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管理规定炼铁厂
- 格式:docx
- 大小:7.96 KB
- 文档页数:3
炼铁厂设备设施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生产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高温设备、管道,禁止使用易燃、可燃物作保温。
2、煤气、氧气、柴油等有防爆要求的设备、区域,应使用防爆型照明或防爆电气,并禁止明火,需使用不产生静电火花的工器具。
3、安全阀每年定期校验一次(有效期一年);热风布袋箱体防爆板,更换周期为5个月,各高炉利用定修机会予以更换,严禁超期使用;喷煤布袋箱体防爆板、煤粉储罐防爆板,如有缺陷应及时更换,但更换周期最多不得超过一年。
压力表检验周期为半年,应及时校验。
设备使用作业区、点检人员,应建立该类安全附件台帐和更换周期台帐。
(备注:设备设施对安全阀、防爆板更换周期有明确要求的,应按照设备设计要求执行)。
4、各处温度、压力等生产工艺参数,必须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否则启动应急处理设施。
5、煤气、氧气、氮气等介质管道,均应按规定的安全色进行涂色。
6、作业区内所有职工必须掌握灭火知识,并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消防带、消防栓等器材。
7、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的设备,必须安装防爆板或安全阀。
该卸压设施,不得正对门窗、操作室、休息室,严禁对面站人。
8、煤气、氧气、煤粉等危险介质,其管道、容器等设施应可靠防雷接地,法兰、阀门之间静电跨接接触良好。
氧气设施,应使用氧
气专用阀门。
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样本目前,高炉煤气频繁放散,造成下风向的岗位煤气含量超标,为杜绝下风向岗位员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发生,特对高炉煤气放散做出如下规定:1、高炉煤气放散不点火是造成下风向岗位煤气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此高炉煤气放散必须点火。
2、因点火系统设备原因而造成暂时不能点火的,炼铁厂必须尽快给与安排检修,在这期间煤气需要放散的,放散前炼铁厂必须报告总调,并通知到下风向岗位所在厂。
3、高炉煤气点火系统故障,造成不能点火超过____天的,视为生产事故,比照公司生产事故标准由生产安全部安全科予以处罚。
4、总调值班调度在接到炼铁未点火煤气放散报告后,应安排煤气防护站人员到下风向岗位巡查并检测煤气浓度,如发现有煤气浓度达到需人员撤离岗位的浓度值时(200ppm),应立即向总调反映,由总调通知该岗位所在厂领导或厂安全科人员(夜间通知值班厂领导),马上到达现场,对煤气超标岗位人员迅速组织撤离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5、生产安全部安全科每天派人查看煤气下风向岗位安全隐患情况,并责成有关厂采取必要措施疏散煤气,防止岗位人员中毒,同时要经常检查岗位煤气防护器材是否可正常使用,不能正常使用的要督办其抓紧修复。
6、煤气防护人员应____小时一次到总调度室观测煤气管网压力,一旦发现超压放散时,要携带报警仪到有可能造成煤气聚集的岗位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发现有岗位煤气浓度超标时,应及时向生产安全部安全科长汇报,安全科长应督办炼铁煤气放散点火和煤气浓度超标岗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生产安全部____年____月____日高炉煤气放散安全规定样本(2)1.煤气放散系统的设计高炉煤气放散系统是高炉煤气安全排放的重要保障,其设计应符合以下几项规定:- 煤气放散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按照高炉煤气排放的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 煤气放散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排放能力,确保高炉煤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及时排放,防止煤气积聚引发危险。
- 煤气放散系统应具备监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煤气排放异常情况并报警,确保操作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高炉炼铁过程中的煤气储存与运输高炉炼铁是铁金属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过程涉及到煤炭的燃烧,产生高温煤气,通过煤气管道进行储存和运输,为炼铁过程提供必要的能量和化学反应动力。
煤气储存在高炉炼铁过程中,煤气是在高炉顶部产生,并经过冷却、净化等一系列处理后,被储存起来。
煤气的储存主要采用湿式煤气柜和干式煤气柜两种形式。
湿式煤气柜利用水的压力来储存煤气,煤气通过水封进入煤气柜,在煤气柜内与水接触,煤气的热量被水吸收,煤气冷却后储存于柜内。
湿式煤气柜的优点是煤气储存容量大,柜内压力稳定,但是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煤气,而且柜内容易产生腐蚀,需要定期进行维护。
干式煤气柜则是利用干燥的空气来储存煤气,煤气通过空气封进入煤气柜,在煤气柜内与空气接触,煤气的热量被空气吸收,煤气冷却后储存于柜内。
干式煤气柜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水,而且柜内不容易产生腐蚀,但是煤气的储存容量相对较小,柜内压力容易波动。
煤气运输煤气运输主要采用煤气管道进行,煤气管道有钢管和铸铁管两种形式,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需求进行选择。
煤气在管道内的运输过程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煤气的压力、温度、流速等,需要通过管道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来进行控制。
同时,煤气管道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煤气的正常运输和使用。
在高炉炼铁过程中,煤气的储存和运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炼铁过程的顺利进行。
煤气净化在煤气储存之前,必须对煤气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煤气中的灰尘、水分和其他有害物质。
煤气净化过程通常包括除尘、脱水和硫封三个步骤。
除尘是通过安装在高炉顶部的除尘器来实现的。
除尘器可以是布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它们能有效地捕集煤气中的灰尘颗粒,保证煤气的清洁。
脱水则是通过脱水器来实现的。
脱水器可以是干燥塔或凝结器,它们能将煤气中的水分分离出来,减少煤气中的湿度,防止煤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蚀和结露。
硫封是为了防止煤气中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泄漏到环境中,通过在煤气管道中加入硫磺粉或其他硫化物,与煤气中的硫化氢反应,形成硫磺硫化物,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一、高炉煤气的平衡高炉煤气用户按下优先级顺序进行平衡:炼铁热风炉、烧结、轧钢、气烧窑、锅炉(用于发电)。
相关要求如下:1、高炉煤气必须确保轧钢的正常生产,高炉煤气压力须保持在8.5kPa以上,如遇平衡困难,应根据实际情况,按以下顺序逐条或同时采取多条措施进行平衡:(1)减少蓝图余热锅炉高炉煤气用量8000m3/h,直至停炉。
(2)减少瑞鑫余热锅炉高炉煤气用量12000m3/h,直至停炉。
(3)25MW发电机降低发电机负荷(1.2万kWh左右),高炉煤气用量4万m3/h,当两座高炉同时休风时,停25MW发电机。
(4)由管控确认,减少石灰窑煤气用量,直至全停。
(5)由管控确认,停一台烧结机。
(6)由管控中心确定轧钢减少煤气使用量,直至停产保温。
(7)高炉热风炉减烧高炉煤气,高炉休风后热风炉应停烧高炉煤气。
2、炼铁厂应做好高炉煤气放散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在高炉煤气压力低于15kPa情况下,不得出现煤气放散情况。
高炉煤气自动放散设定压力的修改必须同时征得安环部与管控中心的同意。
3、在煤气不足情况下,尽可能安排轧钢热装热送,减少煤气消耗。
4、日常运行中12万m3高炉煤气柜最低柜容按照5万m3控制,当柜容低于5万m3时,控制余热发电量,提高柜容;当高炉计划休风时,提前将柜容提高至10万m3,余热发电机控制发电量,确保管网压力8.0kPa,气柜开始往高炉煤气管网补气直至最低柜容2万m3;当轧钢、烧结、石灰窑计划停产检修时,在停产前将气柜柜容降至2万m3,确保煤气富余时气柜及时进气,避免煤气放散。
二、转炉煤气的平衡1、转炉煤气应满足炼钢、轧钢、石灰窑、锅炉(常明火)。
2、转炉煤气热值要求:正常情况下,要求外送的转炉煤气的O2含量应控制在1.8%以下,CO含量应控制在49±5%范围。
3、炼钢需制定出按照气柜O2含量<1.8%的回收、按照气柜CO含量>40%回收的两套操作方案,便于岗位职工根据煤气管网压力波动情况随时切换回收方案。
高炉炉顶煤气循环及炼铁新工艺
高炉是炼铁的主要设备,其炉顶煤气是高炉内的重要热源之一。
传统的高炉炉顶煤气排放量大,热能利用率低,不仅浪费能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炼铁企业开始采用炉顶煤气循环技术,将炉顶煤气回收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炉顶煤气循环技术是指将高炉炉顶煤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再通过管道输送回高炉内部,用于加热炉料和燃烧。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炉的热能利用率,降低炉顶煤气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炉顶煤气循环技术还可以降低炉料的热损失,提高炉料的还原效率,从而提高炼铁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炉顶煤气循环技术,炼铁企业还在不断探索新的炼铁工艺,以提高炼铁的效率和质量。
其中,一种新的炼铁工艺是采用高炉炉顶煤气直接还原铁矿石,称为炉顶煤气直接还原工艺。
这种工艺可以将炉顶煤气直接用于还原铁矿石,不需要再加入焦炭等还原剂,从而降低了炼铁成本,提高了炼铁效率。
炉顶煤气直接还原工艺还可以减少炼铁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这种工艺还可以提高炼铁的产量和质量,使得炼铁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高炉炉顶煤气循环技术和炉顶煤气直接还原工艺是炼铁企业不断探
索的新工艺,它们可以提高炼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2023年炼铁厂高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炼铁厂高炉是炼铁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对于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2023年炼铁厂高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内容,共计3000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炼铁厂高炉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炼铁厂高炉的运行过程中,包括日常生产、设备检修、事故处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高炉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执行相关操作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条高炉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操作经验,并严格按照培训要求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保证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第五条高炉操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严禁违章操作,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严禁操作失误和随意修改操作流程。
第二章安全操作要求第一条高炉操作人员必须了解高炉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各部分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二条高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高炉的各项运行参数和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设备状态的监测和巡视。
第三条高炉操作人员必须掌握高炉的操作流程和各项操作指令,确保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高炉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五条高炉操作人员应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第六条高炉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第七条高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事故处理的方法和技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处置。
第八条高炉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并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三章炉料装入操作第一条炉料装入前,必须对装料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异常情况,并按照标准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第二条在装料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炉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超负荷运行和炉料分层现象的发生。
(冶金行业)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1986)焦作市汇力机械制造有限X公司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节录)(GB6222--86)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企业厂区内的发生炉、水煤气炉、半水煤气炉、高炉、焦炉、直立连续式炭化炉、转炉等煤气及压力小于或等于12×106Pa(12.24kgf/cm2)的天然气(不包括开采和厂外输配)的生产、回收、输配、贮存和使用设施的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管理和维修等,凡涉及安全方面必须执行本规程,仍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本规程不适用于城市煤气市区干管、支管和庭院管网及调压设施、液化石油气等。
因采用新技术、引进技术和引进工程而不能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时,需提出相应的安全规定(附科学依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部门批准且报劳动人事部备案后,才能使用和运行。
1.各企业应依据本规程制订实施细则。
1.1.煤气设施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
1.2.重大的煤气设施设计,应由持有主管工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设计。
设计审查应有煤气设施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设计和制造应有完整的技术文件。
煤气设施的设计人员。
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独立进行设计工作。
1.3.煤气设施的焊接工作必须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担任。
1.4.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工程的隐蔽部分应经煤气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才能封闭。
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
1.5.新建、改建和大修后的煤气设施必须经过检查验收,证明符合安全要求且有安全规程后,才能投入运行。
煤气设施的验收应有煤气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1.6.现有企业的煤气设施达不到本规程要求者,应在改建、扩建、大修或技术改造中解决,未解决前,应采取安全措施,且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备案。
1 总则为加强煤气生产、回收、储存、输配、使用和防护及煤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煤气系统安全运行,实现供用协调平衡,杜绝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程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术语定义2.1 可靠隔断装置:系指安装了此类装置隔断煤气后,装置前的煤气不会漏向装置后的安全装置。
这类装置有眼镜阀(与密封蝶阀或闸阀并用)、盲板、叶形插板阀、一道开闭器加一道安全水封等。
2.2 煤气事故的“四防”:即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
2.3 煤气指在炼焦、炼铁、炼钢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CO等多种气体成分组成的可燃性混合气体的总称。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生产、回收、储存、输配和使用及设施的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管理和维修等,在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的基础上,也应执行本制度。
4 煤气安全管理职责4.1 企管部负责专职煤气操作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取证。
4.2 生产部是公司能源介质运行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司煤气系统的管理及平衡协调工作,负责煤气管网的运行和煤气供用的日常调度。
4.3 各分厂负责各自煤气管道区域的设备、设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工作;并对煤气成分、含尘量和热值等进行分析检测,负责提供流量、压力、质量稳定的煤气;负责各自煤气区域的设备、设施检修工作。
4.4 公司各煤气用户应严格执行生产部下达的用量定额,稳定使用煤气,并设置专职或兼职煤气管理员,建立健全本单位煤气管理制度,完善煤气设施的有关资料。
5 煤气安全管理要求5.1 煤气设备、设施的设计必须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
5.2 煤气生产、输配、储存、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
包括:煤气生产、使用安全规程,检修规程,煤气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5.3 建立健全煤气设备“点检制”,除当班应进行常规性重点部位检查外,还应进行月、季、年度大检查。
对设备的严密性、管道的壁厚、支架的标高、腐蚀老化、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防护仪器的反应灵敏性、准确性、可靠性及煤气设施的接地避雷装置等情况的检查,并按《煤气专业安全检查表》(见附1)检查、记录。
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1、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整制度,结合我厂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2、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3、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副职领导人在各自分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4、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全体职工必须依法行使安全生产权利,忠实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在各自岗位上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
第二章公司安全生产通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本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政策、法令、规定。
2、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五同时”和工程项目的“三同时".3、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熟知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规程,熟知公司和炼铁厂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4、凡发现安全隐患和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现象,职工有权利和义务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
遇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职工有权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5、新入厂职工,实习、代培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调岗、复岗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入岗或单独操作。
电工、焊工、天车工、司机等特殊工种均应持证上岗。
外来参观人员,接待部门应组织安全教育,并派专人陪同。
6、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确认安全无误;保证安全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有效。
交接班时要了解清楚上个班的安全生产情况。
7、工作中应集中精力,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照本岗位的安全防护要求,做到“三不伤害",杜绝一切事故。
经常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8、搞好文明生产,厂区、车间、库房、通道要整齐清洁,畅通无阻.严禁工器具、备品备件等乱摆乱放,严禁乱倒垃圾。
钢铁公司煤气安全管理规定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钢铁公司煤气管理制度版号: B 生效日期:2014年04月01日编制:能源环保部(处)日期:2014年03月25日审核:马忠民日期:2014年03月28日批准:李利剑日期:2014年03月31日受控状态:分发号:作业文件更改页钢铁公司煤气管理制度1 目的保障公司煤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煤气产、供、用的协调与平衡,保障生产顺行,做到合理、节约用气。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混合煤气(以下简称煤气)和民用煤气以及公司煤气管网上所有产、供、用气的单位及所辖设施。
3 引用文件和定义引用文件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AG/GL/ZD135-01《钢铁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制度》国令第583号《城镇燃气管理条例》CJJ 51-200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定义主管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用户的介质管道。
4 职责能源环保处负责公司煤气的管理。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气管理的政策、法规。
编制公司煤气平衡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制定煤气资源回收利用方案和措施,开辟煤气新用户,推广节约、利用煤气的新技术,并组织实施。
审批公司煤气用户用气资格和煤气使用的增、减量及种类变更,提出煤气计量点需求计划。
负责煤气管网上各产、供、用气单位管辖范围及产权划分。
组织审查煤气设备、管网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立项和设计方案确定,并协助设备和工程管理部门进行验收。
负责厂际间煤气停送气作业组织、实施及监督工作。
对煤气产、供、用过程进行评价,对经济运行及合理节约用气进行检查考核。
计量控制处负责煤气产出、消耗计量的管理及维护,对计量数据准确性负责。
动力厂负责公司各单位煤气安全防护,负责煤气供用的过程动态监控与平衡调度,负责管理、操作和维护所管辖煤气设备、设施。
高炉煤气管理规定
1、煤气作业区、煤气设备、管道必须划分为明确的类别和管理区域,并
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
2、各类带煤气作业处应分别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3、通往煤气发生区的通道,专梯口,应设立“煤气危险区,禁止单独工
作”的警示牌。
4、必须对从事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技术操作培训,经考试
合格的人员才准独立作业。
5、煤气管道必须维持正压各煤气阀门必须不泄漏煤气。
6、严禁高炉,布袋除尘,热风炉泄漏煤气,如有泄漏,需及时休风处
理。
设施有问题暂不能修复的必须纳入休风、检修计划,休风时处
理。
7、检修后送煤气,要检查所有连接部位,特别是被检修部位是否漏煤
气,必要时要进行重新处理,直至不泄漏为止。
8、送煤气后,应检查所有连接部位和隔断装置是否漏煤气。
9、炉顶检修等危险作业,不宜在雷雨天气进行,不停煤气,要戴防护面
具,作业时要有防护措施。
10、看水工、炉顶作业、煤气取样等到高炉顶或平台作业,必须二人
以上,在上风口作业,同去同回,风向不好,要暂缓作业。
11、布袋除尘要换皮袋,必须把箱体内煤气驱赶尽,才能作业,作业过程
中必须戴防护面具,现场必须有人监护。
12、布袋除尘卸灰,必须确认周围无人,才能卸灰,严禁高炉上铁、
放渣时卸灰。
13、热风工巡回检查,必须二人以上,严禁一人检查。
14、热风炉点火时,其程序必须是先点火,后给煤气。
严禁先给煤气后点
火。
凡送煤气前已烘好的炉子,其炉温超过800C时,
可不经点火而直接送煤气,但应密切注视其是否燃烧。
15、热风炉送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再按规定程序点火。
16、热风炉倒炉巡回检查,必须二人以上,严禁一人操作。
17、煤气设施的检修、动火,必须由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方案和防护措
施,报上主营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业。
18、检修前后要清点人数,在炉内管道内,除尘器内,地沟及料仓内检修
时,安排专人核查进出人数,出入人数不相符时,应立即查找、核
实。
19、进入煤气设备内检修高炉,热风炉、布袋除尘的照明设备,必须使用
防爆灯罩,并且只有在休风检修时,才准使用。
20、带煤气检修,如抽堵盲板,接煤气管道,补漏等,不停煤气,穿戴好
防毒面具,雷雨天禁止作业。
21、煤气设备不停煤气动火,必须在煤气压力正压下进行,并根据情况设
压力表,专人看守或与附近煤气管理人员联系。
22、煤气设备停煤气检修动火,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电源,先通蒸汽或氮
气吹扫煤气,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作业,在动火过程中,不准停
蒸汽或氮气。
23、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备,必须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
施内部自然通风。
但在检修停用后再使用前,必须先通蒸汽处理和置换设施内的空气后,才能送煤气。
24、煤气设备的焊接工作,必须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施工。
25、煤气区内禁止烟火、停留、取暖、无关人员禁止是入煤气区。
26、煤气区距氧气瓶、乙炔瓶10 米以内严禁火源,如遇特殊情况,要有
防危措施。
27、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迅速将伤员转移到通风安全的地方,解除身上
一切防碍呼吸的衣服扣子,腰带、鞋带等,冬天注意保暖并通知总
调、医护人员抢救伤员。
28、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应切断煤气来源,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
蒸汽进行灭火,严禁突然关闭阀门,以防回火爆炸。
直径小于100mm 勺管道,可直接关门阀门灭火。
29、发生煤气爆炸,大量泄漏煤气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
爆炸引起勺
着火事故按本规定28 条处理,严禁冒险抢救,扩大事故,未查明原因和未采取安全措施前,不得向煤气管道送煤气。
3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私自引用高炉煤气,乱接煤气管道,否则将严肃
处理。
31 、煤气岗位值班人员,不准在室内睡觉,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禁
止触摸移动室内煤气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