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有趣的数学题_小学四年级作文6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14.99 KB
- 文档页数:2
【叙事】行程问题之“火车问题”-有趣的数学作文600字数学中的行程问题是一种有很多类型的题,有难也有易。
今天我介绍的这种题型,名叫“火车问题”。
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还是挺难的,因为他把在行程问题中移动的部分角色计算了长度,因此,它根据哪些角色被计量了长度被分为四大类:分别有火车过电线杆,火车过桥,火车过人,和火车过火车这四种基础的类型。
火车过电线杆是指一个计量长度的角色,过一个静止的不计量长度的角色,火车过桥问题是指一个计量长度的角色,过一个静止的计量长度的角色,火车过行人是指一个,计量长度的角色过一个不计量长度,但会移动的角色,火车过火车,就是,一个移动的计量长度的角色,过另外一个移动的计量长度的角色。
(上面所有的XXX1过XXX里的XXX1都是会移动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主要是最后两种类型:火车过行人问题和火车过火车问题。
一、火车过行人问题,火车过行人问题,顾名思义,就是一辆火车,过一个行走中的人,形成的过程就是火车头先遇到行人,然后两个角色继续走,直到火车的车尾与旅行人相遇时,这过程就完成了。
它的计算方法是:火车长度除以(行人的速度+火车的速度)=火车经过行人的时间。
二、火车过火车问题,它是最基础的火车问题里面最难的一种,他的意思是一辆火车相遇另外一辆火车后经过它,就是当其中一辆火车的头碰到另外一辆火车的头,到其中一辆火车的尾和另外一辆火车的尾相遇。
它的计算方法是:两辆火车的长度相加再除以任意一辆火车的速度=其中一辆火车经过另一辆火车的时间。
当然,这几种题型都可以组合后变得更难,但是,凡事都要打好基本功,这些基础题型也不容忽视哦!关于关于火车问题的题有很多每道题都都很难,但是很有意思,最后祝大家在解题的时候认真、快乐!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有趣的数学题作⽂10篇 在现实⽣活或⼯作学习中,⼤家都接触过作⽂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可以分为命题作⽂和⾮命题作⽂。
那么,怎么去写作⽂呢?以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有趣的数学题作⽂,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数学题作⽂1 今天的数学课上,沈⽼师让我们做课堂作业第24页,做完前⾯的题⽬后,我们都在研究最后⼀题。
这道题告诉我们:⼀群⼩动物在渡⼝过江,现有⼀⼤⼀⼩两只渡船,⼤船限载重20xx千克,⼩船限载重600千克。
5只⼩动物同时过渡⼝,该怎样乘船?(⼩⽼虎408.26千克,⼩狮⼦532.5千克,⼩象1588.29千克,猴⼦9.76千克,袋⿏58.74千克。
) 如果⼤象和⽼虎乘在⼤船上,其余的动物都坐在⼩船上,这样的话,⼩船就超载了1千克。
怎么办呢?⼤家动起了脑筋。
有个⼩朋友想到了把袋⿏宝宝放在⼤船上,但是我们⼜不知道袋⿏宝宝的质量。
况且,刚出⽣的宝宝是不能离开妈妈的。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时,我想出了第⼆个办法,可以让⼩船上的某个动物,⽐如猴⼦,⽤⽖⼦抓住船舷,⾝体泡在⽔⾥,这样,利⽤浮⼒,减轻⾃⾝的重量。
⼩船就不会超载了。
这时,同学们提出了第三种办法:如果把江⽔换成海⽔,就可以使船的载重量增加了。
沈⽼师夸我们班的同学真会思考。
我的⼼⾥也是美滋滋的。
今天的数学题⽬真有趣。
有趣的数学题作⽂2 早上,我做完暑假学伴,妈妈看了看,问我其中⼀道题⽬是怎么做出来的?这⼀问,我⼼⾥可乐啦,“事实证明,看课外书是有好处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道题我认识,它是⼀个斐波那契数列。
我看过⼀本课外书,书中讲到它有⼀个特性,要想得到下⼀个数,需要把前两个数加起来。
这是⼀个意⼤利的数学家列奥纳多发现的,斐波那契是他的笔名,于是⼈们把他的这个发现称作“斐波那契数列”。
在现实⽣活中,有许多斐波那契数列,⽐如,⾃然界中的⼀朵完整的雏菊花瓣,其花瓣个数就符合斐波那契数列,通常是13,21或者34,我们拿雏菊玩个游戏,揪掉第⼀⽚雏菊时说“喜欢我”第⼆⽚说“不喜欢我”这样交替下去,那么有13或者21⽚花瓣的雏菊最后的结果是“喜欢我”。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日记(13篇)今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题3ⅹ3=?我心里暗暗自笑,想,亏妈妈以前读过那么多年的书呢!竟然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
于是我心不在焉的答复道:“3ⅹ3=9。
”妈妈又问我33ⅹ33=?我用笔在草稿纸上算了一下得1089,就立即答复。
接着妈妈又问333ⅹ333=?我又笔算了一下得110889,于是又一次答复了妈妈的问题。
妈妈好似不满足似的,又问3333ⅹ3333=?我一下子愣住了。
这是妈妈不在问了,而是问我有没有发现了什么规律。
我仔仔细细地把每一次答案看了看,终于明白了。
原来每一个得数的个位都是9,十位都是8,而最高位都是1。
每当两个因数多1个3,那1和8就各增加1个。
从这里我马上答到得11108889。
还知道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算出许多题目。
我立即告诉妈妈这个规律,妈妈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
这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道理。
这体会到只要认真观察,没有什么事会难倒我们的。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有帮助。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日记5 我一到菜市场就很忙。
噪音真烦人。
我马上去买我最喜欢吃的鸡腿,刚一到那香味,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过去了。
我马上问老板要了几块钱,老板答复说:“4块。
”一个5元:“我给了他10元,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
”我没有注意就逃跑了。
当我要去买东西的时候,我发现我丢了50美分,我准备换它。
当时,我很困惑,马上去我买鸡肉的地方换了。
我真的很粗心。
为什么我没注意?老板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他二话没说就给了我钱。
我惭愧地低下头说了声“谢谢”就分开了。
在那之后,我去买了很多东西,我没有耐心。
最后,我数出来了。
结果是45。
3元。
爸爸给了我50元。
还剩下4元怎么样?我该怎么办?怎么说少了7美分?一到家,我就跑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很抱歉我算错了钱。
”爸爸笑着说:“没关系。
生活中一定会有粗心的错误。
”这次我原谅我下次做不到。
我听到了他们说的话。
所以在一般的数学中我们不能粗心犯错。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600字《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今天的数学课可有意思啦!数学老师一进教室,就笑着说:“同学们,咱们今天来玩个数学游戏。
”大家一听,眼睛都亮了。
老师拿出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
她把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抽卡片,然后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来编数学题。
我们小组抽到了“5”和“8”,我马上想到:“5 个苹果加上 8 个苹果,一共几个苹果?”大家都争着回答。
还有一个小组抽到了“3”和“6”,他们编的题是:“3 只小兔子,每只吃 6 根胡萝卜,一共吃几根?”这堂课上,我们笑声不断,在游戏中学会了好多数学知识,真开心!《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上课铃响了,我们都坐得端端正正,等着数学老师来。
老师来了,她拿着一个大盒子,神秘地说:“今天咱们来探索这个盒子里的数学秘密。
”老师从盒子里拿出好多积木,有正方形的,有三角形的。
她让我们用这些积木搭出不同的形状,然后数一数用了几块。
我搭了一个小房子,用了 10 块积木。
同桌搭了一座桥,用了 8 块。
接着,老师又让我们把积木分类,看看哪种形状的积木最多。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堂数学课真好玩,我都没感觉到时间就过去了。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带我们去了操场。
我们都很奇怪,数学课不在教室里上,去操场干啥?到了操场,老师指着跑道说:“同学们,咱们来算算跑一圈有多长。
”我们分成小组,拿着尺子开始量。
量完了,大家一起计算。
我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真有用啊。
后来,老师又让我们比赛跳绳,看一分钟能跳多少个,然后算出总数。
这可太有趣啦,我们一边玩一边学数学。
这真是一堂难忘的数学课!。
一道数学题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道数学题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星期五晚上,解开一道小小的数学奥数题,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大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问,到底是啥回事?这还得从写作业说起。
放学回到家后,我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写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差一张数学试卷了,数学是我的强项,我心中暗自窃喜。
不一会儿,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可是,最后一道题是把6933/25421化成最简分数,这道题看似简单,却偏偏把我给卡住了,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爸爸了。
爸爸看完题目之后,不假思索地说:“这个数字太大了,它们的因数可能有很多,你找找捷径吧,先看分子、分母的尾数,把可能的因数找出来。
”根据爸爸的提示,我猜这个公式中分子6933的尾数是3,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9,而分母25421的尾数是1,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因此我判断它们约数的尾数有可能是1或7。
于是,我就从7、17、27、37……我一个又一个地试算题目,可还是没办法解开这道题。
爸爸却是满脸的自信,我只好继续试试看。
没过多久,草稿纸就被我用掉两张,我的心里真有点着急,不知道这样要算到猴年马月啊!大概过了二十分钟,还是找不出因数。
我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原来他正用手机默默地计算着,个性张扬的爸爸只有在不耐烦的时候才会自己动手,好像他也意识到解题思路不对。
又过了一会儿,爸爸就对我说:“如果不行的话,就换一种思路吧,把分子、分母的因数一个一个地找出来。
”我只好用这种方法,咦!这一招还真管用,没想到6933这个数只有1、3、2311、6933四个因数,很快我就得出答案是3/11。
破解了这道奥数题之后,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情绪特别激动。
有人说过: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试试。
【叙事】韩信点兵有趣的数学题作文600字韩信点兵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故事,这个故事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题目。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韩信点兵的故事吧。
故事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韩信是汉代的一位杰出将领,他非常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有一天,他接到了国王的命令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点兵。
韩信接受了国王的命令,但他想要找到一个快速而且准确的方法来点兵,于是就想到了一个数学题。
韩信让士兵排成三队站在他的面前,这些士兵的数量分别是a,b,c。
韩信告诉士兵们,第一队的士兵比第二队的士兵多两个,而第二队的士兵比第三队的士兵多两个。
这样,韩信就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了一个数学方程:a = b+2,b = c+2。
通过这两个方程,韩信可以求得士兵的数量。
现在,我们来解这个方程组。
根据第一个方程,我们可以将b用c替代,得到a = c+4;再将第二个方程带入到第一个方程中,得到a = (b-2)+4。
将这两个方程联立起来,得到a = b+2 = (c+2)+4,经简化后得到a-6 = b = c。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士兵的数量应该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
通过这个方程,韩信很快就得出了士兵的数量。
他告诉国王,第一队士兵有a人,第二队士兵有b人,第三队士兵有c人,总共有a+b+c人。
韩信解出的方程是a = b+2 = c+4,他得出的结论是a-6 = b = c。
经过仔细计算后,他告诉国王,士兵的数量分别是10、16、22,总共有48人。
国王听后非常惊讶,因为他之前没有想到可以通过数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十分佩服韩信的智慧和才能,对他赞誉有加。
从那以后,韩信成为了国王的得力干将,也被后世人们称为“军事奇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实用的工具。
通过数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解决许多问题。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智慧和才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有趣的数学题的日记有趣的数学题的日记(通用7篇)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
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有趣的数学题的日记(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有趣的数学题的日记篇1今天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题,是行程问题的数学题,同学们一定也做过这方面的数学题吧!题目是这样的: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46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84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我看了题目之后,觉得这一题好难,人和列车都在动,给的数据又不多,所以,我觉得好难,我就这样想,这一道实际上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一定是车的长度,火车通过的时间=追及时间,很简单,可以简化成火车行进在一条路上,行了42秒。
这样,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546+84=这段路的长度=630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得知,接下来是630÷42=15,所以,火车速度是每秒行15米。
同学们你们算出来了吗?数学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有趣的数学题的日记篇2今天下午,李老师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的时候,给我们出了一道应用题。
我们非常纳闷,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议论纷纷。
回到家中,我还在想为什么李老师要布置应用题呢?吃完晚饭,我决定先把题目做出来。
我一会列算式,一会画线段图,怎么也做不出来。
我想啊想,可就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突然,我灵机一动:“我可以一个人演啊!”话音刚落,便像模像样地演了起来。
演完后,我得到了一个答案----176。
写完后,我迫不及待地让爸爸检查这道题。
爸爸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演算,却得到了另一个答案----97。
带着疑惑和不解,我按照爸爸的思路修改了这道题。
第二天,李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答案----97。
我兴奋极了,为爸爸感到自豪!这时,李老师说:“我让你们解答这道应用题是为了让你们提高阅读能力,让你们知道做这类题要反复阅读,才能做。
【叙事】一堂有趣的数学课小学写事作文600字今天,我们的数学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
上课铃声响起,老师走进教室,她手里拿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五颜六色的小球。
老师每递出一个小球,就会有一个带着数字的卡片跟着出现在黑板上。
我们都猜测这个游戏的规则,当老师说出游戏的开始时间,我们就可以进行游戏。
游戏的规则如下:每个小球上有一个数字 A,每张卡片上都有另一个数字 B。
当老师将小球和卡片分发给我们时,我们需要比较小球上的数字和卡片上的数字,若相等,则喊出“Bingo!”,然后放回小球。
这样我们就可以猜出卡片下一个数字的大概范围,然后在猜测的范围内寻找小球。
这个游戏让我们非常激动,有时候我们会高喊“Bingo!”,有时候我们也会寻找很长时间,因为有时候你预测的数值范围可能会有误差。
这样的过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快乐,更是让我们明白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在数学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只有经过不断尝试,不断思考,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这堂有趣的数学课让我们明白了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只有真正地去投入和感受,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这次的游戏之中,我们快乐地笑着,成功地找到了所有的小球,欢呼声、笑声充满了整个教室,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我们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
当我们在欢声笑语之中,拥有了数学的乐趣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也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中,我们不仅学习得更好,也让我们更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这堂有趣的数学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也让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
我们愿意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数学,愿意更加投入地去学习,让自己在数学中变得卓越、优秀。
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精选2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篇1数学是一门很深奥的课题,它不仅用于课本上,还广泛的存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
寒假时,我和爸妈回到乡下过年。
一进家门,大伯便微笑着迎面走来,说:“小丽,你来了呀!欢迎到大伯家过年咯!”我很高兴地给大伯一个大大的拥抱。
吃过午饭,我们坐在客厅里聊天,在聊天中,爸爸提起我的数学成绩不错,每次在班上都能考到90分以上。
大伯听后马上夸奖我说:“小丽,你真厉害,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我立马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时,大伯说要考考我了,只见他拿起一块三角形的蛋糕,对我说“你会不会求这个蛋糕的面积呀?”我仔细看了看后,嘴角扬起了一丝微笑,轻松流利地说出了计算方式及公式的运用方法。
大伯微笑着点了点头,夸赞了我一句后又说:“看来我们小丽确实很不错哟,那好,我再考你一道题。
”大伯似乎早已做好了准备,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拿出了一个道具,我定睛一看,这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形状,大伯让我求出它的体积。
“我该怎么办呢?”这时我没有了刚刚的那股神气了,于是我渐渐地地下了头,似乎是要认输了。
爸爸向前走了一步,好像是要来教我,但被大伯拦住了。
大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加油,小丽,我相信你能行的!”我苦思冥想,突然灵机一动,立马从厨房找来了一个量杯,我把这个物体放了进去,再倒入水,利用排水法来求出这个物体的体积。
顿时大伯开怀大笑,称赞我是个小天才,爸爸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数学可真奇妙呀!让我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篇2国庆节的第三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我就喊道:“外婆外婆,我来了。
”外婆和蔼可亲地说:“你来啦,我正在洗被单,等会儿你帮我晒被单吧!”我连连点头。
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日记问题一:购物打折今天我去超市购物,发现有一款零食打折,原价为30元,现在打8折。
我很好奇,如果我购买这款零食,能够省下多少钱呢?我们知道,“打8折”意味着原价的80%。
所以,这款零食现在打折后的价格为30元乘以0.8,即24元。
那么省下的钱就是原价30元减去现价24元,等于6元。
所以,如果我购买这款打折的零食,就能省下6元。
那么,如果原价为任意的P元,打折的折扣率为D(0<D<1),那么省下的钱可以表示为 P乘以(1-D)。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表达式,但它帮助我们在购物时计算出实际省下的金额。
问题二:揭秘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是公民在办理各项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证件。
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身份信息,还有许多隐藏的“秘密”。
例如,对于中国身份证号码,我们可以通过前六位数字来推断出对应的地区。
每个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数字代表了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通过查阅行政区划代码表,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地区。
此外,身份证号码的第七到第十四位数字代表了个人的出生日期。
通常,前六位数字代表了地区,第七到第十四位数字又分为年、月、日,所以有关这部分的信息可以通过简单的运算来推断出来,例如推断生日是星期几。
而最后一位数字则是校验位,它通过前十七位数字的特定计算方法得出,用于验证身份证号码的有效性。
身份证号码隐藏了很多数学的规律和计算方式,揭秘这些规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和构成方式。
问题三:时间和距离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计算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速度=距离÷时间”。
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往往不止给出两个变量中的一个,而是需要通过已知条件来推断未知变量,或者通过已知变量来推断其他变量。
假设我在驾驶时行驶了100公里,用时2小时。
现在我想知道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
所以,我的平均速度为100公里除以2小时,即50公里/小时。
【叙事】韩信点兵-有趣的数学题作文600字这学期,我学了很多知识,但其中有一些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最让我有些深刻的便是韩信点兵了。
有一个故事:一次,韩信带兵去打仗。
打完仗后,还剩1000左右的人。
韩信命令士兵按“1,2,3”重复报数,最后一个人报“2”,又让士兵按“1,2,3,4,5”报数,最后一个人还报“2”,最后让按照“1,2,3……7”报数,最后一个人还报“2”。
此时,一个士兵报告说有五六百敌人来进攻。
韩信冷静地说:“将士们,别怕,我们有1052个人,比敌人多,一定能打胜。
”将士们听了,士气大振,最终打败了敌人。
你知道韩信时如何快速算出士兵数的吗?让我给你讲一下吧:先可以把信息化为这几个式子:人数÷3……2人数÷5……2人数÷7……2。
先去掉最后两个人,剩下的人数必定是3,5,7的公倍数,易得[3,5,7]=105,所以人数是105的倍数,并是一千多,105的10倍1050正好符合要求,再把开始减去的那两个人加上,即可得到总数为1052人了。
这种情况正好三种方法都剩2人,如果剩的人分别是1,2,3呢?这只能逐级满足了,应从大往小才会快些。
解法为:先枚举满足第三种的数有3,10,17……17正好也满足第二种,17,再加5和7的最小公倍数得到52也满足第一种,52再加9个3,5,7的最小公倍数可得997人。
数学并不只能做数学题,再生活中也有用。
比如,妈妈买了些橙子,一千克3.6元,共花了27.72元。
橙子个数8个一堆放余5个,13个一堆放余12个,在橙子个数最少的情况下,平均一个重几克?解答过程如下:先算出总重量:27.72÷3.6=7.7(kg)7.7kg=7700g再找出橙子个数是几:12,25,38……77。
7700÷77=100(g)答:平均一个重100克。
你也可以试试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有趣的数学小学作文10篇(精选)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趣的数学小学作文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趣的数学小学作文篇1下午,爸爸给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内容是:一只西瓜切四刀,切出九块,但吃出十块西瓜皮,那是怎么切得呢?我说:吃的时候把一块扳成了两块;妈妈说:切掉一块皮。
爸爸说:都不对!我就吵着爸爸要答案,爸爸说晚上我切给你看。
正好家里有个大西瓜,回到家爸爸就开始切西瓜了,我在边上仔细地看着,四刀切好了,啊,原来就是切一个“井”字型嘛!四刀正好切出九块西瓜来,其中,中间那块西瓜很奇怪的哦,它上面有块皮,下面也有块皮,所以正好吃出十块皮来啊!我终于弄明白了。
这时妈妈也看到了,她说:中间那块肯定很好吃,又甜又没西瓜籽!爸爸,妈妈和我都想吃中间那块西瓜,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来三金咚咚哐,嗯。
就跟现在我和小朋友玩得:手心手背心肝宝贝一样,来决定谁吃中间那块西瓜。
最后还是妈妈赢了,看着妈妈开心地吃起那块西瓜来,我口水也要流下来了,妈妈说给你咬几口吧,我吃着感觉特别甜。
妈妈吃完西瓜说太大啦,吃得都要撑死啦!我和爸爸都笑了。
有趣的数学小学作文篇2今天是星期五,上午和下午就一节数学课,因为全班同学都喜欢数学课,所以都不喜欢星期五,反而最喜欢星期一(因为星期一有四节数学课)。
不瞒你说,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是全校一流的!上数学课时,老师像变魔术似的从身后拿出一盒扑克牌,不知是那个调皮鬼说了一句:“老师这节课不会是教我们玩扑克吧?”这是全班就沸腾了,老师摇着食指,说:“No,No,No,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叫‘算24点’。
”“算24点?”我们疑惑不解地问。
原来“算24点”是将大鬼和小鬼抽出来,再从剩下的牌里随便抽出四张牌,用加、减、乘、除将它们等于24。
【叙事】韩信点兵有趣的数学题作文600字韩信是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将军,他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备受人们的称赞和崇敬。
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将领,还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家,他的一则"韩信点兵"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据说在某次战役中,韩信手下有一万名士兵,但是在这一万名士兵中,有一些人被敌军俘虏了。
韩信想知道他最少要派多少个士兵去救回被俘虏的战士。
于是他让士兵们排列成若干行,然后他命令第一行的士兵报数,从1开始,依次报上去。
当第一行报完后,他命令第二行的士兵从第2个进行报数,直到报完为止。
然后依次让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等等依此从第3个、第4个、第5个……一直报数下去,直到最后一行的士兵结束。
最后韩信令报数为“3”的士兵出列,这些士兵成为了突击队,去营救被俘虏的队友。
这就是著名的“韩信点兵”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数学中有时候可以通过巧妙地排列和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让我们设被敌军俘虏的人数为X,那么实际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士兵们报数后,最终得出的数能够表示出被俘虏的人数X。
我们可以用X除以1、2、3……依次得出余数,例如X÷1余Y1,X÷2余Y2,以此类推,直到X÷10余Y10,其中Y1、Y2、Y3……Y10为余数。
如果我们对Y1、Y2、Y3……Y10进行分析,会发现其中有一个数是我们所需要的,而其他的数字都没有用。
根据题意,我们要让第三个报数的士兵出列,所以我们需要找到符合条件的余数。
根据程序分析,如果我们让第一个报数的士兵出列,那么第X+1个士兵将会报数为1;如果我们让第二个报数的士兵出列,那么第X+2个士兵将会报数为2;以此类推。
因此,如果我们让第十个报数的士兵出列,那么第X+10个士兵将会报数为10。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让第N个报数的士兵出列,那么第X+N个士兵将会报数为N。
因此,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余数为3的数字,也就是满足X+N modulus 10 = 3的数字N,就能让第X+N个士兵报数为3。
数学题作文数学题作文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数学题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题作文1昨天下午语文课后的一个课间,王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大白+大白=白胖胖。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后,都长大了嘴巴。
霎那间,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有的好像已经揭开了谜底,为同学们细细讲解;有的拿出笔和纸在飞快的运算着;还有的两两一组神秘的讨论着… 同学们回答的五花八门。
就在这时,王老师给出了提示。
过了一会儿,盛梓涵似乎已经知道了答案,于是他迅速站起身,举着手大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同学们回过头去,疑惑的看着他。
王老师会心的一笑,示意他上来为大家讲解,盛梓涵自信满满、胸有成竹地向前走去,站在讲台上像个小老师一样,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唰”地边写边讲。
原来呀,大白+大白=白胖胖的“白”都是数字“1”,“大”呢就是数字“6”。
结果就是61+61=122!同学们恍然大悟,为盛梓涵鼓掌。
“叮零零”,要上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我多想像盛同学那样飞快准确的解题为大家讲解,真期待下一次的数学题呀!数学题作文2“啊!”今天终于轮到我讲题了。
该怎么办呢?哎,反正有稿子,没事。
随着一声下课铃响,我的课开始了。
我右手持直尺,夹粉笔。
左手拿着稿子自信满满的上了讲台。
可才讲了几个字,我就忽然紧张起来,心砰砰直跳,感觉有一只小狗在里面撒欢儿跑,我抬起手来一边用手指着题,一边心想着不紧张不紧张,可没想到,因为这个,算式忘记怎么写了。
我停下手中写的粉笔。
哎呀,怎么办!忘词了。
我偷偷的朝后瞄了一眼,没人注意,趁机看了眼稿子。
然后快速的写了上去。
还好动作快,差点就被发现了。
数学题的奇思妙想写一篇作文从小到大,数学题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精灵,时不时地蹦出来给我制造各种麻烦。
但在这漫长的与数学题“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还真有那么一次独特的经历,让我对数学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懒洋洋地洒在我的书桌上。
我像往常一样,被一堆数学作业“围攻”着。
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仿佛是敌人设下的重重陷阱,让我感到无比烦躁。
正当我对着一道几何题抓耳挠腮时,我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了窗外。
窗外的树枝上,一只小鸟正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嘲笑我被数学题困住的窘态。
“哼,我就不信搞不定你这道题!”我暗暗较劲,重新把目光拉回到试卷上。
这是一道求三角形面积的题目,给出的条件少得可怜,只有两条边的长度和一个夹角的度数。
我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又画,算了又算,可得出的答案总是和选项对不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气得把笔一扔,整个人瘫在了椅子上。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要是把这个三角形想象成一块披萨,那会怎么样呢?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让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我还是决定顺着这个“奇葩”的思路试试看。
我开始在脑海中把三角形的三条边想象成披萨的边缘,那个夹角就是被切开的部分。
“哎呀,如果把这个夹角变大,那不就相当于切下来的那块披萨更大了嘛!”我越想越兴奋,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一点门道。
于是,我重新拿起笔,按照这个“披萨理论”开始计算。
我把夹角的度数想象成切披萨时刀的倾斜程度,边的长度则是披萨的半径。
就这样,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在我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披萨切割大赛。
经过一番折腾,我居然算出了一个答案。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对照了一下选项,“哇塞!居然对了!”我高兴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这道题的成功解答,让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原来,数学题并不是那么死板和无趣的,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找到解题的乐趣。
接下来的几道题,我都尝试着用这种奇思妙想的方法。
一道数学题的奇思妙解作文600字今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也很清新,我的心情也不错。
于是,我就一大早趴在书桌上看一本名叫《有趣的数学》。
很快,有一道数学题吸引了我的眼球。
题目是这样的:某地区有居民2754842人,若依次给每个人编一个号{从1到2754842},请你算一算为编这些号码,需要使用多少个阿拉伯数字?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精确到百万?我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就是想不出来。
简直连一丁点思路都没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仍是一头雾水,摸不着门路。
我想:这题怎么这么难啊?要不然去问问哥哥和妈妈?对!就这样做。
于是,我来到客厅说:“谁会做这道题?”不出我所料,哥哥反映快说:“妹妹,什么题呀?我来!”妈妈也不甘示弱说:“你要是不行,让我来,保证帮你做出!”哥哥看看题,皱起了眉头像个老公公似的。
妈妈乐了,说:“不行了吧?还是让我来吧!”这时哥哥猛一说:“有了!”我吓了一大跳,哥哥底气十足地讲了他的做法:“这道题所需数字为18172790个,所求数字码和为1377421乘以2754843约等于3794579百万。
9个1位数的号码需9个数字,90个2位数字号码需180个数字,900个3位数字的号码需2700个,9000个4位数码需36000个数字,90000的5位数字需450000个数字,900000个6位数码需5400000个数字,1754843个7位号码需12283901个数字,总计需要18172790个数字,然后得出2754842除以2等于1377421个2754843,所以总和为2754843乘以1377421约等于3794579百万。
”我还是不怎么明白,皱了皱眉头,哥哥看见了,说:“还不怎么明白吧?没关系,等到你读初中了,应该就会明白。
”今天,我不但看了课外书,我还有一点点明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可真高兴!。
一道数学题作文有关一道数学题作文9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一道数学题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到小小的数学题让我体会到了如山般严肃的父爱。
记得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正奋笔疾书,突然一道我没见过的数学题如同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我的“去路”,我急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我想快点冲破这道阻碍,但是又无可奈何。
头上的汗珠一滴滴滚落下来,我如坐针毡,绞尽脑汁的去想,可这道“墙”好像就是跟我对着干似的,就是不让我过去。
百般无奈,我只好跑去问爸爸。
我轻轻打开父亲的房门,问道:“爸,这道题怎么做,教教我吧。
”“自己想去。
”正在埋头看书的爸爸头也不抬。
我愣住了,像被冷水浇了一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哼,谁要你教,我自己也做的出来!”我把房门“砰”的一关,用愠怒的眼光看着那道可恶的数学题……沉思片刻,脑袋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在争论。
其中,一个人说:“父亲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你独立思考,不依赖别人。
这样你才能真正懂得那道题的解法。
”想到此,我的心豁然开朗。
我冷静下来,不一会儿,这道难题就被我“攻克” 了。
当我兴高采烈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笑了,笑得是那样灿烂……一道对常人来说微不足道的数学题,让我懂得了那如山般深沉而又严肃的——父爱。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2“大哥哥,这道数学题怎么做?”自己想去,我没好气地拒绝了这位陌生的小妹妹。
过了一会儿,耳边又传来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怯生生地再次问道我:“大哥哥,这道题怎么做?”“问别人去,没看见我正在忙吗?”我又给这位小妹妹吃了个闭门羹。
“求求你了,大哥哥,我问了其他几个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一看都不会做,都让我来问你,说你是有名的学霸,连语文老师都夸奖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下午,来到学校,在学校里兴奋地玩耍着,专心地听讲着。
体育课过去了,我们有的坐在教室里吹风,有的又跑出去疯玩一顿了。
而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等着上课的铃声,忽然一阵微风拂过我的脸颊,上课铃声“叮、叮、叮”地响起。
我心想:“时间过得真快,就像刚才拂过的微风。
”
数学老师带着严肃的面孔来到讲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
过了一会儿,老师从嘴里吐出几个字来:“同学们自己做作业。
”有些同学眉开眼笑,有些同学愁眉苦脸,有些同学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而我却是兴高采烈地做起数学作业,我做着做着,碰到了一道难题,这道题确实有点难,就连“数学百科”—陈诺,也不会做呢。
我左想想,右想想,还是做不出来。
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突然脑子一转,想到了解决办法。
我立刻动起笔来,“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写完后,我松了口气,马上把我的答案和陈诺的答案一对,答案完全不同,我傻眼了。
她立即和我解释,说这样是什么意思,不管我怎样反对她的意见,她还是不同意我的说法。
我被她说得糊里糊涂,分不清东南西北,旁边的邱熠锋也参加了思考。
邱熠锋的答案和我的一模一样,但是算法不一样。
一开始他同意陈诺的看法,我拼命地和他们解释。
最后,邱熠锋来到我面前看了看我的答案说:“付汗鹏说的也有道理。
”然后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解题方法,陈诺还是不同意。
我转回头一看,快下课了,有些同学开始坐卧不安了,有些同学无精打采,当然也有些同学炯炯有神。
下课了,我心想:“真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啊,它让我们学会了思考!。