动火,确认电焊机接地线全部拆除。
安全制度及岗前培训已完成(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紧急救援预案等)。
引送煤气期间的救护工作和监护工作,呼吸器、警报器、报警仪等全部到位。
(负责人:)4 准备工作的实施设备的确认要在引送煤气前一天完毕〔包括爆发试验取样点,放散阀位置及阀位,煤气用户及管网的水封情况等〕。
(负责人:王胜平)安全、保卫措施的落实及现场警戒区的形成,在引送煤气前90分钟完毕。
(负责人:)准备工作确认完毕,向主管领导报告,确认具备引送煤气条件,方可引送煤气。
5 引送煤气技术方案采用煤气直接吹扫空气的方法,分段引气的原则,分为从小高炉向煤气外网总管引送煤气、从煤气外网总管向大烧结引送煤气及从煤气外网总管向热风炉引送煤气三段。
从小高炉向煤气外网总管引送煤气在引送煤气前,确认各阀门的状态①高炉净煤气进外网总管盲板阀(DN 1200)、蝶阀(DN 1200)全部关闭。
XXXX钢铁有限公司
轧钢厂加热炉引煤气方案
编制:______
审核:______
批准:______
目录
1、目的
2、准备和要求
3、引送煤气方案
4、引送煤气操作过程
4.1点火管路的吹扫和置换
4.1.1氮气置换空气
4.1.2煤气置换氮气
4.2、煤气主管路的吹扫和置换
4.2.1氮气置换空气
4.2.2煤气置换氮气
4.3、煤气蓄热体的投入
轧钢厂加热炉引送煤气方案
1、目的
为确保在加热炉引送煤气过程中的人员生命和设备的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安全顺利生产创造条件,特制订本方案。
2、准备和要求
(1)、统一引送煤气人员的组织与协调
(2)、做好煤气爆发试验的准备工作(准备气囊等)
(3)、检查确认所有管网人孔、取样孔、吹扫孔、盲板阀处于关闭状态,放散阀全部处于开启状态
(4)、检查炉底水封槽水位
(5)、警戒人员到位,并设立警戒现场
(6)、清理现场易燃易爆杂物,不许现场内有明火出现
(7)、安全制度及相关应急培训演练已完成
(8)、呼吸器、报警器、灭火器全部到位
3、引送煤气方案
采用先氮气吹扫管路然后煤气置换的方案。
先进性点火管道转炉煤气的操作再进行主管道高炉煤气的操作。
4、引送煤气操作过程
煤气管道上的任何作业必须遵循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煤气管道的吹扫和放散工作必须在煤气管道的检漏与打压试验完成后进行。
根据加热炉管路的布置,煤气的吹扫和置换分点火管路和主管路两步进行。
同时由于点火管路在引送煤气之后不适用,用氮气吹扫之后不再进行煤气置换。
4.1点火管路的吹扫和置换
吹扫和放散工作开始前,首先需确认以下事项是否已准备好:(1)、确认转炉煤气煤气已送到进户总管的盲板阀前。
(2)、确认煤气点火烧嘴前煤气支管上的密封蝶阀(总计5个)关闭。
(4)、确认煤气平台上点火管路的蝶阀、盲板阀开启,原有盲板阀和蝶阀关闭。
(5)、确认放散阀开启。
(6)、确认取样管的阀门关闭。
确认人:
4.1.1氮气置换空气
用胶皮管把煤气管道和氮气管道连接;打开煤气管道上的氮气吹扫阀,再打开氮气管道上的阀门,用氮气置换煤气管内的空气。
确认人:在放散管下部、车间内管路末端放散管以及末端点火管路盲板阀前放散管的取样嘴取样化验,所有的取样O2含量小于1%后,氮气置换空气的操作完成,关闭放散管阀门。
确认人:关闭氮气阀,拔下胶皮管道,使煤气管道和氮气管道绝对断开。
确认人:
4.1.2煤气置换氮气
打开点火管道进户总管电动蝶阀和盲板阀,并由动力厂打开上一级手动蝶阀,引入高炉煤气。
在放散管下部以及高线点火管路盲板阀前放散管的取样嘴取样做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阀
确认人:
点火管道进入预备点火阶段
4.2、煤气主管路的吹扫和置换
置换工作开始前,首先需确认如下事项:
(1)、确认高炉煤气已送到进户总管的密封蝶阀前;
(2)、确认各蓄热烧嘴煤气支管上的密封蝶阀关闭;
(3)、煤气主管路上的二级蝶阀、盲板阀阀和快速切断阀关闭;(4)、除放散总管上的放散阀开启外,其余放散阀全部关闭;(5)、轧钢进户平台及高线进户平台放散阀开启
(6)、关闭各取样管的阀门。
确认人:
4.2.1氮气置换空气
(1)、用胶皮管把煤气管道和氮气管道连接,先打开煤气管道上的氮气吹扫阀,再打开氮气管道上的阀门,用氮气置换煤气管内的空气。
确认人:
(2)、吹扫20分钟,在放散管下部的取样嘴取样化验,取样O2含量小于1%后,关闭轧钢进户及高线进户放散总管上的阀门。
确认人:
(3)、关闭1级电动蝶阀和盲板阀,打开2级电动蝶阀盲板阀和快切阀一级流量调节阀,打开支管放散阀,对加热炉管网进行吹扫,吹扫20分钟,在所有放散管下部的取样嘴取样化验,所有的取样O2含量小于1%后,关闭放散阀。
再依次打开与烧觜联接的煤气支管上的所有阀门,煤气三通换向阀置于烟气侧,对每个支管吹扫3分钟后将它们关闭。
确认人:
氮气置换空气的操作完成后。
关闭氮气阀,拔下胶皮管道,使煤气管道和氮气管道绝对断开。
确认人:
4.2.2煤气置换氮气
(1)、打开轧钢进户及高线进户平台的主管放散管,动力车打开轧钢进户阀门,用煤气置换管道内的氮气,10分钟后,在棒材及高线放散管取样处取样做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阀。
确认人:
(2)打开1级盲板阀,并适当打开系统的蝶阀(二级盲板阀阀和快速切断阀在氮气置换空气时已打开),打开放散阀,用煤气置换系统内的氮气,放散30分钟后,在所有放散管下部的取样嘴取样化验
(做爆破试验),每个取样点连续三次煤气成分合格后,关闭系统的放散阀。
此时煤气已通到平板闸阀前,送气工作完成,煤气系统处于待用状态。
确认人:
(2)、在置换操作时,系统的煤气压力不得大于15 kPa。
(3)、停氮气送煤气的切换过程中管道内不允许出现负压。
4.3、煤气蓄热体的投入
炉温达到800℃后,蓄热式燃烧系统准备投入,投入的顺序是均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一加热段。
(1)、此时要保证仪表系统已进入工作状态,各控制回路置于“手动”。
煤气换向系统已处于待机状态。
确认人:
(2)、均热段煤气换向阀开始运转,并将该段的空气、煤气换向阀置于“手动”状态
确认人:
(3)将均热段烧嘴煤气支管前的阀门打开
确认人:
(4)、将均热段废气阀门打开50%,接着调节均热段煤气流量调节阀,开度为20%。
随即再打开煤气废气引风机前的风门,开度为20%。
通过均热段的空气、煤气流量调节阀调节煤气、空气比例为1:1,并根据火焰燃烧情况及时给与调整。
在正常燃烧3分钟后,在“手动”方式下人工换向,换向周期为2分钟。
在人工换向3~5
次后,确认换向燃烧正常,即改为自动换向,空气、煤气换向阀的换向周期为80~120秒
(5)、均热段燃烧正常后,用与其同样的步骤依次起动第二加热段和第一加热段的燃烧
确认人:
(6)、在全炉启动完毕后,通过调节空气、煤气流量调节阀,确保正常的炉温和空燃比;通过调节各段的废气阀的开度,保证各段的排烟温度大致相等且小于150℃,炉压保持在+5~+15Pa之间。
(7)、蓄热式烧嘴燃烧状况完全正常,并在炉温达到850℃以上后,关闭点火烧嘴前的空气阀门以及天燃气阀门。
确认人:
(8)、炉膛降温后的处理:因各种原因使炉温降至800℃以下时,应重新通入转炉煤气,点燃点火烧嘴。
引送煤气确认审批表
申请单位:申请人:时间:
此表一式三份,分别由申请单位、生产部、动力厂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